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之教材古诗文梳理
必修四 苏武传 一、 指出通假字并解释:
①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② 与旃毛并咽之 ③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④ 空自苦亡人之地 ⑤ 信义安所见乎 ⑥ 法令亡常
⑦ 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⑧ 武父子亡功德
⑨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⑩ 前以降及物故 二、古今异义:
1.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 今义: 2.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 今义: 3.我丈人行也。古义: 今义: 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 5.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 6.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7.武等实在 古义:
8.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 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古义:
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古义: 11.此必及我 古义: 今义: 12.会论虞常 古义: 13.以货物与常 古义: 14.卧起操持 古义:
今义: 今义: 今义:
三、指出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意思:
1、单于壮其节 2、诚甘乐之 3、欲因此时降武 4、空以身膏草野 5、反欲斗两主 6、单于愈益欲降之 7、何久自苦如此 8、王必欲降武 9、天雨雪 10、羝乳乃得归
11、杖汉节牧羊 12、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13、惠等哭,舆归营 14、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15、绝不饮食
四、一词多义
使(1)数通使相窥观 (2)单于使使晓武 (3)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语(1)以状语武 (2)如惠语以让匈奴 引(1)虞常果引张胜 (2)引佩刀自刺
食(1)绝不饮食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3)廪食不至 (4)给其衣食
1
高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之教材古诗文梳理
发(1)方欲发使送武等 发:打发。 (3)恐前语发 发:被揭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发动。 五 、特殊句式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2)为降虏于蛮夷。 (3)何以汝为见。
(4)子卿尚复谁为乎。 (5)何以复加。
(6)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7)非汉所望也。
(8)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9)见犯乃死,重负国 (10)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11)皆为陛下所成就 (12)缑王等皆死,虞常得生
苏武人物素材拓展:
名家点评:
(汉)班固:孔子称“志士仁人,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使于四方,不辱爵命”,苏武有之矣。
(唐)李白: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水,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苏武》)
(唐)温庭筠: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苏武庙》) (元)张养浩:为臣惟命敢辞难,脱遇艰难亦自安。试看子卿持节处,雪花如席不知寒。(《苏武》) 适用话题:
话题1: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 材料加工:
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苫,而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不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人生之旅,要让我们心里的戈壁荒原开满鲜花,就只有直面挫折,而不是放大痛苦。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是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放羊老人却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下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2004年高考满分作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节选) 话题2:相信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
材料加工:
苏子卿在贝加尔湖湖畔。他披着一件白羊裘,毡履,毡裳,毡巾覆首,独立在苍茫无际的西伯利亚荒原当中,有雪潮一样的羊群在他背后。他在孟春的黄昏时分,待要归返穹庐,背景中贝加尔湖上的冰涛,与天际的白云波连山竖。
他向着东行,遥遥地望南翘首:眼阵中含蓄着无限的悲哀,又好像燃着希望一缕。他
2
高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之教材古诗文梳理 只相信自己,只相信自己的祖国。
他的心里只有大汉。卫律的劝说他不听,李陵的意见他当耳旁风。他新娶的胡女的眼泪留不住他,他的小儿子的小手拽不住他的衣襟。他谁的话都不听,他用他的坚持塑造了他自己。
一个野花烂漫的碧绿的大平原,平原中立着一个持杖的女人,背后也涌着一群归羊。那是苏武归国后的风光,他的弃妻,他的群羊无恙;可那牧羊女人的眼中,那含蓄的是悲愤?还是凄凉?(《女神》节选) 话题3:心灵的选择 材料加工:
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
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是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2002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与永恒拔河》节选) 话题4:自尊与他尊 材料加工:
《苏武传》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苏武与其副使张胜同被单于抓获后,面对单于的诱惑和威逼,苏武选择了精忠报国,而张胜最终选择了投降。以常理推断,对苏武的宁死不屈和拒不投降,凶残的单于不可能不杀他。但正是由于苏武的这种节操,却赢得了单于的尊敬和历史上的美名。而张胜、李陵乃至卫律,则被永远地钉在了耻辱柱上。事实上,历史上由于自尊而获得他尊的例子不胜枚举。(《苏武的尊严》节选) 话题5:道德与名节
材料加工:
中国人历来看重道德与名节。旧时高洁的文人即使在百般困顿之中,依旧保持\人淡似菊\的操守。古代烈女被市井泼皮碰碰手臂,竟然利刃断手,以致留下烈节牌坊。汉代苏武被迫牧羊,在冰天雪地中“渴饮雪,饥吞毡”,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凛然持汉节而不改其志。“时穷节乃现,一一垂青史”。所有这些,都留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佳话。(《道德与名节》节选) 话题6:信念
材料加工:
在苏武出使匈奴时,因随行人员参与了匈奴人的叛乱而被扣留。在危难之中,苏武处处维护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利益,既表现了对匈奴的修好之愿,又抱定必死的决心,决不“屈节辱命”。面对卫律始而威胁,既而利诱,最终又以断水绝粮相逼等手段的逼迫,他从容处之。在受审时,他甚至以自刎来避免受辱。后来的审讯中,卫律当场“剑斩虞常”以此胁迫汉使,副使张胜在此情况下投降了,而苏武面对卫律之剑,岿然不动。卫律又以富贵劝诱,苏武则直言怒斥,更以两国安危责之。在匈奴将他置于冻饿之境时,苏武仍然没有屈服,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信念,他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还是 “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念念不忘自己是汉朝的使者。匈奴又派故人李陵来劝降,企图打消他对汉朝的眷恋之情,苏武不作正面的交锋,只是以君臣和国家的大义自剖心迹,反倒使李陵感到羞愧,无言以对。(《信念》节选) 话题7:选择
3
高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之教材古诗文梳理 材料加工:
悠悠岁月,历尽多少冷暖:滚滚浪花,淘尽多少英雄,但伟人之风永存。 那是苏武牧羊的北海吧!苏武选择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节,发扬了华夏文明的优良品德。这样的选择崇高、无私!
浩浩天地,朗朗乾坤,多少仁人志士留芳百世,虽死犹荣。他们或是崇高无私,或是明智无悔,或是崇高质朴。正是他们所做出的无上光荣的选择,使得我们的民族摺焰生辉,使华夏文明万古流芳。
历史选择了苏武,苏武选择了崇高无私,选择了明智,选择了质朴。那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历史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引领着后来者在暗夜里找寻生命的座标,勇往直前而不迷失。(《无尚的选择》节选) 话题8:坚持 材料加工:
当苏武牧羊于北海时,单于派降将李陵到北海劝说苏武投降。李陵说:“单于诚心诚意等待您归顺,看来永远不会让您回大汉了。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罪,有谁知道您对朝廷的忠义呢?”李陵历数苏武出使匈奴以后一家的悲惨遭遇
(大哥和弟弟被迫自杀,母亲去世,妻子改嫁,儿女不知去向),妄图动摇苏武归汉的决心。但是,苏武却坚定地说:‘我平时就希望为朝廷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有了舍身报效的机会,就是挨刀斧、下汤锅,也是甘心乐意的。“他始终不受诱惑,为后人所颂仰。(《热爱祖国坚贞不屈的使者》节选)
优秀片段
1.荒凉的北海,羊群咩咩地叫着,不远处坐着一位手持汉节的人,从黑发到白头,用半生的心血续写着丹青。南方,皇帝一代又一代,然而,谁也不记得,遥远的北海上,立着一座汉朝不倒的丰碑。 汉节上的漆一层层褪去,老人的眼里却始终燃着一丝火光。匈奴的可汗惧怕:\怎么还有这么固执的人?\他更无法理解,这半生的重量承起的竟是中华民族永世的骄傲! 在生命的天平上,有人选择个人的荣辱得失,但是更有人选择个性的无碍释放,国家的繁荣太平,民族的坚贞气节。而往往是这些人,托起生命的天平,紧握永恒的绳索,在生命与永恒的拔河中,探到永恒的答案。
2. 悠悠岁月,历尽多少冷暖:滚滚浪花,淘尽多少英雄,但伟人之风永存。 那是苏武牧羊的北海吧!苏武选择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节,发扬了华夏文明的优良品德。这样的选择崇高、无私! 浩浩天地,朗朗乾坤,多少仁人志士留芳百世,虽死犹荣。他们或是崇高无私,或是明智无悔,或是崇高质朴。正是他们所做出的无上光荣的选择,使得我们的民族摺焰生辉,使华夏文明万古流芳。 历史选择了苏武,苏武选择了崇高无私,选择了明智,选择了质朴。那是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是历史的星空中最耀眼的星座,引领着后来者在暗夜里找寻生命的座标,勇往直前而不迷失。
3、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早已涤荡了风波亭的点点残血;几百年的潮起潮落,早已淹没了零丁洋里的声声叹息;几百年的猎猎西风,早已拂走了牧羊的老者;几百年的漫漫黄沙,早已淹没了西域路上的声声驼铃??
4、十九年的艰难困苦,没有使他倒下,他手中擎着汉节,在那远方伫立;十九年的威逼利诱,没有使他屈服,他手中擎着汉节,不忘那心中的祖国;十九年的孤独寂寞,远离祖国也没有让他忘却那远方的祖国。
5、十九年的饥寒交迫没有使他屈服,因为他心有正气;十九年的孤独寂寞没有使他疯狂,因为他心怀正气;十九年的风霜雪剑没有使他消沉,因为他心存正气。天地苍茫,在寒风凛冽的北海荒远上是一股正气支撑着他屹立千年而不倒。“天地有蒸气,杂然赋流形”“在汉苏武节”。
4
高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之教材古诗文梳理
6、大浪淘沙,千古风流人物。他爱国,故能在张胜事情败露后“引佩到自刺”;他坚忍,故能在单于的威胁利诱下不为所动;他忠贞,故能在北海十九年杖汉节牧羊。
十九年的艰难困苦,虽损坏了他强壮的身体,却丝毫不能撼动他坚定的信念。他用十
九年的风霜雨雪,表明了对大汉的忠心,对信念的坚守;历史用永远的丹青铁笔镌刻下了他的名字——苏武!
7、羁留匈奴十九载,始终不泯爱国心。
苏武——一个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当卫律马畜弥山,当李陵千金封侯,他无语,他仍坚守那颗对大汉矢志不渝的爱国心。
苏武——一个不被威逼利诱的天地英雄,当卫律举剑恐吓,当张胜屈服投降,他默然,他仍紧握汉节选择对大汉执着而圣洁的守望。
以毡毛积雪为食,与孤独寂寞为伴,节毛尽落,只剩下光秃秃的汉节,昭示着苏武
一根笔直的骨头,横亘天际,光照千秋。
8、苏武面对见辱负国,选择了引刀自刺,以死殉国,面对拥众称王、马畜弥山,选择了卧啮雪,咽毡毛。面对锦衣玉食、温床美梦,他以一颗忠于大汉的赤心选择了北海牧羊,寒苦孤寂,直到须发皆白,节旄尽落。他的选择未曾在卫律的剑锋下屈膝,没有在单于的高官富贵下折服,没有在李陵的真情热泪下动摇。
9、窖卧啮雪,什么样的精神让苏武在寒风凛冽中生?毡毛并咽,什么样的信念让苏武在极度困厄中存?杖节牧羊,永不屈服;节旄尽落,亦不肯降。纵太夫人已不幸,纵结发妻已更嫁,纵女弟、子女存亡不知,我们的苏武不会背叛大汉朝,我们的苏武不会投降于匈奴。好一个大丈夫苏武!
10、好一个苏武!杀头的“罪”下不倒你,许诺的富贵荣华迷不倒你,“羝乳乃得归”的无望压不垮你,因为你有一身的正气。虽然是十九年的风餐雨露,虽然是十九年的无边孤寂,仍然保持了一个高尚的自我。怎不叫天地动容、自然添色、历史增辉!
11、不是任何人都能忍受寒沙衰草、万里无人烟的孤寂;不是任何人都能抵挡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利诱;不是任何人都能将自己的使命坚守十九年而不改变。但,你做到了,苏武。
你用你的刚烈让敌人折服,你用你的忠心使叛者羞愧,你用你的坚韧让气节在你身上闪耀。“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十九年的不改初衷,不辱使命,历史永远镌刻下了你的名字——苏武!
12、沧海横流,什么是英雄本色?一段历史,一个佳话,一位老者持节立于沼泽戈壁之中,刚毅的目光却依然眺望着祖国的山川。苏武,你没有用硝烟来渲染你的坚毅,你也没有用鲜血衬托你的壮烈,你却用十九年的时间为我们讲述了什么是英雄本色!
13、那深邃到冻结的苍穹,那固执的守望岁月的莽原,那默无一言的河川,以及那杖汉节,它们一起念出你的名字——苏武。在时间的坐标轴上,你选择了永恒与坚贞——纵然威逼利诱刀戟加身,也要“以身膏草野”,纵然“拥众数万,马畜弥山”,也决不低下忠于国的头颅,忠贞爱国,义不叛汉。你选择的是一条多么坎坷颠簸的报国路啊!然而你走得轰轰烈烈,气贯长虹!
14、苏武,当真是一根不折之脊梁。面对单于百般利诱而坚守信念,毅然决然走向朔风大漠。历十九寒暑而矢志不移,擎一支旄节,漫走于茫茫大漠。挥一支羊鞭,在无语中演绎着坚守的伟大,怀一颗对大汉炽热的忠心,挺一根对大汉宁死不折的脊梁,与万里长风、无声冷月为伴,他的铮铮傲骨演奏千古绝唱!
15、羊儿终于耐不住寂寞与严寒,咩咩叫着,那个形容枯槁的牧羊人握紧手中的汉节,南望。任亘古的冰雪连峰肆虐,单于的要挟、卫律的利诱、李陵的奉劝都改变不了他一心向汉的气节。这便是坚韧不屈的苏武啊!就一口冰雪将毡毛咽下,富贵淹溺在北海;擎一支汉
5
高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之教材古诗文梳理 节将忠心深埋,名利推开在心外。
成品展示
拜谒苏武墓
拜谒苏武,是在阳春三月的一个日子里。武功城里,桃杏花开得正繁,麦苗己经起身拔节,碧森森的连天空都要染绿了。出武功老县城往北行约3里地,就到了那个因苏武而著名的龙门村。苏武墓就掩隐在一片绿色里。墓呈圆锥形,土封而成,高约4米,南北东西约有30平方米的面积,杂草野花密匝匝挤满了墓地。墓前有“汉典属国碑”和“重修苏武门碑”两块,俱为清代建筑,风吹日晒,倍显苍凉。苏武不是皇上,也不是三公九卿,在现在人眼里,他只是一个倒霉鬼。人都想神气富贵,情愿费时费力来拜他这个倒霉鬼的人,毕竟有限。倒霉鬼没有经济效益,故而无必要的保护和管理。没有人收门票,也没有讲解员,倒是一位放羊的老汉漫不经心、无所顾忌地讲了墓主人的事情。老汉只牵着一只羊,跟在羊后面的是几只小羊羔,欢蹦乱跳的极不安分,老汉就不时地被羊缰绳拽得摇摇晃晃,但这并不影响老汉说话。老汉说话时的神态颇有几分高古之气,旱烟锅上的红火星明明灭灭,更增添了几分历史感。
老汉说,要说苏武这个人嘛,差不多跟老汉我算同行,都是个放羊的嘛。他在北海放羊,我在他的墓前放羊,差就差了点时间。说到这里,老汉笑了,说老汉我的名字叫苏北海,是我爷起的,苏北海跟在北海放羊的苏武就是一回事嘛,就这么个名字,便把我老汉放羊的命运给决定了。
放羊老汉抿住嘴咂了两口烟,说成天围着苏武墓转圈圈,时间久了,就觉得苏武跟我近,近得就跟老哥兄弟一般。这当然只是一种感觉,说到底,苏武是咱的先人呢。当初,苏武北使匈奴时,官职也不小,中郎将,怎么说也是个将军吧。北海可是个荒无人烟的苦寒之地,苏武去了那里,匈奴人也不给他送粮食,也不给他盖房子,还要让他死。可人的命是没法说的,有的人,一碰就没命了,有的人,七灾八难,天亏人害,可就是不死。苏武先人就是这后一种人。没有老鼠,苏武就挖老鼠洞,老鼠洞中有老鼠积攒下的草籽儿,苏武就用鼠洞里的草籽儿充饥,硬是不死。苏武出使匈奴,是持有汉节的,相当于现在的身份证,但那时的汉节是个杆子,上面有旌帜毛穗。北海风大雪狂,时间久了,汉节上的旌毛都掉光了,可苏武不分白天黑夜放羊睡觉,都把汉节抱在怀里,一心归汉呐!
说到这里,苏北海老汉激动了,猛拽了一下牵着的羊,双手一拱,向着苏武墓拜了三拜,大声说,苏武先人骨头是最硬的,他在北海时,投降匈奴的汉将李陵去劝说过他,当下被他骂了个狗血喷头,他说人活着不能像条狗,谁给它肉吃就帮谁咬人。人各有志,不可勉强,我这条命是汉家的,死也要把它献给汉家。你们说,苏武这人忠不忠?他在匈奴十九年,苦楚受尽,磨难受尽,却始终坚贞不屈,终于归汉,这般英烈之祖不拜,还要拜谁?拜秦始皇?我才不拜呢,当时修长城,害了多少军队!孟姜女哭长城的戏没听过?
老汉说着,拱手又一拜,一脸崇敬。我随着苏北海老汉,也对苏武先祖行了九叩十八拜的大礼。我拜得非常认真。苏北海老汉很高兴,执意要我去他家喝羊奶。我哪儿有资格喝“苏北海”的羊奶,那是维系铁骨铮铮节操昭昭的“苏北海”生命的救命水,凡人如我者,岂敢消受。
我谢过了老汉,于暮色之中返回县城,炊烟弥漫之间,我似乎隐约看到了持节牧羊的苏武的不屈形象。我心里当然明白,这个形象的获得,就来自在苏武先祖墓前放羊的那个苏北海。
忠魂不灭,苏北海老汉便是苏武先祖在新时代的化身。
永远的苏武
(2005年高考四川省满分作文)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
6
高2013届高考语文复习资料之教材古诗文梳理
大汉最深切的眷顾。一边是高官厚禄,一边是赤胆忠心:站在忘却与铭记之间、站在逸豫与忧劳之间,他选择了忘却富贵,选择了铭记忠心给人性涂上最浓重的一笔。
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望,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游荡于寒沙裹草;他要用挺直的脊梁,(驾)架起横亘天山,沟通中原的飞虹。 哀叹,当汉使谋反事败;正气,当苏武拒绝折节叛敌;惊诧,当单于面对这个宁死不屈,不为富贵所动的铁血男儿;执著,苏武举起羊鞭,选择作高山雪莲那执著而圣洁的守望。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做伴,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在心灵深处。胡茄幽怨,他与孤冢为伍,怅望大漠飞雪,将“荣华富贵,千金封侯”的许诺忘却得一干二净。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铭记祖国,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犹能忘。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铭记下对大汉忠贞不渝的信念,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把那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惊奇,书写了一段铭传千古的悲歌。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勇气,忘却了单于荣华富贵的引诱,在大漠黄沙中渐行渐远,把那群枯瘦的羊群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洒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
历史不能忘记,在浮华与坚守之间,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原的铁血男儿,用不屈与铮铮傲骨作出了最完美的诠释,忘却富足,成就气节;铭记祖国,造就伟大。
我明白了,在忘却与铭记之间,在享受与坚忍之间,那行于枯草寒冰之上的苏武,用执著与信念作出了最美好的答案:富贵,只不过过眼云烟,忘却,便是它的最好归宿;忠心,方才是历史永恒,铭记,是它的精神家园。
壮哉,那永远的苏武!伟哉,那震撼人心的忘记!奇哉,那惊天动地的铭记!雄哉,那一段忘记与铭记的千载颂歌!
7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必修教材文言文梳理之苏武传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