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进行被动运动时,哪一项动作是不正确的? ( D )
A.在进行过程中可对关节稍加牵拉 B.在活动最后应对关节稍加挤压 C.进行被动运动时可允许有轻微的疼痛 D.瘫痪病人被动运动顺序应从肢体远端至近端 E.身体不参与活动的部分应给予适当支托 2.下面哪一项最能反映助力运动? ( C ) A.患者完全借助外力的辅助才可完成运动 B.患者借助自身其他肌肉替代完成的运动
C.患者主动最大努力地用力后,外力辅助下完成的运动和动作
D.患者的肌力已能独自主动完成运动时,进一步借助外力帮助完成的运动 E.助力运动的力量完全来源于治疗师提供 3.下列有关被动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B ) A.全靠外力来完成运动或动作
B.同时牵伸相应的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等软组织 C.使肢体反复屈伸时,可改善肢体血液循环
D.外力来自于人力或机械 E.患者无法自我完成
4.以下哪项不属运动疗法的内容: ( D ) A.ROM训练 B.肌力训练 C.平衡训练 D.日常生活动作训练 E.步行训练 5.运动疗法主要包括: ( A )
A.关节活动度、肌力增强、耐力、步态训练,促通技术 B.关节活动度、肌力增强、耐力、步态训练 C.关节活动度、肌力增强,耐力训练 D.关节活动度,耐力、步态、促通技术 E.以上都不是
6.运动疗法的治疗原则是:( C )
A.运动量应一次性达到最大量B.有针对性选择某一运动疗法 C.患者积极主动参与训练D.不需要全身性耐力E.以下都不是 7.下述哪项不属关节活动度训练疗法: ( B )
A.被动运动 B.平衡训练 C.主动运动D.牵张运动 E.主动辅助运动8.下列哪项不是牵拉练习的禁忌证 ( D )
A.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 B.神经损伤或神经吻合术后1个月 C.严重骨质疏松 D.软组织挛缩 E.关节活动或肌肉被拉长时剧痛 9.在什么情况下采用主动辅助ROM训练:( B )
A.用于能完成主动运动的患者 B.用于患肢不能充分完成主动运动者
C.不能进行主动运动者 D.用于牵张缩短的软组织 E.用于纠正关节僵直患者 10.下列哪项不是牵拉的目的: ( C )
A.改善或重新获得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 B.降低肌张力 C.增加肌力 D.增加或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
E.预防或降低躯体在活动或从事某项运动时出现的肌肉、肌腱损伤 11.恢复已强直膝关节的活动范围应采用 ( E )
A.被动运动 B.助力运动 C.抗阻运动 D.手法按摩 E.手术治疗 12.下列关于主动辅助关节活动度训练的描述,错误的是: ( D ) A.以患处关节主动运动为前提 B.通过徒手帮助完成关节活动 C.以患者主动用力为主 D.只给予完成动作的最大助力 E.助力常加于运动的开始和终末
13.肌肉收缩时张力明显增加,但关节不产生肉眼可见的运动,称为:(B ) A.等张运动 B.等长运动 C.等速运动 D.放松运动 E.用力运动 14.肌内收缩时张力基本保持不变,但肌纤维长度缩短或延长称为:(A ) A.等张运动 B.等长运动 C.等速运动 D.放松运动 E.耐力运动 15.耐力性运动的主要目的是:(C)
A.增强肌力 B.增加关节活动度 C.增加心肺功能 D.增加抗力能力 E.增加柔韧性 16.关节松动术的禁忌证为:( D )
A.关节疼痛 B.肌肉紧张痉挛 C.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
D.关节肿胀 E.功能性关节制动
17.下面哪一项不是关节松动术中分离活动的作用:( D )
A.减少关节面的承重 B.缓解关节内结构的压力 C.牵张关节囊的粘连
D.确定关节活动范围末端阻力的性质 E.缓解疼痛 18.关于关节松动技术的描述,下列哪项不妥:( E )
A.本技术适用于关节术后僵者,关节束内及周围软组织粘连、短缩、关节液循环障碍等
B.构成关节的角度有固定位置和松动位置
C.松动的牵拉力分三个水平,I级只达到减轻疼痛,而不引起关节面分离 D.牵拉过程中切忌暴力,防止软组织损伤
E.滑动凸侧面时,向骨运动的同方向施压,滑动凹侧面时,施压方向与骨运动相反 19.关节松动术属于:( B )
A.主动运动 B.被动运动 C.主动助动运动 D.共同运动 E.联合运动 20.有关等长练习的描述,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 E )
A.收缩时肌肉起止点的距离发生变化 B.肌张力不增高 C.运动速度有很大改变 D.是骨折后石膏固定患者的禁忌证 E.关节不发生运动
21.肌肉收缩时张力基本保持不变,但肌纤维长度缩短或延长称为:( A ) A.等张运动 B.等长运动 C.等速运动 D.放松运动 E.耐力运动 22.产生肌力最大的肌收缩形式是 ( B )
A.向心性收缩 B.离心性收缩 C.等长收缩 D.静力收缩 E.动力性收缩
23.增强肌力的运动训练强调: ( A )
A.高强度,少重复 B.高强度,多重复 C.低强度,少重复 D.低强度,多重复 E.强调高低强度交替
24.对于几级以上的肌力患者即可进行抗阻练习: ( E )
A.0级 B.1级 C.2级 D.3级 E.4级
25.训练目标为增强耐力时,一般采取的运动方法为 ( D ) A.不断重复的被动运动方法
B.所给负荷必须达到能使肌肉较快产生疲劳的水平,即负荷量应相当大 C.动作重复次数比较少的运动 D.重复次数较多而负荷量相对较小的练习方法 E.尽量地加快动作进行速度的方法
26.下列为增强和发展肌肉的力量的锻炼方式,除哪项外? ( E ) A.等长运动 B.助力运动 C.主动运动 D.抗阻运动 E.被动运动 27.有关抗阻练习的描述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B )
A.训练时不要憋气,收缩时呼气 B.骨质疏松症患者是抗阻练习的禁忌证 C.若施与受训练肌肉的阻力过大,会出现替代运动 D.为避兔抗阻练习的疲劳,练习中应有一定的间歇
E.抗阻运动肌肉疼痛可在训练后即刻或训练后24~48小时出现 28.电刺激运动:( A )
A、适用于肢体瘫痪者 B、适用于肌力1-2级患者 C、适用于肌力3级患者 D、适用于肌力4级患者 E、适用于肌力5级患者 29.下列哪项是非抗阻运动:( C )
A、等长运动 B、等速运动C、助力运动 D、等张向心性收缩 E、等张离心收缩 30.治疗师进行牵张训练时,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E )
A、骨性关节活动障碍者可进行牵张训练 B、局部组织有血肿不影响牵张训练
C、牵张训练之前不可应用热疗 D.牵张训练宜短时间、快速完成
E.牵张训练后可应用冷疗
31.关于独立离椅子站立,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D )
A.椅子高些较容易站立 B.椅子坐垫软些较好 C.站立前尽量坐于椅子后方 D.站立前力量较强的足靠前 E.椅子矮些较容易站立
32.外力干扰过大使身体晃动增加,重心超出其稳定极限时,人体保持平衡采用的是:( D )
A.踝关节模式 B.膝关节模式 C.髋关节模式 D.跨步动作 E.下肢稳定 33.依靠肌肉协调等长收缩维持平衡,保持一定的姿势,这种训练疗法为( A ) A.静态平衡训练法 B.动态平衡训练法 C.静态平衡训练法和态平衡训练法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34.协调性训练程序中错误的是:( E )
A.从简单的动作开始 B.先做容易完成的大范围、快速的动作 C.熟悉后再做小范围、缓慢动作的训练 D.先睁眼训练后闭眼训练 E.应从两侧上肢同时动作开始 35.属于不随意运动的是: ( D )
A.上肢摇摆 B.宽基、醉汉步态 C.轮替动作运动障碍 D.舞蹈样运动 E.辨距不良 36.脑卒中早期患侧卧位的姿势不正确的是:( C )
A.患肩前伸,避免受压和后缩 B.肘伸直 C.前臂旋前 D.手指张开 E.掌面向上
37.脊髓损伤患者的移乘训练除外哪项:( D )
A.侧方移乘 B.前方移乘 C.斜向移乘 D.后方移乘 E.轮椅与地面间的移乘动作 38.下列哪项不是腋拐步行前的基本动作训练内容:( E )
A.前后左右移动重心 B.交替侧抬、上抬腋拐 C.将拐杖抬起放置身前、身后 D.上提一侧下肢向前迈步、向后撤步 E.将双足同时向前摆出一大步 39.对于各种助行器的选择,下列哪项描述不妥:( A ) A.手杖:上臂自然下垂,屈肘45°掌心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B.腋杖:小趾前外侧15cm,到腋窝的距离,屈肘45°,腕前处为把手位置 C.轮椅:宽度为患者臀侧与轮椅座位内侧面的距离为2.5cm D.上半身功能好者,轮椅靠背上缘高度应患者腋下10cm
E.轮椅座垫与脚踏板之间的距离以患者坐好后,双脚放在脚踏板上,腘窝处大腿前端底部约有4cm不接触座垫
40.关于步行训练的原则,下述哪项描述不妥:( A )
A.在患者具备了坐位能力后,尽早进行步行训练 B.及时评价,及时修正训练方法 C.加强危险因素的管理 D.运动量适宜,不可过量 E.利用语言指令和生物反馈技术提高运动学习的效果
41.偏瘫早期仰卧位上肢正确体位摆放为 ( C ) A.肩关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背伸、手指分开 B.肩关节内收,肘关节屈曲,腕关节掌屈、手指分开 C.肩关节外展,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分开 D.肩关节外展,肘关节屈曲,腕关节背伸、手指分开 E.肩关节外展,肘关节伸直,腕关节背伸、手指并拢
42.下列偏瘫患者从床上转移至轮椅,不正确的做法是 ( B ) A.将轮椅靠于健侧,锁住刹车 B.轮椅与床成90°角
C.健手抓住轮椅扶手,支撑站起 D.站起后,健手换抓住轮椅的另一侧扶手 E.屈双膝,慢慢坐到轮椅上
43.偏瘫病人在早期做患侧卧位,这种体位的好处包括以下几项,除外:( C ) A.降低患侧痉挛 B.拉长患侧 C.改善患侧粗大运动的协调 D.增加对患侧身体的知觉 E.以上都不是
1.Rood技术中具有促进作用的感觉剌激方法为 ( C )
A.轻微的关节挤压 B.中度的温热刺激 C.快速擦刷 D.对肌腱止点处加压 E.持续牵伸
2.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PNF)的活动模式为 ( E ) A.双侧对称模式 B.双侧不对称模式 C.双侧反转模式
D.单侧分离模式E.螺旋对角线运动模式
3.Brunnstrom神经生理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的重点是 ( E )
A.增强肌力 B.加大关节活动范围 C.促进神经生理功能恢复 D.按神经生理特点恢复功能 E.利用张力性反射与协同模式改善运动控制 4.神经发育疗法的治疗顺序不正确的是 ( B )
A.从头至尾 B.先做等张练习,后做等长练习 C.近端至远端
D.先练习离心性控制,再练习向心性控制
E.先练习对称性的运动模式,后练习不对称性的运动模式
5.Rood方法、Bobath方法、 Brunnstrom方法及神经肌肉本体易化法的共同点除外哪项?( E )
A.目标均为改善脑病损者的运动控制 B.强调对运动的重要性 C.强调重复学习的重要性 D.强调患者有顺序地发育或再发育运动控制
E.可应用于骨关节疾病和软组织损伤的康复治疗
6.Bobath式握手,即患者双掌心相对,十指交叉地握手,病侧拇指在健侧拇指上方的目的除外哪项?( E )
A.防止前臂旋前 B.使病侧拇指有较大的外展 C.使病侧手指在掌指关节处伸展 D.促进腕和指的伸展 E.抑制反射 7.神经易化技术主要方法有:( E )
A.Brunnstrm技术 B.Rood技术 C.Bobath技术 D.PNF E.以上都是 8.主张早期利用病理性运动模式诱发出肢体运动反应,后达到脱离异常的运动模式,
逐渐向正常、功能性运动模式过渡,实现中枢神经系统的重新组合。该技术主要用于偏瘫的软瘫期。( A )
A.Brunnstorm技术 B.Bobath技术 C.Rood技术 D.PNF技术 E.ADL技术
9.关于神经易化技术应用原则的描述,下列哪项不妥:( C )
A.按照运动发育的顺序进行练习 B.强调运用人类正常运动模式反复训练患者C.主张肢体训练由躯体远端向近端的原则 D.多种感觉刺激并用 E.以日常生活的功能性动作为主的目标训练原则
10.关于Brunnstrom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 C )
A.适用于运动控制能力差的任何患者,通过刺激使γ传出神经兴奋而诱发所需要的肌肉收缩
B.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治疗按神经发育顺序进行,利用正常的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射来调节肌张力和诱发正确的运动,同时抵制过强肌张力和错误运动模式 C.主要适用于偏瘫患者,利用联合反应和紧张性反应治疗偏瘫 D.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和成人
E.神经肌肉再训练的方法,用于肌无力,主动运动困难、中枢性运动障碍,骨关节疾病和软组织损伤的治疗
11.偏瘫运动功能评定中,分离运动从Brunnstrom评定标准的哪个阶段开始出现( C )
A.Ⅱ B.Ⅲ C.Ⅳ D.Ⅴ E.Ⅵ
12.上肢可外展90°(肘伸展),上肢前平举及上举过头顶(肘伸展),肘伸展位前臂能旋前旋后,以Brunnstrom分级应处于:( D )
A.2期 B.3期 C.4期 D.5期 E.6期
13.用一冰棒状冰块刺激感觉异常的皮肤3~5分钟,属于哪种方法?( A )
A.Rood疗法 B.PNF疗法 C.Brunnstrom疗法 D.Bobath疗法 E.牵张技术
14.运用翻正反应来帮助脑瘫儿童从仰卧位转至俯卧位属于:( D )
A.Rood疗法 B.PNF疗法 C.Brunnstrom疗法 D.Bobath疗法 E.牵张技术 15.运用对角线模式治疗的方法属于:( B )
A.Rood疗法 B.PNF疗法 C.Brunnstrom疗法 D.Bobath疗法 E.牵张技术
16.体位引流时使用的手法技巧,下列哪项正确?( B )
A.叩击、按摩、振动 B.叩击、振动、摇法 C.摇法、推法、振动 D.振动、按摩、滚法 E. 摇法、滚法、叩击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运动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