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24座温室大棚优质加工型番茄育苗基地建设项目。
1.1.2建设地点:杭锦后旗陕坝镇中南渠村康尔莱生态园区。
1.1.3承办单位:内蒙古屯河河套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1.1.4承办单位项目负责人: 1.2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杭锦后旗“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 2.陕坝镇“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 3.项目区耕地利用勘察报告。 1.3项目提出的背景。
杭锦后旗具有种植番茄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土地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降水少,空气相对湿度低,雨热同季,非常有利于番茄的生长。本地区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非常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茄红素含量高于新疆番茄酱茄红素的含量,生产的番茄酱酸甜适度、口感好。杭锦后旗番茄原料生产具有严格的技术规程,有黄河水自流浇灌土地,旱涝保丰收,产量高、质量好,原料生产条件有良好的
1
保障;杭锦后旗现有耕地面积132万亩,约有100万亩适合种植番茄,按照四年轮作倒茬,每年可安排25万亩左右。2010年番茄种植面积8.02万亩,只占可利用面积的1/3,因此,杭锦后旗番茄种植面积发展空间是很大的;番茄制品主要销往国外市场,和新疆相比离口岸近,运输成本低,有着区位优势;本地区土地肥沃,技术成熟,种植番茄比较效益好,农民种植番茄的积极性高。这就为发展番茄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地利条件。
内蒙古屯河河套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番茄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日处理番茄原料3000吨。但由于当地番茄上市时间集中,对企业加工造成很大的压力,同时也给农户造成相当大的经济损失。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番茄育苗移栽面积过小,露天直播面积过大,番茄交售时间错不开。因此,扩大番茄育苗规模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之举。
1.4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
项目设计建设番茄育苗温室大棚共24座,占地面积约33亩。同时在基地内配套供电、供水和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
1.5、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53.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40.6万元,科技投入及其他费用13万元。
申请国家财政补助20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50万元,企业自筹203.6万元。
2
1.6、效益分析 1.6.1经济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当地优质番茄种苗240万株,蔬菜供应量100吨,实现产值76万元,实现利润19万元。各项经济效益指标如下:
1.财务内部收益率:15% 2.财务净现值(i=8% ):209.5万元
2.全部投资回收期:6.4年(含建设期) 3.全部投资利润率:16.8% 4.年上缴税收4.7万元。 1.6.2社会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提供番茄种苗240万株,约供应1040亩番茄育苗移栽。每亩可增收1吨,价格每吨提高40元,每亩可增收590元,总计可增收613.6万元,扣除购买种苗成本费36万元,尽增收583.6万元。
企业可增加原料1040吨。 1.7、结论与建议
发展高效蔬菜种植既是增加城市蔬菜供应的有效途径,也是保证蔬菜加工企业原料供应和提高农民收入的发展方向。项目区处于杭锦后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陕坝镇的近郊,具有发展蔬菜种植的区位优势。该区域已有一定规模的温室大棚蔬菜种植,农户已经积累了保护地蔬菜种植经验,具有良
3
好的群众基础。同时,农户从经营温室大棚中认识到了发展高效农业的好处和丰厚的回报,对于进一步扩大蔬菜生产规模有很高的积极性。
项目的提出,正是针对当地番茄种苗供应不足、蔬菜市场短缺、供需矛盾突出和当地人民政府要求扩大蔬菜生产规模的实际,按照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在扩大蔬菜生产规模的同时,筹建蔬菜批发市场,采取公司加农户加基地的方式组织项目运行,农户按照企业订单和市场需求安排蔬菜品种,形成高效蔬菜生产利益共同体。
项目设计的技术方案切实可行,所采用的技术比较成熟,通过财务分析,该项目风险小,见效快,农户增收效果显著,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强,蔬菜批发企业也有客观的经济收入。建议审批后实施。
第二章 市场分析及建设规模
2.1市场需求现状及预测
2.1.1市场需求现状:根据杭锦后旗统计局统计,2010年全旗加工型番茄种植面积8.02万亩,总产约42万吨。2010年杭锦后旗已经开工生产的企业有8家,包括内蒙古屯河河套番茄制品公司、中粮屯河小包装、中粮沃得瑞番茄制品公司三家大公司,和中河番茄制品公司、利丰果蔬食品有限公
4
司、福华元食品有限公司、坤源工贸有限公司、二道桥金山元番茄酱厂,五家小公司。这8家企业的生产达到日处理原料9500吨。其中中粮集团三家大企业屯河河套日处理番茄原料3000吨、屯河小包装日处理原料800吨、沃德瑞公司处理原料2300吨,五家小企业利丰果蔬公司日处理原料1500吨,中河食品公司日处理原料500吨、福华元日处理原料500吨、坤源工贸公司日处理原料500吨,二道桥金山元番茄酱厂日处理原料400吨。加工时间约50天,加工总量约50万吨。
2010年,杭锦后旗番茄育苗面积约80亩,提供育苗移栽种植面积约1.6万亩。
2.1.2市场需求预测
杭锦后旗番茄年加工能力约50万吨,需要番茄种植面积约10万亩,育苗移栽面积应达到5万亩以上,旗内育苗面积应达到250亩以上。2010年育苗移栽面积4.8万亩,除旗内供应1.6万亩以外,约3.2万亩均从境外购入。由于种苗来源混杂,育苗技术不规范,品种质量差异很大,带病种苗比例高,给番茄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旗内规范化番茄育苗面积小,与实际需求量仍有很大的差距,市场前景广阔。
2.2建设规模 2.2.1主体工程
项目区占地约33亩,拟建温室12栋,每栋平均0.853
5
亩,共计10.3亩。每栋温室前建大棚1.33亩,共计15.96亩。
2.2.2配套工程
建缓冲间12座,4米宽小油路1500米,衬砌灌水渠1500米,架设低压电路500米,机电井1眼及井泵、输水管道等。
第三章 生产技术及生产安排
3.1生产技术 3.1.1种子来源
由内蒙古屯河河套番茄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蔬菜品种,公司直接发放到育苗农户,或指定专门蔬菜种子门市部供应,由农户按要求的蔬菜品种到指定种子门市部购买。
3.1.2种植管理
本地区农户种植蔬菜历史较长,有较为丰富的番茄育苗经验。根据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已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管理方法,育苗的科技含量较高,种苗单位面积产出数量和产品质量均高于其他地区。
项目区已有一部分温室大棚,对于日光温室、大棚番茄育苗,经过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陕坝镇农科站技术人员的多次反复的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农户基本上掌握了该项技术的要领,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6
针对旗内番茄生产的要求,育苗技术管理拟采用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和绿色食品蔬菜种植技术规程,并聘请旗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技术支持,以番茄种苗产品质量。
3.2技术保证体系
为确保项目建成后发挥最大的效益,达到预期目标,建立一支由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技术服务队伍,负责指导农户番茄育苗种植。同时,邀请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内蒙古农业大学高级技术专家对农户进行培训和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在当地农户中选择一批文化水平较高、育苗技术较好的农民,组成农民技术骨干,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其他农户。
3.3生产计划安排。
本项目产品分两类,一类是日光温室、大棚番茄育苗,一类是蔬菜种植。
3.3.1日光温室番茄育苗及蔬菜种植
一年安排二至三茬,第一茬安排繁育番茄种苗,二茬和三茬由农户按照市场需求自由安排蔬菜种植。
3.3.2大棚蔬菜种植
一年安排两茬,第一茬安排番茄育苗,二茬由农户按照市场需求自由安排蔬菜种植。
第四章 建设条件
4.1自然条件
7
4.1.1地理位置。
项目区选在陕坝镇中南渠村二社,距陕坝镇城区3km,距陕磴二线公路1km,距陕磴一线公路1km,有小油路与主干线相通,交通十分方便。
4.1.2自然环境 1、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中南渠村二社东南部,在康尔徕生态旅游区东部,地势平坦,海拔高度1038m,地理位置:北纬40°50′33.06″,东经107°08′18.31″。
2、气候情况
项目区所在地杭锦后旗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均气温6.0--7.6℃,≥5℃的活动积温为2593--3527℃,平均3200℃。≥10℃的活动积温为2371.3—3184.4℃,平均3030℃,无霜期129—142天。平均135天。日极端最高气温37.9℃,日极端最低气温-28.4℃,绝对值温差:86.3℃,冻土层厚度:78cm,平均风速28m/s,最大风速:28m/s,,2003年沙尘暴天数:11天,地震裂度:8度,地质构成:黄河Ⅲ级阶地。
太阳总辐射量全年为6278.25—6603.04兆焦耳/ m2,主要集中在4—9月份农作物生长季节,在这段时间内太阳总辐射量为3766.95—4185.50兆焦耳/ m2,占全年总辐射量的65%左右。农业用地光能利用率0.1—1.0%。日照时数为
8
3184.6—3221.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72—76%。
年降水量139.6—177.1mm,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相对湿度47—54%,全年蒸发量2032.2—2380.6mm。
该地区光照与热量资源充足,光热与降水资源与农作物生长期同步,且昼夜温差大,具有生产优质蔬菜的优越条件。
3、土壤条件。
项目所在地区属于黄河淤积平原的中上游,耕层厚30cm左右,PH值7.0—7.8,有机质含量为1.0—1.7%,土壤容重1.1-1.41,土壤全氮含量920ppm,有效磷含量27.2ppm,速效钾含量177.8ppm。
4、水质条件。
项目区所在地区农田为引黄自流灌溉区,灌溉用水来自黄河。黄河在巴彦淖尔市境内流经段长340km,年过境水量300亿立米。在磴口县黄河段建有黄河三盛公水里枢纽工程,设计引水量565立米/秒,实际最大流量470立米/秒,年灌溉水量930立米/亩,可以保证农作物生长季节灌溉用水。
黄河水水质优良,ph值6.9—7.1,含盐量0.029%,农作物生长季节水体质量指标总体评价为3级以上,可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
5、防洪、防潮、排涝条件。
项目区所在地年降雨量仅130多mm,特大山洪暴发为
9
50年一遇,淹没农田面积不超过15万亩,占巴彦淖尔市耕地总面积的1.7%,且集中在沿山低洼地带,均未波及到陕坝镇地域。黄河自建国以来,出现过5次决口,每次淹没农田面积不超过3万亩,且集中在沿河一带,未到达过陕坝镇地区。自1960年以来采取了有效的防洪措施,黄河未发生过大的决口。
项目区所在地境内建有排水干渠,设计流量60立米/秒,实际流量57.6立米/秒,可以实现在发生内涝后48小时内排除内涝。项目区内排水沟渠健全,有南园支沟、三排干两条排水干沟与总排干相通,即使有大的暴雨,也不会形成内涝。
6、环境保护条件。
项目区属于农业经济区,没有工业企业。由于当地人民政府对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了关闭和控制发展,对农业生态环境加强了监管和治理,项目区内基本没有环境污染。
4.2其他配套设施条件 4.2.1供电条件
项目区内已有150千伏变电站一座及380伏低压线路,可满足项目用电需要。
4.2.2供水条件
项目区已水质经检验可满足农作物生用水标准,同时有黄河水灌溉渠系配套,项目区可实行井渠双灌,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区农作物全年用水需求。
10
4.2.4交通条件
项目区紧靠陕磴一线、二线公路,项目区内小油路与之直接接通,项目区繁育的番茄种苗随时可以运往全旗各村社。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与工艺设计
5.1具体建设内容 5.1.1项目总体设计
项目拟建设温室12栋,大棚12栋,占地面积33亩。配套相应的基础设施。
5.1.2主体工程设计
每栋温室占地0.853亩。温室平均长74m,宽7.7m,脊高3.6米。
温室与温室之间建造日光大棚,长74m,宽12m,脊高3.2米,占地面积1.33亩。
5.2工艺选择
5.2.1温室建造工艺选择
采用最新日光温室设计方案,确保冬季蔬菜春季番茄育苗正常生产。基本要求:墙体为双层砖混结构,中间填充保温材料。骨架用钢架,棚膜采用复合膜,保温帘采用布帘及自动卷帘机。参考选用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11
1、温室结构的角度和各种尺度的参数。 1)坐向方位:坐北向南偏西5度左右。 2)跨度:室内宽度7米。 3)高度:温室高3.6米左右。
4)前后屋面角:后屋面角37-41度,前屋面角60度。5)厚度:后屋面前沿20cm,后部保温为100cm。 2、材料选择:
1)采光面材料:最好选购醋酸已稀高保温膜。 2)骨架材料:12米跨度拱圆式温室拱杆长6.8-7.2米,直径40cm镀锌钢管,间距1.8米,中间加两道竹板,横向拉8米铅丝17道(间距40cm)。立柱为水泥柱,后梁以2.5米长,直径15cm的圆木,间距90cm梁面横拉8号铅丝8道,间距25cm,前沿为了加强载荷,可用小角铁代替。
3)保温材料:采光膜面用布帘保温,安装自动卷帘设备。
3、环境要求: 1)要有充足水源。
2)要求背风向阳,前无遮光物。 3)要求水、电、路三通。 4)避免空气、水源、土壤污染。 4、施工工艺要求:
1)施工时间:一般要求于8月底前施工完毕。
12
2)墙体施工:墙体双层,中间填充高效保温材料。 3)后屋面施工,梁必须入墙体50cm,后屋做成前后高低(15:100)坡度。平整无缝,便于排水,又能承受一定的工作重量。
4)采光屋面的施工,先将弯曲成弧形的钢管按间距固定在脊梁上,然后另一头固定在棚前埋好的基定上。最后按40cm间距在钢管上挂17道8号铅线,两头固定在山墙外的坠石上。铅丝与墙体相接处应填上圆木,以防铅丝陷人墙休。然后按钢管距在铅丝上搭上竹板,间距50-65cm,交叉处用细铅丝绑牢固。
为了使温室土壤蓄积热量和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消毒等准备工作,扣棚膜宜早不宜迟。首先把棚模按实际长度,包括山墙厚,外加2米,分上下两幅面宽度裁好。下幅宽按有效弧面总宽度(下埋40cm,属背缺出40cm放风口)裁好,上幅宽(重叠下幅50cm,后屋面用草泥固定80cm),共裁1.5-2米宽。东西两侧固定在山墙上,上下两幅重叠处的膜边都要粘成筒,穿入12号铅丝,下片为固定,上片以便上下拉动。
5、温室前10厘米外挖30厘米宽70厘米深离寒沟,沟内用干草或麦衣填充,防止室内土温的传导。
6、膜粘结要求:用500-1000瓦电熨斗,下垫5厘米宽2米左右长的光滑木板,膜接茬不小于5厘米。
13
5.2.2大棚建造工艺选择
1、基本要求:钢骨架、无滴膜,保证早春及晚秋可以生产。
2、主要技术参数:项目采用装配式单栋钢管大棚的结构设计及搭建技术。要求整体主架及联接采用钢结构,结构坚固,抗风雪荷载能力大。抗雪荷载能力达20千克/米2(相当于15厘米厚度的积雪),抗风能力达到26米/秒(相当于10级台风)。
钢管及配件表面均采用热镀锌处理,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以上。
棚架之间采用专用卡件联接,装配、拆卸方便。 具有较好的通风换气性能和一定的保温性能,为创造适宜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提供条件。
大棚结构设计必须首先考虑整体结构的稳固性及使用寿命,同时要考虑大棚的通风、采光等其它性能。使其充分发挥设施农业的优势,减少农业生产在自然灾害中的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单栋钢管大棚的主骨架取材,质量必须完全符合装配式骨架大棚的国家标准:
为保证一定厚度的镀锌层,要求钢管热镀锌后增重6—13%。
直径不得超过YB242—63《直径5—152毫米电焊钢管》
14
普通级规定的范围。壁厚偏差为:上偏差+22%,下偏差-5%。
圆度偏差不应超过直径的公差范围。
外壁表面应有完整的镀锌层,不得有漏镀、气泡。内壁表面不得有漏镀。
外表面应光洁,允许有长度不超过100毫米非包容面局部粗糙表面存在,但每米长度内只允许有1处,最大突起高度不应大于2毫米,并不得影响安装。
3、大棚的外形
大棚的外形要科学合理地设计拱杆弧度,使棚面的流线结构能最大限度地承受风雪载荷。
5.2.3生产工艺流程
温室一年安排三茬,早春安排番茄育苗,育苗结束后,安排夏秋茬果菜类蔬菜,冬季安排叶菜类蔬菜
大棚一年安排两茬,早春安排番茄育苗,育苗结束后,安排夏秋茬果菜类蔬菜。
图5-1 项目温室大棚生产工艺流程图
15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4座温室大棚优质加工型番茄育苗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