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期中试卷讲评教案(DOC)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某居民区附近的一家工厂,经常排放有毒气体,严重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该居民区对此事处理不正确的方法是

A.与厂方交涉,要求停止侵害 B.通过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C.向环保部门检举 D.纠集居民闹事

13、小张同学积极参与班级组织的“创建绿色环保校园”实践活动。他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该活动要求的有

A.针对“学校食堂废气污染”的现象,向校长提出整改建议 B.打扫包干卫生区后,将垃圾倒进河里让水冲走

C.在学校草坪上竖立“小草微微笑,走路请绕道”的标语牌 D.将课间同学乱扔的垃圾捡起来放进垃圾桶

14、为了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我们要美化大自然。下列是美化自然的行为是 ①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不践踏草坪 ②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 ③在风景区旅游,不乱仍垃圾,不乱写乱画 ④利用休息日,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5、近年来,枣庄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环境建设,积极打造 “江北水乡”品牌。享有美誉的东湖公园,恬静优雅的古运河畔,处处绿树成荫,鸟语花香,良好的城市环境推动了该市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枣庄市的做法体现了我国环境保护的

A.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C.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原则 D.环境问题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原则 16、新《水浒》剧组未经管理中心的审批就在有“郑州之肺”之称的黄河湿地拍摄,并对湿地造成了多方面的破坏,40多亩原生态湿地遭到践踏,野生红柳遭马匹啃噬严重,大型机械和人员进入湿地使湿地土质变硬,而且所产生的噪音也影响到候鸟的正常生活。该剧组的行为

①破坏了环境,违反了我国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 ②剧情需要,无可非议 ③是违法行为,应受法律制裁 ④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身边的事可以为保护环境做贡献。下列行为属于为保护环境做贡献的是

①节约用水 ②随手关灯 ③参加植树 ④不浪费一粒粮食 ⑤不乱刻乱画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8、在西部大开发中,青藏铁路的建设者始终注意路旁的原始地貌,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西气东输工程为了避开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改变了设计路线,致使投资增加,施工难度加大。他们这样做

①延时误工,浪费人力物力,不符合建设节约性社会的要求 ②符合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③符合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④符合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19、八(2)班召开“美丽的自然”座谈会,在讨论学会鉴赏自然之美的话题时,下面同学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A.鉴赏自然景色,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很重要 B.观赏风景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C.大自然的美是我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到的

D.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是真的美,经过人们改造的没有美学价值

20、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所以我们要

①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③不惜任何代价加速经济发展,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④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得分 评卷人 21.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 者是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在括号内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共10分)

(1)小明说:“社会生活太复杂了,那么多人都在追求享乐、自私自利,我不追求、不自私,不是很吃亏吗?” 判断:( ) 理由:

(2)善待自然就是要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更不能利用自然资源。

判断:( ) 理由: 得分 评卷人 22.情景分析(共12分)

“小呀小二郎,背着书包上书房,放下书包就把电视放”强强放学回到家里,边唱歌边去开电视。“干什么?刚到家作业还

没做就想看电视,越来越不像话啦,写作业去!”爸爸拦住了他。“我要看《新闻联播》,上就要开始啦。”“那又怎么啦?与你学习有关吗?你又不是国家领导干部,看那些有什么用,快去写作业!”刚刚被今天思想品德课上“亲近社会”的内容激起了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亲近社会的激情,一下子被爸爸吼去了一半,“老师告诉我们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强强一边想一边回忆着思想品德老师上课时说过的话,想说服爸爸…… 看了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强强想到了老师告诉他们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培养这种亲社会的情感呢?(3分)

(2)如果你是强强,为了能够使爸爸同意自己的适当地观看电视节目,你会如何用所学到的思想品德内容来说服爸爸,改变爸爸的看法?(3分)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亲近社会?(6分)

得分 评卷人 23.实践探究(共13分) 2013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是“促进生态文明 共建美丽中国。”1970年4月22日,全世

界197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个国家、2亿多人同时在各地举行多种多样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这项活动得到了联合国的首肯。世界地球日活动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地球、保护家园的意识。地球是我们的共同家园,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恶发展和经济规模的扩大,全球环境状况在过去30年历持续恶化。有资料表明:自由气象仪器观测记录以来,全球年平均温度升高了0.6摄氏度,目前世界上约有40%的人口严重缺水,如果这一趋势得不到遏制,在30年内,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将面临水荒。如今全球1%的鸟类和四分之一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而过度捕捞已导致三分之一的鱼类资源枯竭?? 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你认为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危害是什么?(4分)

(2)请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描绘一下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的未来是怎样的?(2分)

(3)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3分)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爱护大自然、珍惜资源的具体行为有哪些?(2分)

(5)今年是第45个地球日,为提高人们保护地球的意识,请你拟几条宣传标语。(2分)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思想品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

1-5 BBACD 6-10 BDDCA 11-15 CDBAC 16-20 DCCDB 二、材料题

21、(1)判断:错误(1分)

理由:社会是复杂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们以平凡而朴实的思想和行为,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社会正气,构成社会生活的主流。与此同时,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各种消极、丑恶的现象,特别是近年来不少人追求享受、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行为有所抬头,这些虽然不是社会生活的主流,但对社会和个人的消极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我们要坚决抵制思想,只有人人从我做起,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社会风气才会越来越好。(4分) (2)判断:错误(1分)

理由:善待自然就是要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更不能利用自然。 22、(1)社会是每个人的归宿和依靠,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与发展,社会为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条件,只有社会越发展,个人的发展机会才会越多。我们融入社会,亲近社会,才能完善人格,愉快地生活。我们要亲近社会,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亲身实践,不断进取,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3分) (2)生活是美好的,美好的生活与美好的 社会紧密相连,我们要主动发现社会生活的美好,热爱社会,亲近社会。青少年虽然年纪还小,但是也要关注社会发展,关注社会生活,培养关注天下大事的兴趣和习惯,关注身边的大事小事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3分)

(3)①亲近社会,首先要关注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的潮起潮

落,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关注身边的大事小事。古人都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何况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的当代青少年呢②亲近社会还有学会谦让、分享、助人。③亲近社会,还要热忱的服务社会,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新天地。我们要学会从日常的生活的点滴做起,去帮助,服务于他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6分) 23、(1)原因: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危害: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分)

(2)一种可能:资源枯竭、生物灭绝、千疮百孔、人类失去生存的环境。 另一种可能: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碧水蓝天、各种生物异彩纷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分)

(3)①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②善待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③美化自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存。(3分)

(4)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水源、不乱扔废弃物、爱护花草树木、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用电、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2分)

(5)“关爱地球——关爱我们自己的家”;“关爱地球——美化我们的家园”;“地球不仅属于我们——还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等等(2分)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八年级期中考试试卷讲评

讲评目标:

1.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试卷的讲评,使学生明确问题所在,然后能发现学习上的不足并且加以改正,增强进步的信心。

2、能力:提高学生审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解题方法和规律;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调整,自我完善的能力;通过多种不同思路的展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知识:查漏补缺,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认知结构。 讲评重点:

错误典型题、学生质疑的题。 讲评难点:

典型错误出错原因的剖析与纠错,典型题目解题思路探究,解题方法分析,解题规范化。 讲评方法:

1、评(评错误原因,评优秀解法,评新题生题)、议、练结合。 2、问题教学。

3、整理升华,总结提高。 教学措施:

1、统计各题的解答情况,特别是试卷中的典型错误

2、在错因分析,错题纠错,规范表述,反思提高,方法总结等环节上让学生积极参与,相互讨论学习,以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讲评过程

环节一、总结考试情况

1、选择题内容学生大部分掌握的比较好,基本上能理解和掌握,失分率较低。

2、部分学困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欠缺。整体书写、卷面方面不好。

表扬与激励:表扬优秀生,表扬在试卷上有闪光点和创新点的学生,特别是针对学困生的优点进行表扬。如表扬学困生的书写,学困生答题的进步,给他们鼓劲。给全班提出下一个努力的目标。 环节二、分析讲评试卷 (一)试卷结构分析

试题类型:选择题共60分,非选择题35分,卷面分5分。 试题分布情况: 考点分布及分值 一、选择题(1二、非选择题题(21—23题,—20题,60分) 35分) 第五单元 第十课 1、4、5、 我与集体共发(9分) 展(9分) 2、3、6、7、8、价值判断题:21、(1)(5分) 情境分析22、(1)(2)(3) (12分) 价值判断题:21、(2) (5分) 第十三课 12、13、14、15、 热爱集体融入第十一课 社会 第六单元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关心社会亲近9、10 社会( 33分) (21分) 第十二课 感受大自然11、19 (11 分 ) (6分) 关爱大自然保16、17、18、20 实践探究23、(1)(2)(3) 护大自然(37 (24分) 分 ) (4)(5) (13分)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份试卷对课标把握准确、教材分析透彻、知识点覆盖全面、重点突出、分值设置合理;题型难易适中。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得分情况分析:

1、选择题得分情况:得分相对较高,最高分60分,最低分30分,失分较多的题目有第5、12、15、18、20题,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理解不透,对于国家的一些环保方面的法规政策等掌握不好,审题不清失分。

2、非选择题得分情况:得分率较低,最高分35分,最低分4分,失分较多的题目有:第21(1)题,由于审题不细致,教材知识点落实不好,答案不规范而失分;第22、(2)题,本题开放性较强,学生运用知识能力较差,再加上表述不够严密,出现表述不全面,不切合题意的情况,因此失分较多。

3、卷面分最高分5分,最低分1分。 (三)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试卷反馈情况看,学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根本就无从谈起。在这次检测中,由于没有理解和掌握好基础知识,因而造成了一部分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失误。

2、审题能力差,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不强。

有部分考生由于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注意学习,因此在考试过程中表现出审题不认真、解题不规范,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不能依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如23(1)题,由于学生不能对试题所给信息正确反馈,所以回答不对。

3、语言不规范,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

学生答题语言表达不规范、表述混乱,没有用学科术语回答,代之而用非书面语言;在简述、论述题中,不够条理,思路不清晰。文字书写不规范,卷面不整洁、字迹潦草,错别字较多而导致扣分。

4、对知识的迁移运用不灵活。

将基础知识学“死”了,学习中只一味的死记硬背,不能够理解,所以不会灵活应用。 (四)试卷讲评

1、学生自改,反思纠错因

要求:(1)用不同颜色的笔改正错误,用不同颜色的笔写出错误原因。二次解答的思路做对比,发现差异。避免重复同样的错误。

(2)自己不能找到错误原因的,找自己的结对者解决。(体现一帮一的作用) (3)出错较少的同学,对照试卷重新整理总结相关知识点及相关类型的解题方法,指导同组同学的改错。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去特别帮助成绩突然大幅度下降的同学,同学生一块分析出错的原因,并对其进行鼓励。巡视学生自改情况,适时进行指导。) 2、小组改补,解决个性问题

要求:在小组范畴内讨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若意见不能统一,请与邻近小组讨论解决,再不行,做出标记。

(这个过程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听听学生的质询点是不是自己记录的需课堂讨论的共性问题)

3、抓住重点,典题剖析,反馈矫正

教师和学生一起将学生在试卷中失分较多的问题,按照知识内在的联系,进行分类,然后让已经会做的同学起来讲解;对学生讲解不全面、不科学、不正确的,老师再引导、点拨、补充。 各小组展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五)典型错题讲评

对于错题率较高、需讲解的题目,先让学生逐题分析错题原因,题目考查的知识点,解题思路、需具备的能力等,再进行知识的拓展和变式训练。让学生真正做到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做到举一反三。

【选择题5】激动人心的拔河比赛,绳子的每一寸拉近都凝聚着每个人的力量;气势恢弘的交响乐、所有乐手精心地演奏,才汇成华彩的乐章;步调整齐如一的仪仗队,靠的是全体队员无数次的训练和配合.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 ①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②集体的力量来自团结

③无数个体力量的相加就是集体的力量 ④依靠集体团结的力量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错因分析:学生对团结就是力量的理解不够透彻,集体的力量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靠团结迸发出的巨大力量。

考查的知识点:对 “团结就是力量”全面理解,把握。

变式训练:2010年 10月1日,嫦娥二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团结协作是“嫦娥”成功奔月的强大动 力。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B.集体是个人成长的乐园

C.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 D.集体是一个整体,其形式多样

【选择题18】在西部大开发中,青藏铁路的建设者始终注意路旁的原始地貌,不破坏当地的自然环境;西气东输工程为了避开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改变了设计路线,致使投资增加,施工难度加大。他们这样做 ①延时误工,浪费人力物力,不符合建设节约性社会的要求 ②符合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③符合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④符合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错因分析:学生能判断出①是错误的,但对于“④符合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却把握不准。环境保护的原则主要是在教材的相关链接中出现,学生掌握不好。 考查的知识点:这个题主要涉及到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本原则和有关法律规定 一、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三、水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四、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变式训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说明了什么?( ) A依靠群众保护环境的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C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 D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

【选择题20】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所以我们要( )

①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②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③不惜任何

代价加速经济发展,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④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错因分析:这 四个选项中,第③点的说法容易使学生理解不到位学生能判断出是正确的。

考查的知识点:本题以贴近生活实际的事例,让学生正确认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 变式训练:

制约我国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有:( ) ①人口众多 ②资源短缺 ③环境污染 ④生态破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归纳总结:选择题答题方法(1)抓关键词法:要仔细审题,读懂题意,明确题干的要求,答题指向是什么,特别要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

(2)直接选择法:就是应用教材中相关知识来判断各个备选项命题是否正确; (3)排异法:题肢本身尽管正确,但与题干的规定性无关,必须予以排除; (4)排除法:在排除题肢本身表述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肢。

【价值判断题21(1)】小明说:“社会生活太复杂了,那么多人都在追求享乐、 自私自利,我不追求、不自私,不是很吃亏吗?” 判断:( ) 理由:

错因分析: 主要考查学生如何正确认识社会、如何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此题得分率较低,主要体现审题能力差,提取有效信息能力不强,在理由上,大部分同学的答案不够全面。

考查的知识点: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归纳总结:关于辨析类的题目,答题时一般分三点:第一点先判断材料中所列举行为的对或错;第二点是说明理由,即对在哪里?或错在哪里?第三点是我们要选择的正确做法。

变式训练:张雪说社会生活中人人追求进步,不存在消极现象。 判断:( ) 理由:

【情境分析题22】22.情景分析(共12分)

“小呀小二郎,背着书包上书房,放下书包就把电视放”强强放学回到家里,边唱歌边去开电视。“干什么?刚到家作业还没做就想看电视,越来越不像话啦,写作业去!”爸爸拦住了他。“我要看《新闻联播》,上就要开始啦。”“那又怎么啦?与你学习有关吗?你又不是国家领导干部,看那些有什么用,快去写作业!”刚刚被今天思想品德课上“亲近社会”的内容激起了了解社会、融入社会、亲近社会的激情,一下子被爸爸吼去了一半,“老师告诉我们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强强一边想一边回忆着思想品德老师上课时说过的话,想说服爸爸…… 看了上述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强强想到了老师告诉他们要亲近社会、融入社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培养这种亲社会的情感呢?(3分)

(2)如果你是强强,为了能够使爸爸同意自己的适当地观看电视节目,你会如何用所学到的思想品德内容来说服爸爸,改变爸爸的看法?(3分)

(3)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亲近社会?(6分)

错因分析:本题失分原因有学生死记硬背基础知识,但是不会灵活的运用,不能灵活地进行问题转换,(1)题是考查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意义?而对于(2)问,学生有些迷茫了,不知从何下手,但如果能灵活地进行问题转换,就迎刃而解了,这题可以转换成:青少年关心国家大事的意义(作用)对于第(3)问,因为直接问直接答,学生答的比较好。

考查的知识点:本题考查的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系列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归纳总结:总结做此类型的题目解题思路: 1、认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2、认真阅读问题,带着问题再次阅读材料,确定知识范围; 3、联系课本知识,联系材料,联系自身实际,多角度思考;

4、组织答案,语言科学准确,措施具体可行,书写整洁,有条理。 变式训练:某校七年级二班期中考试后要重新安排座次,男女同学都不愿意坐同位。因为在这个班,平时男女同学间说笑会受到某些同学的议论,在学习、生活上若有男同学帮助女同学,或女同学帮助男同学,也招致某些同学的嘲笑、讥讽。 请你给这个班的同学写一封公开信,帮助他们尽快改变这种现象。 环节三、学生纠正、复习巩固 1、完成满分卷 2、巩固练习

学生完成对错题的纠正、掌握,做到吃一堑长一智。 环节四、跟踪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谚语“一只手,提个篮;两只手,端个盘;十只手,推动船;百只手,把河拦;千只手,推到山。”告诉人们 ( ) ①个人融入到集体中去才有力量 ②团结就是力量 ③集体离不开个人 ④依靠集体,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某校八年级三班围绕“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召开讨论会,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 A.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致的 B.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

C.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的正当利益 D.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3.古人说:“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古语告诉我们( ) A.要学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B.要学会在社会生活中亲身实践 C.要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D.要刻苦学习,多学书本知识

4.青少年参与社会生活,就应该 ( ) ①积极参与各类有益的实践活动 ②认清社会的复杂性 ③正确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④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明代学者顾宪成曾写出一幅出名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告诉我们应该 ( ) A.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 B.大小事情要自己做,事必躬亲 C.我们应该只做大事,才能对国家有贡献 D.学会倾听他人,学会关心他人 6.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下列属于有害的、盲目的从众心理的是 ( ) ①班里的男同学都爱网游,学习认真、从不喜欢网游的小东觉得自己不玩网游会失去人缘,于是经常随其他同学一块玩

②学校开展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献爱心活动,小芸和其他同学一起踊跃参加 ③小晗和其他同学一道谴责自习课上大声喧哗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的小伟和小迪 ④看到很多同学过生日时花许多钱举行生日PARTY,小雪也想照办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7.“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对于奉献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奉献就是干大事业

B.现在人们都讲实惠,谁奉献谁就是傻瓜

C.奉献有不同的表现,一个人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也是一种奉献 D.只有别人先为我奉献,我才值得为别人奉献

8.八(2)班召开“美丽的自然”座谈会,在讨论学会鉴赏自然之美的话题时,下面同学的观点中错误的是 ( ) A.鉴赏自然景色,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很重要 B.观赏风景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C.大自然的美是我们经常能够欣赏和感受到的

D.未经直接改造的自然是真的美,经过人们改造的没有美学价值

9.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人类的朋友大自然却遭到了极大的伤害,弹奏出人与大自然不和谐之音。下面不属于这种不和谐之音的是 ( ) A.自然物种在减少 B.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 C.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D.关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

10.西藏人已经懂得善待大自然的重要性,奏响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旋律。下面与善待大自然不相符合的是 ( ) A.为了生活丰富多彩,多准备一些山珍海味 B.要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做自然的朋友 C.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 D.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二)、实践探究题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也是复杂的。为了引导同学们健康地学习和生活,八(2)班决定召开一次思想讨论会。请你参与:

(1)请你为本次思想讨论会设计一个主题:______。(1分) (2)在讨论会上,一些同学围绕丑恶现象是否已成为当前社会生活的主流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请你作为“丑恶现象不是当前社会生活的主流”一方的辩手做最后总结发言。(2分)

(3)请你为同学提出的“要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必须提高自己的哪些素质”这一问题给予解答。(4分)

(4)请你就如何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发表自己的意见。(3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ABDA 6-10 ACDDA

二、实践探究

(1)主题: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或关心社会 亲近社会 等)(1分) (2)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在我们的社会中,人们以平凡而朴实的思想和行为,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社会正气,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主流。(2分)

(3)社会发展对个人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我们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做人。我们只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亲身实践,才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4分) (4)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正确认识和辩证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光明面和阴暗面。 克服盲目从众心理。

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

(通过拓展训练,更好地帮助学生运用答题技巧和方法,正确答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试卷讲评,我收获了: 试卷讲评后,我还存在的困惑有: 今后,我打算: 教师总结:通过这节课,同学们懂得了思想品德试题的答题技巧、方法和思路,找到了一些做题的基本规律,那么,我们就要在以后的学习和考试过程中学会运用这些方法和技巧,使用课本但是并不拘泥于课本,做到灵活机智,举一反三,关注实际并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课外作业:

作出得失分统计分析,结合个人实际,拟订出下阶段学习方略。 教学反思:

讲评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主次分明,讲重讲难。不要面面俱到,而应针对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考试中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进行讲评。对一些综合性较强,与实际联系密切的题目,教师应重点讲解解题思路。

2、分析失误,对症下药。教师应做好发现错误的工作,首先要广泛地收集错误,并进行归类整理,如审题不清出错、复习不足出错等。然后组织学生针对各种原因的错误,进行分析、总结。使学生从根本上寻到“病源”,从而对症下药。

3、拓展外延,总结思路。要透过具体问题拓展外延把试题进行变化。可以再原有题目的基础上借题发挥,也可以讲答案要点进行增加丰富,还可以将考点扩展、深化、增加难度,并对试题题型、知识点分布,解题思路和技巧进行归纳小结,从中获得规律性。

附: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思想品德试题

题号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 符合题意的,将所选答案写在下面对应的方格内,每小题3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一 21 22 二 23 卷面 总分 1、“不关爱集体的人不用”,这是一家科研机构招聘人才时的首项要求。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关爱集体,有团队精神应成为衡量现代人才的标准之一 B.人才招聘应主要看学历,这家单位有些小题大做 C.人人关爱集体,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D.关爱集体,才可能为集体贡献才智

2、复旦大学上海艺术学院二年级学生汪洋在追赶偷手机的犯罪嫌疑人时,不幸被刺身亡。上海市综治办、见义勇为评审委员会办公室追授汪洋为上海市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这启示我们 ①社会充满了危险,我们应少接触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社会正气 ③同丑恶行为作斗争要讲究智取

④社会生活中既有阴暗的一面,也有光明的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再小的爱心,乘以十三亿,就会成为爱的海洋;再大的困难除以十三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个人献出的一点点爱心微不足道 B.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

C.只有人人主动承担责任,才能共创美好幸福的生活 D.“人心齐,泰山移”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4、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谁若认为自己是圣人,是埋没了的天才,谁若与集体脱离,谁的命运就要悲哀。集体什么时候都能提高你,并且使你两脚站得稳。”这句话告诉我们

A.个人离不开集体,但集体可以离开个人 B.个人可以脱离开集体而生存发展

C.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 D.集体是一些人聚在一起而形成的

5、激动人心的拔河比赛,绳子的每一寸拉近都凝聚着每个人的力量;气势恢弘的交响乐、所有乐手精心地演奏,才汇成华彩的乐章;步调整齐如一的仪仗队,靠的是全体队员无数次的训练和配合.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 ①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②集体的力量来自团结

③无数个体力量的相加就是集体的力量 ④依靠集体团结的力量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6、古人说:“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古语告诉我们 A.要学会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B.要学会在社会生活中亲身实践 C.要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D.要刻苦学习,多学书本知识 7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人社会。下列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学校给(1)班5个三好学生名额,班里推荐时,同学们都相互谦让 B.李洋同学把刚买来的数学辅导书给同学们传阅

C.同学们知道刘梅同学因家境贫穷而面临辍学时,都踊跃捐款帮助 D.张颖见别人学唱歌,她也学唱歌;过几天,见别人学跳舞,她也学跳舞 7、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人社会。下列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学校给(1)班5个三好学生名额,班里推荐时,同学们都相互谦让 B.李洋同学把刚买来的数学辅导书给同学们传阅

C.同学们知道刘梅同学因家境贫穷而面临辍学时,都踊跃捐款帮助 D.张颖见别人学唱歌,她也学唱歌;过几天,见别人学跳舞,她也学跳舞 8、中学生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下列方式不适合的是

A.积极参加献爱心活动 B.积极参加环保宣传 C.积极到敬老院去打扫卫生 D. 整天上网聊天 9、李晶是一名14岁的中学生,她个性活泼,热爱交往,而且还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身为学生会干部,她带领同学们上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募捐,组织学生会成员到校外进行“节约一滴水”的公益宣传。对于她的做法你认为正确的评价是

A.李晶是班干部,这是她爱出风头的表现

B.李晶还是一名初中生,没必要参加过多的社会实践活动 C.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D.现在社会关系复杂,我们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尽量不与外界来往 10、参与复杂的社会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逆境。我们应该

①分析造成困难和逆境的原因 ②怨天尤人,埋怨生活不逢时

③学会独立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④意志消沉,丧失斗志 ⑤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A.①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构成了绚烂多彩的大自然。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之美,可以

①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 ②陶冶我们的情操 ③提高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 ④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落,关注社会的热点焦点,关注身边的大事小事。古人都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何况作为未来社会主人的当代青少年呢②亲近社会还有学会谦让、分享、助人。③亲近社会,还要热忱的服务社会,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社会新天地。我们要学会从日常的生活的点滴做起,去帮助,服务于他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6分) 23、(1)原因: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危害: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分)

(2)一种可能:资源枯竭、生物灭绝、千疮百孔、人类失去生存的环境。 另一种可能: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碧水蓝天、各种生物异彩纷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2分)

(3)①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②善待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③美化自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存。(3分)

(4)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保护水源、不乱扔废弃物、爱护花草树木、植树造林、节约用水用电、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保护野生动植物等。 (2分)

(5)“关爱地球——关爱我们自己的家”;“关爱地球——美化我们的家园”;“地球不仅属于我们——还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等等(2分)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只要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八年级期中试卷讲评教案(DOC)在线全文阅读。

八年级期中试卷讲评教案(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9634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