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抚顺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理综物理试题(Word)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科目:理科综合

(试题册)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册上,并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的注意事项要求答题,各题必须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超出答题区域范围作答部分视为无效。第Ⅰ卷和第Ⅱ卷均不能答在本试题册上,写在试题册上无效。

3.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4.考试结束时,将本试题册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本试题册共18页,如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

姓 名

准考证号

2016年抚顺市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高考模拟考试

理综合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33~40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I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7题只有一

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物理学家通过艰苦的实验来探究自然的物理规律,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值得我们敬仰。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实的是 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 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但并未测定出引力常量G

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提出了判断通电导线周围磁场方向的方法 D.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规律

15.如图所示,离地面高h处有甲、乙两个小球,甲以初速度v0水平射出,同时乙以大小

相同的初速度v0沿倾角为450的光滑斜面滑下,若甲、乙同时到达地面,则v0的大小是

B.gh C.

A.

D.

16.如图所示,a、b、c是在地球大气层外圆轨道上运动的3颗

卫星,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B.b、c的向心加速度相等,且大于a的向心加速度

C.c加速可以追上同一轨道的b,b减速可以等候同一轨道的c D.a卫星由于某原因,轨道半径缓慢变小,其线速度将增大

15题

ab 地球 c 16题 17.如图所示,物块M在静止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上以速度v0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启动,

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在此传送带的速度由零逐渐增加到2 v0后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则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M下滑的速度不变

B.M开始在传送带上加速到2 v0后向下匀速运动

C.M先向下匀速运动,后向下加速,最后沿传送带向下匀速运动 D.M受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传送带向上

18.(多选)如图所示,将质量为2m的重物悬挂在轻绳的一端,轻绳的另一端系一质量为

m的环,环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光滑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杆上的A点与定滑轮等高,杆上的B点在A点正下方距离为d处。现将环从A处由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7题

v0 M v A.环到达B处时,重物上升的高度h=

d 2B.环到达B处时,环与重物的速度大小相等

C.环从A到B,环减少的机械能等于重物增加的机械能 D.环能下降的最大高度为

4d 318题

19.(多选)如图甲所示,Q1、Q2是两个固定的点电荷,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仅在电场力作

用下以初速度v0沿两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从a点向上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点电荷一定都带负电,但电量不一定相等 B.两点电荷一定都带负电,且电量一定相等 C.试探电荷一直向上运动,直至运动到无穷远处 D.t2时刻试探电荷的电势能最大,但加速度不为零

20.(多选) 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小球A和物块B,跨过固定于斜面体顶端的小滑轮O,倾角为30°的斜面体置于水平地面上.A的质量为m,B的质量为4m.开始时,用手托住A,使OA段绳恰处于水平伸直状态(绳中无拉力),OB绳平行于斜面,此时B静止不动.将A由静止释放,在其下摆过程中,斜面体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B.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方向一直向右 C.小球A摆到最低点时绳上的拉力大小为2mg D.小球A的机械能不守恒,A、B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1.(多选)如图所示,xOy平面的一、二、三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

向外,磁感应强度B=1 T的匀强磁场,ON为处于y轴负方向 的弹性绝缘薄挡板,长度为9 m,M点为x轴正方向上一点, q

OM=3 m.现有一个比荷大小为=1.0 C/kg可视为质点带正电

m的小球(重力不计)从挡板下端N处小孔以不同的速度向x轴负方 向射入磁场,若与挡板相碰就以原速率弹回,且碰撞时间不计, 碰撞时电荷量不变,小球最后都能经过M点,则小球射入的速 度大小可能是 A.3 m/s

C.4 m/s

B.3.75 m/s D.5 m/s

21题 20题 19题

第Ⅱ卷

22.(6分)(1)莉莉在用伏安法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请

你用实线代替导线在图(2)中连接好实物,要求变阻器的滑动头向右滑动时,其电阻值变大.

22题(1)

22题(2)

(2)由实验测得的7组数据已在图(3)的U-I图上标出,请你完成图线,由图象可得E=______V(保留三位有效数字),r=________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9分)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m=1.00kg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O为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

22题(3)

始选取连续点中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0m/s2,那么:

(1)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到______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从O点到(1)问中所取的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 J,动能增加量△Ek=______J(两空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测出纸带上所有各点到O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及物体下落

v2高度h,则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是图中的______.

2

(4)实验中对于使用打点计时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B.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C.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直流电源 D.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为交流电源 24.(14分)

短跑运动员完成100m赛跑的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运动和匀速运

动两个阶段。一次比赛中,运动员用11.00s跑完全程。已知运动员在加速阶段的第2s内通过的距离为7.5m,求运动员的加速度及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 25.(18分)如图所示,MN和PQ是竖直放置相距1m的平 滑金属导轨(导轨足够长,电阻不计),其上方连有R1=9Ω 的电阻和两块水平放置相距d=20cm的平行金属板A、C, 金属板长1m,将整个装置放置在图示的匀强磁场区域,磁 感应强度B=1T,现使电阻R2=1Ω的金属棒ab与导轨 MN、PQ接触,并由静止释放,当其下落h=10m时恰能

匀速运动(运动中ab棒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且与导轨接触良好).此时,将一质量 m1=0.45g、带电荷量q=1.0×104C的微粒放置在A、C金属板的正中央,恰好静止

(g=10m/s2).求:

(1)微粒带何种电荷,ab棒的质量m2是多少?

(2)金属棒自静止释放到刚好匀速运动的过程中,电路中释放多少热量?

(3)若使微粒突然获得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但运动过程中不能碰到金属板,对初速度v0有何要求?该微粒发生大小为

2

mv的位移时,需多长时间? Bq10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不明显 B.橡胶无固定熔点,是非晶体

C.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D.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E.第二类永动机是不能制造出来的,尽管它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它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2)(10分)一竖直放置、缸壁光滑且导热的柱形气缸内盛有一定量的氮气,被活塞分隔成Ⅰ、Ⅱ两部分;已知活塞的质量为m,活塞面积为S,达到平衡时,这两部分气体的体积相等,如图(a)所示;为了求出此时上部气体的压强P10,将气缸缓慢倒置,再次达到平衡时,上下两部分气体的体积之比为3:1,如图(b)所示.设外界温 度不变,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图(a)中上部气体的压强P10.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10s时刻的波形图,P是平衡位置为x=1m处的质点,Q是平衡位置为x=4m处的质点,图b为质点Q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0cm

(2)(10分)如图所示是一个透明圆柱的横截面,其半径为R,折射率是3,AB是一条直径.今有一束平行光沿AB方向射向圆柱体.若一条入射光线经折射后恰经过B点,则这条入射光线到AB的距离是多少? 35.【物理——选修3-5】(15分) (1)(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论入射光的频率多么低,只要该入射光照射金属的时间足够长,也能产生光电效应

A.该波的周期是0.10s B.该波的传播速度为40m/s C.该波沿x轴的负方向传播

D.t=0.10s时,质点Q的速度方向向下 E.从t=0.10s到 t=0.25s,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

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在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的过程中,放出光子,电子动能增加,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C.在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传感器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

上装不装上弹性碰撞架,不会影响动量是否守恒 D.铀原子核内的某一核子与其他核子间都有核力作用

E.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m3,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1+2m2-m3)c2

(2)(10分)光滑水平轨道上有三个木块A、B、C,其中A质量为mA=3m、C质量为mC=2m,开始时B、C均静止,A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A与B发生弹性碰撞后分开,B又与C发生碰撞并粘在离保持不变。求B的质度大小?

2016年抚顺市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高考模拟考试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4. B 15. A 16. D 17. C 18. CD 19. BD 20. AB 21. ABD 22.(1)见解析图(1分) (2)见解析图1(分) 1.48(2分) ;1.1(2分)

解析 (1)根据题意滑动变阻器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阻值变大,滑动变阻器应该接左下接线柱,根据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

(2)用直线把坐标系中的各点连接起来,得到U-I图象.由图象可知纵截距为1.48V,电源

一起,此后A与B间的距量及B与C碰撞前B的速

ΔU

电动势E=1.48V,斜率的绝对值代表内阻r=≈1.1Ω,所以电源内阻r=1.1Ω.

ΔI

23.(9分):(1)B (1分) (2)1.88J(2分) 1.84J(2分)

(3)A (2分) (4)BD(2分)

解析:(1)验证机械能守恒时,我们验证的是减少的重力势能△Ep=mgh和增加的动能△Ek= mv2 之间的关系,由B点能够测h和v的数据,而A、C两点不方便测出速度v.故应取图中O点到B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减少的重力势能为:△Ep=mgh=1×9.8×19.2×10-2=1.88J 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B=1.92m/s 所以增加的动能为:△Ek=mvB2 =1.84J

(3)从理论角度物体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可以得出:mgh=mv2 得: v2=2gh

则以为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线应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也就是图中的A. (4)B D (略) 24. (14分)

解析:根据题意,在第1s和第2s内运动员都做匀加速运动。设运动员在匀加速阶段的加速

度为a,在第1s和第2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S1和S2,由运动学规律得:

(1) (2分)

(2) (2分)

式中t0=1s 联立(1)( 2)两式并代入已知条件,得

(3) (1分)

设运动员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1,匀速运动时间为t2,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跑完全程的时间为t,全程的距离为s。依题意及运动学规律,得

(4) (2分) (5) (2分)

(6) (2分)

设加速阶段通过的距离为s',则

(7) (2分) 联立(3)(4)(5)(6)(7)式,并代入数据得:

(8) (1分)

11

25. (1) 正电 0.1kg (2) 5J (3) t=(+n)·9π (n=0,1,2…)

42解析: (1)微粒带正电 (1分) 因微粒静止,Eq=m1g (1分) UU

又E= 得 q=m1g, 解得U=9V (2分)

dd根据欧姆定律得:U=IR1,解得I=1A (1分) 因棒能够匀速运动,有:BIL1=m2g (1分) 把数据代入上各式得m2=0.1kg (1分) (2)释放多少热量等于损失的机械能,为:

1

ΔE=m2gh-m2v2 (2分)

2v=

(2分)

代入数据解得ΔE=5J (1分)

d

(3)带电微粒在正交的电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半径不大于,

2m1v0d1有:≤,解得v0≤m/s (1分)

qB245T

第一次发生该位移的时间为t= (1分)

4

微粒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

2πm1 (1分) qB

解得t=s (2分)

4微粒每转一周,都有两次同样大小的位移,所以微粒发生大小为

2

mv的位移时,需要的Bq10

11

时间为t=(+n)·9π (n=0,1,2…) (1分)

42

33. (1)BCE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2) 解:设气缸倒置前下部气体的压强为P20,倒置后上下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2、P1,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2分)

(2分)

倒置过程中,两部分气体均经历等温过程,设气体的总体积为V0,由玻意耳定律得:

(2分) (2分)

解得: (2 分 )

34. (1) BCD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

最低得分为0分)。

sinα(2)解析 根据折射定律n==3 (3分)

sinβ

由几何关系2β=α (2分) 可得β=30°,α=60° (2分) 所以CD=Rsinα=3

R (3分) 2

35(1)BCE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

低得分为0分)。

(2)A与B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动能守恒,设B的质量为mB:

3mv0?3mvA?mBvB (3分)

111(3分) 3mv02?3mvA2?mvB2222

BC碰撞后与A的速度相同,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BvB?(mB?2m)vA (2分)

联立解得:mB?m,vB?3v0 (2分) 2

3mv0?3mvA?mBvB (3分)

111(3分) 3mv02?3mvA2?mvB2222

BC碰撞后与A的速度相同,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BvB?(mB?2m)vA (2分)

联立解得:mB?m,vB?3v0 (2分) 2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辽宁省抚顺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理综物理试题(Word)在线全文阅读。

辽宁省抚顺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理综物理试题(Word).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9707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