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5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带解析)
1.下列物质和结构中一定不含糖成分的是( ) A.运载体和噬菌体 B.酶和激素
C.核糖体和染色体 D.细胞骨架和生物膜的基本骨架
【答案】D
【解析】运载体可能是质粒,也可能是病毒等,都含有核酸,含有五碳糖,噬菌体含有DNA,含有脱氧核糖,A正确;酶的成分为蛋白质或RNA,RNA含有核糖,B错误;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其中RNA中含核糖,染色体含有DNA,含有脱氧核糖,C错误;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生物膜的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都不含有糖,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中的糖类
【名师点睛】组成糖类的化学元素有C、H、O.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是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2.细胞中一定会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 A.DNA解旋和染色体的解螺旋 B.[H]的形成和ATP的合成 C.CO2的产生和H2O的产生 D.渗透作用和脱水缩合
【答案】B
【解析】DNA解旋和染色体的解螺旋只发生在能发生分裂的细胞中,A错误;细胞一定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产生[H]和ATP,B正确;有些厌氧型生物无氧呼吸不产生CO2,C错误;渗透作用一般发生在植物细胞中,D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增殖、呼吸作用
3.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不完全相同
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中加入尿素和酚红的目的是相同的 C.检验某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应在该种培养基中加入等量蒸馏水作空白对照 D.利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可对微生物进行接种、纯化、分离和计数
【答案】A
【解析】微生物代谢类型不同,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也不完全相同,A正确;尿素分解菌的氮源是尿素,其他不能利用尿素的菌就不能生长,所以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可以选择尿素分解菌,尿素分解菌可以将尿素分解为氨,可以使酚红指示剂变红,来鉴定该微生物,因此两者的目的不同,B错误;检验某培养基具有选择作用,应另用一个完全培养基进行对照,C错误;释涂布平板法才可以对微生物进行计数,D错误。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名师点睛】1.微生物的分离
①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一营养物质的“嗜好”,专门在培养基中加入该营养物质,使该微生物大量增殖.这些物质主要是一些特殊的碳源、氮源,如纤维素可用来富集纤维素分解微生物,尿素可用来富集尿素分解微生物。 ②利用该分离对象对某种抑制物质的抗性,在混合培养物中加入该抑制物质,经培养后,由于原来占优势的它种微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而分离对象却可趁机大量增殖,使之在数量上占优势.如筛选酵母菌和霉菌,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因青霉素可抑制细菌和放线菌的细胞壁的合成,从而抑制两
试卷第1页,总7页
类微生物的生长,而酵母菌和霉菌正常生长增殖。
2、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 4.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的试剂,作用相同的是 A.“体验细胞膜的制备”和“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 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实验中,酒精的作用 C.“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实验中,CuSO4的作用 D.“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
【答案】D
【解析】制备细胞膜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是使细胞吸水胀破,而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实验中蒸馏水可以保持细胞的活性,A错误;脂肪检测过程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酒精的作用是溶解色素,B错误;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实验用的是新制氢氧化铜,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用的是铜离子,C错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用到盐酸的作用是使细胞分离开来,“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都是使细胞相互分离,D正确。
【考点定位】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检测还原糖的实验;细胞膜的制备方法;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名师点睛】1、叶绿体在显微镜下可以直接观察到,但应保持装片有清水,以保持细胞的活性.制备细胞膜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是使细胞吸水胀破。 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过程中,无水乙醇作用是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脂肪检测过程中酒精的作用是洗去浮色,便于染色。
3、斐林试剂是0.1g/mL的NaOH和0.05g/mL的CuSO4等量均匀混合的混合液.双缩脲试剂是0.1g/mL的NaOH和0.01g/mL的CuSO4溶液,并且两种试剂不需要混合,先后使用。 4、“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中,盐酸的作用都是使细胞相互分离。
5.最近研究发现线粒体的进化速率非常快,它的一个基因的进化速率(突变速率)大约是一个核基因进化速率的6~17倍。下列哪项解释不能成立 ( ) A.线粒体DNA增殖时间短,快速增殖为突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B.线粒体DNA无蛋白质保护,容易诱发突变
C.线粒体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命没有影响,没有任何选择压力,突变比较容易保留下来
D.线粒体DNA复制时,可能纠错能力低,并缺乏相应的修复机制
【答案】C
【解析】线粒体DNA分子小,增殖时间短,快速增殖为基因突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A正确;线粒体DNA无蛋白质保护,因而容易诱发突变,提高突变频率,B正确;线粒体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命也有影响,突变的基因由于细胞质遗传保留下来,C错误;线粒体DNA复制时,可能存在纠错能力低,并缺乏相应的修复机制,D正确。
【考点定位】基因频率的变化;基因突变的特征
【名师点睛】线粒体基因决定着线粒体的性状,若是发生了对线粒体功能关键性的突变,会导致能量供应的能力散失,从而影响生物的生命活动;同时,线粒体基因的突变同样会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不适应环境的会被淘汰。 6.下图的基因模型为控制某种酶的基因内部和周围的DNA片段情况。距离以千碱基对(kb)表示,但未按比例画出,基因长度共8kb,人为划分a-g7个区间,转录直接生
试卷第2页,总7页
成的mRNA中d区间所对应的区域会被加工切除,成为成熟的mRNA。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酶是由299个氨基酸组成的
B.起始密码子对应的位点是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 C.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时指导合成的终产物都是蛋白质
D.mRNA上某一特定位点需要的氨基酸可以由几种特定的tRNA将它转运到核糖体上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转录形成的mRNA的长度为7.5-1.2=6.3kb,但形成成熟的mRNA时,d区间所对应的区域会被加工切除,因此成熟的mRNA的长度为=(7.5-1.2)-(5.2-2.0)=3.1kb,但能翻译的mRNA的长度为2.0-1.7+5.8-5.2=0.9kb,即900个碱基,由于一个密码子由相邻3个碱基构成,且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因此该酶是由900÷3-1=299个氨基酸组成。
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酶是由900÷3-1=299个氨基酸组成,A正确; B、转录起点对应的位点是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B错误;
C、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产物为RNA,翻译产物为蛋白质,因此基因指导合成的终产物为RNA或蛋白质,C错误;
D、有些氨基酸可能有由几种密码子决定,tRNA上反密码子与mRNA上密码子互补配对,因此同一种的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tRNA可以携带运输,D错误。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7.微核是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种异常结构,直径一般为正常细胞核的1/20~1/3。通常认为是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的(如图)。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中也可能存在微核 B、所有真核细胞都有可能产生微核 C、微核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染色体变异
D、制作植物根尖临时装片,观察计数微核的最佳时期应是后期
【答案】C
【解析】真核细胞的线粒体不存在染色体,微核是由染色体断片产生的,A错误;能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有可能产生微核,B错误;微核是由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的,属于染色体变异,C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由丧失着丝粒的染色体断片产生的,故观察计数微核的最佳时期应是末期或间期,D错误。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
试卷第3页,总7页
8.莲藕是被广泛用于观赏和食用的植物,研究人员通过人工诱变筛选出一株莲藕突变体,其叶绿素含量仅为普通莲藕的56%。图甲表示在25℃时不同光照强度下该突变体和普通莲藕的净光合速率。图乙A、B表示某光强下该突变体与普通莲藕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回答下列问题:
(1)藕极易褐变,这是因为细胞内的多酚氧化酶催化相关反应引起的,将藕在开水中焯过后可减轻褐变程度,原因是 。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因此藕主要进行 呼吸,在藕采收的前几天,向藕田灌水并割去荷叶的叶柄,有利于 ,提高藕的品质。
(2)CO2被利用的场所是在 ,因为此处可以为CO2的固定提供 。
(3)图甲中光照强度低于a点时,突变体莲藕净光合速率低于普通莲藕,据题意推测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导致相关反应减弱。[来源:] (4)图乙中_____(普通/突变体)水稻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可以推测图乙是在图甲中 (“>a”、“=a”或“<a”)光照强度下测的结果。甲图中,大于a点的光强时,突变体却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推测可能的原因一方面外界的 弥补了内部某些缺陷带来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可能突变体的暗反应效率较高。
【答案】
(1)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破坏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抑制了褐变过程 有氧呼吸 减少氧气流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2)叶绿体基质 C5和酶 (3)突变体叶绿素含量较低
(4)突变体 突变体的气孔导度大,进入叶片的CO2多,而胞间CO2浓度与普通水稻相近,说明突变体的光合速率较高,能较快地消耗CO2(2分) >a 较强的光照
【解析】
(1)酶的反应条件比较温和,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会破坏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抑制了褐变过程。藕的气腔孔与叶柄中的气腔孔相通,为细胞提供氧气,因此藕主要进行有氧呼吸作用。割去荷叶的叶柄,减少氧气流入,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来。 (2)CO2在暗反应被利用,场所为叶绿体基质,该处是CO2与C5 固定为C3,需要酶,因此要提供C5和酶。
(3)突变体叶绿素含量较低,光反应减弱。
试卷第4页,总7页
(4)突变体的气孔导度大,进入叶片的CO2多,而胞间CO2浓度与普通水稻相近,说明突变体的光合速率较高,能较快地消耗CO2,故突变体水稻在单位时间内固定的CO2多。图甲中大于a光照强度下,净光合速率更大。大于a点的光强时,与普通水稻相比突变体水稻虽叶绿素含量少,却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其可能的原因是突变体水稻的气孔导度大于普通水稻,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两者相当,使得突变体的暗反应效率较高,另外可能是充足的光能弥补了色素缺乏的不利影响。
【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名师点睛】
9.下图为人体部分神经——体液调节示意图,编号①~⑤为神经元,A和B为神经末梢及与肌肉相连接的部分,C和D为细胞,a~d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
(1)刺激肌肉部位,大脑皮层产生感觉过程是否属于反射? 。假设①因故损伤则不能主观控制肌肉的运动,该现象说明 。若在①上某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神经元有 (只填编号)。原因是神经递质 _ ___。
(2)当人进入寒冷环境时,大脑神经细胞能释放物质a的根本原因是 , a作用于下丘脑神经细胞,引起细胞的一系列反应,产生相应的化学物质,其中物质c是 。
(3)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多肽,用b饲喂正常动物,则物质d的分泌量___ _ 。不同于①~⑤,b~d的作用途径是 。
(4)通过上图可以看出人体对B所在细胞的调节,既可通过神经递质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激素进行调节。原因是________。
【答案】 (1)否 低级神经中枢可以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 ②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促甲装腺激素 (3)不变化 体液运输
(4)B细胞表面存在不同的受体(B细胞膜表面既存在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也存在识别激素的受体) 【解析】
(1)大脑皮层产生感觉过程不属于反射,因为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肌肉的运动属于非条件发射,受低级中枢控制,①因故损伤则大脑皮层不能主观控制肌肉的运动,说明低级神经中枢可以受高级神经中枢的控制。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在①上某处施加一强刺激,②处能兴奋,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试卷第5页,总7页
(2)大脑神经细胞能释放物质a的根本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当人进入寒冷环境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细胞代谢增强,大脑神经细胞释放的物质a直接与下丘脑神经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物质c是促甲状腺激素。 (3)物质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化学本质是多肽,口服后易被分解,因此用b饲喂正常动物,物质d的分泌量没有变化,①~⑤通过电信号来传递信息,而激素是通过体液来运输。
(4)由于B细胞膜表面既存在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也存在识别激素的受体,因此B细胞可通过神经递质直接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有关激素进行调节。
【考点定位】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名师点睛】1、寒冷条件下,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细胞代谢增强,图中物质b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物质c是促甲状腺激素,物质d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物质b的化学本质是多肽,口服后易被分解,因此用b饲喂正常动物,物质d的分泌量不变.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仅由③和②两个神经元组成,在突触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时单向的。
2、寒冷环境中体温调节: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10.果蝇(2n=8)的野生型眼色有红色、紫色和白色,其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当个体同时含有显性基因A和B时,表现为紫色眼;当个体不含有A基因时,表现为白色眼;其它类型表现为红色眼。现有两个纯合品系杂交,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结果表明,果蝇眼色的遗传 (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等位基因A、a位于 (填“常”或“X”)染色体上。 (2)亲本白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 ,F2中红色眼中雌性个体出现的概率是 ,
F2中B基因频率为 。将F2中紫色眼的雌雄果蝇随机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 (3)某小组利用上述实验中果蝇为实验材料,尝试选择不同的眼色的果蝇进行杂交,使杂后代中白色眼果蝇只有雄性个体中出现.你认为该小组能否成功? ,理由是 。 (4)假设F1中红色眼雄果蝇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中期含有的染色体形态正常但没有
b基因,其原因可能是 (不考虑变异)或者 (考虑变异)。请写出欲判断上两种可能原因的实验思路:
【答案】
(1)遵循 常
B
(2)aaXY 1/2 1/3 紫色眼雌性:紫色眼雄性:红色眼雄性:白色眼雌性:白色眼雄性=8:4:4:1:1(2分)
(3)不能 白果蝇的基因型为aa__,而A、a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无关(2
试卷第6页,总7页
分)
(4)Y染色体所在的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X和Y染色体没有分开,移到细胞同一级 用显微镜观察该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如果为染色体条数为4,则为含Y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如果只有3条染色体,则为染色体数目变异。 【解析】
(1)由题意知,基因型为A_B_个体是紫眼,aaB_、aabb是白眼,则红眼的基因型是A_bb,实验中纯合红眼雌性和白眼雄性杂交,子一代雌性都是紫眼,雄性都是红眼,子二代中紫眼:红眼:白眼=3:3:2,因此等位基因A、a
bbB
位于常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是AAXX×aaXY,
Bbb
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XX(雌性紫眼)、AaXY(雄性红眼);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2对同源染色体上,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Bb
(2)由分析可知,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aaX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XX、
b
AaXY,Aa×Aa→AA:Aa:aa=1:2:1,因此A、a的基因频率相等,为1/4+1/2×1/2
BbBb
=1/2。其中B:b=1:2,因此B基因频率为1/3,F2中紫眼果蝇有1AAXX、2AaXX、
BBBBBb)
1AAXY、2AaXY共4种基因型,因此雌雄果蝇随机自由交配,后代中(XX+XX):Bb
XY、XY=2:1:1,由于A:a=2:1,因此后代中AA:Aa:aa=4:4:1,因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眼雌性:紫色眼雄性:红色眼雄性:白色眼雌性:白色眼雄性=8:4:4:1:1。
(3)由分析可知,白色果蝇的基因型必须含有aa基因,A、a位于常染色体上,其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不能使杂后代中白色眼果蝇只在雌性或雄性个体中出现。
bb
(4)红色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Y和AaXY,次级精母细胞的中期含有的染色体形态正常但没有b基因,说明该细胞是不含有b基因Y染色体所在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减数第一次分裂X和Y染色体没有分开,移到细胞同一级,该次级精母细胞中不含有性染色体。实验方法为:用显微镜观察该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条数,如果该细胞为含Y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则染色体数目为4条,如果该细胞;如果该细胞为染色体数目变异的次级精母细胞,该细胞中只有3条染色体。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
试卷第7页,总7页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5月月考理科综合生物试卷(带解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