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的气候
一、单项选择题
读“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图”, 完成1~2题。
1.图中能正确反映我国东部1月、7月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分别是( ) A.③和① C.④和②
B.③和② D.④和①
2.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差异 ②大气环流影响 ③距海远近不同 ④地形差异 A.①② C.①④
B.①③ D.③②
(2015·广东湛江质检)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秋景秋色差异甚大。下图中“三纵一横”四条线路是《中国国家地理》编辑部策划的寻访秋天的路线。读图完成3~4题。
3.沿线路Ⅰ、Ⅱ、Ⅳ穿越甲区域时均能看到的景色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B.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D.暖温带草原
4.世界范围内我国的四季更替最鲜明,四季类型组合也特别丰富。4条线路中只经历了“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和“长夏无冬,秋去春来”两种四季类型的是( )
A.I线路
B.Ⅱ线路
C.Ⅲ线路 D.Ⅳ线路
下表为我国五个自治区行政中心城市气候资料表。读表格数据,回答5~6题。
城市 ① ② ③ ④ 南宁 夏秋降水 量(mm) 153.2 351.5 165.6 435.0 868.8 冬春降水 量(mm) 124.4 66.0 37.1 9.8 431.8 7月平均 气温(℃) 25.7 21.9 23.6 14.9 28.3 1月平均 气温(℃) -15.2 -13.5 -9.0 -2.3 12.8 5.代表银川的序号是( ) A.① C.③
B.② D.④
6.城市①冬春季节降水较多的原因是受( ) A.副高控制 C.热带气旋影响
B.蒙古高压控制 D.西风气流影响
(2015·江苏泰州测试)我国各地雨季起讫时间有所不同,但却有其内部规律,下图是2013年5月1日~8月31日部分地区平均逐日降水量(mm)直方图。(注:淮河流域年降水量约为600~800 mm)据此完成7~8题。
7.上图中降水资料反映了我国( ) A.降水年际变化较大 B.北方雨季比南方开始晚 C.南方降水变率比北方大 D.北方旱,南方涝
8.根据资料分析,2013年淮河流域( ) A.降水丰富,农业丰收 B.降水比正常年份偏少
C.洪涝灾害严重,经济损失大 D.淮河水污染严重
(2015·江西赣州模拟)下表示意我国四种农作物种植的适宜气候条件。读表回答9~10题。
农作物 ① ② ③ ④ 生长期平 均气温(℃) 18~30 20~30 15~18 20~30 ≥10℃ 积温(℃) >3 500 >3 500 >1 600 >8 000 降水量 (mm) >600 350~1 000 200~500 >1 500 日照时数 (小时) >800 >2 000 >800 >2 000 9.四种农作物中,适宜在鄱阳湖平原种植的是( )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10.成都平原不适宜种植农作物②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条件不足 C.水热配合不好
B.水分条件不足 D.光照条件不足
(2015·陕西宝鸡质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如副高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则雨带处于( ) A.南部沿海一带 C.华北地区
12.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 ) A.我国受副高控制最明显 B.我国锋面雨带控制华北地区 C.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
B.长江中下游地区 D.东北地区
D.台风已蓄势待发 二、综合题
13.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地名 广州 南昌 郑州 五台山 成都 乌鲁 木齐
(1)表中资料显示,我国(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 A.各地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B.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C.东部季风区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D.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
(2)表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例最小的地点是____,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点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年降水量的原因。
14.读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年降水量和月平均气温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年降水量 (mm) 1 680.5 1 598.0 635.9 913.3 976.0 194.6 春季降 水量(%) 30.8 43.6 19.9 13.5 16.5 34.2 夏季降 水量(%) 44.3 31.2 53.2 62.3 62.9 33.1 秋季降 水量(%) 17.7 12.8 22.3 21.1 18.3 24.0 冬季降 水量(%) 7.2 12.4 4.6 3.1 2.3 8.7
(1)图中气温变化有明显特点,请你归纳出三点。
(2)图中四城市降水量的变化情况显示我国_________。(填字母) A.夏季降水量的比重自南向北递减 B.夏季降水量的比重自南向北递增 C.年降水量自南向北递减 D.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
(3)据图归纳广州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中信息,指出哈尔滨所在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及多发时间。 答案
1.C 2.A 第1题,我国东部气温总体上南高北低,同时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大,据此可判断代表7月和1月的气温曲线分别是②和④。第2题,冬季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差异大,同时北方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大而气温更低。
3.B 4.B 第3题,由图可知,甲区域位于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应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第4题,“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应位于我国的温带地区,“长夏无冬,秋去春来”应位于我国的亚热带地区,图中Ⅱ路线经过了这两种地区。
5.C 6.D 第5题,银川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小且集中于夏季。对比表格中的数字可知,①为乌鲁木齐,②为呼和浩特,③为银川,④为拉萨,故C项正确。第6题,乌鲁木齐处于北半球中纬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热带气旋影响不到,蒙古高压和副高控制下不会产生降水天气,故A、B、C三项均错误;冬春季节,西风带从大西洋带来的水汽遇山地抬升作用影响,形成的降水较多落在迎风的乌鲁木齐,故D项正确。
7.B 8.C 第7题,根据图文资料可知,我国锋面雨带由南向北推移的规律,南方雨季来得早,北方雨季来得晚,降水季节变化大。第8题,通过纵坐标可以得出,淮河降水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易发生洪涝灾害。
9.A 10.D 通过分析表中信息可知,①②两种农作物所需要的积温较高,均超过3 500℃,适宜在鄱阳湖平原种植。④农作物所需积温太高,不适宜在鄱阳湖平原种植。
11.B 12.C 第11题,雨带即冷暖气流的交汇处,图中显示冷暖气流交汇处刚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第12题,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一般在冬季,则此时锋面雨带已撤离我
国大陆。
13.解析:题目通过图表显示六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差异,体现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排列各城市各季节所占年降水的比重,以显示各地降水的时间差异性。第(1)题,要对照图表仔细研究答案表述,逐一区分排除。其中“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的表述过于绝对。东部季风区的南方降水春夏较多,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第(2)题,直接依托表格数据和对项目的理解,南昌夏季降水最少,其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伏旱。第(3)题,某一季节的降水量等于年降水量乘以该季节降水量所占比重。分别进行计算求得乌鲁木齐是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方,突出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内陆环境,降水少的原因主要是海陆位置即距海远,水汽少造成的。第(4)题,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很明显是由于地形的影响而形成地形雨。
答案:(1)D (2)南昌 夏季副热带气旋盘踞此地,形成伏旱降水偏少 (3)乌鲁木齐 距海远,水汽少 (4)五台山地形雨增加了降水量
14.(1)夏季(7月)普遍高温;冬季(1月)南北温差大;自南向北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 (2)C (3)特征:年降水量多(在1 6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夏季(800毫米左右)。成因:广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雨季长,台风活动较频繁。 (4)寒潮,冬半年;洪涝灾害,夏季。
国大陆。
13.解析:题目通过图表显示六个城市的年降水量差异,体现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排列各城市各季节所占年降水的比重,以显示各地降水的时间差异性。第(1)题,要对照图表仔细研究答案表述,逐一区分排除。其中“各地降水量季节分配极不均匀”的表述过于绝对。东部季风区的南方降水春夏较多,华北平原的降水量集中于夏、秋季节。第(2)题,直接依托表格数据和对项目的理解,南昌夏季降水最少,其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形成伏旱。第(3)题,某一季节的降水量等于年降水量乘以该季节降水量所占比重。分别进行计算求得乌鲁木齐是夏季降水量最少的地方,突出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的内陆环境,降水少的原因主要是海陆位置即距海远,水汽少造成的。第(4)题,五台山年降水量高于郑州,很明显是由于地形的影响而形成地形雨。
答案:(1)D (2)南昌 夏季副热带气旋盘踞此地,形成伏旱降水偏少 (3)乌鲁木齐 距海远,水汽少 (4)五台山地形雨增加了降水量
14.(1)夏季(7月)普遍高温;冬季(1月)南北温差大;自南向北气温年较差逐渐增大。 (2)C (3)特征:年降水量多(在1 60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夏季(800毫米左右)。成因:广州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夏季受夏季风影响,雨季长,台风活动较频繁。 (4)寒潮,冬半年;洪涝灾害,夏季。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第4章 第3节 中国的气候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