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一中2013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24. 著名史学家吕思勉曾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作这样的评述:“《书经·洪范》载‘汝则
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此以(一)君主(二)卿士(三)庶人(四)龟(五)筮,各占一权,而以其多少数定吉凶。”材料反映出的主要观点是 A. 中国早期政治极具神权色彩 B. 中国早期政治充满迷信愚昧 C. 中国早期政治实行等级制度 D. 中国早期政治带有民主遗风 25. 开元十年,唐玄宗向天下颁布他写的《孝经注》,开元二十一年,玄宗又完成了《御
注道德经》,开元二十二年又颁布了他注释的《金刚经》。唐玄宗的这一做法 A.推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是商品经济和市民阶层发展的体现 C.有利于后世儒学的创新发展 D.违背中国传统思想发展的主流趋势
26. 厘金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原是1853年实行的一种临时筹款方法,即一
种由地方督抚自行掌握的酌量抽厘的商业税,实行遇卡抽厘,税款完全出自华商而不涉及外商。至1931年,沿袭70余年的厘金制度被废除。下列对厘金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A.是清廷镇压革命的需要 B.削弱了本国商品竞争力 C.是强化重农政策的手段 D.便于地方割据势力抬头
27. 康有为以儒家典籍《公羊传》“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说和《礼记?礼运篇》
“乱国、小康、大同”来比附阐释西方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这表明 A. 维新派以“中西汇通”来冲破“中体西用” B. 康有为以西方历史进化论取代儒家历史循环论 C. 维新派以民主共和制为改革目标 D. 儒家学说与西方民主思想是相通的
28. 梁启超在一封家书中写到:“时局变迁极可忧,北(洋)军阀末日已到,不成问题了。
北京政府命运谁也不敢作半年的保险,但一党专制的局面谁也不能往光明上看。尤其是利用工人鼓动工潮……结果闹到中产阶级不能自存,而正当的工人也全部失业。”这封家书的内容反映了梁启超
A.对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满 B.对当时国民革命产生的忧惧 C.对国共两党合作的肯定 D.对农村工农政权建立的期冀
29. 1956年某县人均分配口粮401.6斤,现金42.85元,1963年人均分配口粮85.6斤,
现金13.15元。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生活资料 B.生产出现大倒退,经济水平下滑 C.人口生育高峰造成人口急剧膨胀 30.
D.“大锅饭”浪费了大量的粮食和其他财物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谈及经济体制改革时语惊四座,充分表现了总设计师的高瞻远瞩。然而,当时有的大报仅刊登了一条不足200字的报道和一幅照片,至于谈话内容则只字未提。当代有学者评论说“邓小平的高瞻远瞩变成多数人的共识,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对邓小平当时的“高瞻远瞩”的合理解读是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 C.全面阐述“一国两制”的构想 D.提出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结合
31. 面对波斯人的入侵,雅典使节向斯巴达人保证说,他们绝不会背叛希腊人,因为他们有
着共同的血缘和语言、共同的祭坛……在城邦危机时代,“泛希腊主义\的思想观念日益强烈。从表面上看,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形成似有助于希腊世界的政治统一,但是希腊人的文化认同感植根于更深刻的层次。在他们看来,他们与非希腊人的本质区别正在于他们是生活在城邦里的,而非希腊人不是;他们作为“城邦动物\的属性才构成希腊文化一致性的原初基点,其他的表征均衍生于此。该材料
A.论述了希腊没有形成统一国家的原因 B.体现了希腊人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 C.说明了希腊城邦之间矛盾重重 D.解读了希腊民主政治的内涵
32. 科学史家丹皮尔说过:“地位仅次于天使的人类本来是从宇宙的中心地球上来俯览万物的,而今却变成了围绕着千万颗恒星之一旋转的一个偶然的小行星上面有机发展锁链中的一环。”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
A.经典力学将天地运动统—起来,因而人类不该俯视万物 B.日心说改变了对宇宙的看法,从而否定了人是“万物之灵”
C.相对论弥补了对宏观世界认识的不足,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D.进化论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和密切相关的,人类并不比其他生物更“尊贵”
33. 普利策奖是当今世界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图6是
1948 年普利策奖获奖漫画《今天的和平》。体现作者寓意的是
A.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B. 说明原子弹的存在维系了二战后世界的和平 C. 二战后美苏“冷战”对抗严重危害了世界和平 D. 表明欧洲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己经形成 34. 撒切尔主义是指撤切尔夫人上台后(20世纪80年代)
的一股意识形态,它反对建立在凯恩斯经济学和对福利国家的支持之上的“共识政治”,是更为广泛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国际性的反对平等主义和集体主义倾向的一部分。在撒切尔主义的主宰下,……以至于几年前英国一家电视台在做“你最痛恨的100个最坏英国人”的民意调查时,撒切尔夫人以高票荣膺探花。你认为出现这种调查结果是因为其
A.使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发展持续低迷 B.反对对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凯恩斯主义 C.造成了贫富差距过大和社会分裂 D.不符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框架 35. 下图为1965—1995年世界出口方向(占世界总出口的百分比)示意图,它反映出
A.发达国家一直主宰着二战后的世界贸易 B.美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C.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附庸 D.90年代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
40.(2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马尼拉大帆船(指中国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的马尼拉都连接起来,运来的白银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
——(法)布罗代尔 《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前的200年,中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落伍者。现代化之于中国,有梦却无路。是新中国的诞生,使中国人的梦想有了清晰的“时间表”:用100年时间基本实现现代化。
——《决定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
材料三 近代前后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量、茶农数估算表
材料四 1887年上海工夫茶的平均价格就达每担14.5两,而印度茶每担14两银就可获利。1889年,印度茶叶出口英国市场的总值第一次超过了中国达9450万磅,高出中国整整1472万磅。而中国的茶叶种植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由个体茶农采制小量茶叶,然后运往各处叫卖几天”。“中国种茶之法不用肥地物料,不去地下野草,亦不删除旁枝,又不换去老树,又不移种新地”。资本不足的茶农和茶商在苛捐重压下,为求生存,于是,将本应用于制茶工艺改进上的智慧,用在了茶叶的制假上。
——材料三、四均出自《中国近代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主要原因。(4分)
(2)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论证“新中国成立前的200年,中国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落伍者”的观点。(8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近代中国茶叶产销的变化趋势并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13分)
41.(12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卡尔?马克思认为,各工业化国家将先于其各自的殖民地爆发革命。他指出,西方资本家正不断将其剩余资金投向殖民地,而在那里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与他那个时代的所有社会主义者一样,马克思认为这些投资将持续下去,并且这些殖民地将成为像其西欧母国那样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
马克思也曾预期,随着各殖民地走向工业化和繁荣昌盛,原先西方的制造业中心将会因此衰落,并造成工人失业。这反过来最终会迫使受苦的西方工人阶级起来反抗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发……
今天,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我们看到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马克思所担心的完全相反。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原先西方的殖民地,即现在的第三世界。这样,历史把马克思的结论整个颠倒了过来。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思的观点。(2分)
(2)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历史把马克思的结论整个颠倒了过来”,请结合史实评析这一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0分)
41.( 1)殖民地也将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西方各工业化国家爆发。(2分) (2)示例:
表态:赞同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观点。(1分)
论证:①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过生产关系的调整,缓和社会矛盾。如西方工人阶级通过议会、工会组织等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西方国家实行福利制度等,从而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②社会主义革命没有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而是发生在经济政治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俄国、中国等。③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掌握着主导权。如:各殖民地或第三世界并没有实现工业化;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间的贫富差距日益加大。④至今这种差距一直在扩大,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第三世界仍将成为世界革命的中心。如今天政局动荡社会混乱仍是第三世界国家居多。 (任意三点得7分)
结论:马克思是从工业革命的兴起时期的历史得出观点,斯塔夫里阿诺斯是从今天历史发展的角度得出观点。因此我同意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历史把马克思的结论整个颠倒了过来”的观点。(2分)
45.(1)合并赋役项目,统一征收银两;以田亩多少为主要征收标准;允许纳银代役。批判传统僵化的儒学思想,追求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是反封建民主思想的萌芽。(9分) (2)一条鞭法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工商业经济兴盛的现实,放松了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但其禁讲学毁书院的行为,钳制和阻挠新思潮的兴起,强化了思想专制。(6分)
46. (1)从主张走中间道路到承认中间道路失败;从主张和平改良到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支持中共的革命主张。(6分)(2)民主党派没有实现其主张的条件;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独裁内战,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迫害;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受中共新民主主义的思想影响和统一战线政策的推动。(9分)
47.(1)背景:经济危机爆发(3分),各国提高关税保护本国工业转嫁危机,德国工业市场受限(2分);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影响德国工业发展空间(2分)。实质:抢占殖民地(2分)。
(2)应和平崛起(2分);及时警惕并制止导致战争的因素(2分);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2分)。
48.(1)战后美苏争霸、两大阵营对峙;法国地位衰落;欧洲开始走向联合。(6分) (2)特点:独立自主、民族主义(民族利益至上)。
影响:对维护法国的主权和独立,提高法国国际地位,推动欧洲联合和世界多极化发展有积极作用。但限于国家实力,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法国的国际地位。(9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陕西省榆林一中2024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历史(精)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