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

一、(共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蝉蜕(tuì) 追溯(sù) 祈祷(qǐ) 百舸争流(gě) B.熨帖(yù) 恪守(kè) 庇护(bì) 凝神屏息(bǐng) C.绮丽(qǐ) 坍圮(pǐ) 召唤(zhāo) 遒劲有力(jìn) D.发酵(jiào) 气氛(fèn) 窥看(kuī) 明眸善睐(l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绿阴 如愿以偿 座落 游目骋怀 B.贵冠 恰如其分 袒露 声名狼籍 C.陶冶 世外桃源 脉搏 凝神屏息 D.苍茫 责无旁贷 安详 历尽苍桑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_________其间,那才真有味,这时候风景觉得更好。

(2)由于天线出了故障,电视机荧屏上的_________不太清楚了。

(3)看来,这个经历了八百年风雨__________的古塔,究竟还能保持多久,实在难以预料。 (4)正如白昼是在清晨和夜晚之间,我的人生也是在旅行的欲望和安家的愿望之间渐渐______了。 A.徘徊 图像 侵蚀 消失 B.徜徉 图形 腐蚀 消逝 C.徘徊 图形 腐蚀 消失 D.徜徉 图像 侵蚀 消逝 4.下列各句中画横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有些地方、有些部门拉关系走后门蔚然成风,我们一定要煞这股不正之风。 B.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设身处地去闻才能明了。 C.去年的防汛抗洪斗争,如果没有党的领导要想取得胜利是不堪设想的。 D.这家商场善于经营,受到广大顾客的青睐,这里每天都人来人往,门庭若市。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迫使北朝鲜放弃核计划,美国政府不仅要求日韩两国,而且还要求中国和俄罗斯进一步对北朝鲜施压。 B.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

C.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了本校外,还有来自其他大学的教师、学生和科技人员也参加了学习。 D.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对于具有民族自尊心的各国人民是不能容忍的。 6.下列有关文学知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词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它原是配乐唱的歌词,句式长短不齐,按字数分为长调、中调和小令,它按一定的词牌填写,如《念奴娇》《沁园春》《如梦令》

B.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之父,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品有《上尉的女儿》《致大海》,还有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C.徐志摩、臧克家、艾青都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代表作品依次是《再别康桥》《死水》《大堰河——我的保姆》

D.我国古代散文分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有三种体例,它们是编年体,如《左传》《春秋》,国别体如《国语》《战国策》,纪传体如《史记》《三国志》。 二、阅读下列文字,完成7——10题(共12分,每小题3分)

每一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遗传多样性即基因多样性,是遗传信息的总和。具体说,遗传多变性是指种内基因的变化,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种群之间和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因为遗传变异、生活史特点、种群动态及其遗传结构等决定或影响着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及其环境相互作用的方式。遗传多样性是生命进化和适应的基础,种内遗传多样性愈丰富,物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也愈大。但随着物种栖息地的变化,如森林由于分隔缩小而碎片化、兴修水利造成江湖隔离或由于动物本身分布的局限性,导致物种的近亲繁殖,致使遗传多样性缩小,其表现为子代遗传质量下降、发病率上升、成活率不高。这种现象不论是野生物种还是家畜、家禽甚或人工养殖的物种等,都有明显反应。另外,由于引进外来品种,致使许多古老的土著作物、家畜、家禽中的优良品种资源丧失,甚或受到排挤趋于灭绝。

7.文中加下划线的“其”指代的对象是

A.种群动态 B.种群 C.动态 D.物种 8.下列不属于“遗传多样性缩小”的原因的一项是 A.物种之间的近亲繁殖

B.外来品种的引进使许多动植物的优良品种资源丧失 C.物种的子代遗传质量下降 D.动物自身的分布具有局限性

9.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这段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生命的进化和适应紧紧依赖着遗传多样性 B.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受遗传变异的影响 C.遗传的多变性与遗传信息的总和相关联

D.物种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大小,与种内遗传多样性的丰富程度有关 10.下列说法中符合这段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物种子代成活率不高,是遗传多样性缩小的表现。 B.生物的分布范围小,因而出现近亲繁殖的现象 C.引进外来品种导致土著品种灭绝 D.兴修水利是遗传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11——15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娶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吴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 11.下列加下划线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A.吴起于是欲就名 就:成就 B.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 将:用吴起为将 C.鲁人或恶吴起 或:或许 D.其父战不旋踵 踵:脚跟 12.下列加下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1)于是魏文侯以为将 (2)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B.(1)妾不知其死所矣 (2)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C.(1)遂杀妻,以明不与齐也 (2)失其所与,不知

D.(1)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2)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3.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 B.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14.指出加下划线词指代对象不同于其他三个的一项 A.将军自吮其疽 B.往年吴公吮其父 C.妾不知其死所矣 D.吴公今又吮其子 15.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齐人攻鲁时,吴起作了将领之后,为表明与齐断交,先杀了妻子,然后带兵攻齐 B.“卒母闻而哭之”主要是被身先士卒,为部下解难的吴起的精神所感动。

C.魏文侯用吴起为将,是因为他“用兵司马穰且不能过也”所以,能攻秦,拔五城。 D.第一段的核心是写吴起的果断、坚决,善于用兵而被委以重任。

第二卷

四、(15分)

16.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观祈雨

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现怎样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箫管”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朱门”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默写填空(4分)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邹忌讽谏以后,齐王下令,有敢于进谏的,根据不同情况给上赏、中赏、下赏,用原文回答“受下赏”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9——22题(共18分)

在旅途的烦躁和不安里,突然在前面出现了一座桥,即便是在零落的小村的尽头出现的一座颓圮的板桥,都会给我的心以暂时的、片刻的慰藉。我知道,渡过了一座桥,旅途便向前进了一程??虽然在无涯的人生旅途上,这是多么些微可笑的一程,但用自己的劳苦向前迈进了一程,这时你的心里应该是怎样的呢?也就在这时,我的幻想便飞越起来。我看见,人一程又一程的前进,桥,永远站在那里,用现在,把你的过去的脚步和未来联系起来。

当我在这喧嚣的小城市的郊外漫步时,对于醒目的显现在视野里的那塔和桥,我却有这样强烈的憎和爱。那塔,是远远便企望人们注意似的写在渺茫的远天上;那塔,是虚幻的,可望不可即的,诺言似的,写在渺茫的远天上。而且,我还有更奇的想头:那一层层的堆叠起来的塔。是代表所谓“功勋”的本身吗?于是,我对于这人世的虚伪有了更固执的憎恶。而那桥,确是显得那样平凡又像没有人关心似的,从溪流的这一边跨搭到那一边。地上有比它更真实,更亲切的形象么?我觉得它完全不希冀人们说一声“谢谢”,沉默得像从没在那里一样的躺倒着。人们漠不关心的从桥上经过,我们能有法子去计算每天有多少无事的人从桥上经过,有多少奔忙的人从桥上经过吗?

而且有谁来注意过桥的坚贞呢?有谁注意过在艰险的溪流上守住最后一刻的木桥的坚贞呢?谁能想象得到,那淫雨的夏夜,木桥怎样和暴涨的洪流抗逆到最后一刻的情景呢?

而在第二天,当人们站在岸边上惊骇于桥的毁灭时,我们是宁愿去体验当它业已明白自己的命运,却有余暇去担心今后能继续完成自己的任务的那一刹那的心理,对于站在岸边上的那些假慈假善者的叹息,我们能说些什么呢?

19.(4分)

(1)作者为什么说桥“会给我的心以暂时的、片刻的慰藉”?(2分) 答: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说“我的幻想便飞越起来”,从第一段来看,“幻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分)

(1)作者在第二段中对桥和塔进行了对比,对比的内容是什么?(3分)

桥是真实的,而塔是_____________的;桥是平凡的,沉默的,而塔却_______________ 桥是无所求得,而塔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运用对比的写法,好在哪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5分)

(1)从文中看,桥的“坚贞”表现在哪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桥”还有一种更令人赞叹的精神境界,从文末看,这种精神境界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对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什么(4分)( )

A.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真实、平凡的赞美,对虚伪、诺言的憎恶,强有力的鞭挞了作威作福的反动统治者。 B.散文中所刻画的桥的真实、平凡和坚贞,体现了作者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赞美,抒发了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 C.作者置身于自己热爱、熟悉的乡土之上,将个人对大自然与人生的感悟,浓缩于笔下,如歌如吟,感人至深。

D.这篇散文想象丰富,对比鲜明,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精心雕琢,尽求华美。

E.作者运用朴实清纯的语言,将形象、情感、哲理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具有自然率真的美。 六、语言表述(12分)

23.根据下面一段话的内容和句式,调整个别句的句式,使语段语言连贯顺畅(3分)

心境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境使人振奋快乐,朝气蓬勃,生活充满了乐趣;而生活中的枯燥沉闷、了无趣味也往往是消极心境带来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下面是宁践同志给一个学术研讨会秘书处的回信,有些地方不得体,请指出并予修改(3分) 大会秘书处:

收到你们的邀请信,我很高兴。因病难以莅临,不能为大会做出应有贡献,深感惭愧。特致谢意,敬希鉴谅。 宁践 2003年7月18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

25.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以“我不去想”开头,另写一组句子。要求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等)(6分)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按要求作文(60分)

语文给与我们聆听音乐美的耳朵,欣赏绘画美的头脑与眼睛,当你听到一首美妙的歌曲时,你觉得这词真好,你想记住它,别忘了,这就是语文;当你看到一幅画时,即刻被其中的景象吸引,于是你搜肠刮肚得想尽华美词藻来形容它,别忘了,这也是语文;当你参加演讲,组织广播稿件,主持会议,别忘了,这也是语文。 请以“语文”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B 2.C 3.D 4.D 5.A 6.C 7.B 8.C 9.C 10.A 11.C 12.C 13.D 14.D 15.C 16.(1)鲁国终于用他做了将领,(她)带兵攻打齐国,打败了齐国(把齐国打得大败)

(2)不是这样,以前吴公为孩子的父亲吮吸疽疮,他父亲(为报恩)打仗时毫不退缩(或不回头),最后死在敌人手里。

17.(1)主要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两类人在天大旱的情况下的不同行为。 (2)“箫管”指吹打奏乐,“朱门”指富贵人家

(3)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不满,同情贫苦人民,憎恶为富不仁的统治者 18.(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2)柳暗花明又一村

(3)思而不学则殆

(4)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9.(1)度过了一座桥,旅途便向前移进了一程

(2)在人生旅途中,桥如同“现在”一样,把过去的脚步和未来联系起来 20.(1)虚幻的 炫耀自己的功绩 远远的企盼人们的注意 (2)造成形象上的鲜明反差,准确表现作者爱憎感情 21.(1)与洪流抗逆,坚持到最后一刻

(2)面对毁灭,还担心谁能继续完成自己的任务 22.B E

23.将最后一句改为“消极心境,也往往带来生活中的枯燥沉闷,了无趣味。” 24.(1)“莅临”改为“出席”或“到会”

(2)“不能为大会做出贡献”改为“失去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 (3)“惭愧”改为“遗憾”

25.(1)我不去想是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吐露真情

(2)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26.作文(略)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9300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