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会计学校小企业财务制度解析第二章 货币资金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二章货币资金及应收项目

一、货币资金

现金 货币资金 银行存其他货币资金 主要包括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等 (一)现金短缺或溢余 1、现金短缺

??借记“其他应收款”或“现金” ??借记“管理费用”科目 ??贷记现金 2、现金溢余 ??借记现金

??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

??现金溢余金额超过应付给有关单位或人员的部分,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二)备用金 ? ?

《小企业会计制度》还规定:“小企业内部各部门周转使用的备用金,可以增设“备用金”科目。” 拨给企业内部各单位周转使用的备用金

??借记“备用金”,贷记“现金”科目或“银行存款” ??自备用金中支付零星支出,应根据有关的支出凭单,

定期编制备用金报销清单,财务部门根据内部各单位提供的备用金报销清单,定期补足备用金,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现金”科目或“银行存款”科目。除了增加或减少拨入的备用金外,使用 或报销有关备用金支出时不再通过“备用金”科目核算。 (三)外币业务 ? ? ?

有外币存款的小企业,应分别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小企业发生外币业务时,应将有关外币金额折合为记账本位币记账。除另有规定外,所有与外币业务有关的账户,应采用业务发生时的汇率,也可以采用业务发生当期期初的汇率折合。

期末,各种外币账户(包括外币现金、外币银行存款、以外币结算的债权和债务等)的外币余额,应当按照期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按照期末汇率折合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账面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分别情况处理: 1. 2. 3.

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益,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的外币专门借款的汇兑损益,在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时至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前的期间内发生的,计入所购建固定资产成本; 除上述情况外,汇兑损益均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一般账务处理二、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 不带息票据 贴现 带息票据 转让

(一)不带息应收票据 ?

取得时:借:应收票据

? 贷:主营业务收入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

到期收回 ?借:银行存款

如果到期因付款人无力支付?借:应收账款

例1:甲企业向乙企业销售产品一批,货款为100000元,尚未收到,已办妥托收手续,使用增值税税率17%,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应收账款 11700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

10日后,甲企业收到乙企业寄来一份3个月的商业承兑汇票,面值为117000元,抵付产品货款。甲企业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应收票据 117000 ? 贷:应收账款 117000

例2:3个月后,应收票据到期收回票面金额117000元存入银行,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贷:应收票据

? 贷:应收票据

? 借:银行存款 117000 ? 贷:应收票据 117000

如果该票据到期,乙企业无力偿还,甲企业应将到期票据的票面金额转入“应收账款”科目,编制会计分录如下:?借:应收账款 117000 ? 贷:应收票据 117000 (二)带息应收票据 1.

利息的处理:对于带息应收票据,应于期末时,按应收票据的票面价值和确定的利率计提利息,计提的利息增加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借记”应收票据”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其计算公式如下:应收票据利息=应收票据票面金额×利率×期限 2.

应收票据到期会计处理: ? ?

收回带息应收票据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应收票据的账面余额,贷记”应收票据”科目,按其差额,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到期不能收回的带息应收票据,转入“应收账款”科目核算后,期末不再计提利息,其应计提的利息,在有关备查簿中进行登记,待实际收到时冲减收到当期的财务费用。

例2.某企业2003年9月1日销售一批产品给X公司,货已发出,发票上注明的销售收入为100000元,增值税额17000元。收到X公司交来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期限为6个月,票面利率为10%。收到票据时 – 借:应收票据 11700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 –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00

接例2.年度终了(2003年12月31日),计提票据利息票据利息=117000×10%÷12×4=3900元

借:应收票据 3900

贷:财务费用 3900

? 票据到期收回,收款金额=117000×(1+10%÷12×6)=122850元

2004年计提的票据利息=117000×10%÷12×2=1950元 借:银行存款122850 贷:应收票据120900 贷:财务费用1950

(三)应收票据的贴现

1) 小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在到期前,如果出现资金短缺,可以持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其开户银行申请贴现,以便获得所需资金。“贴现”就是指票据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在背书后送交银行,银行受理后从票据到期值中扣除按银行贴现率计算确定的贴现利息,然后将余额付给持票人,作为银行对企业的短期贷款。因此,票据贴现实质上是企业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

2) 应收票据贴现的计算公式如下:

票据到期价值=票据面值×(1+年利率×票据到期天数÷360)或=票据面值×(1+年利率×票据到期月数÷12)

贴现息=票据到期价值×贴现率÷360×贴现天数

? 贴现天数=贴现日至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1 ? 贴现所得金额=票据到期价值-贴现息 3) 应收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 (1)不带息票据贴现的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借:财务费用 ? 贷:应收票据

(2)如为带息应收票据,借:银行存款

? 借或贷:财务费用 ? 贷:应收票据

例3、2003年5月2日,企业持所收取的出票日期为3月23日、期限为6个月、面值为110000元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到银行贴现,假设该企业与承兑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内,银行年贴现率为12%。 ? 该应收票据到期日为9月23日,其贴现天数144天(30+30+31+31+23-1)。 ? 贴现息=110000×12%÷360×144=5280元 ? 贴现净额=110000-5280=104720元

有关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104720 ? 财务费用5280 ? 贷:应收票据110000 ?

如果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到期,因承兑人的银行账户不足支付,申请贴现的小企业收到银行退回的应收票据、支款通知和拒绝付款理由书或付款人未付票款通知书时, ?借:应收账款 ? 贷:银行存款 ? 或者贷:短期借款 (四)应收票据的转让

应收票据转让是指持票人因偿还欠款等原因,将未到期的商业汇票背书后转让给其他单位或个人的业务活动。小企业可以将自己持有的商业汇票背书转让。背书是指持票人在票据背面签字,签字人称为背书人,背书人对票据的到期付款承担连带责任。 应收票据的转让会计处理

? 借:材料、库存商品

?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借或贷:银行存款 ? 贷:应收票据

? 贷:财务费用(带息票据) ?

[问题] 应收票据是否需要计提坏账准备?

小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不得计提坏账准备,待到期不能收回转入应收账款后,再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但是,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小企业所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

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三、应收账款及坏账

商业折扣 一般账务处理 现金折扣 应 收 账 款 坏账(备抵法) 余额百分比账龄分析赊销百分比法 个别认定法

(一)应收账款的账务处理

1、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在没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按应收的全部金额入账。

例4.某食品厂销售给某商场一批食品,价值总计58000元,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代购货单位垫付运杂费2000元,已办理委托银行收款手续。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a)

? 借:应收账款 69860

? 贷:主营业务收入 58000 ?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9860 ? 银行存款 2000 b)

收到货款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借:银行存款 69860 ? 贷:应收账款 69860

2、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在有商业折扣的情况下,应按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入账。

例5.某企业销售产品一批,按价目表标明的价格计算,金额为20000元,由于是成批销售,销货方给购货方10%的商业折扣,金额为2000元,购货方应收账款的入账金额为18000元,适用增值税税率为17%。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A.

? 借:应收账款21060

? 贷:主营业务收入18000

?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060 B.

收到货款时,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借:银行存款21060 ? 贷:应收账款21060

3、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在有现金折扣的情况下,采用总价法入账,发生的现金折扣作为财务费用处理。 例6.某工业企业销售产品10000元,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n/30,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产品交付并已办理委托银行收款手续。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i.

? 借:应收账款11700

?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

?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 ii.

收到货款时,根据购货企业是否得到现金折扣的情况入账。如果上述货款在10天内收到,编制

会计分录如下:借:银行存款11466

? 财务费用234 ? 贷:应收账款11700 iii.

如果超过了现金折扣的最后期限,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11700

贷:应收账款11700

(二)坏账及坏账损失

1、坏账是指小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备抵法说明:首先要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小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等,具体采用何种方法由小企业自行确定。 ?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应按以下公式计算: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项计算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或+)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或借方余额) ? ?

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提取坏账准备

当期应提取坏账准备的金额<坏账准备的贷方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应提坏账准备的金额为零,应将坏账准备的余额全部冲回。 2、坏账及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 (1)小企业提取坏账准备时 ? 借:管理费用 ? 贷:坏账准备

(2)应提数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 ? 借:坏账准备 ? 贷:管理费用

(3)小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表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按规定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4)小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查明原因,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经批准作为坏账损失时,应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账款”或“其他应收款”科目。

(5)已确认并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科目。 例7.某企业2004年估计坏账损失为68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借:管理费用——坏账损失6800 ? 贷:坏账准备6800

2005年确认某客户的坏账损失为50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借:坏账准备5000

? 贷:应收账款——XX客户5000

如果到了2006年,上述应收账款得以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坏账准备”本科目;会计分录如下: ? 借:应收账款——XX客户5000 ? 贷:坏账准备5000

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账款”等科目 ? 借:银行存款5000

? 贷:应收账款——XX客户5000 3、余额百分比法

采用余额百分比法,是根据会计期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乘以估计坏账率即为当期应估计的坏账损失,据此

提取坏账准备。估计坏账率可以按照以往的数据资料加以确定,也可以根据规定的百分率计算。理论上讲,这一比例应按坏账占应收账款的概率计算,企业发生的坏账多,比例相应就高些;反之则低些。会计期末,企业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按其差额提取;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小于其账面余额的,按其差额冲回坏账准备。

例8.某小企业年末应收账款的余额为1000000元,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3‰,第二年发生了坏账损失6000元,其中甲企业1000元,乙企业5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为1200000元,第三年,已冲销的上年乙企业应收账款5000元又收回,期末应收账款1300000元。 ?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

第一年提取坏账准备 借:管理费用3000

贷:坏账准备3000

第二年冲销坏账 借:坏账准备6000

贷:应收账款——甲企业1000

——乙企业5000

?

第二年年末按应收账款的余额计算提取坏账准备 坏账准备余额为3600元(1200000×3‰) 应提的坏账准备为6600元(3600+3000) ? ? ?

需要注意的是,“坏账准备”科目余额应为3600元,但在期末提取坏账准备前,“坏账准备”科目有借方余额3000元,还应补提坏账准备3000元,应提取的坏账准备合计为6600元。 会计处理借:管理费用6600

贷:坏账准备6600

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

第三年,上年已冲销的乙企业账款5000元又收回入账 借:应收账款——乙企业5000

贷:坏账准备5000

? ? ? ?

同时,借:银行存款5000

贷:应收账款5000

第三年年末,按应收账款余额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余额应为3900元(1300000×3‰)应提取的坏账准备为-4700元(3900-8600) 会计处理 借:坏账准备4700

贷:管理费用4700

在会计核算上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已确认并已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应借记和贷记该项应收账款科目,而不应直接从银行存款科目转入坏账准备科目。这样处理,便于提供分析债务人财务状况的信息,便于确认将来是否与其进行财务往来,并能反映出债务人企图重新建立其信誉的愿望。二是,收回的已作为坏账核销的应收账款,应贷记“坏账准备”科目,而不直接冲减“管理费用”。虽然先贷记“坏账准备”科目,然后再在年末时少提或冲销坏账准备,以减少管理费用,最终结果是一样,但采用贷记“坏账准备”科目的做法,能够使“管理费用”科目仅仅反映企业提取或冲回多提的坏账准备数额。而“坏账准备”科目则集中反映了坏账准备的提取、坏账损失的核销、收回的已作为坏账核销的应收账款情况。这样处理,使得坏账准备的提取、核销、收回、结余,反映得更为清楚,便于进行分析利用。 4、账龄分析法

账龄分析法是根据应收账款入账时间的长短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虽然应收账款能否收回以及能收回多少,不一定完全取决于时间的长短,但一般来说,账款拖欠的时间越长,发生坏账的可能性越大。

例9. 某小企业2002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龄及估计坏账损失如下表。

应收账款金额 估计损失(%) 估计损失金额 应收账款账龄

未到期 过期一个月 过期二个月 过期三个月 过期三个月以上 合计

30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80000 0.5 1 2 3 5 150 200 300 300 250 1200 接例9.如上表所示,企业2002年12月31日“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金额应为1200元,企业需要根据前期“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计算本期应入账的金额编制调整分录,予以入账。由于调整分录的入账金额受调整前账面余额影响,将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 假设调整前“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为贷方200元,则本期调整分录的金额应为1200-200=1000

元。调整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1000 ? 贷:坏账准备1000

(二) 假设调整前“坏账准备”科目的账面余额为借方200元,则本期调整分录的金额为1200+200=1400元。

调整分录为:借:管理费用1400 ? 贷:坏账准备1400 ?

采用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时,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后,剩余的应收账款,不应改变其账龄,仍应按原账龄加上本期应增加的账龄确定;在存在多笔应收账款、且各笔应收账款账龄不同的情况下,收到债务单位当期偿还的部分债务,应当逐笔认定收到的是哪一笔应收账款;如果确实无法认定的,按照先发生先收回的原则确定,剩余应收账款的账龄按上述同一原则确定。 5、赊销百分比法:赊销百分比法,就是根据当期赊销金额的一定百分比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例10.某小企业2001年全年赊销金额为300000元,根据以往资料和经验,估计坏账损失率为1.5%.年末估计坏账损失为:300000×1.5%=4500元 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4500

贷:坏账准备4500

?

在采用赊销百分比法的情况下,估计坏账损失百分比可能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不断变化而不相适应,因此,需要经常检查百分比是否能足以反映企业坏账损失的实际情况。倘若发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应及时调整百分

6、个别认定法:个别认定法,就是根据每一应收账款的情况来估计坏账损失的方法。 ?

在采用账龄分析法、余额百分比法等方法的同时,能否采用个别认定法,应当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某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与其他各项应收款项存在明显的差别(例如,债务单位所处的特定地区等),导致该项应收款项如果按照与其他应收款项同样的方法计提坏账准备,将无法真实地反映其可收回金额的,可对该项应收款项采用个别认定法计提坏账准备。 ?

企业应根据所持应收款项的实际可收回情况,合理计提坏账准备,不得多提或少提,否则应视为滥用会计估计,按照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运用个别认定法的应收款项应从用其他方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中剔除。

四、其他应收项目

? ? ? ? ?

应收股息 其它应收款

其他应收、暂付款主要包括:应收的各种赔款、罚款;应收出租包装物租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小企业发生其他各种应收款项时,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收回各种款项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

小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其他应收款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其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计提坏账准备。其他应收款坏账准备的提取及转回等,应比照“应收账款”科目的相关规定处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上海会计学校小企业财务制度解析第二章 货币资金在线全文阅读。

上海会计学校小企业财务制度解析第二章 货币资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9356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