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培育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中小学生幸福快乐成长。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推进教学体系与内容创新。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教材和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有效教学,精选内容,优化结构,构建体现先进教育思想理念、开放兼容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与科学素养。

2. 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保障机制。创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渠道和方式,建立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和补偿机制,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推进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建设。研究制定义务教育质量督导评价标准,改革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建立中小学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建立县域内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制度。完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探索非本地户籍常住人口随迁子女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保障制度,进一步消除制度和政策性障碍,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体系,落实教育资助政策。

3. 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科学规划城乡教育设施,实现教育设施建设办学效益、规模效益、社会效益一体化。推进农村教育资源配置达标,优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鼓励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通过对口帮扶等办法,带动农村学校共同发展。推进教育资源向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倾斜,打通城乡之间义务教育要素流动各个关卡,促进义务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的科学调配,切实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校际差距,加快实现基本公

— 11 —

共服务均等化。

(三)推进普通高中内涵发展

1. 优化配置高中阶段教育资源。统筹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促进高中阶段教育协调发展。稳定普通高中发展规模,做强中等职业教育,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成果。深入实施薄弱普通高中学校建设,全面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充分发挥示范性普通高中的示范、辐射作用,努力扩大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鼓励民办普通高中教育发展。

2. 不断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深入实施普通高中教师量化评价制度,不断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严格执行课程方案,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3. 深化高中阶段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公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到校”工作,推行优质普通高中不低于50%的招生指标分配至各初中学校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制度。

(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 促进职业教育规模、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按照我市加速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要求,以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职业院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就业岗位的对接,建立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

— 12 —

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 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实施骨干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师资队伍建设工程,加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和课程建设,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加快发展特殊教育

1. 全面加强特殊教育工作。深入实施广东省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及后续行动。按照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总目标,全面推进全纳教育。

2. 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扩大中小学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规模,深入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工作。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特殊教育学校教学、生活和康复训练设施,大力推进标准化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四、保障措施

(一)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正确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良好学术道德和学术风气,克服学术浮躁之风,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完善教师管理体制,创新教师工作激励机制和有效维护教师心理健康。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完善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办法,严把教师入口关。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流动机制,推动县域内城乡之

— 13 —

间、学校之间教师和校长的定期交流。鼓励和支持高校师范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深入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完善多层次、多类型教育帮扶和支援机制。深入实施“强师工程”。完善教师培训体系,构建校本、集中、远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加大“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力度,提高教师培训质量。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二)着力提升教育财政保障水平。切实落实财政教育投入法定增长要求,各级财政教育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要逐年提高。足额征收使用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切实落实从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政策。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学校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建立经费使用绩效评价制度,实行重大项目立项评估和经费使用考评。完善学校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校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使用管理。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坚持勤俭办学,深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

(三)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以“三通两平台”为核心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建设有效共享、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管理和教育资源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坚持建设与应用同步发展,强化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升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水平。

(四)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组织建设。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

— 14 —

责机制,促进教育公平,保障教育质量。切实加强教育督导机构和督学队伍建设。建立与完善综合督导与专项督导、定期督导与随访督导、质量监测与考核评价相结合的教育督导机制。坚持督政与督学并重,监督与指导并重。全面加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的督导检查,建立并实行教育督导结果公告制度和问题处理反馈、限期整改制度。切实加强学校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德才兼备、结构合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宣传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形成全社会秉承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加强统战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完善民主管理机制,推进校务公开,维护社会公平。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委各部委办局,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纪委办,阳江军 分区,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阳江职院,中央、省驻阳江各 单位。

— 15 —

阳江市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

(2016—2020年)

为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服务国家战略和全省、全市科学发展,根据《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粤府〔2015〕20号)和《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精神,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面临形势 (一)“十二五”时期发展成效

1. 各级各类教育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水平不断提升。完成《阳江市学前教育三年(2011—2013年)行动计划》,重点推进镇中心幼儿园和村级公办幼儿园建设,大力扶持规范民办幼儿园。逐步形成政府主导、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2015年,全市幼儿园478所,比2010年增加245所;在园幼儿99284人,比2010年增加41040人;毛入园率93.59%,比2010年提高20.3个百分点。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公办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覆盖率100%,较2010年提升75个百分点。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初中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按照“市评估县、县评估初中学校”的工作原则,用量化指标对全

市初中学校的教育业绩进行综合评价,努力打造公平、竞争、进取的初中教育发展新局面。高中阶段教育内涵发展。市政府出台《阳江市高中阶段学校布局调整工作方案》,逐步撤并乡镇普通高中,整合城区办学规模较小、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全市高中阶段学校逐步调整回市区或县城举办。实施薄弱高中学校改造提升工程。重点扶持优质职业技术学校做大做强。2015年,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97.03%,比2010年提高3.91个百分点,普职比例优化为55.5: 44.5。特殊教育加快发展。新建成阳春市启智学校、阳西县特殊教育学校、江城区特殊教育学校、阳东区培智学校,全市特殊教育学校5所,30万人口以上县(市、区)均建成1所特殊教育学校。全市特殊教育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87.62%。印发实施《阳江市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实施方案》。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深入实施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在用地用房、用水用电、奖励补助、教师待遇等方面扶持保障民办学校发展。“十二五”时期,全市民办教育财政性投入1.6亿元。集中开展民办幼儿园办园行为专项整治,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全市民办教育学校(幼儿园)383所,占全市学校(幼儿园)总数53%,比2010年增长70.22%;民办教育在校(园)人数109105人,占全市在校(园)人数的25.06%,较2010年增长107.68%。

2. 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堂

— — 2

教学改革的重点是促使教师转变观念,钻研教学业务,改进教学方法。完成阳江一中、两阳中学、阳东一中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建立健全教学研究机制。充分发挥市、县两级教研室在教学研究、教学评价和指导服务方面的作用,完成市级高考学科教研中心组和县级中考学科教研中心组组建。高中阶段教育办学质量持续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高考总上线人数74982人,本科27778人(其中:重点本科4501人);18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录取。全市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每年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近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

3. 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全市教育系统广泛开展教师职业理想、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大讨论,组织开展教师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和师德宣讲团巡回报告会,大力宣扬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促进了全市教育风气的改进和师德师风的改善。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处理力度,切实规范教师从教行为。深入实施“强师工程”。2013年出台《阳江市实施广东省“强师工程”行动方案》,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教师达标工程、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职业教育教师技能提升工程和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培养工程,整体提升教师队伍素质。2014年,全市参加专本科及研究生学历提升1960人(专科161人、本科1738人、研究生61人),中职教师考取专业技能资格证24人,市、县两级财政支付培训经费340万元。推行普通高中教师

— 3 —

量化考核改革。实施《阳江市普通高中教师评价方案(试行)》,以师德、德育、教学、科研等为指标,按照分类分级的原则量化评价教师,并设立“教书育人奖”,表彰一批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切实增强教师抓教育教学质量的责任意识。切实落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落实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两相当”和教师绩效工资政策,并建立和完善了教师与公务员工资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2013年1月1日起,落实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岗位津贴,提高广大山区和农村教师的待遇水平,稳定基层教师队伍。

4. 教育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贯彻落实2013年全国、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市把教育信息化建设作为加快创建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市政府印发了《阳江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我市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2015年起重点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三通”: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两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

5. 教育保障能力持续增强。教育强市创建全面完成。以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抓手,强化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全面完成教育创强任务。教育投入不断加大。2011—2015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持续增长,分别为25.47亿元、33.43

— — 4

亿元、35.59亿元、38.21亿元、41.97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分别为19.73亿元、27.93亿元、29.18亿元、31.23亿元、33.6亿元。2013年起连续三年提高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小学每年提高200元、初中400元,2015年小学提高到1150元、初中提高到1950元。全面落实教育惠民政策。2011—2015年全市免费义务教育学生140万人次,公用经费补助资金总额124197万元。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校等各级各类学生助学政策,2012—2015年,共拨付各类助学资金2.39 亿元(其中2012年6337.69万元、2013年5852.17万元、2014年5209.82万元、2015年6531.3万元)。切实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读问题,坚持“以流入地解决为主,以公办学校解决为主”的原则,保证外来工子女享受平等教育。完成中小学校安工程三年规划任务。按省的要求于2009年启动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全市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排查鉴定,建立了校舍安全档案,全力实施校舍加固改造。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项目291个,总建筑面积56.18万平方米,总投资10.97亿元。其中:新建重建项目256个,面积53.04万平方米,投资10.89亿元;加固维修项目35个,面积3.14万平方米,投资822.5万元。至2012年,我市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三年规划任务。完成农村义务教育化债任务。全市2010年12月31日前形成的农村义务教育债务1425笔,债务总额

— 5 —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阳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在线全文阅读。

阳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8973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