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曹冲称象 导学案设计
课题 曹冲称象 课型 新授课 《曹冲称象》讲的是一个经典的历史故事,课文按照“遇难题→议办法→讲步骤”的思路展开,表现了曹冲的聪明机智,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本课导学案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把握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设计说明 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识字、品文的过程中,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在突破教学难点的学习中,运用角色模拟及直观试验的方法,使抽象的文字具体化,帮助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听、说、读、写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中体会探究的快乐,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方法。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字;结合句子理解“直”和“才”的意思。(重点) 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知道这个方法好在哪儿(难点)。能读出人物对话所表达的意思(难点)。 3.能从曹冲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难点) 4.通过学习曹冲称象的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的道理。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学生)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1.出示苹果,引导学生思考:想一、图片激趣,导入新课(用时:10分钟) 知道苹果的重量怎么办? 学生活动 1.结合生活经验说出自己想到的方法。新- 2.引导学生思考怎么称大象的重2.学生自由说称象的办法。 量。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并组3.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词。 目。学习“曹、称”两个字。 “称”是多音字,可以扩展识
记。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圈画生字。 2.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自由读文,一边读一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生字。 (1)指名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中都2.读课文第1自然段。 有哪些人物。引导学生随文识记二、初步读文,自学生字(用时:20分钟) 字词:重、官员、议论。 (1)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 (2)引导学生质疑,提出还有哪些(2)说一说生字的特点,再说一说自词语不太理解。 3.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多种形式读课文。随文识记“根”“柱”。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训练,并了解这是一头怎样的大象。 己识记的方法,并轮流读词卡。 3.认真读课文,画出描写大象的句子。 (1)练习用“又……又……”说话。 (2)理解“一边……一边……” 的含义。 (2)小组合作,情景表演。展现官(3)小组合作,分角色演一演。 员们看着大象议论的场面。 1.指读本节课学习的字词。 2.指导写字。 1.按照字卡词卡认真读,注意读音。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2.认真观察“柱、底”,在小组内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三、认真观察,写好生字(用时:10分钟) 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练习书写。 (2)引导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怎样写(1)“柱”是左右结构,要注意左窄更好看,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右宽。 (2)“底”要注意笔顺。 3.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练习书写的3.大胆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勇敢成果,并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观察指接受同学的质疑和建议。 4.练习书写生字。 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5.展示纠错。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复习生字、生词。 (1)开火车复习生字并组词。 (2)出示词卡,轮读词语。 1.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积极参与生字的复习活动,在活动中认真倾听,动脑思考。 一、复习巩固,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 2.出示课文题目,引导学生回忆2.结合上节课的内容说一说称象的称象的原因。 1.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原因。 1.(1)学生认真读课文第3自然段,(1)学生自由读文,随文学习生字画出生字——“杆、秤、砍”。准“杆、秤、砍”。 确地读字音。说一说怎么识记这几(2)帮助学生了解官员们想到的称个字。 象的办法。 (2)了解官员们想到的办法。 (3)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关注曹(3)读一读描写曹操表情的句子,说操的表情,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一说自己的感受。 2.(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1)引导学生读文,随文学习生字“线、止”。 二、边读边演,实验学文(用时:15分钟) “线、止”。 (2)读课文,画出曹冲称象的步骤,(2)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文中曹冲想再和同桌说一说。 出的办法,弄清楚曹冲称象的步骤。 (3)结合自己在视频中看到的,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步骤。理解“船舷”(3)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曹冲是什么。 称象的过程。 (4)认真观察老师实验,按一定顺序(4)教师实验。展示下沉、沿着水描述自己看到的步骤。 面画线、换东西后再下沉到与画线的位置相一致为止、称重等过程。 3.学习课文第5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量”。引导学生识记生字。 3.(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量”。 (2)画出描写曹操表情的句子,说一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理解“果然”的意思,“果然”说明了什么,并用“果然”练习说(2)引导学生关注曹操的表情,说话。
一说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1.引导学生想一想还有没有更好三、拓展延伸,总结全文(用时:10分钟) 的称象办法。引导学生对曹冲的方法进行改进。 2.引导学生讲一讲还知道哪些描写古代小孩儿聪明机智解决问题的小故事。 1.(1)想一想曹冲的办法中有哪些是可以改进的。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一个称象的好方法。 2.讲一讲自己在课外阅读中读到的古代小孩儿聪明机智解决问题的小故事。 1.按照词卡认真读字词,注意读音。 2.认真观察“杆、秤、做、岁、站、船、然”几个字。在小组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练习书写。 (1)“杆、秤、做、站、船”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要紧凑。 (2)“岁、然”要注意笔顺。 3.大胆展示自己的书写成果,勇敢接受同学的质疑。 1.指读本节课学习的字词。 2.指导写字。 (1)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四、认真观察,写好生字(用时:10分钟) 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引导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怎样写更好看。 3.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练习书写的成果并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姿势。 6 一封信 导学案设计
课题 一封信 课型 新授课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设计说明 读中识字、悟情、达意,获得对文本的理解。因此,我把“以读带讲”“随文识字”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情、读出意、读出境、读出神,在读中理解、积累和感悟。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朝、重”。(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3.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浓浓的亲情,体会亲情的可贵之处。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完成预学案作业。(学生) 2.准备字卡、词卡,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学生观察图画,交流:一个小一、板书课题,质疑导入(用时:5分钟) 1.课件出示露西给爸爸写信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2.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3.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展开阅读。 女孩(露西)在(给爸爸)写(一封)信。 2.学生朗读课题,质疑:为什么要给爸爸写信?是怎样写的?写了几次? 3.学生朗读课文,在课文中寻找相关的答案。 1.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活动: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巩固课前预习成果。 (2)引导学生同桌合作,互读互议,针二、讲读结合,随文识字(用时:23分钟) 对读错的字音进行巩固。 (3)引导学生带着课前质疑默读课文,找出答案。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露西给爸爸写信的原因,学习第1自然段的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露西给爸爸写信的原因。 (2)教师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运用字理识字法认读“封”字。 3.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写信前露西都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1)学生读准每一个字音,读通每一个句子,遇到困难可以向同桌请教。 (2)同桌轮流分自然段朗读全文,相互纠正字音,并多读几次。 (3)学生默读课文,重点圈画出露西写信的原因及信的内容。 2.学生根据第1自然段回答问题,并识记“封”字。 (1)学生交流:因为爸爸出国了,要过半年才能回来,所以露
做了什么”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回答露西的做法,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识记加点字。 ①她打开空调,又洗了一些土豆,削好后放在锅里。 ②她朝窗外望了一眼。 4.教师引导学生围绕第一次写信的相关内容学习第3~5自然段,识记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露西写了几次信?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第一封信的内容,识记“刮”“胡”“灯”“修”“冷”等字。 (3)教师指名朗读课文,并交流写信时的心情。 (4)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露西写信时的心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教师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4、5自然段,识记“肩”“团”。 西要给爸爸写信。 (2)学生流利地朗读第1自然段,观察字理图,看清“封”的字形和字义。 3.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圈出描写露西动作的语句。 (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第2自然段,读准“削”“锅”“朝”的字音。 (2)学生交流答案后正确、流利地朗读课件中的句子,尤其要读准加点字的字音,然后想办法记住“削”“锅”“朝”三个字,和同学商议时要注意倾听同学的想法,选择最好记的识字方法。 4.学生读第3~5自然段,体会露西写信的内容和心情,认读“刮”“胡”“灯”“修”“冷”“肩”“团”。 (1)学生交流:露西一共写了两次信。 (2)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读准这几个字的字音,共同商议识记这些生字的好方法。 (3)学生朗读并交流:露西很不开心,爸爸不在,没有人逗她玩。灯坏了,露西和妈妈修不好,家里很冷清。
(4)学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露西,带着伤心、孤单的心情朗读。 (5)学生分角色朗读第4、5自然段,观察字理图识记“肩”“团”。 1.学生观察“信”“今”“圆”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写字表上的一部三、观察交流,指导书写(用时:10分钟) 分生字,引导学生观察例字。 2.教师可用课件演示每一个字的书写,一边演示一边讲解书写要点。 3.教师组织学生观察例字,练习书写。 4.教师展示学生书写成果,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笔”“句”,找出难写的笔画。 2.学生一边观察书写,一边倾听讲解,尤其要弄清楚书写要点。 3.学生看例字,先临写一个,再练写两个。 4.学生评议,重点说清楚哪个字哪个笔画写得好。 四、布置作业,延伸拓展(用时:2分钟) 布置作业: 如果露西将第一封信寄给爸爸,爸爸看到后心情会怎样?把你的想法说给家里人听。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一、复习引入,表达交流(用时:8分钟) 教师指导 1.教师将字卡制成信封的样子,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 2.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复习第一封信的主要内容以及信中露西所表达的心情。 学生活动 1.学生认读封、削、锅、朝、刮、胡、灯、修、冷、肩、团等字并组词。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读第3自然段交流第一封信的内容,并学生完成作业: 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露西的爸爸,读一读第一封信,然后想一想自己现在的心情。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年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