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解决大问题 小研究打造大品牌 ——揭秘交大二附中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原因
“教育科研小课题,教师发展大手笔;小课题做大学问,小研究长大智慧。”这是交大二附中举行西安市“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小课题研究开题大会会场外醒目惹眼、震撼心魂的宣传标语。当记者闻讯走进会场时,开题大会已经开始了,特级教师王吾堂有声有色地演示着小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价值,他说:“课改背景下新教材高中各科教学普遍存在‘教学任务过多、教学难度过高、初高中跨度过大’等问题,经过我们的探索和研究,我们已经找到了适合我校教学实际的“难课浅教,易课深学,循环提升,迂回摸尖” 的教学要领和方法。”
在热烈的掌声中,开题大会的主持人王吾堂老师继续演示,“小课题研究最主要价值就是解决‘教’与‘学’的具体问题,教会学生学习,提升教师能力,打造学校品牌!”
小课题做大学问:解决教与学的具体问题
针对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跨度过大的问题,数学组王定安老师从2008年开始带领几个年轻老师开始进行“中学数学初高中过渡的实践研究”,弥补了初中数学与高中数学跨度过大的缺陷,解决了高一学生数学学习十分吃力的问题。
针对高中物理课改教材学习难度较大、学习费时吃力的问题,高中物理老师在孙鹏伟校长的带领下进行了 “高考试题对物理教学启示”的问题研究,将高考物理命题的变化研究与《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结合起来研究,从高考物理探究试题中寻找出人教版物理新教材中新
增加的“思考与讨论”、“说一说”、“做一做”等栏目的教学方法,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渗透在教材中,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将验证性实验转换为探究性实验,将测量型实验改为设计型实验,将演示实验改为师生共同参与的随堂实验,既提高了物理教学的兴趣,又增加了实验教学的内涵,尤其是降低了物理教学的难度,使学生快乐学习中提高了探究能力。
针对课时不足的问题,学校实行多轮分层教学。首先,降低首轮教学目标,重视基本能力,避免多数学生望‘学’生畏。然后进行分层教学,以“巩固双基”的方式强化基础较差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以“培优提高”的方式对基础好的学生进行专题性“摸尖”指导和训练。
作为“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以及“西安市基础教育‘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小课题研究基地学校”,二附中的小课题研究得到西安市主管教科研的张韧副所长的充分肯定,他说:“交大二附中的小课题研究以解决教与学的问题为出发点,具有一‘实’,二‘小’,三‘活’,四‘快’的四大特点,问题实在,切口较小、时间较短,但成效显著”。
小研究培养大兴趣: 水果王国里的化学实验课 小课题研究“以问题为中心、强调学生参与、重视合作交流、倡导教学民主、恰当使用媒体”,高级教师王琪老师通过创设教学情景,巧妙设问成趣,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欲望,将一堂原本平淡呆板、索然寡味的“化学能与电能”实验课上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使学
生求知的情绪非常高涨,使学生探究的欲望骤然增长,使学生在兴致勃勃的探究、独立实验的过程中认识了水果电池实验的奥秘和奥妙。“学生迫不及待地动手实验,用自己的实验又一遍验证演示实验的结果,在教学情景中发现问题,在演示实验中设疑激趣,在亲自实验中验证结论,在验证反思中巩固技能,这就是事半功倍的趣味化教学教学的真谛。”化学老师王琪喜不自禁地对记者如是说。
小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的另一种影响就是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化学教师戴丽君老师以“导—讲—练—提”的高中导学稿教学模式,不仅解决以往“教师讲的多、学生会的少”等问题,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深奥的内容浅显化,把难记的反应式趣味化,让学生先“心动”,后“行动”,再“激动”,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最大限度提高学习效率!”
小研究长大智慧:教师大发展 学生长进步
“认识到位、团队宏大、制度保证”,西安市教科所张韧副所长评价交大二附中小课题研究具有三大亮点——
“教育科研小课题,教师发展大手笔”,“小课题做大学问,小研究长大智慧”,针对小课题的价值和前景,交大二附中孙校长认为,“以小课题研究为起点,促进教师大发展;以小课题研究为载体,造就师生大智慧;以小课题研究为切口,打造学校大品牌”。这些掷地有声、微言大义的语言,充分反映了交大二附中从校长到教师对小课题研究的认识高度,也似乎揭示出交大二附中近些年跨越式发展的内在原因。
“领导率先垂范,教师全员参与”,这种执教者就是研究者的科研团队,保证了二附中小课题研究的全面性和指向教学进行研究的覆盖率,正像交大二附中校长孙鹏伟所说的,“我们正在进行的20项小课题研究的负责人中,有2位校长、2名教务主任、5名教研组长、15名高级教师,参与教师占全体教师的百分之八十”。
“制度保障,时间保证,资金支持”,是交大二附中小课题研究的第三个亮点,《交大二附中小课题研究实施细则》《交大二附中西安市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小课题研究执行计划》《交大二附中课题研究奖励条例》等一系列教科研究制度和条例,保证了课题研究的规范性、序列化、制度化。
以时间保证为例,除了每周一至两次教研活动、每3周一次全校教师教研活动以外,每30天一次的课题研究汇报会,还有随时进行的课题参与人QQ群内交流、课题博客互动,使二附中人的教研活动行动化、生活化、常态化。“我们不搞经院式的理论研究,我们侧重于行动研究和方法研究,是针对具体问题的教学行动和教学实践意义上的研究,旨在解决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的种种问题和困惑,使老师通过问题研究提升自身业务素养同时,提高教学成绩。” 负责交大二附中教科研工作的特级教师王吾堂如此表示。
而令王吾堂最高兴的,还是小课题研究对自己学生高考成绩的显著提升。“2010年高三毕业生,我带了一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文科班高考语文平均119.7分,理科班平均120.4分,这个成绩在西安市不算高,但相对于本届学生中考入学时445分的录取分数线来说,
提升幅度已经很高了”王吾堂自豪又激动地对记者说。
学生爱小课题:衔接课使英语大阅读不再可怕
高一时,啃不动的数学题和篇幅吓人的英语阅读,一度令她望学却步。“是英语老师和数学老师的初高中衔接课帮了我,”田野感激地向记者讲述了她突破数学瓶颈、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过程和体会。
田野记得,高一数学难度的突然增大令不少同学有厌学的悲观情绪。“如韦达定理,初中时属于课外拓展,高中解题时需要用但却不会用,”针对这一普遍性的问题,数学老师利用自习课时间分模块帮同学补习相关定理。同时,为了照顾不同层次同学,老师采取激励先进,鼓励后进,拓展提升的办法,让每位不同基础的同学都有进步。
“高考还分一本和二本,没必要非要一刀切,”王琪老师允许学生根据自己潜能选择是否做完全部作业。“老师尊重我们的基础和自尊,老师尊重我们的兴趣和爱好,这样我们的学习热情就不会受挫,我们的学习劲头就会越来越大,”田野做作业从开始的选做到后来的全做,成绩不断提升就是十分自然的事情了。“不会做的,就去问老师,他们几乎总在办公室等着我们的问题。”就这样,田野在高二时考入了重点班。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老师有一套鼓励授课经。“为保证学生兴趣和积极性,且避免伤害他们自尊,除了私下交流,老师还给他们开‘小灶’,”高二(6)班的王彦欣表示,“老师通过大课套小灶、任务渐进、作业分层、互帮小组、个别跟进等方法,创造生生沟通、师生沟通的多种交流机会,使每一位同学在相互交流中时时长见识、次次
有收获,节节有进步”。
小课题研究的好处还在于,教师进行研究,学生参与其中。“老师研究的是我们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老师根据我们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针对王彦欣同学所说的这种情况,我们向王吾堂老师求证时,王老师说,“每一位老师上前都一个教学预案,我们称之为教学案例,但任何一个设计完好的教案都是提前准备的,优秀的教师要有根据课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预设的能力,甚至要有根据课堂变化彻底推倒原来预设教案而重新建构的勇气和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具有相当水准的教学素养和能力。而我校就有这么一批教学知识渊博、教学能力过硬、教学研究精湛的学者级教师,他们既是我们学校的教学骨干,又是我们学校的科研中坚”。
原本是采访交大二附中小课题研究开题仪式的,没想到在和师生座谈及个别采访中竟发现了触及基础教育若干大问题的教研现象和教改本质,使我们从事教育新闻工作的媒体人眼睛为之一亮,忽然觉得交大二附中虽然不是西安市一流中学,却在教学理念、教学行动,尤其是在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中已经走在了西安市乃至陕西省的前列了。小课题做大学问,小研究长大智慧。小课题研究在交大二附中已经解决了教与学的一些大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实现梦想的平台,相信一定能够造就出学校大品牌,造就教育大品牌!
有收获,节节有进步”。
小课题研究的好处还在于,教师进行研究,学生参与其中。“老师研究的是我们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老师根据我们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针对王彦欣同学所说的这种情况,我们向王吾堂老师求证时,王老师说,“每一位老师上前都一个教学预案,我们称之为教学案例,但任何一个设计完好的教案都是提前准备的,优秀的教师要有根据课堂变化及时调整教学预设的能力,甚至要有根据课堂变化彻底推倒原来预设教案而重新建构的勇气和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具有相当水准的教学素养和能力。而我校就有这么一批教学知识渊博、教学能力过硬、教学研究精湛的学者级教师,他们既是我们学校的教学骨干,又是我们学校的科研中坚”。
原本是采访交大二附中小课题研究开题仪式的,没想到在和师生座谈及个别采访中竟发现了触及基础教育若干大问题的教研现象和教改本质,使我们从事教育新闻工作的媒体人眼睛为之一亮,忽然觉得交大二附中虽然不是西安市一流中学,却在教学理念、教学行动,尤其是在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中已经走在了西安市乃至陕西省的前列了。小课题做大学问,小研究长大智慧。小课题研究在交大二附中已经解决了教与学的一些大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实现梦想的平台,相信一定能够造就出学校大品牌,造就教育大品牌!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小课题解决大问题,小研究打造大品牌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