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2006-2-8 马鹏
学习目标:1、分析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说明世界人口分布大势及形成原因。
2、辨析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基本概念,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3、讨论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观点,分析与判断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和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理解我国人口问题和人口政策。
学习重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学习难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学情分析: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人口分布,这里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与深化,教师适当引导就可
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预习练习:
(一)
自主学习: 1、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 主干知识 拓展思考 人口______一般以人口______作为衡量指标,但事实上,两个人口密度 相同的地区__________________却不尽相同。 人口密度=总人口数/总面积 例如:课本中图1-3-1两地人口密度相同,但是两地的人口分布格局不同。 2、“活动”参与 纬度: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人口分布规律 距海远近:主要分布在距海岸___千米范围内 世界人口垂直分布: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___米范围内 分布格局3、从各大洲看,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亚洲人口最多,占一半以上;的原因 亚洲连同非洲和拉丁美洲,则占世界人口的70%以上。 一4、从国家来看: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印度 、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 世 5、从地区来看(如下表,对照课本17页图1-3-2找出这些地区) 界 人口分布 地 区 原 因 人东亚(中国东部、日东亚和南亚有世界古老的文化中心, 口 本列岛和朝鲜半岛) 人类在此聚居的历史悠久,发展农业分 的自然条件优越 南亚 布 人口稠密区 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和商业贸西欧 易活动频繁的重要工业地带 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北美洲的大西洋延安及五大湖区,是 及五大湖区 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北美洲和亚洲的高山 地形崎岖,气候寒冷 撒哈拉、中亚和澳大气候干燥,水资源缺乏 利亚的沙漠地带 人口稀少区 亚马孙河、刚果河流气候湿热 域的湿热地带 南极洲、北冰洋沿岸气候寒冷 寒冷地带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人类总是选择最适与生存与发展的地区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各种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影响着人口____________和人口______,使人口不断发生变化。 2、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_________因素。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资料,对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自然因素包括: 结合地形图、气候类型图、世界降水量图,读图1-3-2世界人口密度 (二)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影响因素 影 响 ______地区人口稠密,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居住着全球____以上的人口 高山、高原地区人口______ 在北半球温带的地区,世界上约____的人口居住在这一地带 原 因 平原地区地势平坦,_________,便于农耕,_________,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目前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大多集中在____________。 高山、高原地区土层贫瘠,_________,加上气候寒冷、风力大等不利因素,人口较稀疏。 北半球温带地区,气候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 从______到______,由于降水量的差别出现不同的植被带和农业部局,人口分布状况也就不同,降水少的地方人口______,降水多的地方人口______。 人类生产和生活离不开__________。 地 形 气 候 北半球温带地区,从______到______人口越来越少 干旱地区,人类逐水而局,人口稠密区依水资源多呈______、______和______分布 肥沃的土壤分布区农业比较发达,_______也较高 矿产资源的开发区人口分布的稠密区 水资源 土 壤 ______是发展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基础,不同的土壤由于__________和______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因而人口分布也不同。 早期交通运输不发达,矿产开采需要大量劳动力,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区 热带地区那些地方人口最稠密?这与温带和寒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分布? 矿产资源 3、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__________________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文化教育状况也不尽一致,人口集中分布区也不同。如下表所示: 在同一社会形态下,在一定原始社会 以采集和狩猎为主 逐水草而居 人口聚集在农业发时期内,由于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封建社会 达地区,形成许多各个地区生产主 力水平的差分散的居民点 异,人口分布资本主义社会 工业生产的发展 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也会有差异 同时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社会阶段 经济活动 居民点分布 (三)
社会发展生产力人口数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阶段 水平 量变化 二人口数量很少,生活空间狭窄。人类活动对环原始社会 极低 很少 、境的影响很小,人类的生存主要依赖自然环境 影人类通过日益扩大的生产活动影响和改造着农业社会 提高 增多 响自然,同时又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活动进一步加剧,人口工业社会 大发展 剧增 口数量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 分4、政治文化因素 布政治因素可在______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此外,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口与发展策略以及历史因素地等,也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理政治文化因素 影响举例 因政治因素 两次世界大战使世界政治地图发生明显变化,人口也大规素 模移动 宗教信仰 犹太人移居以色列 文化风俗 政府的人口与发展政策 历史因素 纽约城内的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 新疆、黑龙江农垦区的形成 一些历史悠久的地区人口稠密 “胡焕庸线”大致经过的地方,线的两侧包括的主要省份 科技发展水平 诸多科技城的形成(中关村、硅谷) 三、我国的人口分布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根据2000年11月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_____亿,约战世界总人口的____。我国的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达130多米,是世界上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之一。 2、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的特点: 项 目 人口稠密 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 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 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 人口稀少 ______地区人口少 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最显著特点 ______地区人口多 自然环境 经济环境 民 族
1、环境人口容量 (1)定义: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______。表示的是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量。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______值。 (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 (四)
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因 素 资 源 正相关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性 资源越丰富,环境人口容量越大;资源越贫乏,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科技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地区开放程度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地区越封闭,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消费水平越低,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为什么日本资源很少,但是人口容量却很大? (3)环境人口容量的特征:①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它不是一个具体明确的数值,而是一个取值范围或估计值。②在一定历史阶段,环境人口容量又是相对确定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在假定技术水平、资源的基础、潜力和对外开放程度相对稳定及人口消费水平变化不大的条件下,可以对环境人口容量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这就是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对确定性。 2、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且能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规模。由于对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的认定,可能存在较多的主观因素,所以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1)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在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中,假定的条件不同,估计的方法不同,必然得出不同的估计结果。在地球上究竟能容纳多少人的问题,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着眼点(估计依据) 主要论点 ①当今世界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②依照目前的科技发展速度,不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问题,人口的进一步增长的后果不堪设想。 ①未来世界的人口不会达到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②在经济高度发展、科技进一步提高的未来,人类有足够的力量制止环境退化,推动人口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当前人口增长和资悲观者 源利用加速,由此引发多种问题 尚未被开发利用的乐观者 资源,未探知和未发现的领域 中间论 介于悲观者和乐观者之间,未来全球环境人口容量在110亿左右。 (2)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标准 年人均消费粮食 资源、人体营养和文化教育 指标 500千克 550千克 600千克 耕地、草原和水资源利用状况 人口容量 16.6亿 15.1亿 13.8亿 环境人口容量约为16亿人 人口合理容量为8亿~9亿人 人口应控制在10亿之内 人口大致应控制在7亿之内 保证人民能获取所需营养 按美国的消费水平
(五)
(六)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1.3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