对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思考
五公镇中学 许双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改进和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深入研究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和特点,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并保证占有适当份量,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从这段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构建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以学校为本位的德育校本课程也应包含于其中。
构建德育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实施德育,坚持学校德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思想道德”的需要。面对社会的转型、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信息的网络化,必须进行旨在提高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能力的教育,以此来促进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以及文化选择能力的发展,并培养青少年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效益意识、诚信意识等现代意识,从而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并能为之作出贡献的现代文明人。在这一方面,目前的中小学德育课程显然满足不了这种需求,这就要求学校根据“三贴近”的原则,进行德育校本课程建设。
构建德育校本课程,是形成和发展学校德育特色的需要。学校德育特色的形成和发展,是一所学校德育工作富有生命力的标志。五公
镇中学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德育校本课程建设进行了一些尝试。《新生入学教育读本》包括《生活篇》、《规范篇》、《理想篇》、《交往篇》等;《五公镇中礼仪教育读本》包括《家庭篇》、《校园篇》、《社会篇》;我校升旗仪式有一个固定栏目《学生一周自我鉴定》,我们将其编辑为《我的成长历程》,深受师生喜爱。构建德育校本课程的经历,使我们体会到,以德育校本课程的意识,贴近学生实际,自主实施学校德育,就能逐步形成学校的德育特色。
回顾几年来德育校本教材开发的经历,我们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
一、德育校本课程应寻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德育校本课程是学生为了自身的成长而急切从中获得启示、获得帮助的学习场景。通过创设情境,与青少年一起面对成长中的问题,一起寻求解决的办法。学生由受教育者转变为“求学者”,关键并不在于教师怎么教而是学生怎么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德育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建构空间,走进教材情境场中的师生不是看客,不是观众,而是生活者、参与者和建构者。如:
我每周做的家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会做的家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每周做家务的时间共计__________小时。
我每周在学校的劳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每周在学校劳动的时间共计________小时。 二、要增强教材的人文性,体现青春文化气息。
反观世界各国的德育教育,尤其是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德育教育则十分重视“人文性”和“渗透性”教育。这种道德教育不仅效果好,而且富有人情味,学生容易接受。德育校本课程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
活,把品德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和公共生活的规则意识教育之中。要求老师能分享青少年成长的快乐、共同面对生活的烦恼,与他们同欣喜、同节奏,共烦恼。从青少年的生活出发,生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态度和价值观,而不是用国家的、社会的要求强制学生。成人文化隐藏在青少年文化中,隐藏在教材的背后,成为不露痕迹的存在。既不能把教育变成说教,不能扳着脸教训人,又不能放任自流。学生的自主思考需要正确的引导,而有效的引导必须借助学生的自主思考。
如:小辩论中学生做家务应该取得报酬吗?同学辩论结束以后安排一篇文章:
(我写给妈妈的请求书:帮您洗碗:5角;帮您扫地:5角;倒垃圾:5角;看家费:5角;帮您买油盐酱醋:1元。妈妈妈看完后,拿来3元硬币给了我。我高兴地想:这样既能劳动,又能把钱省下来,可以买学习用品了。我这样想着,劳动的劲头更足了。晚上,妈妈也将一张折好的纸条塞在我的床边。我打开一看,里面是这样写的:教育你:0元;抚养你:0元;亲切关怀你:0元;饭钱和房钱:0元;生活用品费:0元;你生病的医药费:0元。共计0元。)
看到妈妈的回条,你会怎样做? 三、要实现知识的“软着陆”。
“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出来的。”德育校本课程中知识的传授是必要的,但如何让知识更易于学生接受呢?从学生的立场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反映青少年的生活和思考,探索问题的方式和过程。可以“借嘴说话”,借助各个领域杰出人物的智慧的结晶,把学生带入很高的境界;借助青少年自己的作品,体现学生的心灵体验;学生在感动、体验中不自觉地受到了教育,避免直接说教的生硬和逆反。如:
你可以顺手做到节俭小事
1、充电电池和一般的电池,我会选购______,因为______。 2、买菜或上街购物,面对塑料袋、布袋子和菜篮子,我会__________________。
3、少用一次性餐具,外出就餐时,我会________________。 4、木杆铅笔自动铅笔,我会选购___________,因为_______。
5、充分利用白纸,我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家里也许有一些留着无用,扔了可惜的东西,你可曾想过让它在别人那时得到再利用?
7、每月卖一次废品,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不要让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每台彩电待机状态耗电约1.2瓦/小时,所以看完电视应该拔下电源。
10、用温水煮饭,可省电30%。
11、随手关灯,不仅是为了节约电费,每节约1度电还能少消耗400克煤,少排放约1千克的二氧化碳和30克的二氧化硫。
12、在有盖的容器中把液体加热可节约20%——30%的能源。 13、顺手关水龙头,因为打开水龙头每分钟要消耗11升至19升水。洗手擦肥皂时,要关上水龙头。
14、一水多用,尽量使用二次水。例如,淘米或洗菜的第一遍水可以浇花。你做的小事不仅为你节约了金钱,更重要的是为国家节约了宝贵的资源。
四、要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要求和人文要求相比,突出人文要求,重在参与和实践。如:我们学习爱,不是为了掌握爱的定义,爱的意义,而是体验爱,学会爱,做到爱自己、爱家人、爱他人、爱社会——由小的爱发展到大的爱。我们的校本教材,不应以知识为重,而应强调的是体验、突出的是态度、情感、价值的判断和选择。
五、让学生参与编写教材。
在编辑教材时,要拿到班级中去实验,要做调查或座谈,要请学生参与进来,谈谈他们的意见、他们在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他们的困惑和需要。这样的教材,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
2010.9
8.家中的废旧物品还可以改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对德育校本课程建设的思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