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有感情的演唱。 教学难点:
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如:三连音、附点)和力度变化(渐强、强音记号)。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2、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
这是一幅平静恬美的生活画面,可就在这时一场灾难发生在中国美丽富饶的土地上。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回到1931年。 (学生观看记录“日本暴行”的图片资料。) 二、学国歌
(1)老师领读《国歌》歌词。
(学生学着抗日游行的样子,跟读歌词。) (2)齐读歌词
老师提问:你认为哪一句体现了人民抗日的决心? (学生自由回答。) (学生试着读歌词) (3)学生领读歌词
(由一名同学带读歌词,全班学生跟读歌词) (4)介绍田汉
三、学习《国歌》旋律
1、观看电影《国歌》片段之三 学生观看电影。 2、认识三连音 (1)聆听全曲
学生聆听《义通军进行曲》全曲。 (2)拍一拍
学生拍一拍两组三连音节奏。 (3)听一听
学生聆听全曲后,再说一说三连音在模仿什么声音。 (4)唱一唱
3、体验力度渐强的乐句 (1)唱一唱 学生视唱乐句
(2)说一说 学生讨论这句旋律的进行方向。
(3)再唱一唱
学生结合歌词学唱这一乐句,注意力度变化,并讲出力度渐强的原因。 4、学唱《义勇军进行曲》旋律 (1)视唱旋律第一遍
(2)提示加入附点、强音记号的地方,再视唱旋律。 四、演唱《国歌》 齐唱《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中国人民奋起战斗,奖帝国主义赶出了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学生齐声演唱《国歌》。) 五、小结下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大中国》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大中国》感受祖国的强大气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通过节奏训练学习歌曲,用rab音乐伴奏,学生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并掌握歌曲。
3、感受流行歌曲《大中国》的情绪并能够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 教学重点:
用自然、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大中国》。 教学难点:
歌曲的节奏训练。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生问好 唱师生问好歌
2、聆听《小苹果》感受流行歌曲的节奏随音乐律动。
师:聆听这首耳熟能详的流行音乐,请同学们随音乐律动起来。 二、出示课题
1、学习流行歌曲《大中国》。
师:听了这首流行音乐,说说你身边的流行音乐。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的一首流行歌曲《大中国》。 三、学唱歌曲 1、聆听。
师:请仔细聆听,把空格的歌词写到纸上。 师:听完这首歌曲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2、学习第一乐段。
1)歌词与节奏的结合。
师:用rab节奏型一问一答的形式回答空格的歌词。 2)随节奏朗读。
师:请同学们跟随节奏自主朗读,
(x.x xx x.x x ︱x.x xx x ︱x.x xx x.x x ︱x.x xx x ︱)。 3)随伴奏带演唱第一乐段。
师:根据学过的节奏,请同学们自主演唱第一乐段。 3、学习第二乐段。 1)歌词接龙。
师:老师有节奏的朗读黑色部分歌词,同学们有节奏的接红色部分歌词。请同学们有节奏的朗读黑色部分歌词,老师接红色部分歌词。 2)随伴奏带演唱第二乐段。
师:请同学们演唱第二乐段歌词。 3)完整演唱第一段。 4、完整演唱歌曲。 四、知识拓展
1、为歌曲加入衬词。
师:为歌曲加上什么样的衬词使歌曲更加有气势? 2、欣赏视频rab《大中国》。
师:请同学们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 3、说说你身边的说唱歌曲。 五、课堂小结
采用音乐活动的方法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在愉快中结束这节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我的祖国》
教学目标:
1、聆听体验作品内涵和情感,感受探究音乐。了解作品的出处、词曲作者、原唱,感受作品表达的主题,分辨作品的曲式,让学生通过听辨知道哪些音乐要素刻画表现出了作品的音乐形象。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感受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英雄主义精神。 教学难点:
会聆听与分辨乐曲的结构以及学唱歌曲的A部分,注意速度、力度、情绪。
教学准备:多媒体、电子琴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我们先唱一首大家非常熟悉和喜欢的歌曲。 (放课件《让我们荡起双桨》)师生同唱。 二、新课学习: 1、简介作品
师:今天我们的音乐课就来欣赏一首这样的歌曲,一首传唱了半个世纪的老歌,也是一部电影插曲、歌曲的名字叫《我的祖国》。 词作者:
乔羽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就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被称为“词坛泰斗 ”,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词作家。 曲作者:
刘炽: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与乔羽二人共同的作品:《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祖国颂》 原唱:
郭兰英,著名歌唱家,音色甜美 ,她的演唱增加了这首歌曲的艺术魅力。如果说作词作曲是音乐作品的一度创作,那演唱就是对作品的二度创作,听众与作品产生共鸣是对作品的三度创作,所以演唱者的演唱是至关重要,她是作者与听众的纽带,对作品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用。 电影名字: 《上甘岭》 时代背景:
抗美援朝战争 志愿军战士 2、完整感受作品
(1)初听乐曲,听的同时同学们要思考两个问题: 歌曲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歌曲分几个乐段? (2)课件放录音,学生看着歌谱完整的倾听。 (3)提问第一个问题 (4)提问第二个问题
3、分乐段欣赏A
(1)聆听A乐段歌曲思考问题: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音乐情绪? (2)师:谁来说说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感觉? (3)教师引领学生分析:音乐一开始听到了什么声音? (4)师小结:
歌曲一开始我们就听到了女声那特有的柔和甜美的音色、用领唱的形式演唱出歌曲的主旋律,旋律线条波浪进行,歌曲是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五声F宫调式,加上从头至尾那种稍慢的速度和中强的力度 ,给人一种平稳的感觉,让我们产生了优美流畅抒情的感觉,这种音乐手法就把战士们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充分的表达出来。 (5)教师弹奏A乐段,学生演唱体会。 4、分乐段欣赏B
(1)聆听B乐段思考问题:和A乐段相比音乐的情绪有没有变化?如果有,是怎样的?
(2)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3)教师引领学生分析:依照A乐段分析的顺序,我们还从听到的歌声开始——听到的歌声和A乐段对比是否相同? (3)教师弹奏B乐段,学生演唱体会。
5、聆听观看原版电影录像的歌曲片段,感受那真实战场上战士们的情怀。我们知道这是一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插曲,同学们一定想知道这样一首既优美抒情又充满激情的歌曲是在什么情况下演唱的吧,下面我们就来观看原版电影歌曲演唱的录像,电影中的演唱者是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唯一的女战士卫生员王兰。 三、小结下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欣赏了歌曲《我的祖国》,这是乔羽和刘炽两位老艺术家合作创作的一首热爱祖国赞美祖国的经典音乐作品,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出色领唱,更加增加了歌曲的艺术感染力,使它成为了一首流传全国的、经久不衰的、深受全国人民喜爱和演唱的歌曲。在建国将近60年的今天,我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祖国不再是残垣断壁,我的祖国不再是饥寒交迫,我的祖国不再是伤痕累累,我的祖国更不再是任人宰割……但是同学们不要忘记,我的祖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在我国西部的欠发达地区还有许多象你们一样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所以,祖国的繁荣还需要你们去建设,祖国的强大更需要你们去保卫。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老鸟,小鸟》
教学目标:
1、学会饶口令二部歌曲《老鸟,小鸟》。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到奉献爱心的美好、甜蜜。
3、主动积极地参与二部音乐演唱,从中享有集体合作音乐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学会《老鸟小鸟》这首二部歌曲。 启发学生用和谐的声音演唱好歌曲。 教学准备:电子琴、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上一堂很有特色的音乐课。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居住着许多只漂亮的鸟儿,因为鸟儿的数量很多,渐渐地这里就成为了鸟儿们的王国,他们每天在一起快乐的舞蹈、愉快的歌唱。 二、歌曲学习 1、旋律学习
小鸟是怎么叫的?(啾啾, 啾啾啾)
好,下面我们玩个游戏,老师弹琴,你们模仿小鸟的叫声来演唱 3 3 啾啾 | 3 3 啾啾 | 6 6 6 啾啾啾 | 6 6 6 啾啾啾|| 1 1 啾啾 | 1 1 啾啾 | 2 2 2 啾啾啾 | 2 2 2 啾啾啾|| 2、歌词学习 (1)熟悉歌词
大树爷爷看到这一幕,说起了绕口令呢,你们听绕口令:
老鸟小鸟
老 鸟,喜欢小 鸟 , 小 鸟,喜欢老 鸟 ,
老鸟喜欢小鸟, 小鸟喜欢老鸟,
小鸟小的时候,老鸟喂小鸟, 老鸟老的时候,小鸟喂老鸟。
(2)唱词
我们也来唱一唱(练习歌曲,处理难点) a、分声部演唱,注意鸟叫声的处理 b、加入拍手跺脚律动
c、学生可以根据对歌词的理解随意有节奏的变化律动 3、整体演唱 分声部演唱 三、感受表现
1、歌曲艺术表现
请两名同学分别扮演老鸟和小鸟,也就是领唱1和领唱2,再分男女声部演唱,提示学生注意声部之间男女角色的变换。 2、欣赏《美丽的花儿》
老鸟一日复一日,默默的哺育着小鸟,这是一种什么样精神体现呢?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全册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