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府办准印证字 (1994)第022号
越 秀 简 报
第14期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一二年八月二十四日
做好“加减乘除”破解垃圾分类经费难
题
越秀区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专题调研之二 抓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是我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建设幸福越秀紧迫而又艰巨的一项重要任务。越秀区作为广州市的中心城区,人口密度高、垃圾产量大,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不仅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还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保障。我区财力有限,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按时完成垃圾分类处理任务非常艰巨,特别是经费缺口较大,必须大胆创新,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加以解决。
一、我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任务异常艰巨
根据广州市政府制定的《关于推进全民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意见》及有关实施方案,我区垃圾分类的目标任务非常艰巨。
一是目标任务要求高。全区22条街道267个社区共有家庭
—1—
621637户,建筑37842栋125883层,2009年至2011年日产生活垃圾分别为990吨、1029吨、1040吨,2012年预计约1050吨,呈持续增长之势。根据《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阶梯式计量与经费管理办法》,2013年至2015年,我区的日均垃圾不仅要控制增长态势,还要分别实现减量到1029吨(-2%)、978吨(-5%)、909吨(-7%)的目标要求。同时,在2012年前,资源化回收率要达到3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2%;2015年底前,全区人均生活垃圾填埋、焚烧处理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减量10%,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率达到4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餐厨垃圾分类收运处理率达到90%。要完成上述高要求的目标任务需要作出巨大努力。
二是完善体系任务重。按照市的要求,在2014年前,完成垃圾分类收运体系的优化工作,在全区范围内按标准配置分类收集容器、可降解垃圾分类袋,升级改造垃圾压缩站11座,落实新增压缩运输车36辆、桶装车51辆,新购置餐厨垃圾直收直运车18台,调整餐厨垃圾收运线路80条、有害垃圾收运线路3条,新建餐厨垃圾处理示范站12座,逐步建立标识明晰、规范有序的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压缩和分类处理。如此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要在2年多内完成,任务相当繁重。
三是推进进度时间紧。按照市垃圾分类实施时间表,今年7月前,广卫、东山等2条A类街道要全面铺开;9月前,东风、洪桥、北京、农林、建设、白云等6条B类街道要全面铺开;11月前,流花、六榕、诗书、光塔、人民、大新、华乐、大东、珠光、大塘、矿泉、登峰、梅花村、黄花岗等14条C类街道要全
—2—
面铺开。目前,各街道在财力、物力、人力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还存在许多困难,垃圾分类推进进度十分紧迫、困难重重。
四是从业人员缺口大。目前,我区保洁面积735.4万平方米(其中,道路保洁面积506.2万平方米,内街巷保洁面积229.2万平方米),全区环卫工人4500余人(其中,区城管局直属单位及各街环卫站环卫职工2600多人,路段保洁4间保洁公司环卫工人1900多人)。由于垃圾分类目前还在起步阶段,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高、一次分类不彻底,需要街道环卫站工人进行二次分检,必然会大幅度增加工作量。根据试点经验,全面开展垃圾分类需增加50%的劳动力,全区需新增环卫工人875名。按照市每个社区需配置专职垃圾分类指导员1名,每100户居民配置兼职分类指导员1名的标准,全区需配备专职垃圾分类指导员267名、兼职分类指导员6216名。
二、我区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所需经费数额大
根据穗城管办《推进城市废弃物处置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细化分工计划书》和《关于进一步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的任务要求,据初略估算,要在全区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我区每年需增加工作经费约23727.34万元。具体如下:
一是生活垃圾异地处理生态补偿费。《广州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区域生态补偿暂行办法》从今年5月1日起实施,生态补偿费标准为75元/吨,我区今年5月、6月垃圾量分别为33022.94吨、31812.31吨,所需生态补偿费分别为248万元、239万元,预计今年我区所需生态补偿费约1929.38万元。
二是分类投放设施配备经费。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包括主干道废物箱(由市财政投入)、社区楼道垃圾分类投放桶、重点区域
—3—
居民干湿垃圾桶、垃圾分类投放袋。经测算,2012年,我区分类投放设施配备需投入约13716.36万元,其中垃圾分类桶配备经费5137.26万元、垃圾分类投放袋配备经费8579.1万元。
三是分类收集运输装备配备经费。垃圾压缩运输车、垃圾桶装车配置经费3418万元由市财政分两年投入,分类运输车新增人员、车辆维修、油料等费用由区财政负担。经测算,我区餐厨垃圾分类运输线路保障经费每年需投入约2700万元。
四是垃圾分类启动经费。街道垃圾分类启动经费和区面上的分类培训、宣传经费约1960万元。其中,根据市的安排,每条街按照160万元的标准由市、区5∶5分担,我区需安排经费约1760万元(广卫、东山2条街在2010年市、区各已投入160万元,市已不再安排);面上的垃圾分类宣传、指引、培训等需经费200万元。
五是垃圾分类新增人工经费。全面开展垃圾分类需增加人工经费约2719.6万元,其中,环卫工人经费893.66万元、专职垃圾分类指导员人工经费272.63万元、兼职分类指导员人工经费1553.31万元。
六是提高环卫工人基本工资。根据市政府的安排,全市将提高环卫工人的基本工资,按照最低工资不得低于广州市最低工资标准110%的原则,即每月最低基本工资需增加130元,提高环卫工人工资待遇。按此计算,我区4500名环卫工人,每年需增加工资约702万元。
三、做好“加减乘除”积极解决垃圾分类工作的经费缺口 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实现市下达的垃圾分类目标任务,最关键的需要经费支持。目前,市下拨的垃圾分类经费每年仅
—4—
3000万元,区新增财力又非常有限,全面实施垃圾分类所需工作经费缺口较大,而且每年需要投入。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以创新发展的办法,做好“加、减、乘、除”四法:
首先,要做好乘法,改革垃圾处理费和环境卫生清洁服务费。我市2000年制定的《关于规范我市环境卫生清洁服务收费的复函》和2008年实施的《广州市收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实施细则》,垃圾处理的相关收费标准过低(见附表),与当前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不相适应,特别是餐饮业、酒店业等垃圾产出大户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一样收费有失公平。建议向市政府反映,及时修订有关政策,提高垃圾处理和清洁服务等收费标准,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垃圾分类处理费的乘数效应基本可以实现垃圾分类处理的收支平衡。一是提高垃圾收费标准。目前,全区垃圾处理费和环境卫生清洁服务费每年收费约6995万元,其中,机团单位为5046万元,居民为1949万元。若对居民家庭、机团单位、一般企事业单位和餐饮酒店业实行分类收费,居民家庭收费标准维持不变,机团单位和一般企事业单位提高40%—60%,餐饮酒店业提高50%—100%,每年可增收约3千万元—4千万元。二是提高垃圾费收缴率。目前,我区的垃圾费收缴率不高,居民收缴率约50%、机团和企事业单位收缴率约70%,这不仅影响垃圾费收支平衡,同时有失公平原则。建议建立有效的垃圾收费追缴机制,一方面采取多收多奖的激励措施,提高垃圾费收缴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心;另一方面,由区城管局牵头,与区公安、区法院联动,对长期恶意欠费的单位和居民家庭,采取司法手段追缴。全区的垃圾费收缴率若能达到100%,即使按目标的收费标准,能增收近2千万元。三是实行垃圾袋收费制度。对垃圾袋采
—5—
取阶梯式收费标准有偿使用,少用有奖励、多用多收费。按每户每天一组(干、湿各1个)垃圾袋0.55元计算,每年可回收垃圾袋费用约1.25亿元。
其次,要做好除法,参照市“垃圾处理经费包干”的方式由各街道包干。垃圾分类困难再大,若除以22就能化整为零;充分发挥22个街道在垃圾分类处理的主力军作用,挖掘潜力,凝聚力量,共同化解难题。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科学制定我区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全面梳理、科学核定各街道垃圾分类工作任务及所需工作经费,并根据有关任务标准和结合区的财力,确定全区垃圾分类工作经费总盘子,按照有关标准将垃圾处理经费拨给各街道,由各街道包干使用、各想办法,统筹做好本辖区的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再次,要做好加法,争取各方面的资金支持。要积极向市城管委和市财政局反映我区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经费缺口情况,争取市在设备、资金和政策等方面加大对我区扶持力度;制定完善吸引社会团体参与垃圾分类工作的政策措施,积极探索企业和商家参与垃圾分类,鼓励商家通过在垃圾分类投放桶、垃圾分类投放袋等设施设备上设置广告来参与垃圾分类,赞助垃圾分类投放袋等设备设施,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垃圾分类,减轻政府财政投入压力;要充分利用联系机关、服务机关的有利条件,加强沟通联系,争取机关团体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支持,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通过这种累加效应,就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山,减轻垃圾分类资金不足的压力。
第四,要做好减法,推动垃圾源头减量。一方面,要推动垃圾减量。垃圾源头减量既是完成垃圾减量任务硬指标的有效手
—6—
段,又可以降低成本支出。深入开展“三个一百万,一个都不少”活动,采取垃圾袋定量使用、少用奖励、多用处罚,以及对干湿不分类、乱扔垃圾给予处罚等奖罚并举的激励措施,发动和组织辖区居民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引导和鼓励机团单位和居民群众主动分类、干湿分开,厉行节约、少产垃圾,从源头降低垃圾总量,从而减少垃圾异地处理生态补偿费、二次分拣人工和经费、垃圾收运成本支出等费用;针对辖内机团单位多、肉菜市场多、学校多、大型餐饮企业多,生活垃圾量占全区总量超60%的特点,在辖内机团单位、肉菜市场、大型餐饮企业的、园校内安装餐厨垃圾处理简易设备,推动餐厨垃圾分散就地处理和源头减量。经初略测算,生活垃圾若减量10个百分点,相关费用每年将减少近500万元,其中仅生活垃圾异地处理生态补偿费一项一年就减少276万元。另一方面,要压减开支。上述估算的垃圾分类经费,只要精打细算,采取多种措施,就可以压减部分经费开支。如,发动社区义工力量当好兼职垃圾分类指导员,发动群众力量减轻环卫工人工作量,发动机团单位和物业公司为所管小区配置垃圾桶、垃圾袋等,压减人工及装备配备等部分经费。
(李延忠、唐浩亮撰稿,张文胜、杨秀钦编审)
—7—
附表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户居民
环境卫生服务收费
单 价(元) 项 目 计价单位 “门前三包”代管部分 一、清洁费 1.面积5平方米以下(含5平方米) 每月每户 20 4 4 1 —— 按以上50% 一、清洁费 1.面积指与该户用地相连其他路段 的户外人行道面积。实行“门前三包”有偿代管路 6 1.2 1.2 0.7 0.6 —— 段,其户外人行道宽度超过2.5米的,也只能按2.5米计费。 2.“门前三包”有偿代管部分,指乱丢乱吐乱摆乱卖乱搭乱挂乱张贴多,经区“门前三包”办公室审(2)超过30平方米部分 4.小学 5.机团、事业单位、企业办公生产场所 二、垃圾代运费 1.按垃圾量计费 2.按户计费 三、垃圾容器占用费 1.单位自购装车垃圾桶并自行清洁保养 2.垃圾代运费按户计费 3.每天垃圾量0.1立方米以下 4.每天垃圾量0.1以上至0.2立方米 5.每天垃圾量0.2以上至0.3立方米 6.每天垃圾量0.3立方米以上
—8—
2.面积5平方米以上至30平方米 每月每平方米 3.面积30平方米以上 (1)30平方米 每月每平方米 每月每平方米 每月每平方米 核,区人民政府批准实行收费统一雇请监督员的路段。 二、垃圾代运费 1.每百公斤即垃圾运输汽 每百公斤 每月每户 7.5 15 车用桶壹桶,容积0.3立方米,每桶或每0.3立方7.5 米不足壹百公斤时按壹百15 公斤计。 2.按户计费仅用于用工不足6人,经营面积少于50 每月每户 每月每户 —— —— 7 14 平方米,非从事餐饮服务、食品加工销售、生产加工—— —— 7 14 经营,垃圾量相当于居民户的店铺。 三、垃圾容器占用费 此垃圾容器指将垃圾从垃圾产出者户内运至垃圾压缩站或压缩车装车点,把垃圾装上压缩运汽车前使用的短途收运工具。 每月每户 21 按 以 上 类 推 21
四、居民清洁卫生费 每月每户 10元 四、清扫楼梯每周不少于一次。
—9—
公开方式:免予公开
送:区委常委、副区长,区城管局。
越秀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8月24日印发
—10—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第14期(新型城市化调研之二做好“加减乘除”破解垃圾分类经费难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