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9 鲸

1、主要内容

2、不少人看到过大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启示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课文题目是“鲸”为什么却先写象呢?

作者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由象“很大”到鲸“比象大得多”来说明鲸的体型庞大。

3、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好处?(列数字,说明鲸的体重,用重量说明鲸大。)

4、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说说好处?

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鲸是个庞然大物。 5、第二段主要内容?(鲸的进化过程)

6、第二段的中心句?(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7、填表 时间的推移 地点的变迁 形体进化 很远的古代 陆地 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 后来 浅海 鳍,后肢完全退化了, 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海洋 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 代 8、第二段中哪些词可以看出鲸的进化过程是漫长的?(很远的古代、很长很长、渐渐)

9、说一说“完全”能不能去掉?“完全”一次说明鲸后肢已经不存在了,如果不加完全,语意表达不准确。

10、鲸的生活地点由陆地转移到海洋且外形变得像鱼一样,至少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前肢和尾巴成了鳍。二是,后肢完全退化了。

11、背诵: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好处?

分类别的说明方法,使对鲸的介绍更全面,清晰。

12须鲸和齿鲸的区别?须鲸没有牙齿,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13、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什么句式?设问句。

14、第四段主要内容?写须鲸和齿鲸的生活习性。

15、它们遇到大鱼和海兽,就勇猛地扑上去。修改病句把勇猛改成凶猛

16、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举例子和列数字,说明鲸的食量大,进食快。

17、鲸跟牛羊一样。改病句: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 18、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喷泉一样。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打比方,把呼气时喷出来的

气形成的水柱比作花园里的喷泉。使说明的实物形象具体。

19、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缩句:水柱不一样。

20、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 21、背诵:鲸每天都要睡觉??游开。

22、为什么说鲸是哺乳动物?鲸是用肺呼吸;鲸是胎生的。 23、课后第三题 (1)“主要”这个词说明了须鲸除了吃虾和小鱼虾,还吃其他的食物,去掉“主要”这个词后语言就不严谨了。

(2)“必须”说明了鲸每隔一定的时间就要进行呼吸的必要性,去掉这个词后语言就不严谨了。

(3)“总是”说明了鲸喜欢群居的特性,突出鲸睡觉时,一直是几头聚在一起,是一种习性,去掉这个词语言就不严谨了。

启示:我们在使用词语的时候也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科学性,这样才能准确地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意思。

10 松鼠 作者 布封 布封是18世纪法国著名博物学家、作家,巨著《自然史》 1、主要内容

2、全文的中心句: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3、松鼠不是肉食动物的原因:常吃的是杏仁、榛子、榉实和橡栗。 4、格外造句:雨后,校园里的花开得格外新鲜。 5、背诵:它们面容??漂亮。

这段话从面容、眼睛、审题、四肢、尾巴等几方面具体描写了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把松鼠的尾巴比作帽缨,给人以联想和美感。

6、不??也不??造句:小明上课不听课,下课也不写作业,成绩很不理想。 7、第二自然段哪个词写出小松鼠顽皮、可爱。(追逐)

8、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句子含义:“横渡”是指从河的这一边过到那一边。这句话介绍了松鼠横渡溪流的方法。两个“当作”写出了松鼠不仅知道以树皮为船,而且还会用尾巴“杨帆”“使舵”,体现了松鼠的智慧和乖巧。

9、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 10、它们是十分警觉,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人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句子含义:“只要”“就”表现出松鼠灵敏的反应和动作,“跑”“躲”“逃”表现了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反应,从而表现出它们的警觉性很高。

11、哪些词表现松鼠动作轻快(小跳、连蹦带跑)

12、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

13、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 14、要是被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恨恨声。写出了松鼠有丰富的情感。 15、松鼠窝的特点:干净、暖和

16、从松鼠窝的样子可以看出松鼠的确聪明。 17、《松鼠》在写法上与《鲸》有什么不同? 11新型玻璃 1、主要内容

玻璃名称 夹丝网防盗玻璃 夹丝玻璃 变色玻璃 特点 作用 自动报警 防盗 非常坚硬、不易破碎 适于高层建筑 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调节室内光线 颜色 吸热玻璃 吸热、阻挡冷空气 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 消除噪音 使噪音强度减弱 2、不是??而是造句这本书不是小红的,而是小明的。 3、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造句锅的用途很广泛,可以煮东西,可以炒东西,可以蒸东西,也可以焖东西。

4、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含义:“安然无恙”是形容品安,没有受到一点儿伤害。本课指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不会伤人。“藕断丝连”原是比喻表面上好像已经断了,实际上仍有牵连。这两个词生动而准确地写出了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的特点。

5、变色玻璃还会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的深浅,调节室内的光线,所以人们把这种玻璃叫做“自动窗帘”。含义:这句话具体介绍了变色玻璃的作用:阳光强,玻璃颜色就暗,室内光线就暗些;阳光弱,玻璃颜色就淡,室内光线也就亮些。所以说变色玻璃能起到自动调节光线的作用,因此,人们把它叫做“自动窗帘”。“自动窗帘”是自动拉开或关上的窗帘。这里把变色玻璃比作“自动窗帘”,生动形象,恰如其分。 6、第四自然段中找反义词

7、问世意思指吸热玻璃早就生产出来与用户见面了。

8、噪音像一个来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和打比方,突出噪音难处理。 9、噪音像一个来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缩句:噪音像“隐身人”

10、尽管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相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缩句:人们想出了办法。

11、“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改成反问句:“吃音玻璃”难道不是消除噪音的能手吗?

12、临街的窗子如果装上这种玻璃,街上的声音为40分贝时,传到房间里就只剩下12分贝了。使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吃音玻璃的作用。 13、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这段话两层含义:一是总结全文,用“正在”一词提出新型玻璃并不是无法实现的奇迹,它们已经在现代化建筑中起啦重要的作用;二是点明主旨,用“将会”一词启发人们创造出更多的新型玻璃。 12 假如没有灰尘 1、主要内容

2、为什么人人讨厌灰尘?因为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

3、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含义: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4、地球上没有灰尘可以吗?不可以,因为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5、灰尘使个人人讨厌的东西。生活离不开灰尘。用关联词合成一句话:虽然灰尘使个人人讨厌的东西,但是生活离不开灰尘。

6、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是反问句吗?不是,一般疑问句

7、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介绍了灰尘的大小。

8、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比较,突出灰尘非常细小的特点。 9、背诵:陆地上空灰尘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放物,燃烧烟尘、土壤扬尘等。 10、背诵: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所以一般情况下天空呈现蓝色。

11、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所以一般情况下天空呈现蓝色。 灰尘则不同,它不加选择地散射七色阳光。运用了什么手法?对比,突出了灰尘能够散射七色阳光的特点。

12、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整个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原因: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所以一般情况下天空呈现。

13、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14、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整个天空始终是蔚蓝色的。 15、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使湿漉漉的。 16、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多么单调啊! 特点 吸收、散射光线 不加选择地散射七色吸湿 折射阳光 阳光 作用 阳光变得柔和 天空由蓝变白 云雾雨雪的形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成 彩虹日晕等自然景色。 13钓鱼的启示 1、主要内容

2、我跟着父亲去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缩句:我去钓鱼。

3、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缩句:湖面上溅起了涟漪。 4、背诵描写景色的句子:

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5、背诵: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6、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得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含义:这两句话写出了鲈鱼的大、美。从“得意”“欣赏”可以看出“我”和父亲无比开心、得意,对这条大鱼非常喜爱。

7、4到9自然段小标题:放鲈鱼回湖。

8、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告诉我们作者捞到鱼的时间是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晚上十点。

9、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

湖里去。”

(1)猜想一下,父亲会想些什么?这么漂亮,这么大的鲈鱼,我是要求孩子把它放回湖里呢?还是带回家呢?不,不能,我不能做违背道德的事情。

(2)两层意思:一是这条鲈鱼很大很漂亮父亲也很喜爱这条漂亮的大鲈鱼;二是父亲也在经历道德的考验:放,还是不放?一个“得”字表明了父亲的态度坚决。

10、“急切”表现出当“我”听到父亲让“我”把鱼放回到湖里时的不解与焦急。 11、“平静地说”感受到父亲已下定决心放鲈鱼回湖。 12、“我”心情的变化:得意→急切→乞求→依依不舍 13、“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中的原因:

(1)这条鱼“我”钓了很长时间。(2)鲈鱼大、美、诱人。(3)这件事无人知晓。

14、为什么“我”不愿意把鲈鱼放回湖里,而父亲却坚持要“我”这么做? 父亲想让“我”从小就受到严格的教育,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5、转眼间近义词:一刹那、一瞬间、一眨眼

16、缩句: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 孩子是建筑设计师了。

17、“我”成为建筑设计师的原因:因为他从小受到了父亲严格的教育,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所以他能在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有足够的力量战胜自我。这是他后来成为著名建筑设计师的重要原因,也是对父亲从小严格教育的最好回报。

18、两个“鱼”分别指的是什么? (1)第一个鱼指大鲈鱼。

(2)第二个鱼指吸引人的、让人心动的物或事,比如金钱、地位、荣誉等包括那些暂时带来一点方便、一点好处的事。

18、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含义:“是”:对,正确,应该;“非”:错,不对,不该。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而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放鱼回湖心情沮丧,可以看出实践道德之难,实践道德,放掉到手的鱼,就需放弃个人利益。

19、这样严格的教育指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

20、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改反问句: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难道没有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吗?

21、“永久的回忆”——作者回忆了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自己和爸爸在湖中的小岛上钓鱼和放鱼,并从中获得启示的事情。

22、“终生的启示”——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3、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3句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作者伊尔莎.斯奇培尔莉(美) 1、主要内容

2、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对应的谚语:条条大路通罗马

3、脚底下,星罗棋布的村庄环抱着罗马,如蛛网般交叉的街道,一条条通往城

市广场。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4、背诵: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假如你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5、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解释当一条路走不通的时候,千万不能灰心,要有去走另一条路的信心和勇气,这不仅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

6、父亲的教导指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7、我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这句话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

这句话写出了“我”当时异常兴奋的心情。做一名时装设计师是我的梦想,从毛衣入手,设计时装,走的已经不是一条寻常的路,但“我”决定大胆一试,没想到一举成功。幸福来得那么快,就像一朵从天空飘来的云,难怪“我”大喜过望。 8、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我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1)那朵幸福的云指“我”异常兴奋的心情。 (2)垂头丧气反映了我失望、沮丧。

9、自己的想法:这种毛衣虽然需要特殊技能,但在巴黎,一定还有别的妇女会织。

10、第10-11段这个事例印证了父亲的教导: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是这样。

11、当我知道维黛安太太不能在两个星期里完成四十件毛衣时,我想到的办法?找到了二十位心灵手巧的妇女织毛衣。

12、从此,一条时装的河流,源源不断地从我的时装店里流了出来。含义:用比喻的形式写出了“我”的毛衣时装打入市场后所取得的成功,“河流”、“源源不断”说明毛衣品种多,订货量大。

13、看来,我的时装展不得不推迟了—不然,就只有展出未缝成的衣服了。(语意转折)

这真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展览会—有的衣服没有袖子,有的只有一只袖子,有的还只是一片布样。(解释说明)

父亲的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解释说明) 14、当“我”面临准备举办时装展,缝纫姑娘跑光时,我想到了什么办法?搞一个不成衣的时装展。

15、父亲教导让我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解释

虽然“我”只讲了两个例子,但一生遇到的困难绝对不止这些,父亲的教导,帮助“我”战胜国许多困难,获得了很多成功;更重要的是,父亲让“我”从小就建立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不向困难屈服,不把自己堵死,在一条路上,这种态度这种思维方式的确让人“一生受用不尽”。 15落花生 作者 许山地 1、主要内容

2、居然的近义词竟然,居然造句,小明居然考了100分,真是不可思议啊! 3、母亲让孩子开荒种花生目的:为了满足孩子们爱吃花生的愿望。 4、父亲参加“收获节”的目的:向孩子们讲做人的道理。 5、排序: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收获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侦察敌情→调兵谴将→英勇出击→冲向敌阵→全歼顽敌

耕地→播种→发芽→开花→结果→收获

6、花生味儿美。花生可以榨油。花生的价格便宜。连成一句话 花生不但味儿美,而且可以榨油,价格还便宜。

7、父亲用什么方法突出了花生的品质?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通过果实的色彩样子及果实生长的位置的比较,说明花生没有桃子、石榴、苹果的外在的美丽但它却有内在的最可贵之处: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较名利。 8、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含义:父亲教育我们要像花生一样,做一个有用的人。要我们像花生那样不求外表只讲实用。

9、那么,人妖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含义:这句话讲了做人的道理,告诉我们不要只讲体面,而要做有真本领的内心世界美的人。

10、有用的人指对别人有好处的人。父亲的希望指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有用的人。

16珍珠鸟 作者冯骥才 1、主要内容

2、“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一开篇,作者便用欣喜的语气到处了自己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并以此奠定本文的轻松基调。

3、“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作用?我关爱珍珠鸟做铺垫,有力突出了中心思想。

4、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吊兰叶子的“绿”。 5、可爱、鲜红写出了作者喜爱珍珠鸟。

6、三个月后,那一团越发繁茂的绿蔓里面没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体现了作者对珍珠鸟细腻而又深切的关爱。

7、作者描写珍珠鸟的顺序是:先写“嘴”“脚”“毛”“后背”“整个身子”。 8、它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这是个比喻句珍珠鸟的身子比作球儿。

9、“落”“啄”“撞”“逃”写出了珍珠鸟的淘气。

10、“挨近”“蹦”“俯”“喝”“瞧”“蹦来蹦去”这些词可以体会到珍珠鸟和“我”很亲密,它的胆子越来越大。

11、索性一词说明珍珠鸟已经完全彻底相信了“我”。

12、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这句话写出了小鸟的淘气。

13、“小家伙”一词表明作者把珍珠鸟当成小孩看待,和珍珠鸟很亲近。 14、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解释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五年级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在线全文阅读。

五年级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9498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