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优秀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采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诗歌主题思想,理解戍卒远别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 2.理解并掌握《采薇》中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及重章叠句的运用。 3.鉴赏《采薇》最后一章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1.本篇为古典诗歌,需反复阅读,熟读成诵。 2.探究学习,探讨诗歌艺术美——内容(抽象情感)与表现手法(起兴、重章叠唱、借景抒情等)的契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戍卒的家园之思,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对保家卫国、和平能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教学重点】疏通课文,鉴赏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 【教学难点】疏通诗句,体会抒情主人公复杂的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两千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在读《诗经》,它在我国的文学史上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其中有许多经典的诗句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如表达对对方的想念“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是多么典雅而动人的表达啊。又比如《关雎》表达的思念“求之不得??”《蒹葭》爱慕的伊人“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哀而不伤,也是那样的典雅。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采薇》,也有精妙的语言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与《诗经》相关的文学常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所以又称“诗三百”,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余年间的作品。

《诗经》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义”释义: ※风是民间歌谣

※雅分大小雅,是宫廷乐曲歌词 ※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赋,直陈其事 ※比,打比方

※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 风雅颂是就不同的音乐而言的,赋比兴是就不同的表现手法而言的。《关雎》和《蒹葭》都属于“风”,《采薇》则属于“小雅”。 二、整体感知

(一)初读课文,注意个别字词读音

玁狁xiǎn yǔn 不遑 huáng 孔疚 jiù 靡盬 gǔ 四牡 mǔ 小人所腓féi 雨yù雪霏霏fēi 载渴载饥 zài 骙骙 kuí 象弭mǐ

(学生朗读课文)

(二)结合注释,疏通诗句,把握诗歌大意

一起朗读了这首诗,相信现在应该对这首诗一定有了初步的印象,现在我们就来把握诗歌大意。

第一章重点字词:作、靡、莫、启、居。 第二章重点字词: 载

第三章重点字词: 阳、王事靡盬、孔、疚 第四章重点字词: 维何、常、业业 第五章重点字词: 小人所腓、孔棘 第六章重点字词: 雨雪 三、文本探究

诗歌是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它用语言在我们的意念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传达一种内在的情感而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有凝练的语言激发读者无限的想像力。【教学预设】 (一)关于比兴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关雎》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鸠在河洲上成双成对)——“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娴良淑德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成双成对))。 《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斑鸠吃多了桑葚会昏醉)——“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子不要迷恋爱情,男子易无情,“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提问:下面我们看看第一至三章的兴咏唱的是什么? ——采薇,还有薇的生长过程。由“作”到“柔”到“刚”。 ——由“作”到“柔”到“刚”暗示了什么? ——时间很久 ——什么时间?

——戍守边关的时间。由“作”到“柔”到“刚”,薇菜从发芽长到柔嫩又长到粗壮刚健。从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时光无情地流逝了。“岁亦莫止”“岁亦阳止”,这漫长的戍役刚好与薇菜的生长过程相应,喻示戍役的漫长。在“采薇”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四季的轮回、光阴的流逝,我们还看到思念的成长。

——这在一至三章的赋中有没有呼应的内容?(文中有没有其它表示时间的词作呼应) ——“岁亦莫止”“岁亦阳止” ——戍守时间之长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玁狁之故” ——那些戍卒的生活状况怎么样?

——靡室靡家、不遑启居、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能不能用一两个词来概括一下? ——生存的条件很艰苦,与家人音讯不通。 ——在这样的生存状况下,戍卒们的内心会怎样? ——讨厌、怨恨战争,思念家人,想早点回家。 (二)重章叠唱

《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咏”所谓“重章叠咏”,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 只变动一两个字,重复歌咏。 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本诗前三章的章法结构及其表达效果

内容上:关键词语的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抒发了主人公的焦虑,痛苦的心情随着服役期限的无限延长越来越重,思乡之情越来越浓。(加强了诗的感染力,突出了主题。 )

形式上:反复咏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增强了诗的音乐美。 )

(三)艺术手法提问: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第四、五章。第四章的兴写的是什么? ——棠棣花开得很盛。

——由棠棣之花盛起兴,反复咏唱的是什么内容? ——马很高大、强壮,还有他们的武器装备。

——这两章为什么要咏唱这些内容呢?不理解的话我们就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看第四、五章还写了什么?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日日戒备,不敢定居,说明了什么? ——战事频繁。 ——我们再回过头考虑下为什么要咏唱战马、装备

——诗并不是正面写作战的情景,而是通过战马装备间接透露出战斗的激烈,反复咏唱就是说明战事频繁。

——说得非常好,战斗激烈、战事频繁,进一步流露出戍卒们的——“怨战和思归”(板书)

(四)大家把第六章一起读一遍,看看写的是什么。 ——归途中戍卒的心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多么典雅动人的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采薇优秀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采薇优秀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8994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