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2024-2025学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7-2018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钱穆说:“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封建’思想之复活”是指汉初实行了( ) A.察举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推恩令 2.《唐律疏议》规定:“(官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受财

而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无禄者,各减一等”.这说明当时( )

A.严厉处罚官吏职务犯罪 B.注重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C.官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3.宋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标榜的士大夫,不顾传统道德的指责,“不耻事贾,牟取暴利”。这表明(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宋人商业观念发生变化

C.政府允许士大夫兼职经商 D.士大夫对理学持怀疑态度

4.“嗟夫!斗筲小人,何足计事,徒失佳偶,空负良缘,不如早自决择,忍小耻而就大计”。这反映出明末思想家李贽( )

A.宣扬男女平等 B.批判愚昧和迷信 C.挑战封建礼教 D.反对封建专制

5.太平军曾经“搜得藏书论担挑,行过厕溷随手抛,抛之不及以火烧,烧之不及以水浇。读者斩,收者斩,买者卖者一同斩”。太平军的这种行为( ) A.对传统文化过于简单粗暴 B.有利于发动贫困群众 C.奠定太平天国文化基础 D.冲击了世人对科举的态度

6.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 A.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 B.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 C.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 D.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7.1935年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在拟定三年重工业建设计划时,提出了在湘、鄂、赣三省建立后方战略基地的设想:“拟以湖南中部如湘潭、醴陵、衡阳之间,为国防工业之中心区域,并力谋鄂南、赣西以及湖南各处重要资源之开发,以造成一个主要经济中心”。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

A.为围剿红军做军事筹划 B.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为抵御日军进攻做准备 D.力图消灭地方各派军阀

8.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随后不久又对油料、棉花、棉布等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 )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推动了国家工业化的建设进程 C.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D.促进了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

9.公元前5世纪,希腊出现了悲剧作家,他们不约而同以传奇故事、人与诸神的关系,以及命运与家庭对人生的影响等为主题,诉诸人的情感,表现人的优点;到公元前4世纪,悲剧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喜剧出现,喜剧作品常讽刺雅典官员,或取笑当时的一些思想家,诉诸人的理智,暴露人的弱点。这反映出古希腊( )

A.人文主义精神的深入发展 B.悲喜剧的社会影响力极大

C.公民辩证看待自己的文化 D.公民认知社会能力的提升

10.如表是英国工业化初期,劳动力在三大产业的分布情况,对此分析正确的是表不列颠劳动力的分布单位:%

1801 1851 1901 年 份 1.农、林、渔 35.9 21.7 8.7 2.第二产业(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 29.7 42.9 46.3 3.第三产业 34.5 35.5 45.1 1688﹣1957》 (资料来源:迪恩、科尔:《英国的经济发展,,剑桥1964年版,第142页。)( )

A.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直接向第三产业转移 B.第二产业始终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 C.劳动力转移速度完全受工业化程度影响 D.劳动力转移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 11.制度和笼子的关系经常被用来说明民主制度建设状况。下列关于该关系的描述符合德意志帝国政体特点的是( )

A.“国家权力的尾巴是逐渐收起来的,制度笼子的形成也是渐进的” B.“国家设计了完美的制度笼子,将权力彻底驯服”

C.“制度笼子的形成历经反复,最终成功奠定了稳定政体” D.“国家权力公然站在制度的笼子之上,驯服了人民”

12.西方学者在谈到经济全球化时说:“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一个世界……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是世界创造了欧洲”。这段话强调的是( ) A.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孤立状态 B.经济全球化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 C.世界的发展动力完全来自于欧洲 D.欧洲中心论促成世贸组织的建立

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2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贡体系是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末存在于东南亚和中亚地区的、以中华帝国为核心的等级政治秩序体系。它与条约体系、殖民体系并称,是世界上的主要国际关系模式之一。它既是一种国际关系,又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政治秩序。

在朝贡体系的长期影响之下,东亚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以书写汉字、尊奉儒家、信仰佛教为核心的东亚文化圈。

以经济实力为支撑的朝贡制度明显会随着国力的衰落而衰落。顺治、康熙、乾隆朝的“恩威并施”、“怀德为上”的方针到嘉道时期演变为“羁縻防范”、“不开边衅”和“不失国体”,经济上的炫耀所剩无几。此时朝贡关系已经不再是经济关系,而转化为政治举措,是一种强调“华夷之辨”的中外关系。这其间的变化,一方面与中国国力趋于衰落相关,一方面也与西方国家早期殖民活动密切相连。清廷将西洋国家从朝贡范围内逐渐剔除,转而对这些国家采取严加防范的政策……经历资本主义国家一系列的条约冲击,朝贡体系逐渐瓦解,至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宣布放弃对朝鲜的保护,这一体系最终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在殖民体系下,主权是欧洲列强的特权,也是其对其他地区“落后民族”进行野蛮殖民掠夺、占领和侵略的借口和依据。居于金字塔之上的是拥有巨大暴力能力和殖民能力的欧洲列强,居于金字塔中间的则是较弱一等的欧洲国家以及拥有主权或半主权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居于金字塔底层的则是完全丧失主权的亚非拉被征服、掠夺和占领的“落后民族”和“野

蛮地区”。这一体系是少部分国家享有主权、大部分国家主权被剥夺的等级体系,也是大国通过武力掠夺、殖民而实现崛起的暴力体系。

﹣﹣摘编自韦宗友《殖民体系、后殖民体系与大国崛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朝贡体系和殖民体系的主要特征。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种体系形成的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表1949﹣2022年我国举办或即将举办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一览表

1949﹣ 赛会\\年份 1990 2008 2010 2011 2015 2019 2022 1989 亚运会 ﹣ 北京 广州 杭州 夏季奥运会 ﹣ 北京 世界游泳锦标 ﹣ 上海 赛 世界田径锦标赛 男篮世界杯 ﹣ 北京 北京 南京等 ﹣ 北京 张家口 冬季奥运会 ﹣ 如表能够反映我国举办或即将举办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隋文帝即位后,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方面,隋文帝作为雄图大略的政治家,北周既不能统一天下,又迅速走向腐败而亡国,其历史教训需要总结,以为借鉴,从而励精图治,以适应长期分裂的祖国的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另一方面,随着隋朝的建立和巩固,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为此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在中央机构中设三师、三公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朝廷实权集中在直接对皇帝负责的三省特别是尚书省。地方官制,隋文帝废郡,而成州、县两级制,并合并一些州县。……中央还常遣使出巡考察地方官政绩。废除魏晋以来做官凭门第的九品中正制,而实行州县推荐举人才的制度,设秀才、明经两科,后来又增设通过考试选拔的进士科。制定《开皇律》,废除前代的枭首、连作等酷法,为唐宋以后历代所沿用。 ﹣﹣摘编自靳生禾《中国古代的变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和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文帝改革的作用。 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摘自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者的思想对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1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虽然四大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但盟国之间早先已达成协议对战后德国采取协同政策。各大国都同意德国应该付出战争赔款。赔款主要是支付给苏联。在战争结束时,美国人却很快有了新的主张,希望推动德国的经济重建,以此来加速欧洲的复兴,并削减欧洲对美国财政援助的依赖,英国人、法国人对此也予以支持。于是在1948年6月突然废除已严重贬值的旧德国马克,按一比十的比率发行新的德国马克。事前没有就此得到征询的苏联人予以反对,因为这样做就违反了战时达成的将德国作为一个单一经济体的协议。作为报复手段,他们(苏联)封锁了所有通往柏林的公路和铁路。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 然而正是从柏林封锁这一东西方在战后第一次最为严重的冲突与较量中,人们也看到了冷战的自我控制机制首次发挥了作用。苏联对柏林的封锁始终只限于水、陆交通,而开放着空中的通道,使美国的大规模空运得以施行;而美国也没有采取武力手段强迫苏联接触对水陆交通的封锁,双方都给对方留有余地,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避免冲突的升级。……1949年5月23日在巴黎召开四国外长会议,讨论有关德国的问题和由于柏林形势而发生的诸问题,包括柏林的货币问题在内。于是到5月12日零时,西方的车辆通过占领区的分界线,历时11个月的封锁取消。 ﹣﹣摘编自彭树智《世界当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柏林危机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美苏为解决柏林危机采取的主要措施。 1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林肯政府最初对战争的艰巨性估计不足,1861年7月匆忙组织起来的联邦军在进攻中遭到惨败。战争之初,林肯政府回避南方各州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拒绝黑人参加联邦军作战,这赢得了北方部分民主党人的支持,并使得西南边境上的4个蓄奴州继续留在联邦之内。共和党内的激进派要求林肯政府扩大战争目标,马上宣布废除奴隶制并采取革命措施。林肯审时度势,1862年5月颁布了《宅地法》. 1862年9月林肯发表了《解放宣言》,宣布

自1863年1月1日起,叛乱地区的奴隶从此永远获得自由;凡条件适合者可以在陆海军服役。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就是要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那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需要解放所有的奴隶,我愿意那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让另一部分奴隶听天由命,我也愿意那样做。

﹣﹣摘自1862年林肯写给《纽约论坛报》编辑的回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肯政府颁布《解放宣言》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肯在奴隶制问题上采取的政策的演变并加以评析。

2016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钱穆说:“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封建’思想之复活”。“‘封建’思想之复活”是指汉初实行了( ) A.察举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推恩令 【考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西周的分封制.

【分析】此题以钱穆先生对汉初政治制度的评价为切入点,考查了对汉初政治制度的掌握,并考查了学生的综合阅读理解能力.

【解答】汉朝初年,实行的是郡县、封国并存的制度;

A、察举制度是汉朝汉武帝时期创立的选拨人才的制度,故排除; B、郡县制是秦朝在地方实行的制度,故排除;

C、分封制指的是封国的含义,与材料中的思想之复活,意思一致,故正确; D、推恩令是汉武帝颁布的,是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故错误; 故选C.

【点评】西汉的郡国并行制度是汉初政治制度的特点,要重点掌握. 2.《唐律疏议》规定:“(官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受财

而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无禄者,各减一等”.这说明当时( )

A.严厉处罚官吏职务犯罪 B.注重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C.官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考点】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分析】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主要考查唐朝法律,根据材料信息“:“(官员)受财而枉法者,…受财而不枉法者”受处罚,说明针对官吏贪污受贿问题.以此判断选项.

【解答】题干中描述的是唐朝官员“受财而枉法者”、“受财而不枉法者”进行处罚措施,符合题意的是A项;

唐朝是封建社会,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不可能是人人平等,排除BC项; 题干中没有涉及到中央集权的强化,排除D项.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信息和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了解古代统治者以治理方面的举措,包括法律的规定、监察制度、设置官吏时报相互牵制监督,弹赅制度等.其目的是为了维护专制主义皇权统治和封建统治.

3.宋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标榜的士大夫,不顾传统道德的指责,“不耻事贾,牟取暴利”。这表明(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宋人商业观念发生变化

C.政府允许士大夫兼职经商 D.士大夫对理学持怀疑态度 【考点】宋朝的商业发展.

【分析】此题以宋代士大夫从事经商为切入点,考查了对宋代商业发展知识点的掌握,考查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综合理解运用.

【解答】A、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社会一直实施的政策,故此项排除;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黑龙江省大庆市2024-2025学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在线全文阅读。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4-2025学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8832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