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第二课 生存环境 呼唤保护 第一框关注我们的生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二课 生存环境 呼唤保护

第一框 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师生共同探讨,学生了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过程与方法:运用讨论,查找资料、辩论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千方百计让学生动起来”的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懂得环境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学习,学生明确保护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大意义,诱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再建圆明园”之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准备辩论材料。

2.学生完成第27页操作平台。

3.学生查找上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教师多媒体课件。 重点和难点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教学过程

【学生演讲】略(学生就某一新闻或身边发生的一件事进行述评) 【导入新课】

【出示图片】地球图片

师:地球是目前被发现的唯一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据目前太空探索的成果表明,整个银河系内尚未发现可供生物生存的其它星球,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

【出示课题】 关注我们的生存环境 (板书)

师:不论大家是否关注过我们的生存环境,现在,请大家想一想,我们人类要生存,要发展,成为一个活生生的,真正意义上的人,需要哪些条件?

生:空气、阳光、水、动植物、山川河流??

师: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阳光、温度、土壤??是大自然养育了我们,给了我们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那么,是不是只要有了自然环境,我们每个人就能成为一个“人”了呢?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一个现代的文明人?

生:略

【学生表演】一位同学讲《狼孩的故事》,并提问:狼孩到底是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人”? 生:略

师:狼孩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要成为适应社会的文明人,现代人,不仅需要自然环境的馈赠,而且还需要人文环境的熏陶。

【出示】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 (板书)

师:什么是自然环境?

生:自然环境是指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第 1 页 共 3 页

1.人类是在自然界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 (板书)

“Man is not the creature of circumstances,circumstances are the creatures of man.”

【学生朗读并翻译】人类不是自然的创造者,而是自然创造了人。

(“人类本身是自然发展的产物”这个知识点,学生在初一历史课中已经学到。因此,此知识点可直接由学生自己讲解。)

2.人类的生存和活动依赖于自然环境 (板书)

师: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人作为生物进化的最高阶段,是自然演化的产物,那么,人类要进一步的生存和活动是否离得开自然环境呢?

生: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举例说明:人类的生存和活动都依赖于自然环境。

师:2001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一项意义深远的战略决策,同学们猜测一下,是十年再造“北大荒”还是十年再造“北大仓”?

生:略

【出示案例】十年再造“北大荒”

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国家先后组织了十几万部队转业官兵和50余万城市青年来“北大荒”开发,累计开垦出3000万亩耕地,每年可生产商品粮70亿公斤,按每人每年百公斤口粮计算,可供京、津、沪城市人口吃1年多,“北大荒”因此被人们称为“北大仓”。

师:你如何看待黑龙江政府的这项策略?

学生讨论回答:名抒已见(好或不好,为什么)

【出示案例】一阵改造大自然、誓把荒原变良田的热浪过后,北大荒的林地面积和湿地减少了一半多,原始生态遭到了严重破坏,大自然无情地向人们开出了一个巨额“罚单”:旱涝灾害频繁、江河泛滥、水土流失、风蚀沙化严重,许多野生动物被迫迁徙。

面对接踵而来的生态危机和大自然开出的巨额“罚单”,北大荒人开始明白了一个早该明白的道理:大自然的赐予不是取之不尽的;欲取之,必予之。森林和人类唇齿相依,要尽快改善“北大荒”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除了停止开荒,退耕还林,恢复植被,已别无选择。

2001年,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一项远比当年开发“北大荒”意义更为深远的战略决策:停止湿地开荒,拯救黑土地,大力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退耕还林!

10年后,“北大荒”将新增林地3000万亩,实现退耕还湿地300万亩。这里将有3000万亩耕地和荒山重新变成茫茫林海,而这恰好与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昔日“北大荒”上开垦出的3000万亩耕地面积相吻合。

师: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人类的活动不仅离不开自然环境,反过来还要受到什么的制约?

生:人类的活动还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

3.人类的活动还要受到自然界的制约(板书)

自然环境有两大特点:第一、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第二、自然环境的容量也是有限的 (板书)

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文环境 (板书)

【出示案例】再建圆明园之争

第 2 页 共 3 页

(起因)横店筹资200亿再造圆明园引发热议

近日,从浙江横店集团传出消息,该集团将筹资200亿元,耗时5年在横店再造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初步耕地面积350公顷,与圆明园一般大小。146年前英法联军用大火将这个曾经承载康乾盛世政治、文化和艺术理想的旷世杰作烧成了一片废墟,留下的只是触目惊心的残垣断壁和国人挥之不去的伤痛。于是,那断瓦残垣的圆明园是否需要复建、能否成功复建等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

【学生活动】“是否应重建圆明园”之辩(可采用自由辩论的形式) 师:全国政协委员梁从诫说:“圆明园该不该重建,实际上是一个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古代建筑遗迹的问题”。无论圆明园是否重建,至少,我们可以看到人文环境对于人的精神世界,对于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1.人文环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和骄傲。 (板书) 师:人文环境不仅对我们的民族意义重大,对我们的社会也是如此,我们一起来看第25页上的操作平台。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介绍拉萨的布达拉宫,西安的兵马俑和北京老城门的历史背景。 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人文环境不仅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历史积淀,它也反映出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2.人文环境反映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板书)

师: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上海,它是一座具有海派文代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具有优良革命传统的城市。它拥有哪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你能为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交流介绍上海的1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师:2006年6月,国务院又出台了第6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新增之处:龙华塔、国际饭店和上海马勒住宅。

师:人文环境不仅对于民族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它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大家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吗?

生:略

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略。

3.人文环境对人的素质提高起着培育熏陶的作用,它是个体素质的集中体现。 (板书)

【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再次让我们牢记人从降临地球的那一天起,就接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馈赠,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环境。

【作业布置】请你为建立良好的班级人文环境出谋划策,并把你的金点子告诉你的同学和老师。

【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设计时,课前通过学生的准备工作,让他们首先接触他们较难理解的人文环境。通过案例讨论,让学生更深感受到人类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运用辩论和资料展示的形式,使学生认识到人文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第 3 页 共 3 页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沪教版八年级第二课 生存环境 呼唤保护 第一框关注我们的生存在线全文阅读。

沪教版八年级第二课 生存环境 呼唤保护 第一框关注我们的生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9495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