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题,共60分) 右图是一幅经纬网图,读图回答1-3题。 1.关于P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P区域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B.P区域位于南半球、东半球 C.P区域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D.P区域位于北半球、西半球 2.P区域所在的地区位于 A.欧洲 B.非洲 C.太平洋 D.北美洲 3.图中a、b、c、d四段长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a<c<b=d B.c>a<d<b C.b>d>a>c D.d=b>a=c 4.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
A.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B.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 C.南海南海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D.在新疆帕米尔高原
下图中横坐标表示纬度,读图回答5-6题。 5.该图表达的是
A.年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分布 B.大洋气温年较差的纬度分布 C.大气降水的纬度分布 D.年平均气温的纬度分布
6.造成甲、乙两处数值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径流注入量不同 B.太阳高度不同 C.海陆面积不同 D.降雨量不同 读中亚地区简图,完成7-8题。 7.甲乙丙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
A.草原 荒漠 森林 B.森林 荒漠 草原
C.荒漠 森林 草原 D.草原 森林 荒漠
8.位于P、Q流域的河湖
A.由于全球变暖水量不断增大
B.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淤积严重 C.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小 D.是该地区农业的灌溉水源
以重庆和德国杜伊斯堡分别为起始点的“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成为了“新丝绸之路”。“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运费比航空节省,运时比海运缩短;运力更大,安全性更高,辐射更广,通关更加便捷。重庆成为国内产品抢滩欧洲市场的桥头堡。下图为“渝新欧”国际铁路和重庆铁路交通
1
5°ab0°25°d20°Pc示意图。回答9-10题。
9.新丝绸之路自东向西经过的自然环境呈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赤道到两极 B.沿海到内陆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10. 下列关于新丝绸之路的开通给我国内陆出口经济格局带来的新变化叙述正确的有:
①为中国内陆提供了新的进出口通道;
②缩短了重庆乃至中国内陆所有货物出口到欧洲的时间;
③减轻对东部沿海海运的压力;
④避免海盗的侵扰,增强了运输的安全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下图为某区域的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造成图中甲、乙两河水系特征不同的主要影响是 A.气温 B.降水
拉萨C.植被 D.地形
12.图中东部河流的水能开发程度普遍不高,是因为
甲A.流量小,水力资源不丰富 B.地形陡峭,不利于蓄水 C.山高谷深,工程建设困难 乙D.多国际河流,合作开发不便
自2011年7月始,泰国发生了持续3个多月的洪涝
灾害,农业、工业等受到严重影响。据此并读下图完成13-15题。 13.从气候与地形角度看,泰国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 ②热带雨林气候,终年多雨 ③中南部地势低平,积涝成灾 ④北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4.全球知名IT企业在泰国设立硬盘生产工厂,主要原因是该国
A.软件产业发达 B.国内市场广阔 C.运输条件优越 D.劳动力价格较低
15.受其影响,下列农产品的价格在国际市场中上涨最明显的是
A.稻米 B.玉米 C.棉花 D.小麦 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并读下图完成16-17题。
2
580 等高线 Q 580 山峰、高程/m 河流、湖泊、瀑布 桥梁
16.Q地的海拔可能为
A.90米 B.230米 C.340米 D.420米 17.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
A.260米 B.310米 C.360米 D.410米 左、右图均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18-20题。
5°E10°E50°E北北海海甲丙甲52°N丙乙乙40°N
18.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A.土壤、水源 B.光照、降水 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 19.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土地盐碱化 D.洪涝灾害
20.长期以来,关于丙水域是国际海域还是湖泊的问题,沿岸五国争论不休。该问题的实质是
A.其战略地位问题 B.油气资源的归属问题 C.该地区油气管线的走向问题 D.该地区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和“地形剖面图”,回答21~22题。
21.图中 a、b、c、d四点中,可能形成小溪的是 A.a、b B.b、c C.c、d D.a、d 22.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上对应的点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示意图,右图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
3
量柱状图。读图回答23-24题。
60°60°30°甲0°乙10℃30°丙22℃降水量(mm)降水量(mm)降水量(mm)丁90090090080070060080070022℃6005008007006005000°气温(℃)气温(℃)气温(℃)30030030025020025020015010050122502001501005030°50010℃40030°400300200100124003002001001501005060°30020010060° 降水量 (mm) 250 气温 (℃) 35 000031425316427538649710581169127108119121011降水气温降水气温30 200 25 150 20 100 15 10 50 5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23.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
24.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右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右图为某地某年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回答25~26题。 25.下列各月能体现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26.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地中海式农业 D.热带种植园农业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27-28题。 27.对巴厘岛区域特征的描述可信的是
4
110°120°10°0°A
A.5月到9月比较凉爽,为旅游旺季 B.地势四周高中部低,森林覆盖率高 C.四季如春,降水丰沛 D.气旋活动频繁,多下沉气流
28.关于A海峡,叙述正确的是:①位于马来半岛与爪哇岛之间;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③该海峡波浪滔天;④日本把此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右图示意东亚部分地区,读图回答29-30题。
29.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②年降水量;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④冬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0.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纬线基本吻合, 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4°纬线基本吻
合,该事实说明
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第22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于2014年2月7日至23日在俄罗斯索契市举行。根据下列材料,回答下来问题。(13分)
材料一:索契地理位置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蒙古 日本海 甲 黄 河 黄 海 丙 乙
材料二:大高加索山脉是亚、欧两洲分界线,也是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地理分界线。索契的独特地理优势,使之成为世界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区。 ⑴请解释索契成为世界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区的原因。(2分)
5
⑵归纳图示区域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5分)
⑶比较顿河、伏尔加河两河河流特征的主要异同点。(6分)
3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3分)
(2)③海区有渔场分布,成因与北海道渔场是否相同?为什么?(
(3) 分析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5分)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6
5分)
140o②40o①C30o
(1)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海洋表面时被冷却凝结而形成。在①②两地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 地。海雾多发的季节是 。(4分)
(2)该国狭窄的国土上聚集着大小温泉两万余处,请说出其主要原因(2分) (3)说明该国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4分)
(4)该国是亚洲核能发电量最多的国家,试简述其优先发展核电的理由。(4分)
洋流
7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参考答案
1-5 CBABB 6-10 CBCBB 11-15 DCADA 16-20 DCBCB 21-25 BBCBA 26-30 CABAC
31.(13分)
⑴大高加索山脉阻挡了北方的冷空气;濒临黑海受黑海影响大,使索契终年温暖,四季如春。(2分)
⑵特点:沿河、沿海分布。原因:航运便捷;供水充足;沿海沿河地区地形较为平坦。(5分)
⑶同:流向自北向南;都有明显春汛;都有结冰期;径流都有明显季节变化。异:顿河为外流河,伏尔加河为内流河。(6分) 32.(13分)
⑴山地高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度大;(3分)
⑵不相同。 北海道渔场成因是寒暖流交汇,该海区渔场是由于存在上升补偿流。(5分) ⑶光热资源丰富;湿季雨量充沛;有灌溉水源;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耕种。(5分) 33. (14分)
(1)②(1分) 夏季(1分)(解析:盛行东南季风,当暖湿的的季风经过寒冷的洋面时,易形成海雾)
(2)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1分)地壳活跃,岩浆活动频繁(或众多的火山活动带来大量的地热资源)(1分)
(3)日本河流短小而湍急,不利于航运(2分);水能资源丰富(2分)。 (4)日本能源资源缺乏(1分),(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1分),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核电原料的运输量小(2分)。
8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地理】山东省济宁市邹城二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