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十九 金属中电子的费米—狄拉克分布验证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实验十九 金属中电子的费米—狄拉克分布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验证费米—狄拉克分布。

(2)学会一种实验方法及处理实验数据的技巧。

二、理论分析

近代电子理论认为金属中的电子按能量的分布是遵从费米――狄拉克的量子统计规律的,费米分布函数为

g(?)?1 (1)

exp?(???f)/kT??1金属中的每个电子都占有一定能量的能级,这些能级分布密集,形成能带。当其温度为绝对零度时,金属中电子的平均能量并不为零。此时金属中的电子将能量从零到能量为ε

f

f

称费米能级,ε

f

的值随金属的不同而不同)的能级全部占据。而高于

费米能级的那些能级全部空着,没有电子去占据。如图(1)中的实线所示,当金属的温度为1500℃,则靠近费米能级的少数电子由于热运动的增加,其能量超过ε

f

值,

因而从低于费米能级的能带跃迁到高于费米能级的能带上去,其分布曲线如图(1)中的虚线所示。我们的实验是在灯丝灼热(约1400℃~1500℃)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我们实验所测的结果也只是靠近费米能级的一部分,如图(1)中矩形所包的虚线部分。对(1)式求导可得

g'(?)??exp?(???f)/kT?dg(?)?d?kT{exp?(???f)/kT??1}2 (2)

1

(1)、(2)两式的理论曲线如图(1)和图(2)所示。

由于金属内部电子的能量无法测量,只能对真空中热发射电子的动能分布进行测量。由于电子在真空中的热运动与电子在金属内部的运动情况完全不同,这是因为金属内部存在着带正电的原子核,电子不但有热运动的动能,而且还具有势能,真空中的电子就不存在势能,ε

f

=0。由于电子从金属内部逃逸到真空中时,还要消耗一部分

能量用作逸出功,因此从金属内部电子的能量ε减去逸出功A,就可得到真空中热发射电子的动能ε

ε

=ε-A (3)

k

此外,在真空与金属表面附近还存在着电子气形成的偶电层,就是说逸出金属表面的电子,还要消耗一些能量穿越偶电层,根据前苏联科学院院士,Я.И符伦克尔和И.E塔姆的理论,电子穿越偶电层所需的能量,也就是该金属的费米能级ε这两个因素之后应对费米函数作适当的修正,修正后的费米函数应为:

f

。考虑到

g(?k)?1 (4)

exp?(?k??f)/kT??1对(4)式求导得

g'(?k)?dg(?k)?exp?(?k??f)/kT?? (5) d?kkT{exp?(?k??f)/kT??1}2由(4)、(5)两式可以看出,真空中发射电子的动能分布也遵从费米—狄拉克分布。

三、实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本实验是利用理想二极管的特殊结构,在管子的外面套一个螺线管,并且通以直流电流,则螺线管中的磁感应强度B的方向与管子的轴线(灯丝)平行,在二极管不加板压的情况下(up=0),从灯丝发射出电子,沿半径方向飞向园柱面板极(阳极),由于阳板电压为零,所以电子在不受外电场力的作用下,保持其初动能飞向阳极形成阳极饱和电流,其线路如图(3)所示。

2

由于电子的初动能各不相同,如何将它们按相等的动能间隔区分开来,并且求出电子数目的相对值,便成为本实验的焦点。由图(4)可知,从二极管灯丝(即园心)发射出的电子,沿半径方向飞向园柱面阳极(即园周),在螺线管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B的作用下,电子将受到罗仑兹力F=-ev×B而作匀速圆周运动。罗仑兹力是向心力,它不改变电子的动能,由于v⊥B,所以罗仑兹力公式可用下式表示:

mv2fL?Bev? (6)

Rv?BeR (7) m(7)式中的v是电子沿二极管半径方向的速度,或者电子的速度在半径方向的分量,R是电子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m是电子的质量,B是螺线管中间部分的磁感应强度,B的计算公式为:

B??0NIBL?D22 (8)

-7

(8)式中,μ0=4π×10(H/m)是真空中的磁导率;N是螺线管的总匝数;L和D分别是螺线管的长度和直径,IB是通过螺线管的电流强度。将(7)、(8)代入(6)式可得真空中电子的动能为:

1m?20N2R2e222?k?mv?()IB (9)

2222L?Dm 3

由图(4)可看出,若电子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电子就能达到阳极,形成阳极电流,若R<

d(d是园柱面阳极的直径),4d,电子就不能到达阳极,这一部分电子对阳4极电流无贡献。可见电子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取决于IB)直接影响阳极电流的大小,将R=

d代入(9)式可得 4?k?KI2B (10)

其中

?2N2d2me2K?()?10?14 222(L?D)m为一常数。

由(10)式可知真空中发射电子的动能与螺线管中的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而罗仑兹力不改变电子的动能,它只影响电子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的大小,对动能一定的电子,向心力越大(即IB越大)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越小,当动能增加△ε相应数量的电子因其圆周运动的半径小于Ip。又因为ε

2

2

k

2

k

时,将有

d而不能到达阳极,所以阳极电流将减小△4k

与IB成正比,所以可用IB代替变量ε进行实验及数据处理。

实验中,设灯丝电流强度稳定不变,阳极电压为零,理想二极管的饱和电流为

IP0=n0e (11)

(11)式中的n0以及下面的n1;n2;n3;……均为单位时间内到达阳极的电子数目,当IB以相等的改变量依次增加下去,我们将得到一组方程:

2

4

IP1?n1e??IP2?n2e? (12)

????由(11)、(12)式联立可得

?IP1?IP0?IP1?(n0?n1)e??n1e???IP2?IP1?IP2?(n1?n2)e??n2e? (13)

?????????(12)得 (11)IP1/IP0?n1/n0??IP2/IP0?n2/n0? (14)

???????(13)得 (11)?IP1/IP0??n1/n0???IP2/IP0??n2/n0? (15)

???????为了配合理论上的要求,操作时事先选好IB的值,使其等间隔的增加,然后以其平方根的值,作为实验测量时的电流值,进行实际测试。

四、数据记录:

1.螺线管的总匝数 N=525匝 2.螺线管的长度 L=0.145m 3.螺线管的平均直径 D=0.065m

4.真空中的磁导率 μ0=4π×10(H/m)

5.园柱面极的直径 d=8.4mm(用测量显微镜测) (1)以IPi/IP0为y轴,以IB为x轴,作g(ε

2

2

k

-72

)-ε

k

k

曲线。

k

(2) 以?IPi/IP0为y轴,以IB为x轴,作g(ε(3)求

)-ε曲线。

???IPiIP0 ,检查是否满足归一化条件。

(4)计算g′(ε

k

) ~ ε

k

曲线峰值对应的ε

5

k

值即为ε

f

值(以eV为单位)。

五、数据处理和分析讨论

2K?1.0709974?10-18 ?k?1.0709974?10-18I2B (J) ?6.685IB (eV)

IB2(A2)0.000 IB(A)0.000 Ipn Ipn/Ip0ΔIpi=Ipn-Ipn+1 ΔIpi/Ip00.0400.080000.1200.1600.2000.2400.2800.3200.3600.4000.4400.4800.5200.5600.6000.2000.2830.3460.4000.4470.4900.5290.5660.6000.6320.6630.6930.7210.7480.774

IB2(A2)0.6400.6800.7200.7600.8000.8400.8800.9200.9601.0000.8480.8720.8940.9160.9380.9590.9801.000 IB(A)0.8000.825 Ipn Ipn/Ip0ΔIpi=Ipn-Ipn+1 ΔIpi/Ip0??IpiIp0 E% 6

费米—狄拉克分布实验仪使用说明

一、组成

FM-Ⅱ型费米——狄拉克分布实验仪,是由理想二极管实验装置及测试仪电源两部分组成。电源部分由灯丝电源,螺线管电源及微安表组成。

二、操作方法

1.将实验装置与电源部分对应连接。 2.反时针方向将灯丝电流调节旋钮到头。

3.开启电源开关。顺时针方向调节灯丝电流旋钮。同时观察数显电流表的显示值到合

适值为止(电流值写在理想二极管的玻璃壳上,此时对应的灯丝温度约为1500℃)。预热10分钟。

4.反向针方向调节螺旋管励磁调节旋钮使励磁电流值为零即记录IB=0。

5.记录IB=0时的板流(微安表)的示数,即为Ip。 6.依次调节IB值,记录相应的Ipi值,到IB=1A为止。 三、注意事项

1.电源输入电压为交流220V(最好通过电子交流稳压器)。 2.必须保证预热时间,等灯丝电流稳定之后,按步骤测试。

3.由于理想二极管的灯丝,很难保证处于轴线位置,因此有些管子作出的分布曲线欠佳。

4.由于理想二极管灯丝直径不完全相等,而此实验需要灯丝的温度值约为1500℃,所以对不同直径的灯丝,其灯丝电流应不同。

5.为能作出分布比较理想的曲线,对不同的理想二极管,我们给了一个参考的灯丝电流值。

6.在灯丝灼热的状况下,严禁倾斜,特别是平放,以免灯丝弯曲。 7.理想二极管是玻璃制品,严禁碰撞,以免破裂。

四、本仪器采用数字式电表,其稳定度是最后一位数字±2个字。

K?1.0709974?10-18

7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实验十九 金属中电子的费米—狄拉克分布验证在线全文阅读。

实验十九 金属中电子的费米—狄拉克分布验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936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