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系统设计》课程总结
系统的概念: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构成的整体。 四个特征: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环境适应性。 组成框图:
动力系统 操纵系统和控制系统 系统 边界 传动系统 执行系统 按机床数量划分:单机床加工系统、多机床加工系统
分类 按通用化程度分:通用机床加工系统、专用机床加工系统、组合机床
加工系统、混合型机床加工系统
按自动化程度分:普通机床加工系统、数控机床加工系统、自动生产
线系统、柔性生产系统、集成制造系统
现代机械的功能要求:运动要求;动力要求;体积和重量要求;可靠性和寿命
要求;环保要求;安全性要求;经济性要求;产品造型要求;其它要求
机械系统设计的任务:①合理确定系统功能;②提高可靠性;③提高经济性 设计过程:计划?外部设计?内部设计?制造和销售。
特点:传统:只注意内部系统的设计,忽略整体质量,不注重市场销售环节。
现代:注重内部设计与外部设计相结合,使设计尽可能周密、合理、少走弯路。
系统分解方法:平面分解、分级分解、组合分解。
系统分析步骤:分析确定系统的目标、要求?制订模型?系统最优化?系统评价。
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大体步骤:设计任务抽象化?确定工艺原理?确定技术过程?引进技术系统并确定系统边界?确定功能结构?确定设计方案。 总体布置设计基本要求:①保证工艺过程连续、流畅;②降低质心高度,尽量对称布置;③保证精度、刚度及抗振性等;④充分考虑产品的标准化、规格化、系列化和发展要求;⑤结构紧凑,层次分明;⑥操作、维修、调整方便;⑦外
形美观。
执行系统布置应注意的问题:①减少构件和运动副数目,缩小构件尺寸;②原动件尽量接近执行机构;③考虑与中间联接件的装卡、传递,注意安全。 传动系统布置应注意的问题:①简化传动链;②合理安排传动机构顺序(转变运动形式的机构?低速端;带传动?高速端,吸振;链传动?低速端);③注意传动系统的润滑和密封。
操纵件布置应注意的问题:①操纵件的运动方向与被驱动件的运动方向一致;②操纵件应尽量布置在操作人员近旁,操作人员处于工序集中,操纵频繁,易出现故障和便于观察的部位;③仪器、仪表应便于操作人员观察和维护。 工作载荷的类型:①按零件发生变形不同:拉(压)载荷、弯曲载荷、扭转载荷。②按载荷是否随时间变化:静载荷、动载荷(可简化为静载荷的动载荷:周期载荷、冲击载荷、随机载荷)。
工作载荷确定方法:1、类比法:①几何尺寸类比法;②动力类比法。2、计算法(运用各种力学原理、经验公式或图表等计算确定载荷)。3、实测法(常用
?R?K?;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测量原理:惠斯通电桥电阻应变仪分类:静态;R静动态;动态;超动态;遥测。记录和分析仪器:光线振子示波器;函数记录仪;磁带记录仪)。
载荷类型:反映载荷数值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工作机械工作制:反映负载持续情况。 电动机按电源不同可分为:
??同步电动机交流电动机?按电机转速与磁场转速是否相同???异步电动机? ???励、并励、串励、复励?直流电动机?按励磁方式,分为:他三相异步电动机分类:①按转子结构型式:笼型电动机;绕线型电动机 ②按外壳结构形式:开启式;防护式;封闭式;防爆式。③按安装型式:立式;卧式。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动力机的输出转矩与转速间的关系。
固有特性(M?—n):当定子电压和频率均为额定值,定子绕组按规定方式接线,定子和转子电路中不外接电阻或阻抗的机械特性。
内燃机:燃料在气缸内部燃烧,直接将产生的气体所含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
分类:①按燃料种类:柴油机、汽油机、煤气机和氢气机。②按一个工作循环冲程数:四冲程、二冲程等。③按点火方式:压燃式、点燃式。④按冷却方式:水冷式、风冷式。⑤按进气方式:自然吸气式、增压式。⑥按气缸数目:单缸、多缸。⑦按额定转速:高速,中速,低速。⑧按用途:农用、汽车用、工程用、
拖拉机用。
结构:①机体与曲柄连杆机构;②配气机构与进排气系;③燃料供给系统;④润滑系统;⑤冷却系统;⑥起动装置;⑦点火系统;⑧增压系统;⑨安全保护装置。
每工作循环四个冲程:进气、压缩、燃烧、排气。
主要性能参数:①有效功率Pe?(Men)/9549。②平均有效压力
pe?(30?Pe)/(niVh)。③标定功率Peb。④升功率PL?Pe/(iVh)。⑤有效燃油消耗率ge?(mf?103)/Pe。⑥机械效率 ?m=有效功率/指示功率。
机械特性: ①负荷特性:转速不变时,性能参数(mf,ge,tr)随Pe(或pe,Me)的变化规律。②速度特性:转速n与参数Pe,Me,mf,ge,tr间的关系(Me?n:抛物线,有最高点;ge?n:抛物线,有最低点)。③万有特性:柴油机各主要参数间的综合特性,以n为横坐标,pe为纵坐标,作出的若干条等ge,Pe的曲线组表示。
内燃机的选择:须了解内燃机的运行工况和特性,使其能很好地与被驱动工作机的负载特性相适应。运行工况:固定式工况、螺旋浆工况及车用工况。 液压马达的种类:
低,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低速:n?500rpm,排量大,体积大,转速 ??高速:n?500rpm,高速小扭矩液压马达主要性能参数: ①转速n。②压力p:单位体积油液所具有的能量。③体积流量qV:单位时间内输入液压马达的油液体积;排量q:无漏失情况下液压马达每一转输入油液体积。④转矩M?pq?mpq?。⑤总效率???m?V。⑥功率P?V。 2?60气动马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输出扭矩,驱动执行机构作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 种类:
式?常用?容积式:叶片式、活塞 按工作原理??透平式?少用动力机的选择:①工作机的负载特性和要求。②动力机的机械特性。③进行经济性比较。④考虑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各动力机的优缺点:
①电动机:优:连接简,种类多,控制简单,可远控。缺:使用受电限制。 ②液压马达:优:机械力、转矩大,功率/重量比大,运动件惯性小,快速响应灵敏度高。缺:需高压油供给系统,液压元件加工、装配要求高,易漏油,影响工作效率和精度。
③气动马达:优:介质易获、无污染。维护简单,成本低。缺:稳定性差,噪音大,输出扭矩小。
④内燃机:优:自持能力高,功率范围宽。缺:噪音大,结构复杂,对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高,不能带负载启动。
传动系统分类:按传动比变化:①固定传动比;②可调传动比。按驱动形式:①独立驱动;②集中驱动;③联合驱动。
组成:变速装置、起停和换向装置、制动装置、安全保护装置。
变速装置:①变换齿轮变速机构;②滑移齿轮变速机构;③离合器变速机构;④啮合器变速机构
起停换向装置:①齿轮—摩擦离合器换向机构;②齿轮换向机构。
??外抱块式???摩擦式?内张蹄式?带式、盘式??? 制动装置??磁粉式??非摩擦式?磁涡流式???水涡流式???安全保护装置:剪断销结构、钢珠安全离合器、摩擦式安全离合器
有级变速传动系统(两轴):①塔轮;②滑移齿轮(链轮);③折回机构;④背轮机构;⑤离合器。多轴设计:遵循基本组在前,扩大组在后的原则。 无级变速传动功用:①转速在工作中连续变化;②探求机械的最佳工作状态;③带负载起动的机械要求在低速下起动;④需协调系统中执行构件间的运转速度。
类型: ①电力无级变速(直流、交流);②流体无级变速(液力、液压);③机械无级变速(利用摩擦传动机构)。
操纵系统设计的要求:①轻便省力;②行程适当;③操纵件定位可靠;④反馈准确迅速;⑤具有可调性;⑥方便和舒适;⑦安全可靠。 操纵系统的组成:操纵件、执行件、传动件。
分类:①按操纵力的来源:人力操纵系统、助力操纵系统、液压操纵系统、气压操纵系统。②按传动方式:机械式、混合式(机械与液压或气压结合)。③按人体器官:手操作系统、脚操作系统。
操纵系统的安全保护装置:①自锁机构:以预压力把操纵件、执行件或中间的
某传动件固定在规定的位置。②互锁机构:旋转运动间互锁、直线运动间互锁。 操纵环境:操作者进行操作时的工作环境。
操纵环境的不安全因素:机械系统的干扰;自然环境干扰;操作者的不安全因素。安全保护:①在机械系统中加装保护装置;②提高操作者作业环境的舒适度;③设置指示和警报装置。
机械系统噪声的形成:金属机件间的撞击力;周期性的交变力;不均匀随机力。 分类:①按噪声起源:机械性;流体动力性;电磁性。②按噪声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稳态;非稳态;脉冲。
噪声衡量指标:客观评价量:①声压级Lp?20lgpW;②声功率级LW?10lg p0W0③声强级LI?10lgI(I—声强;I0—基准声强)。主观评价量:①响度与响度I0级;②A声级:用声级计的A计权网络的测量示值;③噪声评价数NR?机械噪声的三种传播途径:直接传播;反射传播;间接传播。
Lp?ab。
噪音控制的途径:①声源控制;②噪声传播途径控制;③噪声接受点控制。 噪声源控制:降低激振力;提高抗振性。 传播途径控制:消声器;隔声罩;隔声屏。
接收处控制:使用耳塞、护耳套、护耳头盔、隔声等。
吸声材料:能将入射声能吸收掉一部分的材料。材料对噪声的吸收效果常用吸收因数表示。吸收因数:被吸收的声功率与入射声功率之比。隔声材料:具有良好的声反射性能,较差的声吸收性能。
消声器:抗性:扩张型;共振型;声干涉型。阻性:直管型;片型;蜂窝型;声流型;迷宫型
单层隔声罩实际隔声量R?R0?10lg?aV
机械噪声测量系统:①声级计。②声强计。③传声器:将声信号转换为相应电信号。
噪声测量:①对产品进行检验性测量;②研究性的测量。方法:A声级测量;声功率测量。修正:本底噪声的修正;测试房间特性的修正。
噪声源识别方法:分部开动法;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近场声强法;表面振动速度测量法。
地基:机械工作时受机械载荷影响的地层。基础:机械向地基传递载荷的中间结构体。基础的结构型式:大块式、墙式、框架式。基本要求:强度要求;刚度要求;振动要求;经济性要求。材料: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
静力学计算:
目的:保证地基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防止基础偏沉和保证基础的强度。 中心受压时:天然地基:p?mtog??ff A桩基:F?mtog??ffP nP偏心受压时,除满足上式外,还应计算最大静压力及最大静载荷 天然地基:pmax?桩基:Fmax?mtogMsmax??1.2?ff AImtogMsmax??1.2?ffP 2nP?si刚度系数:地基产生单位弹性位移所施加的压强。刚度:地基产生单位弹性位移(转角)所需施加的力(力矩)。阻尼比:基组振动系统的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之比。
学习心得:机械系统设计这门课程详细而全面的介绍了机械系统的有关知识,由宏观到具体,步步深入。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更好的理解了机械系统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动力机的优缺点、选择,以及传动系统布置的原则等。通过阅读书中丰富的举例及示意图,我更好的理解各种装置的组成和具体结构,被机械结构的巧妙构思、精巧布局所吸引。希望老师以后可以更多的举例示意,使同学们在例子中理解知识,更加热爱这门学科。
静力学计算:
目的:保证地基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防止基础偏沉和保证基础的强度。 中心受压时:天然地基:p?mtog??ff A桩基:F?mtog??ffP nP偏心受压时,除满足上式外,还应计算最大静压力及最大静载荷 天然地基:pmax?桩基:Fmax?mtogMsmax??1.2?ff AImtogMsmax??1.2?ffP 2nP?si刚度系数:地基产生单位弹性位移所施加的压强。刚度:地基产生单位弹性位移(转角)所需施加的力(力矩)。阻尼比:基组振动系统的阻尼系数与临界阻尼系数之比。
学习心得:机械系统设计这门课程详细而全面的介绍了机械系统的有关知识,由宏观到具体,步步深入。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更好的理解了机械系统设计的相关知识,如动力机的优缺点、选择,以及传动系统布置的原则等。通过阅读书中丰富的举例及示意图,我更好的理解各种装置的组成和具体结构,被机械结构的巧妙构思、精巧布局所吸引。希望老师以后可以更多的举例示意,使同学们在例子中理解知识,更加热爱这门学科。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机械系统设计》课程总结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