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中篇)(九)固体、气体、液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7-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说明:

(1)此书近600页,原想放在一个文档中,由于内容多,运行太慢,因此分成几个文档。 (2)点击目录可浏览相应页面。

(3)此书用word排版,将近六年的全国及各省市的高考试题按高考考查知识点分类,有利于广大教师备课和学生系统复习,如有不足和遗漏之处请各位同仁批评指证。

2000-2010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中篇2005-2008年) 固体、气体、液体篇

总题数:40 题

第1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Ⅱ)) 题目

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 B.气体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气体温度就越高

C.气体对器壁的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D.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减小,因而气体的内能减少 答案 BC

解析:气体分子间有较大空隙,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远小于气体的体积,所以A错误。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则B正确。由压强的定义可知: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压强,器壁内侧受到的压力就是气体分子对器壁不断碰撞而产生的,所以C正确。当气体膨胀时,气体分子间距离增大,有可能对外做功,还有可能与外界有热交换,吸收热量,导致内能不变,内能增大,内能减少都有可能,所以D错误。

第2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 题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B.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知道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出阿伏加德罗常数 D.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 答案 D

解析:布朗运动是指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并不是指颗粒分子的运动,所以A错误。热量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所以B错误。知道摩尔质量和密度可求摩尔体积,求不出阿伏加德罗常数,所以C错误。内能不同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即只要物体的温度相同,分子平均动能就相同,所以D项正确。

第3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 题目

已知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如图所示的实线为汽缸内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1到状态2的变化曲线,则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的内能( )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单调变化 D.保持不变

答案 B

解析:由=C可知,气体从状态1到状态2的过程中,pV之积先减小后增大,故温度先降低后升高,气体

内能先减小后增大,B.正确,A、C、D错误.

第4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 题目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弯管,左管插入水银槽中,右管有一段高为h的水银柱,中间封有一段空气,则( )

A.弯管左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B.若把弯管向上移动少许,则管内气体体积增大 C.若把弯管向下移动少许,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 D.若环境温度升高,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 答案 ACD

解析:气体压强px=p0+ph,由此可知,左边液面高度差等于h,A正确;弯管向上移动时,气体发生等压变化,体

积也不变,B错误;同理,知C正确;若T值增大,=C可知,等压变化,V必然增大,右侧水银柱上升,D正确.

第5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上海卷))

题目

温度计是生活、生产中常用的测温装置。下图为一个简易温度计,一根装有一小段有色水柱的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烧瓶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柱位置将上下变化。已知A、D间的测量范围为20 ℃—80 ℃,A、D间刻度均匀分布。由图可知,A、D及有色水柱下端所示温度分别为( )

A.20 ℃、80 ℃、64 ℃ B.20 ℃、80 ℃、68 ℃ C.80 ℃、20 ℃、32 ℃ D.80 ℃、20 ℃、34 ℃ 答案 C

解析:由盖吕萨克定律=c得V∝T,由此可知,A为80°,D为20°,每格的温度为=4 ℃,故

水柱下端为32 ℃,因此,C正确,A、B、D.错误。

第6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延考卷)) 题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分子能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或固体,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被活塞封闭在气缸中的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一定减小 C.被活塞封闭在气缸中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一定增大 D.气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温度和气体分子的总数有关 答案 A

解析: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都是由于组成它们的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缘故,故A正确。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温度、体积、压强这三个量都不变,就说气体处于一定的状态,其中任一个量的变化都和其它两个量有关,因此B、C均错误。气体压强的大小由气体分子的密度和平均动能决定,分子平均动能与温度有关,分子密度与分子总数和体积有关,因此D错误。 第7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 题目

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不计。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 )

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 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答案 C

解析:空气团与外界热交换忽略不计,随高度上升压强逐渐减小,体积逐渐增大对外界做功,所以内能逐渐减小,则温度逐渐降低,只有C正确,A、B、D均错误。

第8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 题目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磨擦,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中达到的平衡状态。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 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 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

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 答案 AC

解析:气缸从a态变为b态的过程中温度从0 ℃升到27 ℃而压强不变,即a、b为等压变化,所以体积增大。单位体积内的分子个数减少但分子平均动能增大。a、b二态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压强相等、压力相等,因为a态中平均每个分子冲击力小,所以撞击分子个数多,即A正确。冲量I=Ft,时间相等,压力相等情况下,对活塞的冲量相等,所以B错误,C正确。从a态到b态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势能不计,所以气体内能增加,从外界吸收热量,则D项错误。 第9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Ⅱ)) 题目

14.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体积缓慢地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 B.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 C.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D.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 答案 A

解析:A.气体体积增大时,一定对外做功,即A正确,而压强与做功、体积与内能均无关,所以B、C错误。气体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过程中,内能有可能改变,有可能不变,还要看做功情况,所以D中内能一定不变是错误的。

第10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 题目

20.A、B两装置,均由一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带有玻璃泡的管状容器和水银槽组成,除玻璃泡在管上的位置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将两管抽成真空后,开口向下竖直插入水银槽中(插入过程没有空气进入管内),水银柱上升至图示位置停止。假设这一过程水银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 B.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 C.A和B中水银体积保持不变,故内能增量相同 D.A和B中水银温度始终相同,故内能增量相同 答案 B

解析:由题知,A、B两装置中水银面下降的高度相同,为h,故大气压力对两装置中水银做功相同,为正功,大小为WA=WB=P0Sh,由题知A、B两装置中水银重心升高高度。hA>hB由功能关系WA=ΔEA+mghA,WB=Δ

EB+mghB,故ΔEB>ΔEA,所以选B项。

第11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 题目

11.如图所示,绝热气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定,隔板质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始时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分子的平均动能 (B)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内能比初始时的小

(C)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 (D)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CD

解析:温度相同,分子平均动能相同,A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可知,系统绝热,对外无做功现象,因此系统内能不变,温度与初始状态相同,氢气的内能不变,B错.系统内部,氢气对氧气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氧气体积减小,温度升高,之后发生热交换,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因此,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C、D均正确.

第12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新课标)) 题目

选考题9. (适合选修3-3(含2-2)模块的考生)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1、V1、T1,在另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2、V2、T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p2,V1=2V2,T1=T2 B.p1=p2,V1=V2,T1=2T2

C.p1=2p2,V1=2V2,T1=2T2 D.p1=2p2,V1=V2,T1=2T2 答案 D

解析: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项关系正确,故选D.

=,将A、B、C、D四选项代入得D选

第13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新课标)) 题目

选考题10. (适合选修3-3(含2-2)模块的考生)图7为焦耳实验装置简图,用绝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将容器包好,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里的水,引起水温升高,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

A.这个装置可测定热功当量

B.做功增加了水的热量 C.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

D.功和热量是完全等价的,无区别 答案 AC

解析:据题实验装置可测定热功当量,故A正确.因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热量是物体内能的传递的量度,故B、D错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不是热量,故C正确.

第14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 题目

11.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封闭在静置于竖直平面的U型玻璃管内,右管上端开口且足够长,右管内水银面比左管内水银面高h,能使h变大的原因是( )

(A)环境温度升高. (B)大气压强升高.

(C)沿管壁向右管内加水银. (D)U型玻璃管自由下落. 答案

A、C 、D

解析:因p气=p0+h,当温度升高,向右管内加水银将都使封闭气体压强增大,故h必变大,故AC正确.而大气压增加,封闭气体体积减小,h变小,故B错误.当U型玻璃管自由下落时,水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ph=0,故封闭气体膨胀压强减小,h变大.故D正确.

第15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上海卷)) 题目

7.有一压力锅,锅盖上的排气孔截面积约为7.0×10m,限压阀重为0.7N。使用该压力锅煮水消毒,根据下列水的沸点与气压关系的表格,分析可知压力锅内的最高水温约为( )。

-62

(大气压强1.01×10Pa) P(×105Pa) t(℃) 1.01 1.43 1.54 1.63 1.73 1.82 1.91 2.01 2.12 2.21 100 110 110 114 116 118 120 122 124 126 5

A.100℃ B.112℃ C.122℃ D.124℃ 答案 C

解析:当高压锅的限压阀刚好被顶起时锅内压强最大,温度最高,pm=p0+时锅内温度为122 ℃,故选C。

=2.01×10 Pa,由列表知此

5

第16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上海卷)) 题目

8.在热气球下方开口处燃烧液化气,使热气球内部气体温度升高,热气球开始离地,徐徐升空。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气球内的气体密度变小,所受重力也变小 ②气球内的气体密度不变,所受重力也变小 ③气球所受浮力变大 ④气球所受浮力不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由p=浮力f=ρ

空气

RT得ρ=,故热气球内部气体温度升高,其内空气体密度减小,整体重力减小;又因

gV,故浮力不变。故选B。

第17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文科使用)(上海卷)) 题目

19.在热气球下方开口处燃烧液化气,使热气球内部气体温度升高,热气球开始离地,徐徐升空。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气球内的气体密度变小,所受重力也变小 ②气球内的气体密度不变,所受重力也不变 ③气球所受浮力变大 ④气球所受浮力不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第18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 题目

14.如图所示,厚壁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支灵敏温度计和一根气针,另一端有个用卡子卡住的可移动胶塞。用打气筒慢慢向容器内打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这时读出温度计示数。打开卡子,胶塞冲出容器口后

A.温度计示数变大,实验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温度计示数变大,实验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 C.温度计示数变小,实验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D.温度计示数变小,实验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 答案 C

解析:打开卡子,胶塞冲出容器,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因容器壁厚,短时间内Q=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正确,A、B、D错误。

第19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 题目

21.氧气钢瓶充气后压强高于外界大气压,假设缓慢漏气时瓶内外温度始终相等且保持不变,忽略氧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该漏气过程中瓶内氧气 A.分子总数减少,分子总动能不变 B.密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C.吸收热量,膨胀做功 D.压强降低,不对外做功 答案 BC

解析:因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由温度决定,漏气过程分子平均动能不变。由Ek总=nk

所以分子总数减少,分子总动能也减少,故A错;

由ρ=,因m减少,V不变,故密度降低,故B正确;

因漏气过程,瓶内氧气体积膨胀,对外做功,由ΔE=W+Q,因分子势能为零,故ΔE=0,则Q<0,所以漏气过程瓶内氧气吸收热量,故C正确;D错误。

第20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Ⅰ(新课程)) 题目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气体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 答案 D

解析:气体的压强由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A、B选项都分别从一个因素来讨论气体压强,不知另一个因素的变化,无法确定气体压强的变化,所以A、B选项错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气体的内

能由做功和吸放热共同决定,C选项只知外界对气体做功,但不知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无法判断气体的内能,所以C选项错误。当a分子从远处趋近至分子力为零时,是从平衡位置外靠向至平衡位置,分子间作用力为引力,且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动能增加,从平衡位置再向里靠近,分子间作用力为斥力,且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分子动能减小,所以在平衡位置处分子动能最大,所以D选项正确。

第21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Ⅱ(新课程)) 题目

21.对一定量的气体,若用N表示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则

A 当体积减小时,V必定增加 B 当温度升高时,N必定增加

C 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必定变化 D 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可能不变 答案 C

解析: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N由体积和温度共同决定。由压强压强不变,温度T变化,

必变化,所以N必定变化。所以C选项正确。

第22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北京卷(新课程)) 题目

15.如图所示,两个相通的容器P、Q间装有阀门K,P中充满气体,Q内为真空,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打开阀门K后,P中的气体进入Q中,最终达到平衡,则

A.气体体积膨胀,内能增加 B.气体分子势能减少,内能增加 C.气体分子势能增加,压强可能不变 D.Q中气体不可能自发地全部退回到P中 答案

D

解析:当阀门K被打开,P中的气体进入Q中,由于Q中为真空,且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所以气体内能不变,A、B选项错误。气体体积增大,温度不变,压强减小,选项C错误。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Q中气体不可能自发的全部退回到P中,所以D选项正确。 第23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天津卷(新课程)) 题目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的内能就是组成该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 B.只要对内燃机不断改进,就可以把内燃机得到的全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的方式上是不同的 D.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物理过程都能自发进行 答案 C

解析: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A选项错误,将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是不可能,B选项错误,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热传导是具有方向性的,不违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但不能自发进行,D选项错误。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C选项正确。

第24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新课程)) 题目

5.用隔板将一绝热容器隔成A和B两部分,A中盛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B为真空(如图①).现把隔板抽去,A中的气体自动充满整个容器(如图②),这个过程称为气体的自由膨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只作定向运动 (B)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压强不变 (C)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温度不变

(D)容器中的气体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全部自动回到A部分 答案 C

第25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新课程)) 题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B)盛有气体的容器作减速运动时,容器中气体的内能随之减小 (C)理想气体在等容变化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气体的内能不变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等温压缩后,其压强一定增大 答案 AD

第26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 题目

9.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弯曲管A端开口,B端封闭,密度为ρ的液体将两段空气封闭在管内,管内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1、h2和h3,则B端气体的压强为(已知大气压强为P0) (A)P0-ρg(h1+h2-h3) (B)P0-ρg(h1+h3) (C)P0-ρg(h1+h3- h2) (D)P0-ρg(h1+h2)

答案 B

第27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四川卷(新课程)) 题目

19.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压强一定增大

B.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压强增大,体积一定减小

D.吸收热量,可能使分子热运动加剧、气体体积增大 答案 BD

解析:压强由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A和C中只知道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不知道另一个因素的变化,无法确定压强的变化,A、C选项均错误。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B选项正确。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分子热运动加剧,D选项正确。所以B、D选项正确。

第28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重庆卷(新课程)) 题目

16.如图,某同学将空的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设水温均匀且恒定,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被淹没的金属筒在缓慢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

,吸收热量大于对外做的功值,物体内能增加,

A.从外界吸热 B.内能增大 C.向外界放热 D.内能减小 答案 C

解析:水温恒定且金属筒缓慢下降,则空气的温度始终不变,气体的内能不变,B、D错误。筒内空气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必须向外界放热,A错误,所以C正确。

第29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 题目

(1)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10 J,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10 J.试问:此压缩过程中,气体 ▲ (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 ▲ J.

5

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202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中篇)(九)固体、气体、液在线全文阅读。

2024-2025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中篇)(九)固体、气体、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9009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主持稿
下一篇:成都公立幼儿园一览表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