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公路工程试验用表
试验用表说明
一、表格填写总的要求
1、试验检测资料填写要及时、准确、真实、完整、规范、工整。
2、除计算机打印部分外,其他部分的填写应使用不易褪色的蓝黑墨水、黑墨水填写。
3、对于表头为“XXXX试验”的表格,可用作试验报告用表,也可用作试验记录表。 二、表格填写的有关说明 1、编号的填写:
施工单位代号 (1)施工单位:表号—S+施工合同号—施工单位试验流水号;
驻地办合同段代号 (2)驻地办:表号—A(或B、C??)+施工合同号—驻地办试验流水号,其中:第一至第N驻地办合同段代号分别用A、B、C??表示;
总监办代号 (3)总监办:表号—Z+施工合同号—总监办试验流水号 2、表头的填写 :
(1)试验单位:填工地试验室公章上的单位名称; (2)合同段:填施工单位施工合同段全称;
(3)试验、复核、审核人的签名:签字宜手写,且须本人填写;试验人若是多人,则多人签名;试验由工地试验室认证核准的具体试验操作人员签字,复核由同岗位的其他试验人员签字,审核由试验室主任或技术负责人签字;审核人须持交通部试验检测工程师资格证;同一张表格中签名不能重复;
(4)使用部位:应填具体的部位(尽可能具体)。 3、结论的填写: (1)材料试验报告
对于土工、集料试验报告:填写“所检指标符合规范(+规范编号)的要求,可用于XXX施工。”
对于水泥、钢筋:填写“所检指标符合规范(+规范编号)的要求。”
(2)对于表头为“XXXX试验”的表格,可用作试验报告用表,也可用作试验记录
13
表。当用作试验报告用表时,应按试验报告下结论,当用作试验记录表时,应按试验记录表下结论。
4、试验报告中未检的项目应划“/”;试验记录表中数据填写的相关栏目中未能填满时,宜加盖印有“以下空白”的印章。
5、试验数据的更正:试验记录数据如书写错误时,可以更正,但不得直接涂改,应在需修改处划上“两横杠”,在上方或右上方填写正确数据,并在该处加盖私章或按红手印,试验报告数据不得更改。
6、各单位对自己出具的报告负责,监理单位不需在施工单位试验表格结论栏签署意见和名字。
14
压 实 度 检 验 报 告
编号:S1—001—□□□—□□□□
试验单位 土场位置 检测范围 层 次 试 验 距路床顶设计标高(m): 距中线距离(m) 桩 号 左 中 右 检测深度(cm) 质量标准: 含水量(%) 土样类别: 湿土密干土密最佳标准干压实度度度含水密度(%) (g/cm3) (g/cm3) 量(%) (g/cm3) 合 同 段 最大干密度(g/cm3) 最佳含水量(%) 检测日期 复 核 n: K: s: 结 论 k=K -ta×s n= k—应不小于设计值 试验: 复核: 审核:
15
含水率试验记录表
编号:S1—002—□□□—□□□□
试验单位 试样名称 试样来源 样品描述 试 验 桩 号 或 部 位 盒号 盒质量 (g) 盒+湿土质量 (g) 盒+干土质量 (g) 水份质量 (g) 干土质量 (g) 含水率 (%) 平均含水率 (%) 合 同 段 试验规程 样品编号 试验日期 复 核 结 论
16
压实度检测记录表(环刀法)
编号:S1—003—□□□—□□□□ 试验单位 土场位置 检测范围 层 次 试 验
合 同 段 最大干密度(g/cm3) 最佳含水量(%) 检测日期 复 核 桩 号 位 置 项 目 检测深度 (cm) 环刀号 环刀质量 (g) 环刀容积 (cm3) 土+环刀质量 (g) 湿土质量 (g) 湿密度 (g/cm3) 盒 号 盒质量 (g) 盒+湿土质量 (g) 盒+干土质量 (g) 水质量 (g) 干土质量 (g) 含水率 (%) 平均含水率 (%) 干密度 (g/cm3) 压实度 (%) 结 论
17
压实度检测记录表(灌砂法)
编号:S1—004—□□□—□□□□ 试验单位 土场位置 检测范围及层次 砂的密度(g/cm3) 试 验
合 同 段 最大干密度(g/cm3) 最佳含水量(%) 检测日期 复 核 桩号 位置 项目 检测深度\\层厚 试样总质量 (g) 灌前(筒+砂)质量 (g) 灌后(筒+砂)质量 (g) 灌前(筒+砂)质 圆锥量 (g) 体内灌后(筒+砂)质 用砂量 (g) 标定 圆锥体内用砂质 量 (g) 坑体砂重 (g) 坑体体积 (cm3) 湿密度 (g/cm3) 盒 号 盒质量 (g) 盒+湿料质量 (g) 盒+干料质量 (g) 水质量 (g) 干料质量 (g) 含水率 (%) 平均含水率 (%) 干密度 (g/cm3) 压实度 (%) 结 论
18
压实度检测记录表(核子仪法)
编号:S1—005—□□□—□□□□
试验单位 合 同 段 土场位置 检测范围 层 次 试 验 最大干密度(g/cm3) 最佳含水量(%) 检测日期 复 核 测点位置、检测深度 (cm) 测 点 记 录 湿密度(g/cm3) 含水率(%) 干密度(g/cm3) 压实度(%) 压实度平均值(%) 压实度实际压修正值 实度(%) 备 注 结 论
19
压实度(干密度)检测记录表(灌水法)
编号:S1—006—□□□—□□□□
试验单位 土场位置 检测范围 试坑深度 层 次 试 验 桩 号 位 置 项 目 座板部分注水前储水筒水的体积 (cm3) 座板部分注水后储水筒水的体积 (cm3) 座板部分的容积 V1 (cm3) 合同号 最大干密度(g/cm3) 试样最大料径(mm) 最佳含水率(%) 检测日期 复 核 1 2 1 2 1 2 试坑注水前储水水的体积 (cm3) 试坑注水后储水水的体积 (cm3) 试坑容积 V (cm3) 取自试坑内的试样质量 mp (g) 试样湿密度 ρ=mp/V (g/cm3) 细粒土部分含水率 wf (%) 石料部分含水率 wc (%) 细粒料干质量与全部干质量之比 pf 整体含水率 w=wfpf+wc(1-pf) (%) 试样干密度 ρd= ρ/(1+w) (g/cm3) 干密度平均值 (g/cm3) 压实度 (%) 结 论
20
土工试验分析报告
编号:S1—007—□□□—□□□□
试验单位 试样名称 样品编号 取样地点 使用部位 试验项目 60 mm 40 mm 20 mm 颗粒分析 通 过 量 % 10 mm 5 mm 2 mm 1 mm 0.5 mm 0.25 mm 0.075 mm 界液限 (%) 限塑限 (%) 特性 塑性指数 易溶盐含量 (%) 有机质含量 (%) 不均匀系数 曲率系数 土分类定名及代号 规定值 承载比CBR (%) 实测值 收缩 天然状态下 试验项目 稠度 含水率 (%) 湿密度 (g/cm3) 干密度 (g/cm3) 相对密实度 孔隙比 试验方法 土击最大干密度 (g/cm3) 实 最佳含水率 (%) 比重 回弹模量 (kPa) 收缩率(%) 线缩率(%) 缩限(%) 烧失量(%) 氯根含量(%) 93区 94区 96区 规定值 实测值 合 同 段 试验规程 报告日期 取样深度 结 论 试验: 复核: 审核:
21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记录表(筛分、移液管法)
编号:S1—008—□□□—□□□□试验单位 试样名称 试样来源 样品描述 试 验
(一)土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记录(筛分法) 筛前总土质量 = g <2mm土质量 = g <2mm 占总土质量百分比 = % <2mm 取样质量 = g 合 同 段 试验规程 样品编号 试验日期 复 核
粗筛分析 细筛分析 占总土质量百分比 (%) 小于该孔 分(累)计筛小于该孔 分(累)计筛小于该孔 小于该孔径孔径 径的土质孔径 余土质量 径的土质余土质量 径的土质量 的土质量百(mm) 量百分比(mm) (g) (g) (g) 量(g) 分比(%) (%) 60 40 20 10 5 2 2 1 0.5 0.25 0.075 <0.075 (二)土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记录(移液管法) 小于某粒烧杯25mL吸1000mL小于某粒粒径 径土质量加土杯质量 管内土量筒内土 径土质量d 烧杯号 占总土质质量 (g) 质量 质量 百分数 (mm) 量百分数 (%) (g) (g) (g) (%) 备注: 土粒比重: 烘干土质量(g): 取样深度(cm): >0.075颗粒含量(%) <0.075颗粒含量(%)
22
土的颗粒分析试验记录表(筛分、密度计法)
编号:S1—009—□□□—□□□□试验单位 试样名称 试样来源 样品描述 试 验 (一)土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记录(筛分法) 筛前总土质量 <2mm土质量 <2mm 占总土质量百分比 = g = g = % 粗筛分析 <2mm 取样质量 = g 细筛分析 合 同 段 试验规程 样品编号 试验日期 复 核
分计筛小于该孔 小于该孔 占总土质分计筛余小于该孔径的土质量百占总土质孔径 余土质径的土质孔径 径的土质量百分比 土质量 分比 量百分比 (mm) (mm) 量 量 量 (%) (g) (%) (%) (g) (g) (g) 60 40 20 10 5 2 2 1 0.5 0.25 0.075 (二)土的颗粒大小分析试验记录(密度计法) 量筒编号: 密度计类型: 密度计编号: 土粒比重: 干土质量(g): 土粒比重校正值: 分散剂校正值: 粒径计算系数K: 备注: 下沉时悬液温密度计 温度 刻度及间t 度T 读数 校正 弯月面(min) (℃) Rm 值 校正 0.5 1 5 15 30 60 120 240 R RH 土粒 粒径 小于某粒d 落距 径土质量(cm) (mm) 百分比(%)
23
原 状 土 收 缩 试 验 记 录 表
编号:S1—010—□□□—□□□□
试验单位 试样名称 试样来源 样品描述 试 验 日期(d.h) 百分表读数(0.01mm) 单向收缩(mm) 试样线缩率 质量(%) (g) 水质量(g) 含水率(%) 试验前后状态 试样原高度 = mm 试样面积 = cm2 试验前含水量 = % 试验前干密度 = g/cm3 试验后干密度 = g/cm3 试验后试样尺寸 高度= cm 直径= cm 合 同 段 试验规程 试验日期 样品编号 复 核 体缩= % 收缩系数= 20缩限= % 线缩率(%)151050051015202530含水率与线缩率的关系曲线 含水率 (%) 备注
24
自由膨胀率试验记录表
编号:S1—011—□□□—□□□□ 试验单位 试样名称 试样来源 样品描述 试 验 土样 编号 干土 质量(g) 量筒 编号 不同时间(h)体积读数(ml) 2 4 6 8 10 自由膨胀率(%) δef 平均值 合 同 段 试验规程 样品编号 试验日期 复 核 备 注
25
无荷载膨胀试验记录表
编号:S1—012—□□□—□□□□
试验单位 试样名称 试样来源 样品描述 试 验 膨 胀 含 水 量 测 试 环刀+环刀编号 湿土质量(g) 环刀+干土质量(g) 环刀质量(g) 湿土质量(g) 干土质量(g) 水的质量(g) 含水率 (%) 土体积(cm3) 土粒 比重 (g/cm3) 孔 隙 比 合 同 段 试验规程 样品编号 试验日期 复 核 湿密度(g/cm3) 干密度(g/cm3) 膨 胀 量 测 定 测 定 时 间 经 过 时 间 百分表读数R(mm) 膨 胀 量 VH (%) 试 验 结 果 土的类别: 土的代号: 无荷载膨胀量: % 说明: (d) (h) (min) (d) (h) (min) 备注
26
有荷载膨胀试验记录表
编号:S1—013—□□□—□□□□
试验单位 试样名称 试样来源 样品描述 试 验 膨 胀 含 水 量 测 试 环刀试验环刀 +湿土质量(g) 前 后 前后 编号 环刀+干土质量(g) 环刀质量(g) 湿土质量(g) 干土质量(g) 水的质量(g) 含水率(%) 土体积(cm3) 湿密度(g/cm3) 干密度(g/cm3) 土粒比重(g/cm3) 孔隙比 合 同 段 试验规程 样品编号 试验日期 复 核 膨 胀 量 测 定 测 定 时 间 经 过 时 间 百分表读数 (mm) 膨胀量 (%) (d) (h) (min) (d) (h) (min) 试 验 结 果 土的类别: 土的代号: kPa荷载下的膨胀量 = % 说明: 备注
27
膨胀力试验记录表
编号:S1—014—□□□—□□□□
试验单位 试样名称 试样来源 样品描述 试 验 日 期 (d) (h) 荷重(铁砂总重 N) 余砂重平稳荷载(min) (N) (N) 压力(kPa) 杠杆比= 仪器变形量 (min) 试 验 前 后 状 态 试样面积: cm2 环+湿土质量: g 环+试验后湿土质量: g 环+干土质量: g 环的质量: g 试验前含水率: % 试验后含水率: % 干密度: g/cm3 比重: 孔隙比: 土样说明: 合 同 段 试验规程 样品编号 试验日期 复 核 膨胀力= kPa 备注
28
膨胀量试验记录表
编号:S1—015—□□□—□□□□
试验单位 试样名称 试样来源 样品描述 试 验 试验次数 膨 胀 量 筒号 泡水前试件(原试件)高度 (mm) 泡水后试试件高度 (mm) 膨胀量 (%) 膨胀量平均值 (%) 筒质量 m1 (g) 筒+试件质量 m2 (g) 密 筒体积 (cm3) 湿密度ρ (g/cm3) 含水率ω (%) 度 干密度ρd (g/cm3) 干密度平均值ρd (g/cm3) 吸 水 量 泡水后筒+试件合质量 m3 (g) 吸水量ωh (g) 吸水量平均值 (g) 合 同 段 试验规程 样品编号 试验日期 复 核 备注
29
中溶盐试验记录表(质量法)
编号:S1—016—□□□—□□□□
试验单位 试样名称 试样来源 样品描述 试 验 风干质量 (g) 土样吸湿水分数 (H) 吸取待测液的体积 (mL) 试验次数 空坩埚的质量 (g) (空坩埚+BaSO4)的质量 (g) BaSO4.2H2O (%) 平均值 (%) 说明: 1 2 合 同 段 试验规程 样品编号 试验日期 复 核 备注
30
易溶盐总量试验记录表
编号:S1—017—□□□—□□□□
试验单位 试样名称 试样来源 样品描述 试 验 吸取浸出液体积 V (mL) 试验次数 残渣+蒸发皿的质量 (g) 蒸发皿的质量 (g) 残渣的质量ml (g) 全盐量 (%) 全盐量平均值 (%) 1 2 合 同 段 试验规程 样品编号 试验日期 复 核 备 注
31
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记录表(规准仪法)
编号:S2—010—□□□—□□□□
试验单位 试样名称 试样来源 试 验 试样粒级 (mm) 试样质量 (g) 针状颗粒质量 (g) 片状颗粒质量 (g) 合 同 段 试验规程 试验日期 复 核 试样总质量(g) 针片状颗粒总质量(g) 试样针片状颗粒含量(%) 备 注
57
粗集料含泥量、泥块含量试验记录表(筛洗法)
编号:S2—011—□□□—□□□□
试验单位 试样名称 试样来源 试 验 含 泥 量 试 验 记 录 水洗前烘干试样质量(g) 水洗后留1.18mm及0.075mm筛烘干颗粒质量(g) 含 泥 量 (%) 平均值 (%) 合 同 段 试验规程 试验日期 复 核 试样编号 泥 块 含 量 试 验 记 录 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g) 4.75mm筛筛余质量(g) 水洗后留2.36mm筛烘干质量(g) 泥块含量(%) 平均值 (%) 试样编号 备 注
58
粗集料压碎值试验记录表
编号:S2—012—□□□—□□□□
试验单位 试样名称 试样来源 试 验 试样 编号 9.5mm~13.2mm筛 分干试样质量(g) 2.36mm筛 筛余质量(g) 压 碎 值 (%) 平 均 值(%) 修正值 (%) 合 同 段 试验规程 试验日期 复 核 备 注
59
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筛分试验(水筛法)
编号:S2—013—□□□—□□□□ 试验单位 试样名称 试样来源 试 验 干燥试样总量m3(g) 水洗后筛上总量m4(g) 水洗后0.075mm筛下量m0.075(g) 0.075mm通过率P0.075(%) 第1组 第2组 平均 合 同 段 试验规程 试验日期 复 核 分计 累计 通过百分计 累计 通过百筛孔尺寸 筛上重 筛上重 通过百筛余筛余分率筛余筛余分率(g) (g) (mm ) 分率(%) (%) (%) (%) (%) (%) (%) 水洗后 干筛法 筛分 筛底m底 筛分后总量Σmi(g) 损耗m5(g) 损耗率(%) 扣除损耗后总量(%) 备 注
60
粗集料表观密度试验记录表(容量瓶法)
编号:S2—014—□□□—□□□□
试验单位 试样名称 试样来源 试 验 试样编号 烘干粗集料试样质量 (g) 试样+水+容量瓶总质量 (g) 水+容量瓶总质量 (g) 水的温度 (℃) 水温修正系数 1 2 合 同 段 试验规程 试验日期 复 核 表观密度 (g/cm3) 表观平均密度 (g/cm3) 备 注
61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公路资料表格3-试验用表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