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小猴子下山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文的教学让学生做到: (1)学会8个生字、词。 (2)能熟练朗读课文、理解句子。
(3)懂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而不应这山望着那山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读、写,并在适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8个生字、词。
难点:能概括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做到: (1)能使学生会读、写生字、词。 (2)能朗读课文 任务分析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1、学生的起点能力:在原有知识方面,学生已掌握了阅读该课文的一些基本的字、词。在技能方面,学生已学过《小猫钓鱼》等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形成阅读这类文章的模糊概念。
2、教学任务分析:该节课都为陈述性知识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知识的新授阶段 1、呈现新教学内容
(1)呈现课文题目“小猴子下山”
(2)老师讲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使学生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大致概念。 2、生字教学
(1)呈现文中的生字、词
结jie 非常fei chang 扛kang 往wang 圆yuan 跳tiao 追zhui 空kong
(2)一个学生拼读生字,老师在旁纠正错误;指出注意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老师范读,全体学生跟读。擦掉拼音后再认读。 (3)教写生字
学生先书空8个生字、词。请两位学生板书。老师纠正错误之处。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提供记忆策略:
结:由“糹”、“士”“口”组成,注意是“士”而不是“土”
往:“住”字再加“丿” 常:底下是“巾”字
跳:与脚有关,所以是“足”字旁。 (4)运用生字、词
非常:提问:非常是什么意思?(参考答案:十分、很、极)
用“非常”这个词造句。老师提示:老师奖给我一面红旗,我()高兴。 学生自己造句。
扛:请学生表演扛东西的姿势。然后造句。 (二)巩固与检测
1、根据课后习题第二题,比较区别形近字。 先请学生读这些字,然后给3分钟时间答题,请学生回答,并及时反馈。
2、根据课后习题三,区分不同动词的意义,并会在适当的语言情景下运用。
读“抱”“扔”“摘”“扛”;
学生表演这四个动作(有错误之处及时纠正) 学生做习题,校对。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作业
抄写生字,熟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四。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做到: (1)能流畅朗读课文。
(2)能回答小猴子为什么一无所获。 (3)能看图复述“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任务分析
(1)在原有知识方面,经过上一次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阅读该文的重要字、词。学生已经能通读全文。
(2)教学任务类型:关于处事态度的教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这堂课有关的原因知识 1、全体学生朗读字词。 2、请一位学生朗读整篇文章。 3、提问习题四。 (二)开始新授课教学
(听了某同学的朗读之后,大家想知道小猴子为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什么只好空手回家去吗?今天我们就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大家讨论一下。)
1、提问:大家看了第二自然段之后,发现小猴子摘了什么?(参考答案:玉米)
提问:那么第三自然段,它又摘了什么?(参考答案:桃子)
提问:它的玉米呢?(参考答案:扔了) 提问:第四自然段,小猴子又怎么做了?(参考答案:看到了西瓜,就摘了西瓜,扔了桃子) 提问:那么第五自然段呢?(参考答案: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了)
问:结果呢?(参考答案:没追到,所以什么也没有了)
问:小猴子这样做好不好?(参:不好) 问:为什么?大家讨论一下。请几位学生回答。 综合那么多的同学的意见,我们觉得做事情要有恒心,有始有终,不能三心二意;不应该像小猴子一样。
2、呈现“小猴子下山”的挂图,请几位用学看着挂图讲一讲小猴子下山的故事。 小猴子下山
上饶市第六小学 冯霞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教材简析:
《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看图学文。主要讲了小猴子下山后看到了很多自己喜欢的东西,它扔了这个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有得到,一件事也没有做好的事。这篇课文教育学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认真去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样才能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又()”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理解课文内容。会用“谁看见什么就怎么样”的句式造句。
2.能力目标: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3.情感目标: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启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 课前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预设:
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猴”的书写。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二、整体读文,明确路线 1.接读全文。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猴子下山的故事,我们先复习下生字,(齐读,开火车读并组词)
2请大家自由的读课文。看清楚要求。要标出自然段。 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边听边想:小猴子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接读课文,正音) 3.排列图片。
师:听完故事,谁能把老师手上的这些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给贴起来吗? 3.练说量词。
排图片后,辅助贴图边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 一()玉米地,再走到 一()桃树下,接着走过 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 一()小兔子。
(量词,代表物体单位的词语,不同的事物用不同的单位。)
抢答题:谁能在()里填上合适的量词
三、以小猴子所见为线索,积累并学会运用“又()又()”的词语
1.找出课文中“又()又()”的词语。
师: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兴)。是啊,因为他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故事告诉我们啊,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课文里是怎样形容它们的呢?赶快到课文里找找吧。 贴: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
2.练读词语。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要让大家感觉到是好东西哦! 3.拓展运用
(提示要点:完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来连接的)
那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这样的“又()又()”方式来说一说它吗?
四、以“小猴子所做”为线索,积累并学会精确地使用动词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认读并理解:掰、扛。(做动作)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哇,这一路上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等什么呢!我们赶快一起出发吧!看,玉米地到了!(课件出示)咦,画上怎么没画小猴子呢!是这样的,课文中写小猴子来到玉米这部分没有配插图,我想请小朋友帮我想想,这幅图上该画一只怎样的猴子呢?别急哦!还是先读读这部分故事是怎么写的吧!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你会画一只怎么的猴子?(提示:表情、动作)随机学习:掰、扛。(指导书写:掰)小猴子看见又大又多的玉米,它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高兴地读第一自然段,可加动作)
谁能用高兴的心情,把小猴子掰玉米的过程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生:小猴子心里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玉米,扛着往前走。 示新句型:
(谁 )看到( 什么 )就( 怎么样) 3.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后,又到了什么地方?你们对照提出的几个问题,边看图、边思考,自学下面几段课文。
(二)学习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并积累“摘、捧、抱、扔、追。
1.自由读,找一找小猴子的动作,并圈一圈。 小猴子继续走啊走,来到桃树下,走过西瓜地、还看见了一只小兔子,在这些地方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去读读写这三部分的课文吧!拿起笔,边读边圈一圈像这样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 讨论要点: (1)区别:捧、抱,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2)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3)扔:应该扔了三样东西。。
细心的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在这些词语里,除了“走、看见”这个词语用得多,还有哪个词用的多?(扔) 巩固新句型:谁能用刚才我们学习的新句型,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要按顺序
(小猴子)看到(桃子又大又红)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看到(又大又圆的西瓜)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小猴子)看到(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
(正是所有的东西都被扔了,兔子又没追上,小猴子才会两手空空回家去。趁机将另一只垂头丧气的猴子贴图贴上去)
五、体会小猴子当前所感,并能积极展望未来 师:同学们,这只小猴子下山后看见了许多可爱的东西。它扔了这个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一件事也没做好。
现在大家想一想,你们平时做事情时,有没有像小猴子一样的做法呢?
2017新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猴子下山》ppt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