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析工(中级)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3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D.用于滴定分析的溶液

77.置换滴定法中生成另一中间物,才能滴定,故也把它称为(C,D)。

A.返滴法 B.间接滴定法 C.中间物滴定法 D.中间物滴定法 78.标准滴定溶液是指(A,D)。 A.确定了准确浓度的溶液

B.准确地确定了溶液中所含元素、离子、化合物浓度的溶液 C.用于测定杂质含量的溶液 D.用于滴定分析的溶液

79.配制弱酸及其共轭碱组成的缓冲溶液,主要是计算(A,B)。

A.如果是液体计算出所需液体体积 B.如果是固体计算出固体的质量 C.所加入的强酸或强碱的量 D.所加入的弱酸或弱碱的量

80.强碱滴定弱酸NaOH-HAc和强碱滴定强酸NaOH-HCl的滴定曲线的区别有(A,B,C). A.NaOH-HAc滴定曲线起点pH值比NaOH-HCl滴定曲线起点的pH值高 B. NaOH-HAc滴定开始后pH值升高较快

C. NaOH-HAc滴定体系在临近化学计量时溶液的pH在碱性范围内 D.当接近化学计量点时,NaOH-HAc滴定曲线的斜率迅速降低

81.用0.01000mol/L HNO3溶液滴定20.00mL0.01000mol/L KOH溶液的突跃范围为pH=5.3~8.7,可选用的指示剂有(B,C)。

A.甲基橙 B.甲基红 C.酚酞 D.百里酚酞 82.NaOH标准溶液不能用直接法配制的原因是(B,C)。

A.NaOH是分析纯 B.NaOH有很强的吸水性 C.NaOH吸收空气的CO2 D.NaOH是强碱

83.以双指示剂法测定烧碱中NaOH与Na2CO3含量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D)。 A.析出试液后应立即滴定 B.析出试液后不必立即滴定

C.以酚酞为指示剂滴定时,滴定速度不要太快

84.下列关于强酸强碱滴定可行性的判断,说法正确的是(A,B,C)。 A.所有强酸强碱均能准确滴定 B.化学计量点的pH值均为7.00

C.浓度不同突跃大小不同,可选用的指示剂多少也不同

D.酸碱浓度越大,滴定突跃越小,可选用的指示剂越少

85.在EDTA在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系数的叙述,何者是正确的(B,C)。 A.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B.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C.pH值越小,酸效应系数越大

D.酸效应系数越大,配位滴定曲线的PM突跃范围越大 86.以下有关酸效应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C)。 A.酸效应曲线上被测离子以下的离子都干扰测定 B.酸效应曲线上被测离子以上的离子都不干扰测定 C.在曲线上可找到滴定某金属离子的最低允许pH值

D.曲线上没有标明被测的离子,不能在曲线上找到滴定的最低允许pH值 87.在直接配位滴定法中,终点时一般情况下溶液显示的颜色为(A,C)。 A.被测金属离子与EDTA配合物的颜色 B.被测金属离子与指示剂配合物的颜色 C.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D.EDTA与指示剂配合物的颜色

88.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定EDTA溶液的基准试剂有(A,B,C)。

A.MgO B.ZnO C.CaCO3 D.锌片 89.水硬度测定中,正确的测定条件包括(A,C)。 A.总硬度:pH=10,EBT为指示剂 B.钙硬度:pH≥12,XO为指示剂

C.钙硬度:调pH之前,先加HCl酸化并煮沸 D.水中微量Cu2+可借加三乙醇胺掩蔽

90.对于对称电位来说,化学计量点时电极电位与(B,C)有关。 A.浓度 B.两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 C.转移的电子数 D.温度 91.沉淀滴定的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的大小与(A,B)有关。 A.溶液中卤化物的原始浓度 B.沉淀物的溶解度 C.溶液的酸度 D.干扰情况 92.沉淀的形成状态主要由(A,B)决定。

A.聚集速度 B.定向速度 C.径向速度 D.横向速度 93.对有限次测量而言,可以用(A,C)来表示数据的集中趋势。

A.算数平均值 B.真值 C.中位数 D.总体平均值 94.通常采用(A,B,C)表示数据的分散程度。

A.平均偏差 B.标准偏差 C.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D.总体平均值

95.计算一元弱酸溶液H+浓度,何时用近似式,何时用最简式,决定于结果准确度的要求,与(A,B,C)有关。

A.计算的相对误差 B.弱酸的浓度 C.离解常数 D.强度 96.下列关于沉淀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有(A,B,C)。 A.沉淀转化的条件决定于两种沉淀的Ksp比值 B.两种沉淀的Ksp比值越小,沉淀转化就容易 C.两种沉淀的Ksp比值越小,沉淀转化就困难 D.沉淀转化作用是基于溶度积原理

97.必须同时满足(A,B,C)条件,计算多元酸溶液的[H+]采用最简式。 A.CKa1≥20kW B.C/ Ka1≥500

? C. 2 Ka1/?11 D.C/ Ka1<500 ?H???2 Ka1/CKa《98.有关两种不同pH值的酸或碱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两种溶液都是酸性,混合后溶液的酸度决定于两种溶液的[H+]之和 B.若两种溶液都是碱性,混合后溶液的酸度决定于两种溶液的[OH+]之和 C.若两种溶液一为酸性一为碱性,混合后溶液的酸度决定于两种溶液的[OH-]之和 D. 若两种溶液一为酸性一为碱性,混合后溶液的酸度决定于两种溶液的[OH-]之差 99.缓冲溶液的pH值决定于(B,C)。

A.此缓冲溶液的缓冲容量 B.组成此缓冲溶液的弱酸或弱碱的Ka、Kb C.共轭酸碱对的浓度比值的大小 D.此缓冲溶液的缓冲范围 100.不属于暂时硬度的物是(C,D)。

A.Ca(HCO3)2 B.Mg(HCO3)2 C.CaCl2 D.MgCl2 101.根据质子理论,非水溶剂可分为(A,B)。

A.质子性溶剂 B.非质子性溶剂 C.离子性溶剂 D.非离子性溶剂 102.溶液中某型体的平衡浓度在总浓度中所占的分数,称为(A,C),以δ表示。 A.分布系数 B.平衡系数 C.摩尔分数 D.电离系数 103.影响配位滴定突越范围的因素包括(B,C,D).

A.滴定速度 B.配合物稳定常数 C.掩蔽剂的存在 D.溶液的酸度 104.在配位滴定中,对配位掩蔽剂的要求有(A,C,D)。 A.干扰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应是无色或浅色的

B.干扰离子形成掩蔽剂形成的配合物应比与EDTA形成的配合物稳定性小

C.掩蔽剂应不与被测离子配位,或其配合物的稳定性远小于EDTA与被测离子所形成配

合物的稳定性

D.滴定要求的pH范围内,具有很强的掩蔽能力 105.可以用(A,B)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

A.溶解度 B.溶度积 C.离解常数 D.平衡常数

106.PbSO4在Na2SO4溶液中的溶解度,随Na2SO4的浓度增大、先是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大,

最后超过其在纯水中的饱和溶解度,这是由于(B,D)。

A.开始减小是由于酸效应 B.开始减小是由于同离子效应 C.最后增大时由于盐效应 D.最后增大是由于配位效应 108.酸度主要对(A,B,C)溶解度可能增加的是(B,C,D)。

A.弱酸盐 B.多元酸盐 C.难溶酸盐 D.强酸盐 109.下列影响因素中,使沉淀溶解度可能增加的是(B,C,D)。

A.同离子效应 B.盐效应 C.络合效应 D.酸效应 110.下列仪器可以直接在电炉上加热的是(B,C)。

A.表面皿 B.蒸发皿 C.瓷坩埚 D.量杯 111.下列有关马弗炉的说法正确的有(A,B,C)。 A.力丝结构的马弗炉最高使用温度为950℃ B.碳硅棒式马弗炉最高使用温度为1350℃

C.由于炉膛四周都有炉丝,所以通电以后,整个炉膛周围被均匀加热而产生高温 112.用高温炉灼烧完毕后应(B,C)。

A.立即打开炉门,让其快速降温 B.先拉下电闸,切断电源

C.炉门先开一条小缝,让其降温快速 D.立即清洁炉膛 113.用分析天平称量完毕后,应做的工作为(A,B,C)。 A.及时取出所称样品 B.指数盘转到0位 C.拔下电源

D.为了使电器元件不受潮,不必拔下电源插头

114.精度要求高的电子分析天平理想的放置条件是(A,C)。 A.室温20℃±2℃ B.室温25℃±2℃ D.相对湿度45%~60% D.相对湿度70%~80% 115.远红外线的跃迁类型有(A,B)。

A.分子转动 B.低位振动 C.价电子 D.中层电子 116.下列是混合光的有(A,B,C,D)。

A.日光 B.低位振动 C.价电子 D.中层电子 117.摩尔吸光系数是当(A,C)时溶液的吸光度。

A.物质的浓度为1mol/L B.物质的浓度为1g/100mL C.液层厚度为1cm D.液层厚度为2cm 118.吸光度加和定律要求(A,B)。 A.同一波长下

B.对光有吸收的物质之间没有相互作用 C.不同波长下

D.对光有吸收的物质之间有相互作用 119.朗伯定律和比耳定律的使用是(B,D)。

A.无条件的 B.有一定条件的 C.两定律条件相同 D.两定律条件不同 120.引起朗伯-比耳定律偏离原因有(A,B,D)。

A.入射光为非单色光 B.溶液中的化学反应 C.波长变化不均匀 D.比耳定律的局限性 121.在光谱分析中显色反应分为(A,C)。

A.络合反应 B.酸碱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分解反应

化工中级分析工理论试题题

工种理论知识题 判断题

1.在实验室制取氯气不用排水集气发收集,因为氯气能溶于水。但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发收集,因为饱和食盐水中大量的氯离子能降低氯气的溶解性。 ( √ ) 2. 在卤化物中,卤素最常见的化合价是正7价。 ( × ) 正确答案:在卤化物中,卤素最常见的化合价是负1价。

3.通常情况下,卤素单质在常温都是气体。 ( × ) 正确答案:通常情况下,卤素单质在常温下F2和Cl2是气体,I2为固体。

3. 凡是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是氯气。 ( × ) 正确答案:凡是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不一定是氯气。 5. 从原子结构上讲,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叫做元素。

( √ ) 6. 相原子质量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所以原子质量是没有单位。 ( × ) 正确答案:相对是一个没有单位比值,但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 7. 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最外电子层是核外电子总数

的六分之一,该元素是Mg。 ( √ ) 8. 已知阴离子X2-有三个电子层,相对原子质量是32,则该粒子的中子是16,核内质子数是16。 ( √ ) 9.只要知道元素的核电荷数,就可以知道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 ) 10. 元素位于3 周期的Ⅳ A族,它的最高氧化物的化学式是SO2 。

( × )

正确答案:元素位于3周期Ⅳ A族,它的最高价氧化物是SiO2。

11. 3molO2和2molO3所含的原子数目相等。 ( √ ) 12. 氧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加、原子核吸引电子的能力依次增加。

( × )

正确答案:氧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增加、原子核吸引电子的能力依次减弱。 普通情况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毒气体,溶于水生成H2SO4 ( × ) 正确答案: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毒的气体,它溶于水后生成H2SO3 。

14.浓硫酸能够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是由于它有吸水性质。 ( √ )

15.根据硅和碳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推知,H2SiO4比H2CO3的酸性强。 ( × ) 正确答案:根据硅和碳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推知,H2SiO4比H2CO3的酸性弱。 16. 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很稳定,不易分解。 ( × ) 正确答案: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17. 烷烃能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 ( × ) 正确答案: 烷烃在光照的情况下能与氯气发生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18 烯烃能使溴水褪色,是加成反应的结果;烯烃能使高锰酸钾褪色是烯烃被高锰酸钾氧化的结果 ( √ ) 19. 引起烯烃异构的因素只有碳链异构和位置异构。 ( × ) 正确答案:引起烯烃异构的因素不仅有碳链异构和位置异构还有顺反异构。

20. (作图题)苯的构造式是 ,因为苯他有三个碳碳双键和三个碳碳单键,因此,苯分子结构所有的碳碳键长是不相等的。 ( × ) 正确答案:苯的构造是 ,尽管他有三个碳碳双键和三个碳碳单键,只是一种书写方式,实际苯分子结构中所有的碳碳键长是相等的。

21. 卤烷CH2ICH2CH(CH3)CH2CH3的系统名称是3-甲基-5-碘戊烷。 ( × ) 正确答案:卤烷CH2ICH2CH(CH3)CH2CH3系统名称是3-甲基-1-碘戊烷。

22. 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主要产物是乙烯。 ( × )正确答案: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水溶液共热,主要产物乙醇。

23卤代烃中常用作灭火剂的是四氯化碳,电冰箱和冷冻器中目前常用的是氟氯烷。 ( × ) 正确答案:卤代烃中常用作灭火剂的是四氯化碳,电冰箱和冷冻器中目前常用的是二氟二氯甲烷。

24. 某饱和一元醇1.5g跟足量的金属钠反映,产生280mL(标准状况)H2,该醇的分子式C2H6O。 ( × ) 正确答案:某饱和一元醇1.5g跟足量的金属钠反映,产生280mL(标准状况)H2,该醇的分子式是C3H8O。

25. 化合物CH3OCH2CH2CH3 的系统名称是甲正丙醚。 ( √ ) 26. 乙醇与水能形成氢键,但本身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 × ) 正确答案:乙醇不仅可以与水形成氢键,本身也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

27.按照分析对象不同,分析方法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 × )

正确答案:按照分析对象不同,分析方法分为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28.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包括国家选定的和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 √ )

29.国际单位制是国际计量大会(CGPM)所采用和推荐的一贯单位制。

( √ )

30. 分子的电子光谱比原子的线状光谱简单。 正确答案:分子的电子光谱比原子的线状光谱复杂。

31. 电化学分析的分类方法唯一,结构清晰。 ( × )正确答案: 电化学分析的分类方法多样,目前很难有一致意见。

32.色谱分析法所分析的样品,必须有颜色。 ( × ) 正确答案:色谱分析法所分析的样品,不必有颜色。

33.对流传热的特点是物体内没有宏观的相对位移。 ( × )正确答案:传导传热的特点是物体内没有宏观的相对位移。

34.吸收属于传质过程,用来分离气体混合物。 ( √ ) 35.原料混合物经过精馏塔分离后,在塔顶得到纯度较高的重组分产

品。 ( × ) 正确答案:原料混合物经过精馏塔分离后,在塔顶得到纯度较高的轻组分产品。

36.进料气相中轻组分浓度越低,进料位置也越低。 ( √ )

37.油料的蒸发性能也称为汽化性能,通常通过馏程、蒸汽压和气液比等指标体现出来。

( √ )

38.对二甲苯按易燃有毒物品规定储运,冬天不用考虑防冻措施。 ( × ) 正确答案:对二甲苯按易燃有毒物品规定储运,由于低温易结晶,冬天应有防冻措施。

39.乙炔是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和塑料的单体,可直接用于切割和焊接。 ( √ )

40.盐酸羟铵为白色针状晶体,易潮解,溶于水。乙醇和甘油,不溶于乙醚。 ( √ )

41.润滑油及深色石油产品在试验条件下,冷却到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

( √ )

42.化纤的可纺性是指流体承受稳定的拉伸操作所具有的变形能力。 ( √ ) 43.电路中,任何一个闭合回路上的总电压降等于0。 ( √ ) 44.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个电阻功率的总和。 ( √ )45.用人单位依法自愿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 × ) 正确答案:用人单位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

46.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 × ) 正确答案: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

47.急性毒性可常用LD50、LC50表示。 ( √ )

48.火灾后被抢救下来的双氧水,其包装外面必须用雾状水淋洗后才能重新放回仓库。

( √ )

49. 工业粉尘毒物的形成和物理状态:多指固体物质的粉碎、碾磨、打砂、钻孔时形成的直径大于0.1um的固体微粒。 ( √ ) 50.在生产条件下,工业毒物主要有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内而吸收,而经消化道进入人体而被吸收的较少。 ( √ ) 51. 氯气伤害呼吸系统。 ( √ ) 52.压缩气体必须与氧化剂、易燃物品隔离贮存。 ( √ ) 53.放射性物品是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的物品。 ( √ ) 54.通过检查容器外的标签内容来辨别罐装化学品。 ( √ ) 55.氢氟酸可用玻璃及陶瓷作容器。 ( × ) 正确答案: 氢氟酸不能用玻璃及陶瓷作容器。

56. 三大公害指的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 ( √ ) 57. 物料特性值的变异性及其类型是设计采样方案的基础。 ( √ ) 58. 总体物料特性值的变异及其类型是设计采样方案的基础。 ( √ ) 59. 用总体特性平均值衡量的单侧下限的采样验收方案要求总体物料特性平均值越大越好。 ( √ ) 60. 用总体特性平均值衡量的双侧限的采样验收方案要求总体物料特性平均值同时满足上下限要求。 ( √ ) 61.用总体不合格率衡量产品质量的单侧上限验收方案是指当单位产品的特性值大于等于单侧下限为合格品,否则为不合格品。 ( √ ) 62.用总体不合格率衡量产品质量的单侧上限验收方案是指当单位产品的特性值小于等于单侧下限为合格品,否则为不合格品。 ( × ) 正确答案:用总体不合格率衡量产品质量的单侧上限验收方案是指当单位产品的特性值小于单侧上限为合格品,否则为不合格品。

63.用总体不合格率衡量产品质量的双侧限验收方案可以分为同时控制两侧不合格品率的采

样验收方案和控制两侧不合格率之和的采样验收方案两种。 ( √ )

64.分析过程中使用的量具,如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可以不经过校正就使用。 正确答案:分析过程中使用的量具,如滴定管、容量瓶、移液管,必须经过校正才可以使用。 65.用于测定微量硅、磷等的纯水,应先进行空白试验,才可应用于

配置试剂。 ( √ ) 66.制备高纯水的方法有砂滤、膜过滤、活性炭吸附等。 ( × )正确答案:制备高纯水的方法有电渗析、反渗析、离子交换等。

67.分析实验所用的水,要求纯度越高越好 ( × ) 正确答案:分析实验所用的水,要求其纯度符合标准的要求即可。

68.对于任何一种酸,如果它本身的酸性越强,其Ka值就越大,其共轭碱的碱性也就越强。 正确答案;对于任何一种酸如果它本身的酸性越强,其Ka值就越大,其共轭碱的碱性就越弱。 69.对于多元酸碱,最弱的碱的常数对应着最弱共轭酸的常数。 ( × ) 正确答案:对于多元酸碱,最弱的碱的常数对应着强弱共轭酸的常数。70.若分析反应要求

控制溶液的pH值早0~2或12~14范围则可选用强酸或者强碱控制溶液的酸度。 ( √ ) 71.在滴定分析中,对基准物质有一定的要求,其中一条最好 “具有较大的当量质量”以减少称量误差。 ( × ) 72.正确答案:在滴定分析中,对基准物质有一定的要求,其中一条最好“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以减少称量误差。

73.标定碱或者高锰酸钾的基准物二水合草酸应在105℃~110℃干燥。 ( × ) 正确答案:标定碱或者高锰酸钾的基准物二水合草酸应在室温空气干燥。

74.K2Cr2O7是基准物质,可以直接标定其他物质溶液的浓度。 ( √ ) 75.标定氧化剂的基准物质As2O3应在105℃~110℃烘干。 ( × ) 正确答案:标定氧化剂的基准物质As2O3应在室温干燥器中干燥保存。

76.金属锌在空气中稳定,纯度可达99.99%,故常用它做基准物质来标定EDTA。

( √ )

77.Nacl不是基准物质,不能用直接法配制其标准溶液。 ( × ) 78.间接标定的系统误差比直接标定要大些。 ( √ )

79.在水溶液中,酸和碱的反应,质子的转移是通过水合离子H3O+来实现的。 ( √ )

80.无色和有色的金属离子都能与EDTA形成有色络合物。 ( × ) 正确答案:无色的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无色的络合物,有色的金属离子与EDTA形成有

C.物质分子振动 D.物质分子转动

181.在吸收曲线的波长最短的一段,吸收峰较大但不成峰行的部分称为(D)。 A.肩峰 B.谷 C.吸收峰 D.末端吸收 182.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使用的灵敏度(C)为宜。

A.置最低档 B.置最高档 C.确保分析的低档 D.1档 183.单色器是仪器的(A)。

A.核心部分 B.次要部分 C.可有可无的部分 D.电源部分

184.清除载气中的微量水分,通常使用变色硅胶过滤器。正常状态良好的变色硅胶过滤器,装填的变色硅胶过滤器,装填的变色硅胶呈(D)。

A.黄色 B.粉色 C.白色 D.蓝色

185.为了提高分离度,某实验室对原来的色谱仪进行了改造。在原来的3m的柱子后新增了一根1m的柱子。如果原来使用的是稳流表控制柱前压,那么不调整稳流表的情况下(A)。 A.柱前压较原来为高,柱子内流量基本不变 B.柱前压较原来为低,柱子内流量基本不变 C.柱前压较原来基本不变,柱子能流量减小 D. 柱前压较和柱子流量较原来都基本不变

186.再一个完整的色谱气路图中,可以没有的项目是(D)。

A.气源和稳压装置 B.定量管 C.色谱柱 D.打印机 187.TCD检测其的灵敏度和桥流的(D)成正比。

A.二分之一次方 B.一次方 C.二次方 D.三次方 188.在FID的火焰中,有机物被电离成为(D)。

A.正、负离子 B.正、负离子 C.正离子和电子 D.正、负离子和电子 189.以N2为载气,使用TCD检测器无法检测到的组分是(B). A.甲烷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氢气 190.下列说法不属于FID性能特点的是(B)。

A.高灵敏度 B.池体积小 C.二氧化碳 D.氢气

191.从色谱开始进样到组分峰达到最大值的时间与惰性组分流出时间的差值,被称为(C)。 A.保留时间 B.相对保留时间 C.调整保留时间 D.绝对保留时间

192.在平衡状态下,某一组分在固定液与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称为(B)。 A.相对溶解度 B.分配系数 C.容量因子 D.分离度 193.色谱柱中气相与液相体积之比称为(D)。

A.气液比 B.分配系数 C.容量因子 D.相比 194.计算待测组分保留指数I时,应采用(B)。

A.保留时间 B.调整保留时间 C.相对保留值 D.净保留时间

195.对于相邻的两个色谱峰,其分离度R与理论塔板数n的(C)次方成正比。 A.2 B.1 C.0.5 D.0 196.选用(A)作为载气,可以使TCD检测器设定更大的桥流值。

A.氨气 B.氮气 C.氩气 D.二氧化碳 197.对于TCD检测器桥流,TCD池体温度越高,允许的最大桥流(C)。 A.越高 B.与低温时相同 C.越小 D.不确定 198.测定水中的醇类物质含量时,采用的TCD检测器的最低设定温度为(D)℃。 A.醇类组分的最高沸点 B.60

C.100 D.A和C中的最大者

199.当载气(N2)和氢气的流量设定到合适值后,从最小的空气流量逐渐增加,FID的响应值的变化趋势是(A)。

A.先增大,然后基本不变 B.逐渐增大 C.逐渐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200.对于FID来说,,燃烧产生的水分在收集凝结将严重影响信号质量和寿命,因此使用温度不能低于(B)℃,且略高于柱箱的最高温度。

A.50 B.100 C.200 D.400 201.最合适采用程序升温色谱方法分析的是(D)。

A.同分异构体的分离 B.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炔 C.组分比较多的样品 D.组分沸点分布比较宽的样品 202.所谓线性程序升温,指的是(D)。 A.单个升温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的升高值相等 B.只有一个升温过程的程序升温 C.单个升温过程,且初始保留时间为0

D.初始和终止保留时间为0

203.测定FID空气流速的最佳位置是(A)。

A.压力或流量控制阀的出口 B.进样口与色谱柱的接口处 C.色谱柱与检测器的接口处 D.检测器后 204.处理机或工作站可以进行积分等处理的谱图信号是(D)。 A.连续的模拟信号 B.间断的模拟信号 C.连续的数字信号 D.间断的数字信号 205.在CR-6A处理机上,判断峰顶的方法是一阶导数(B)。

A.等于0 B.由正变负 C.由负变正 D.达到最大值 206.CR—6A处理机的衰减增加1,意味着谱图的单位纵坐标(A)。 A.增大一倍 B.增大10倍 C.减小一倍 减小10倍

207.CR-6A处理机的取样间隔用峰宽来表示,在其他型号的处理机上,还可以用(C)来表示。

A.峰宽 B.漂移 C.取样频率 D.格式

208.在使用CR-6A处理机时,由面积归一法变更为外标法,应更改(B)参数和ID表。 A.终止时间 B.方法 C.格式 D.ID表

209.在使用CR-6A处理机时,要对谱图中的组分进行分组处理,应更改(C)参数和ID表。 A.终止时间 B方法 C.格式 D.ID表 210.液相进样阀通常有(B)个接口。

A.2 B.4 C.6 D.8

211.使用CR-6A处理机时,要对谱图中的组分进行分组处理,应更改(C)参数和ID表。 A.提供高效稳定的进样量 B.浓缩多次进样中的关心组分 C.减少进入色谱柱的样品量 D.节约载气 212.TCD检测器的热导池由(B)和池体两部分组成。

A.热丝 B.热敏元件 C.热敏电阻 D.电热丝 213.FID的电离室主要由收集级和发射极(极化极)构成,其中(A)。 A.发射极为正极,在喷嘴处 B.发射极为负极,在喷嘴处 C.减小进入色谱柱的样品量 D.发射极为负极,围绕在火焰外 214.填充色谱柱一般有(B)两种类型。

A.螺旋形和方形 B.螺旋形和U型 C.螺旋形和直型 D.U型和直型

215.使用毛细管色谱柱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为了避免石英毛细管柱折断,柱子两头连接应避免出现过急的弯 B.为了达到量好的分流效果,毛细管柱应深入到分流进样口的衬管中部 C.切割毛细管色谱柱时,应该用锋利到子切成平口,不带毛刺 D.暂时不用的毛细管柱了,两段应该用废的进样隔垫封闭 216.点位分析法根据其原理可分为(B)。

A.直接点位法和间接电位法 B.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C.电位滴定法和间接电位法 D.直接电位法、间接电位法和电位滴定法 217.死停终点法中所用的电极是(A)。

A.两支相同的铂电极 B.两支有所不同的铂电极 C.两支相同的银电极 D.两支有所不同的银电极 218.死停终点法中,两支点击间外加小量电压一般为(B)mV。

A.1~100 B.10~100 C.30~100 D.50~100 219.下列因素,对pH值测定没有影响的是(C)。

A.温度 B.溶液的pH值 C.不对称电位 D.钠离子 220.电导池常数确定的正确与否,与电导率测定的精度的关系是(A)。 A.直接影响 B.间接影响 C.线形影响 D.无影响 221.在钢铁行业中,可以用(A),可以用(A)求得钢铁材料中碳和硫的含量。 A.电导率的变化值 B.电导率 C.摩尔电导率 D.极限电导率 222.卡尔费休法测定水分,对卡尔费休试剂的标定频率为不少于(B)。 A.1次/星期 B.2次/星期 C.1次/月 D.2次/月 223.电位滴定分析中,绝对误差取决于等当点滴定曲线的斜率,该斜率(A)。 A.取决于滴定反应的平衡常数 B.可通过实验技巧改变 C.可通过改进仪器改变 D.不影响方法选择

224.电位滴定分析中,等当点处滴定曲线的斜率与具体实验所选择的的参数(C)。 A.无关,但斜率比较条件相同 B.无关,所以斜率比较可以条件不同 C.有关,所以斜率比较条件相同 D.有关,但斜率比较条件不同

225.pH计使用过程中,如果采用逐次逼近法校正电极系数,则调节定位时仪器显示值为(B)。 A.零点 B.第一种标液的实际pH值 C.pH差值 D.第二种标液的实际pH

226.pH计的电极系数校正器和温度补偿器对仪器的校正途径(D)。 A.不同,前者改变灵敏度,后者改变活度值 B.不同,前者改变活度值,后者改变灵敏度 C.相同,都改变活度值 D.相同,都改变灵敏度

227.技术要素电导率的标准溶液一般选择氯化钾水溶液,则下列叙述不能称为选择理由的是(B)。

A.有精确测定数值 B.相对分子质量适中 C.不吸水 D.纯度足够高

228.利用库伦法测定样品的水分,如果四次测定结果分别为20.5310-6、20.8310-6、20.5310-6、20.6310-6,则以≤3%的方法要求误差处理数据,最终测定结果应为(B)。 229.应用库伦法测定样品中的水分,数据评价应首先考虑(A)。

A.准确度 B.精磨度 C.偏差 D.相对偏差

230.化验员李某利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某油品中的硫化氢含量,测定结果为56.8310-6。在评价其测定结果的过程中,如果标准要求测定误差≤3%,则在再次测定中,其测量值的最小值应为(C)。

A. 54.9310-6 B. 5.5310-6 C. 55.1310-6 D. 55.2310-6 231.库伦法测定样品水分是,针尖应(C)。

A.进入点解液 B.刚接触点解液 C.尽量接近电解液 D.远离点解液 232.维护库伦水分测定仪时,不能增加滴定池密封性的是(C)。 A.进样垫更换 B.刚接触点解液 C.尽量接近电解液 D.远离点解液 233.维护库伦水分测定仪时,不能增加滴定池密封性的是(C)。 A.滴定管前的有影响,滴定管后的无影响 B.滴定管前的无影响,滴定管后的有影响 C.滴定管前后都有影响 D.滴定管前后都无影响

234.使用电位滴定仪时,使用过程中的电极维护是指(D)。

A.电极更换 B.电极保存 C.电极选择 D.电极洗涤

235.对微库伦仪的裂解管的维护工作不应包括(B)。

A.电极更换 B.电极保存 C.电极选择 D.电极洗涤 235.对微库伦仪的裂解管的维护工作不应包括(B)。 A.洗涤 B.更换

C反烧 D.保证进样口密封 236.下列关于物质结晶点的说法错误的是(B)。

A.纯物质有固定不变的结晶点 B.物质含有杂质则结晶点升高 C.其得到有规定的条件 D.是物质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 237.初馏点对应的温度是(C)时,烧瓶内的气相温度。

A.形成第一滴回流液 B.冷凝器入口形成第一滴馏出物 C.其得到有规定的条件 D.是物质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 238.铂钴色号为35的标准比色液,一般用(C)mL的容量瓶配制。 A.100 B.250 C.500 D.1000 239.测定结晶点,其主要目的是(A)。

A.可判断物质的纯度 B.可以得到油品组成 C.可以清除杂质 D.可以满足上级要求 240.重质石油产品酸值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B)。

A.重质组分在加热时分解 B.轻质组在加热时分解 C.可以清除杂质 D.可以满足上级要求 241.测定石油产品酸值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B)。 A.滴定标准溶液 B.调和乙醇酸性 C.滴定氢氧化钠纯度 D.滴定氢氧化钾纯度 242.针入度的单位是(C)。

A.cm B.mm C.0.1mm D.μm 243.比色管架底部衬有白色底板的目的是(A)。 A.提高观察颜色的效果 B.视觉美观 C.美化环境 D.满足标准要求

244.用分光光度计在480mμm下以1cm比色皿测定标准比色母液的消光值,其范围应为(C)。

A.0.110~0.120 B.0.130~0.145 C.0.105~0.120 D.0.055~0.065

245. GB 2012 中,试样应经过过滤,并弃去第一个(B)mL滤液。 A.5 B.10 C.15 D.20 246.GB 2012 中,水浴温度应控制在(B)℃±1℃。

A.10 B.20 C.30 D.50 247.SH0165规定,蒸馏过程中残压波动不得超过(B)mL汞柱。 A.0.2 B.0.5 C.0.8 D.1.0 248.SH0165中,从初馏点到馏出10%的时间(C)。

A.为2~3min B.不超过5min C.不超过6min D.没有规定 249.配制甲酚红指示剂时,回流时间是(A)。

A.5min B.1h C.30min D.10min 250.检查化验员王某的铂钴色度报告时,发现有如下表示方式,错误的是(D)。 A.5Hazen 单位 B.具体描述颜色 C.15铂钴色号 D.5#

251.GB 2012规定,标准比色也中重铬酸钾含量为0.5g/L时,重复性要求两个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B)g/L。

A.0.05 B.0.1 C.0.2 D.0.4 252.GB 3145中,再现性要求两个测定结果间的差数不应大于(D)℃。 A.0.01 B.0.02 C.0.03 D.0.04 253.下列关于温度计使用的叙述,错误的是(D)。 A.沾有油脂或其他物质时,应用棉花仔细擦净 B.要保持温度计清洁 C.要使温度计免受急剧震动

D.温度计固定于塞孔中时,塞孔要比温度计直径略大 254.测定铂钴色度用的稀释溶液可以保存(A)。

A.1个月 B.1天 C.1星期 D.半年 255.酸值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A)。

A.(56.13V3C)/G B.(56.13G)/(V3C) C.(56.13C)/(V3G) D.(56.13V)/(C3G)

256.应用GB 4509测定针入度为50的试样,再线性要求三次测定的最大差值不应大于平均值的(C)。

A.4% B.6% C.8% D.10%

257.在铂钴色度测定中,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皿选择(B)。

A.5mm B.1cm C.2cm D.5cm 258.应用GB 2012测定样品时,对比色管的要求不包括(C)。 A.上刻线距比色管外底表面70mm±1mm B.高约100mm C.内径12mm±0.5mm D.壁厚1~2mm

259.维护自动搅拌的结晶点测定仪,对搅拌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一般不包括(D)。 A.润滑 B.紧固 C.除尘 D.更换 260.蒸馏烧瓶的洗涤,不可能用到的洗涤液是(D)。

A.轻质汽油 B.铬酸洗液 C.碱液 D.浓盐酸 261.为了更好的保护减压蒸馏测定装置,蒸馏停止加热后首先应做的工作是(B)。 A.缓慢放空 B.取下保温罩 C.停真空泵 D.迅速放空 多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检验Cl-离子 B.Cl-离子没有氧化性

C.用硝酸银溶液检验Cl-离子时必须加硝酸银 D.氧化钠中的氯离子可以置换碘化钾中的碘离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卤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他们的最外电子层都有7个电子 B.氧化性F2>Cl2>Br2>I2,原因是随着电子层数递增非金属性减弱 C.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D.通常情况下卤素原子半径随氟、氯、溴、碘依次减小 3.下列物质中,在光照下易分解的是(A,D)。

A.氯水 B.NaBr C.KI D.AgBr 4.下列物质中,能使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的是(A,B)。

A.氯水 B.碘水 C.KBr D.KI 5.下列关于原子量的叙述,正确的是(B,D)。 A.原子量就是用原子质量单位表示原子的质量 B.原子量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

C.原子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D.计算原子量的基准是碳-12原子质量的1/12 6.Ca和Ca+两微粒中,不相同的是(B,C,D)。

A.核内质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核外电子层数 7.原子叙述从3~9的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逐渐增大的是(B,D)。 A.电子层数 B.电子数 C.原子半径 D.非金属性

8.下列数字是元素的原子序数,其相应元素能形成化合物分子式为A2B型的是(A,C)。 A.3和8 B.13和17 C.11和16 D.12和16 9.下列说法中,符合Ⅶ A族的元素性质的是(B,C,D)。 A.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B.易形成-1价离子

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酸性 D.从上到下氢化物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10.下列气体中,可用于制造常温下盛放浓硫酸的容器的是(A,D)。 A.Fe B.Cu C.Zn D.Al 12.下列各组化合物种,属同系物的是(A,B)。

A.C2H6和C4H10 B. C3H8和C6H14 C. C8H18和C4H18 D. C5H12和C7H14 1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属同系物的是(A,B,C,D)。 A.首先把所有的碳原子连成一个直链,得到一个异构体

B.写出少一个碳原子的直链,把一个碳原子当作侧链连接在主链上,并依次变动侧链位置,又得到几个异构体

C.再写出少两个碳原子的直链,把两个碳原子当作一个侧链或两个侧链连在主链上,其余依此类推

D.把所有碳原子剩余的价键连上氢原子

14.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用高锰酸钾鉴别的是(B,C)。

A.乙烯和丙烯 B.丙烷和丙烯 C.环丙烷和丙烯 D.甲烷和丁烷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D)。 A.邻、对位定位基都能使苯环活化 B.间位定位基都能使苯环活化

C.—OH、—CH3、—R、—Cl、—Br都是邻对位定位基 D.—NO2、—SO3H、—COOH都是间位定位基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 .溴乙烷的化学性质比乙烷活泼 B.溴乙烷易发生水解反应

C.溴乙烷易发生消去反应 D.溴乙烷的化学性质与乙烷一样不活泼 17.在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别与NaOH的醇溶液共热的反应中,两反应(A,D)。 A.产物相同 B.产物不同

C.碳氢键断裂的位置相同 D.碳氢键断裂的位置不同 18.下列系统命名法正确的是(C,D)。

A.2,2—二甲基乙醇 B.2-甲基乙醇 C.3-甲基-2-丁醇 D.3,3-二甲基-2-丁醇 19.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漏斗分开的是(A,B,C)。

A.乙醇和水 B.四氯化碳和水 C.乙醇和苯 D.四氯化碳和苯 20.下列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C,D)。 A.苯与浓硫酸、浓硝酸混合,温度保持在50~60℃ B.溴乙烷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静置 C.乙醇与浓硫酸共热,温度保持在170℃ D.1-氯丁烷与乙醇、氢氧化钾共热

21.我国法定计量单位是由(A,B)二部分构成。

A.国际单位制单位 B.由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C.SI单位 D.SI单位的倍数单位 22.下列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A,B,D)。

A.K B.mol C.m3 D.s 23.下列分析方法属于点解分析的是(A,C,D)。

A.恒电流重量分析法 B.离子选择性电极分析法 C.汞阴极点解分离法 D.控制阴极电位电重量分析法 24.(B,C)有利于吸收的进行。

A.高温 B.高压 C.低温 D.低压 25.液体混合物在加热汽化过程中所形成的蒸汽与液体始终保持平衡接触状态 A.闪蒸 B.平衡汽化 C.渐次汽化 D.精馏 26.如果某塔进料为(A,B),则进料位置应该在塔上部。

A.过冷液态 B.饱和液态 C.汽液混合状态 D.气态 27.工业循环水中常要加入(A,D)。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化工分析工(中级)在线全文阅读。

化工分析工(中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8986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