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卷
地 理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2017年暑假,易阳同学在贵州某地户外探险时发现一块带有花纹的岩石,后经查询资料得知,岩石上的花纹实为2亿多年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海百合化石(图1)。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图1 图2
1. 该岩石类型属于图2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该岩石从开始形成到重现地表,大致经历的地质过程最有可能是( ) A. 地壳下沉、沉积、地壳抬升、侵蚀 B. 地壳下沉、侵蚀、地壳抬升、沉积 C. 沉积、地壳下沉、侵蚀、地壳抬升 D. 侵蚀、地壳抬升、地壳下沉、沉积 图3所示河流阶地,一般是在地壳几次垂直上升运动的过程中,河流不断下切侵蚀形成的。原来的河谷底部高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半坡村落即为古代先民在河谷阶地上营建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据此完成3~4题。
3. 图示第三级阶地( ) 图3 A. 形成时间最早,冲积层最老 B. 形成时间最早,冲积层最新 C. 形成时间最晚,冲积层最老 D. 形成时间最晚,冲积层最新 4. 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场所,主要不是考虑该地( )
A. 平坦的地形 B. 适宜的气候 C. 肥沃的土壤 D. 充足的水源
图4为某海域某季节洋流分布示意图,图5为该海域沿岸M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5~6题。
图4 图5
5. 该海域盛行图示洋流时,M地气候状况在图5中对应的时段为(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M地此时气候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 太阳直射点南移,受东北信风控制 B. 副热带高压南移,受盛行西风控制 C. 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赤道低压控制 D. 气压带风带北移,受西南季风控制
“双十一”期间,南通的陈先生从网上选购了一批花卉,为了能让花卉顺利越冬,他专门建了一个小型阳光房(图6)。图7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图6 图7
7. 建阳光房可以( )
A. 增强① B. 减弱② C. 增强③ D. 增强④ 8. 陈先生网购的花卉,最有可能是( ) A. 新疆天山的雪莲花 B. 河南洛阳的牡丹花 C. 云南昆明的山茶花 D. 江苏南京的腊梅花 每年雨季,“城市看海”的新闻便时不时地出现在网上。为治理城市内涝,近年来已有部分地区试点建设“海绵城市”。图8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9~10题。
9. 城市地面硬化阻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甲 B. 乙 图8 C. 丙 D. 丁
10. 下列城市道路景观,最符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的是( )
A B C D
人们在野外可以借助手表辨别方向:时针对准太阳所在方向,其与12点的角平分线即为南北方向(图9)。图10为我国部分城市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图9 图10
11. 上述方法需要依据( ) A.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 B.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C.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 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
12. 若手表显示的时间为北京时间,下列城市中使用该方法辨别方向误差最小的是( ) A. 杭州 B. 西安 C. 成都 D. 哈尔滨
图11为2018年1月某天气系统过境江苏时的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 此时,宿迁、南通之间的云量分布状况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图11
14. 此时节该天气系统过境对江苏造成的气象灾害最有可能是( ) A. 沙尘暴 B. 寒潮 C. 洪涝 D. 干旱
图12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2013年~2016年劳动年龄人口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5~16题。
15. 图示该省劳动年龄人口最少的年份是( ) A. 2013年 B. 2014年 C. 2015年 D. 2016年
16. 目前该省应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的有效措施是( ) 图12 A. 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B. 大量接纳外来移民 C. 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
D. 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图13为雄安新区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17. 关于图示各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保定的服务范围比石家庄小 B. 天津的城市等级比石家庄低 C. 安新县服务种类比天津市多
D. 保定的人口规模比天津市大 图13 18. 设立雄安新区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 A. 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B. 环境承载力大、地价较低 C. 发展历史悠久、知名度高 D. 高等院校集聚、科技发达
图14为甲、乙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 该企业属于( )
A. 原料指向型 B. 市场指向型
C. 技术指向型 D. 劳动力指向型 图14 20. 两地间产业转移方向及主导因素分别是( ) A. 甲地迁往乙地,技术成本更低 B. 甲地迁往乙地,用工成本更低 C. 乙地迁往甲地,技术更为发达 D. 乙地迁往甲地,市场更加广阔 2017年12月6日,西成高铁(西安—成都)(图15)正式开通运营,成都至西安由原来15小时缩短至3小时。成都某中学生利用元旦假期去西安研学旅行,其间游览了西安市著名古建筑大雁塔(图16)。大雁塔塔身目前向西北倾斜近1米,其成因之一是由于当地长期超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据此完成21~22题。
图15 图16
21. 与成都相比,该同学在西安所感受的地域差异最小的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方言 D. 饮食
22. 西安城区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区域位于大雁塔( ) A. 东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西南方向
“有一种冷叫南方的冷……”每到冬季,便有不少南方网友发出这样的“感慨”。图17为我国集中供暖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23~24题。
23. 图示两大区域( )
A. 以省级行政区界为分界线
B. 内部气候特征基本相同 C. 划分依据较为单一
D. 紧邻分界线两侧自然环境差异显著 图17 24. 集中供暖( )
A. 能源利用效率更高 B. 大气污染更加严重 C. 电力供应更加紧张 D. 煤炭消耗逐年增加
自2017年12月13日起,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全面加速建设,建成投产后每年可引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预计2020年正式通气。图18为中俄天然气管道路线图。据此完成25~26题。
25. 管道运输的特点是( ) A. 灵活性强 B. 运输量大 C. 连续性差 D. 安全性低 26. 该工程主要有利于( )
A. 减轻俄罗斯地区的生态环境压力 图18 B. 我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C. 缓解我国东部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D. 推动上海大力发展高耗能型产业
2017年12月,习总书记在徐州市贾汪区考察潘安湖湿地。该地原为徐州权台煤矿和旗山煤矿采矿区,经生态修复后蝶变成湖阔景美的国家湿地公园,真正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如今的贾汪正走向“真旺”之路。据此完成27~28题。
27. 潘安湖湿地的背景成因主要是( )
A. 采矿塌陷 B. 人工挖掘 C. 溶洞陷落 D. 地震塌陷 28. 贾汪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
A. 交通运输发达 B. 科学技术进步 C. 矿产资源丰富 D. 生态理念提升
位于内蒙古东部的科尔沁沙地(图19)是中国最大的沙地,面积大约5.06万平方千米,目前正以每年1.9%的速度扩张(图20)。据此完成29~30题。
图19 图20
29. 科尔沁沙地分布于此处,主要属于( )
A. 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现象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现象 C. 非地带性现象 D. 垂直地带性现象
30. 下列四城市中,受科尔沁沙地影响最大的是( ) A. 哈尔滨 B. 呼和浩特 C. 沈阳 D. 北京
二、 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31. 人类能观测到的天体仅限于银河系。( ) 32. 地球上的降水量随太阳黑子增多而增加。( )
33. 岩石圈是指软流层以上部分,主要由岩石组成。( ) 34. 流域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必须以梯级开发为基础。( )
35. 从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看,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普遍规律。( ) 36. 江苏省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
37. 具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集聚可以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 38. 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可能扩大某些疫病的流行。( ) 39.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40. 全球定位系统可用于监测地壳的微小移动,从而帮助预报地震。( ) 三、 综合题。(本部分共4大题,共30分)
41.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1)及某日太阳光照图(图22),完成下列问题。(7分)
图21 图22
(1) 图22所示日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应在图21中的________处,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
(2) 图22所示日期,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序是________;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________。
(3) 此后三个月内,南京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东接陕西,西倚新疆,南控巴蜀青海,北扼内蒙古、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它像一块瑰丽的宝玉,镶嵌在中国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上(图23)。
图23
材料二 近年来,甘肃省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迅速,马铃薯、双低油菜、中药材、优质林果、玉米制种和啤酒大麦等成为甘肃农业特色产业的六大支柱。
材料三 甘肃的苹果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二位,其中“花牛苹果”色泽鲜艳、外形美观、肉质细脆、口感香甜,与美国蛇果、日本富士并称世界三大著名苹果品牌。
(1) 甘肃有利于优质林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2) 甘肃西部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是________;易造成的生态问题主要是________。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江苏省南通市2024年高二学业水平(期末)地理模拟试卷(含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