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2024届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厦门第二学期九年级二模测试

语文试题

(本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全卷分三个部分,共24题;

2. 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0分)

(一)语言积累(12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2分)

(1)纷纷暮雪下辕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 ,决眦入归鸟。(《望岳》) (3)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4) ,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5)峰回路转, ,醉翁亭也。(《醉翁亭记》) (6)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 。”(《论语》十二章) (7)衔远山,吞长江, , 。(《岳阳楼记》)

(8)古诗中诗人常借月传情,“ ,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明月”寄托他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 ” (《水调歌头》),苏轼借“明月”表达他对亲人的思念,表达对千古离人的美好祝愿。 2.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8分)

《朗读者》精心挑选经典美文,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旨在实现感染人、鼓舞人、教育人,展现真实的人物情感。节目呈现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它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理念。

其mèi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嘉宾分享的故事同样精彩。这些简单的过往经历却有着深刻的【甲】(底蕴 内涵)或动人的情感在里面。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在节目中畅谈与几子之间的矛盾、分歧、隔h6乃至冲突,与观众【乙】(分享 共享)对儿子的教育心得及父子间的相处之道,令人感慨。不少人把《朗读者》喻为传播文化的一股清流,以此肯定该节目的创办意义。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选择题只填序号)。(4分) ①mèi力( ) ②隔hé( ) ③呈现(A.chěng B.chén) ④感慨(A.gài B.kǎi)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2分) 【甲】 【乙】 (3)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第二部分 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3-4题。(5分)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抒发了作者 之情。(2分) 4.下列对这首词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极力夸张“金樽”“玉盘”和美酒,反衬出“不能食”“心茫然”的痛苦和无奈。 B.全诗语言圆转含蓄,意蕴深沉,给人以哲理性的启迪,结尾表现了诗人的乐观与自信。 C.“欲渡”两句补充前面的诗意,让人不禁感慨,比喻人生道路上大多事与愿违。 D.“行路难”是一个乐府旧题,内容多写世路的艰难和离别的痛苦。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5-9题。(18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李光地字晋卿。年四岁,能以炭摹地上灯字影。稍长,力学,有通才。尝举家陷贼,挟以邀金,欲杀者屡,终不惧。间即取书读,贼大奇之。其伯父日燝①,募死士袭破贼寨拔以归。光地少无声色之好,衣食裁取粗给,经年不奏丝竹,门馆寂寥,无有私谒。 (《安溪县志》) [注]①日燝,李光地伯父的名字,燝,音同“景”。 5.解释加点词。(4分) (1)走送之 .

(2)援疑质理 .(4)贼大奇之 .

(3)或遇其叱咄 .

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俯身倾耳以请 .

以其境过清 .

告之于帝,帝感其诚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其真不知马也 .

B.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C. 光地少无声色之好 .D. 其伯父日燝 .

7.用“/”给下列内容断句,限断两处。(2分) 募死士袭破贼寨拔以归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分)

(2)经年不奏丝竹,门馆寂寥,无有私谒。(3分) 9.从“嗜学”的角度,宋濂的“嗜学”程度远不如李光地,为什么?(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择高处立,向宽处行

①宋朝时,蔡州有一道人善棋。每与人对局,总是让对方先走一步。即便如此,他也从没输过。有诗云:“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②饶人”即“让人一步棋”,后来慢慢演变成了“宽容、忍让”之意。

③饶,在汉语里还有丰足的意思。丰足,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需以积极的姿态去进取,也需适当“退一步”来回味。一味向前、向前、向前,马不停蹄,无休无止,定有山穷水尽时。略停停,送后一步,放开视野,让思想回旋一下,世界呈现给你的常常是惊

喜。

④饶,饶人,都贵在这退后一步

⑤饶人,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一种情怀,是那种立在高处、视野涵容八方的自信,是游刃有余的大智。就像那位宋朝道人,身有绝技,可骄矜,可效旷,可目中无人、藐视四野,但他宽落落地让人先行。这饶人处,使多了一重人格之“美”。

⑥法国作家雨果有句话:“世界上最宽闲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人心,宽阔在哪?必有一个饶人处。饶人,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宽宏的内在。

⑦饶人者,目光高远,思绪恒定,心无杂念,因此心间可摔船、可奔马、可容得人性万千。心宽了,就厚了,就暖了,自个儿暖和,拢一块儿暖和,抱在一起更暖和。饶人是一种人性之暖。

⑧饶人,还是一种智慧。按说,得理不饶人,是不逾矩的,属个人权利。得理且烧人呢,境界更为超模。它是一种原谅,一种放下,一种人生大智慧。人一得理,往往会理直气壮,有声势,要讨个说法,喧嚷、焦躁、振振有词;但是,任何事,过犹不及。不讲理,是缺点;硬讲理,是盲点。

⑨不管什么时候,留一点余地,便可以让棘手的事情回旋自如。这饶人之处,像那雨 过天睛,人情与霞光共散成绮,相映生辉。

⑩人这一生,走万里路,修百年身,难得的是一帆风顺。饶人,便是一叶扁舟,乘风 破浪,载你到一个开阔地,柳暗花明,月朗风清。这正应了左宗棠那半个联儿:择高处立,寻平处往,向宽处行。中/华-资*源%库 1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1.下面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第⑤段中“这饶人处”指宋朝道人身有绝技,不骄矜,宽容让人一步棋。 B.饶人,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宽宏的内在,展现人格之美、人性之暖、人生大智慧。 C.物质及精神层面的丰足,需以积极的态势努力获取,适当时候需“道一步”来反思。 D.清代儒将左宗棠那半个联儿意为做学问要高屋建甄、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该留有余地。 12.下面事例,最适合放在文中哪个段落?请简要阐述理由。(4分)

唐朝时,秋仁杰千方而计排挤秦师德。可秦师德心胸宽宏,以德报怨,上表“十许 道”,两力向炎则天推荐秋仁杰,赞资他的治国才能。秋仁杰看了荐表后道境难密,祈服于去拓德的包密之心。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福建省厦门2024届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福建省厦门2024届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8695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