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褐商品代蛋鸡饲养管理技术手册
伊莎褐商品代蛋鸡 饲养管理参考手册
目 录
第一节 生产性能标准………………………………….02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饲料与营养…………………………………….05 日常管理………………………………………08 体重管理………………………………………12 光照控制………………………………………13 卫生防疫……………………………………….15 蛋品管理……………………………………….17 鸡粪处理………………………………………18
第 1 页
前 言
2007年2月起,南通正大有限公司将向社会隆重推出正大褐商品代蛋鸡。每年可向市场提供正大褐500万只,正大褐蛋鸡是我们选取世界优秀蛋鸡品种,运用我们积淀二是年独有的原种鸡疫病净化技术,对沙门氏菌和支原体等病原进行净化而推向市场的国内独一无二、高度净化的褐壳蛋鸡。
没有净化的种鸡群就不能生产出真正的绿色产品。在全社会越来越关注食品安全,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绿色食品的今天,选用正大褐蛋鸡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正大褐蛋鸡将开启中国绿色蛋鸡的新时代。
正大集团自进入国内市场以来建成了亚洲唯一的大型原种肉鸡育种有限公司,并向社会推出艾维茵肉鸡,曾占据中国肉鸡市场的50%达十年之久,创造了中国两只肉鸡中就有一只是艾维茵的辉煌。今天,正大集团携历二十年积累的经验和勇往之前的激情,踏上一条绿色的发展之路。培育出适应中国市场的蛋鸡品种——正大褐。我们期待着与业界同仁一道共创中国绿色蛋鸡事业!
由于每批鸡群的实际生产成绩均受其环境、健康、营养及管理条件的影响,故本手册中所列的生产性能指标并不能完全保证。
第 2 页
第一节 生产性能资料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取得优秀生产成绩的前提,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伊莎蛋鸡将达到下列性能指标:
一、育雏育成期性能指标(0-18周龄) 1-5周龄存活率 ≥ 99% 6-18周龄存活率 ≥ 98% 1-18周龄耗料量 7公斤 17周龄体重 1400-1500克 二.产蛋期性能指标(19-72周龄) 存活率 93.7% 90%以上产蛋率时间 20周 每羽入舍母鸡产蛋量 19.4公斤 平均蛋重 62.6克 饲料转化率 2.30:1 72周龄末体重 1.9-2.0公斤 具体生产性能指标:
入舍母鸡/天) 入舍母鸡数 入舍母鸡累积产蛋量 周龄 存活率% 存栏母鸡产蛋率% 平均蛋重(克) 产蛋量(克累积产蛋累计平均蛋重 第 3 页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100 99.9 99.8 99.7 99.6 99.5 99.4 99.3 99.2 99.1 99.0 98.9 98.8 98.7 98.6 98.5 98.4 98.3 98.2 98.0 97.8 97.7 97.6 97.5 97.4 97.3 97.2 97.0 96.8 96.7 96.6 96.5 96.4 96.3 96.2 96.0 95.8 95.7 95.6 95.5 95.4 95.3 95.2 15.0 50.0 80.0 89.0 92.5 93.5 94.0 94.5 94.5 94.4 94.3 94.2 94.1 94.0 93.8 93.6 93.3 93.0 92.5 92.0 91.5 91.0 90.5 90.0 89.5 89.0 88.5 88.0 87.5 87.0 86.5 86.0 85.5 85.0 84.5 84.0 83.5 83.0 82.5 82.0 81.5 81.0 80.5 45.0 49.0 52.0 54.5 56.3 57.5 58.5 59.3 59.9 60.4 60.8 61.2 61.6 61.9 62.1 62.3 62.5 62.7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 63.8 63.9 64.0 64.1 64.2 64.3 64.4 64.5 64.6 64.7 64.7 64.8 64.8 64.9 64.9 65.0 6.8 24.5 41.6 48.5 52.1 53.8 55.0 56.0 56.6 57.0 57.3 57.7 58.0 58.2 58.2 58.3 58.3 58.3 58.2 58.0 57.7 57.5 57.3 57.1 56.8 56.6 56.4 56.1 55.9 55.7 55.4 55.2 55.0 54.7 54.5 54.3 54.0 53.7 53.4 53.1 52.9 52.6 52.3 1.1 4.5 10.1 16.3 22.8 29.3 35.8 42.4 49.0 55.5 62.1 68.6 75.1 81.6 88.1 94.5 100.9 107.3 113.7 120.0 126.3 132.5 138.7 144.8 150.9 157.0 163.0 169.0 174.0 180.8 186.7 192.5 198.2 204.0 209.6 215.3 220.9 226.5 232.0 237.5 242.9 248.3 253.7 47 219 509 848 1211 1585 1968 2357 2750 3146 3543 3942 4343 4745 5147 5549 5951 6352 6752 7150 7545 7938 8330 8719 9107 9492 9876 10257 10636 11013 11388 11761 12132 12501 12868 13232 13594 13954 14312 14667 15020 15370 15719 45.0 48.1 50.2 51.9 53.1 54.1 54.9 55.6 56.2 56.7 57.1 57.5 57.8 58.2 58.5 58.7 59.0 59.2 59.4 59.6 59.8 59.9 60.1 60.2 60.3 60.5 60.6 60.7 60.8 60.9 61.0 61.1 61.2 61.3 61.4 61.5 61.5 61.6 61.7 61.8 61.8 61.9 62.0 62.0 第 4 页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95.0 94.8 94.7 94.6 94.5 94.4 94.3 94.2 94.0 93.8 93.7 80.0 79.5 79.0 78.5 78.0 77.5 77.0 76.5 76.0 75.5 75.0 65.0 65.0 65.1 65.1 65.2 65.2 65.3 65.3 65.4 65.4 65.5 52.0 51.7 51.4 51.1 50.9 50.6 50.3 50.0 49.7 49.4 49.1 259.0 264.3 267.5 274.7 279.9 285.0 290.1 295.1 300.1 305.1 310.0 16065 16408 16749 17087 17424 17758 18090 18420 18747 19071 19393 62.1 62.1 62.2 62.3 62.3 62.4 62.4 62.5 62.5 62.6
第二节 饲料与营养
饲养者应根据本地区原料的品种、质量、来源、价格、合理的选用饲料,重要的是要使配制的饲料达到伊莎蛋鸡的营养需要。 一、育雏育成期营养需要 (见表2-1) 表2-1
育成料 3-10周龄 21一70日龄 2300 2850 11.9 19 0.45 0.76 0.98 0.65 0.19 青年鸡料 10-16周龄 70-112日龄 3100 2750 11.5 16 0.33 0.60 0.74 0.50 0.16 产前料 112日龄至5%产蛋 2750 11.5 17 0.36 0.65 0.80 0.53 0.17 单位 育雏料 1-21日龄 400 12.3 20 0.52 0.86 1.16 0.76 0.21 饲料量/只 代谢能 粗蛋白 蛋氨酸 酸 苏氨酸 色氨酸 矿物质 钙 克 kg MJ/kg % % % % % KCI/2950 蛋氨酸十胱氨酸赖氨% % 1.05-0.10 0.90- 1.10 0.80-1.00 2-2.10(1) 第 5 页
有效磷 最低氯 最低钠 添加微量元素 锰 锌 铁 碘 铜 硒 钴 每公斤饲料添加的维生素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 维生素B 维生素B 维生素B 维生素B 维生素PP 泛酸钙 叶酸 生物素 胆碱 % % % PPM PPM PPM PPM PPM PPM PPM 0.48 0.15 0.16 0.42 0.15 0.16 0.36 0.15 0.16 0.45 0.15 0.16 60 50 50 1 5 0.2 0.5 60 50 1 5 0.2 0.5 60 50 1 5 0.2 0.5 60 50 1 5 0.2 0.5 IU IU mg mg mg mg mg mg mg mg mg mg mg 13.000 3.000 20 2 1.5 5 3 0.02 60 10 0.5 0.1 500 13.000 3.000 20 2 1.5 5 3 0.02 60 10 0.5 0.1 500 13.000 2.000 20 2 1.5 5 3 0.01 30 5 0.5 - 500 10.000 2.000 20 2 2 5 3 0.01 25 10 0.5 - 500 正大集团及其合作场推荐用料套餐如下
周龄1-56-1011-1819-3031-85510+521++++522324/524525/325
二、产蛋期营养需要 (见表2一2) 表2-2
第 6 页
营养成份 单位 kcal ME/kg MJ ME/kg g/d mg/d mg/d mg/d mg/d mg/d mg/d mg/d g/d g/d g/d g/d mg/d mg/d g/d 饲料 18-28周龄 2750-2800 11.5-11.7 18.5 0.84 0.41 0.72 0.180 0.66 0.59 0.78 0.42 0.38 3.7-3.9 170 160-250 最少1.5 0.37 0.33 3.6-3.8 160 150-230 最少1.25 29-50周龄 2750-2800 11.5-11.7 17 0.76 0.37 0.66 0.165 0.61 0.54 0.71 0.33 0.29 3.8-4.0 160 150-200 最少1.10 50周龄以后 2730-2760 11.4-11.5 推荐的代谢能 粗蛋白 粗赖氨酸 粗蛋氨酸 粗蛋氨酸十粗胱氨酸 粗色氨酸 粗异亮氨酸 粗苏氨酸 粗缬氨酸 矿物质 有效磷(1) 有效磷(2) 钙 最低的钠 最低最高的氯 亚麻酸 每公斤饲料添加的微量元素 锰 锌 铁 碘 铜 硒 钴 每公斤饲料添加的维生素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维生素K 维生素B 维生素B 维生素B 维生素B 烟酸 泛酸钙 叶酸 mg mg mg mg mg mg mg 60 50 50 1 5 0.2 0.15 IU/kg IU/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mg/kg 10.000 2.000 202 2 2 5 3 0.11 25 10 0.5 500 第 7 页
胆碱 重要说明:在每次更换饲料之前,需抽查鸡只体重。若低于标准,最好仍用当期配方饲料。若室温偏高或饲料消耗量偏低,也宜用当期配方饲料。
对于伊莎蛋鸡的营养来说,掌握饲料消耗量也是相当重要的。伊莎蛋鸡的饲喂方式一般采用自由采食,根据每周称重情况,用调整饲料营养的方式调整体重增长。下表所列为舍温20C的情况下笼养和垫料平养时伊莎蛋鸡的耗料量和推荐体重: (见表3)
日耗料(克/只) 笼养 11 17 25 32 37 42 46 50 53 57 62 65 68 71 74 78 81 84 整料平养 11 17 26 33 39 44 48 52 56 60 65 69 72 76 79 82 85 89 累积耗料(克) 笼养 77 196 364 595 854 1148 1470 1820 2191 2590 3024 3479 3955 4452 4970 5516 6083 6671 垫料平养 77 196 371 602 875 1183 1519 1883 2275 2695 3150 3633 4137 4669 5222 5796 6391 7014 周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平均体重(克) 70 120 200-210 275-290 380-400 475-485 565-595 655-690 745-785 835-880 925-970 1015-1060 1100-1150 1185-1240 1270-1330 1355-1420 1445-1485 1530-1600 产蛋阶段耗料和体重标准
产蛋率(或周龄) 15%产蛋率 笼养日耗料(克/只) 平养日耗料(克/只) 94 100 体重(克) 1650 第 8 页
50%产蛋率 80%产蛋率 90%产蛋率 30周龄 35周龄 72周龄 103 112 115 115 115 115 110 119 123 123 123 123 1700 1760 1800 1870-1960 1900-2000 1950-2050 第三节 日 常 管 理
一、育雏育成期的管理 (一)设备的基本要求
设备或方式 笼养 饲养密度 (只/平方米) 垫料 网上 垫料十网上 采食位置 饲槽式(cm/鸡) 桶式(鸡/只) 水槽式(cm/鸡) 饮水位置 真空式(鸡/只) 乳头式(鸡/只) 0-5周龄 50 30-35 30-35 30-35 2.5 30-40 1.5-2 80-100 12 6-17周龄 30-35 15 15 15 10 25-30 2-2.5 50-60 12 (二)雏鸡入舍前的准备工作 1.清洁消毒
进雏前应清除全部鸡粪及旧垫料,彻底打扫并清洗(最好用高压水枪)鸡舍,对鸡舍进行熏蒸(包括用具),熏蒸计量为每立方米空间用30毫升福尔马林和15克高锰酸钾,封闭鸡舍不少于24小时,若在上一批鸡中出现疾病问题,则应在进鸡前将冲洗干净的鸡舍空置3一4周,并用酸、碱消毒剂交替消毒。 2.垫料
第 9 页
若地面平养,应在地上铺上8-10厘米厚的垫科,垫料可用稻壳、木屑等,在网上平养时应在上面再用纸张铺盖2-3天。 3.育雏期的围栏
育成期采用分栏饲养方式,每栏鸡数不超过3000只,育雏期可将鸡群饲养在鸡舍高温区域(容易升温的区域),并用围栏分群饲养,随着鸡龄逐渐扩大围栏面积。 4.升温
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取暖方式,应提前1-2天升温,使进雏时鸡舍内达到要求的温度(具体温度见附表)。 5.饲料和水准备
进雏前应准备好开食料和水,饮水一般要提前预热,使水温接近舍温,并在第一天的饮水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或补液盐。雏鸡必须使用优质全价饲料,应使用破碎的粒料,直径约2毫米左右。 6.设备放置
育雏鸡舍内的育雏器、水盘、料盘应尽量分散均匀,并交叉安放,前2周可用开食盘喂料,并逐渐撤除料盘至6周龄全部过渡到料线。尽量使用乳头水线全程给水,若反复引导仍有较多鸡只不会使用乳头式,可以补充真空饮水器,并在1周末全部撤除。 (三)进雏管理
1.迅速卸下鸡盒,合理分散在鸡舍内各围栏内。 2.抽检鸡苗质量,清点鸡苗数量,将雏鸡放在。 3.引导雏鸡使用乳头水线或其它饮水器具。
4.在80%以上的雏鸡饮水后,开始为雏鸡给料,注意少量勤添。 5.保留部分雏鸡盒用于断喙使用,烧掉剩下的雏鸡盒。
第 10 页
6.重新检查温度,雏鸡的分布及行为表现。
(A)如果雏鸡分散良好,运动自如、则说明温度正常。 (B)如雏鸡堆叠起来,说明温度过低,此时应提高温度。
(C)如雏鸡远离热源,翅膀张开,张嘴呼吸,说明温度过高,此时应降低温度。
(四)温度控制
温度应逐渐改变,雏鸡头三天内温度降低不得大于1℃。
育雏后期最理想的温度范围为20-22℃,尽可能避免一天内温度升降大于2℃,但即使温度低于建议水平,仍必须给鸡只提供必要的通风量。 温度要求
日龄 1-2日龄 3-4日龄 5-7日龄 2周龄 3周龄 4周龄 5周龄 6周龄 7周龄 温度℃ 33-34 32 31 30 26 24 22 20-22 20-22 湿度(%) 55-60 55-60 55-60 55-65 55-65 55-60 55-65 55-65 55-65 (五)饮水
饮水必须新鲜,雏鸡饮水水温应接近鸡舍温度,所以,必须将水盘在接雏前4小时灌满。
最初 15小时内在每升水中加 2%的葡萄糖有助于体质恢复。
如果小鸡在接到鸡场后处于应激状态,例如在孵化厅进行了断喙或接种了疫苗,或经长时间运输才到达鸡场,则可在最初1-3天内在饮水中添加水溶性维生素和
第 11 页
电解质,但必须注意添加的剂量,亦不能24小时全天添加。
饮水器应保持清洁,每天必须清洗,最初几天尽可能使水位高些,当雏鸡熟悉饮水器后,为防止溢水可将水位调低,检查饮水器的高度,使其达雏鸡颈的高度,乳头水线应及时调节水线高度和水压,以适应雏鸡饮水和防止垫料过湿。 鸡只饮水量参考表。
日龄 1 2 3 4 5 6 7 8 9 10 饮水量ml 8-9 9-10 10-11 12-13 13-14 15-16 17-18 19-20 22-24 25-27 日龄 11 12 13 14 3周龄 4周龄 5周龄 6周龄 7周龄 8周龄 饮水量ml 28-30 31-35 36-40 40-45 40-50 45-55 55-65 65-75 75-85 85-90 (六)喂料
第一次喂料:最初几天采用开食盘喂料,保持饲料的新鲜状态。少量勤添,每天清盘,清除所有的剩余饲料。
育雏期应每天喂料4-6次,育成期每天喂料3-4次,最后一次给料应在关灯前3小时进行。 (七)通风
最初几天保持鸡体暖和必要的要通风,一定要使鸡舍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同时要通过通风降低舍内氨气和多余的水分。 (八)断喙
断喙一般在7一10日龄进行,或者在出壳时由孵化厂完成,断喙应选用适宜
第 12 页
的断喙器,断喙烧灼时间以切口完全止血为宜,精确的断喙长度应切去上喙的 1/2,下喙的 1/3,切喙时将鸡头向下倾斜即可,为防止断喙带来的应激和出血,断喙前一天、期间和后一天在饮水或饲料中添加维生素K,断喙结束后应使饲料保持一定的厚度,以方便雏鸡采食。 (九)训练母鸡适应网上环境
在育成舍放置网床3到5个,床面按鸡笼笼底样式制做,使鸡在转群后能够很快适鸡笼内环境。
(十)每天应检查的项目
每天应检查的项目包括:光照、通风、温度、采食量、饮水、雏鸡精神状态、粪便情况及死淘鸡等,做好生产日记录。 二、产蛋期的管理
要取得较高的产蛋率,开产前后几周是非常重要的,管理较好的鸡群,大约在开产后4-5周即可达到产蛋高峰,高峰后产蛋率下降是自然的,但是,管理不当将加速产蛋率的下降。 (一)产蛋期各阶段的管理 1.产蛋前期
一般青年母鸡在17周龄转入产蛋鸡舍,转群前产蛋鸡舍应象育雏舍一样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
转群时,应淘汰发育不良的,不合标准的残次鸡。转群对于鸡来说是一次较大的应激,因此转群前后三天应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维生素,转群时应避免同时进行疫苗注射等。
鸡群进入产蛋舍后,应按照体重要求,采食情况、光照程序等逐步改变饲喂量、
第 13 页
光照时间等。 2.产蛋高峰期
产蛋率在90%以上称为高峰期。高峰期持续时间长短对全程产蛋量有很大影响。因此,在产蛋高峰期必须给产蛋母鸡提供营养充分的全价配合日粮,以满足其高水平的营养需要。同时,还需保持产蛋鸡舍的稳定与安静,搞好卫生消毒。高峰期如遇到疾病或其它应激性因素刺激,产蛋率会急剧下跌,蛋壳质量变差,而且恢复缓慢,一般都不能达到下降前的产蛋率,直接影响鸡群的生产性能和鸡场的经济效益。 3.产蛋后期
产蛋高峰过后,产蛋率逐渐下降。伊莎蛋鸡产蛋下降的幅度较小,每周平均下降0.5%左右。如果饲养管理各个环节工作做得较好,72周龄产蛋率仍能保持在75%。产蛋后期应适当增加饲料的含钙量,降低饲料中粗蛋白质水平,防止母鸡过肥、蛋过大、蛋壳质量变差。 (二)产蛋期的日常管理 1.产蛋鸡群日常观察要点 (A)精神状况及行为表现; (B)采食及饮水情况; (C)粪便的稀稠、颜色等;
(D)产蛋率、蛋形、蛋壳质量及颜色等; (E)发病鸡和死亡鸡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变化。 2.保持产蛋舍环境稳定、适宜。
(A)温度:产蛋鸡适宜温度区间为18-28℃;
第 14 页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手册_伊莎褐商品代蛋鸡饲养管理技术手册 全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