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山西省长治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考试试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长治县一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说明: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本卷答题时不得使用计算器,不得使用修正液、修正带。 3.答题时将答案均填在答卷相应题号的位置,不按要求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某学者所著的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如下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篇》)。据此推断,这位学者所引材料最有可能是为了说明 ( ) A.阶级的产生 B.早期国家诞生 C.王的出现 D.世袭制的确立 2.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特点是 ( ) 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 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

3.“烽火戏诸侯”中,诸侯闻警而至以救助周王,反映的是哪一政治制度 ( ) 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郡县制

4.《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该材料反映了西周分封制

A.同姓亲族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 B.同姓亲族的封地处在战略要地 C.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D.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5.《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 ) A.分封制 B.世袭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

6.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其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 )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1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 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7.《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楚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上述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A.鼎是王权的象征 B.周天子对王国控制松弛 C.西周诸侯国强盛 D.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

8.在中国有句古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人出嫁后连姓氏都要随夫,因此也不能继承娘家的财产。在某些专业技艺技巧方面有家规行规,如“传子不传女”。这种现象受中国哪种制度的影响 (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9.2015年2月19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一月古时又叫“政月”,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改为“征”了。这说明皇帝制度的特征是

A.中央集权 B.神权与皇权结合 C.独断性与随意性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10.秦朝“以地域划分为基础来进行统治和管理,较之以血缘划分管理为基础更具稳定性,也更符合统治管理的精神。”材料旨在说明 ( ) A.皇帝制有利于中央集权 B.三公九卿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C.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D.中央集权制顺应了历史潮流

11.“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这段《三字经》反映了 ( ) A.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加强 B.地方行政制度的变迁 C.由分封走向统一的进程 D.君主专制强化的历程

12.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引文中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3.史书记载“汉承秦制,略有损益”。“汉承秦制”主要表现在 ( ) ①皇帝掌握最高权力,实行专制统治 ②以郡县制作为全国基本的政区体制 ③强干弱枝,以刺史监察地方官员 ④以通判监督地方,有权向中央通报

2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14.某史籍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皆侯矣”。对这一举措的解读正确的是 ( ) A.背景:汉景帝无力平定七国之乱 B.内容:废除嫡长子继承王位的传统 C.结果:尾大不掉,事与愿违 D.意义: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 15.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湛,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 A.察举制的弊端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地方无选官权 D.科举考试的选官方式

16.魏晋南北朝时期,导致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局面出现的因素是 ( ) A.察举制 B.科举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九品中正制 17.假设你是唐太宗时中书省的长官,为挫败突厥对内地的侵扰,起草了一份关于如何出兵防御的诏令,接下来你要怎么做 ( ) A.交尚书省执行 B.交门下省审议 C.交兵部出兵 D.交内阁处理

18.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决议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被认为是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

A.诏令须由政事堂决议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规定 C.中书省监查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19.《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记载:“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为此,明成祖 ( ) A.正式下令罢除丞相职位 B.以司礼监作为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C.赋予六部以法定地位 D.以内阁作为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20.有人评价军机处说:“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 A.军机大臣只掌握军权 B.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C.军机处是处理西北军务的机构 D.军机处权大但被皇帝绝对控制

21.嘉靖年间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首辅张璁)

3

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 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这套体现在鞠躬拱手上的礼节变化直接反映了明代 ( ) A.宦官专权政治黑暗的现实 B.宰相权力持续遭到削弱 C.宦官与内阁首辅矛盾尖锐 D.君主专制统治日益强化

22.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 )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23.古希腊时期,雅典官方文件关于雅典人口的表述是“雅典人及其妻子和孩子”。从中可以看出 ( )

A.“雅典人”指雅典公民 B.雅典居民只有雅典人及其妻子、孩子 C.女性不计入雅典人口 D.雅典人与他的妻子、孩子权利平等

24、古代雅典民主制实行抽签选举、轮番而治,这一做法①有利于全体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②提供了公民参与政治的均等机会③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的公正无私 ④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5.古代雅典的陪审法庭一般由抽签产生的500个陪审员组成,开庭前他们中没有任何人事先知道将从事哪一个案件的审问。这说明 ( ) A.陪审人员的随机性可以降低误判率 B.古代雅典只有陪审法庭具有司法职能 C.力求保持公平是雅典陪审法庭的重要原则 D.雅典陪审法庭是五百人议事会的下设机构 26.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古代奴隶制国家中一种“高度发展的国家形态”。对“高度发展的国家形态”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直接民主的运行机制 B.法治基础上的民主运作方式 C.城邦贵族的集体管理 D.成年男性公民集体民主管理

27.美国左报派人斯东在《苏格拉底的审判》中说,苏格拉底的死“在民主身上永远留下了一个污点。这乃是雅典的悲剧性罪行。”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322年,雅典约有一半左右的政治家(包括伯利克里)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民众的惩罚。这些史实表明 ( ) A.雅典政治腐败,阶级矛盾激化 B.苏格拉底等人仇视民众,主张实行贵族政治 C.直接民主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 D.雅典的民主政治保护了全体雅典人的利益

4

28.当代学者顾准说:“城邦制度和直接民主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据此判断,雅典城邦为直接民主提供的条件是 ( ) A.城邦人口相对集中,互相比较熟悉 B.城邦公民不从事劳动,闲暇时间多 C.城邦人口较少,而且公民数量更少 D.城邦政务简单,人人都有能力管理 29.有学者认为,《十二铜表法》的制定是古罗马平民阶层的胜利。该学者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奠定了罗马公民法的基础 B.《十二铜表法》制定了债务法规,改善了奴隶的处境

C.与习惯法相比,《十二铜表法》内容有大量的扩充 D.《十二铜表法》明文公示,贵族对法律的随意解释受到限制

30.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的比例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

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 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 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 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

31.《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枝不致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也可诉诸处理。”这表明该规定 ( ) A.注重调解个人财产关系 B.意在保护贵族利益 C.重视保护平民利益 D.有利于稳定罗马帝国秩序

32.“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33.“随着版图的拓展,国际交往的扩大,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活动中也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罗马法)存在明显的缺陷。”解决这一“缺陷”的关键是 ( ) A.习惯法的使用 B.《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C.万民法的实施 D.《民法大全》的通行

5

34.古罗马《民法大全》:“父亲的罪名或所受的惩罚不能玷污儿子的名声,因为每一方的命运均取决于自己的行为,而任何一方都不得被指定为另一方所犯罪行的继承人。”材料体现的原则是 ( ) A.保护弱者 B.人人平等 C.公正合理 D.注重证据 35.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2007年6月27日正式向英国女王递交辞呈后,向人们告别。同样来自英国执政党工党的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手中接受玉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后向人们致敬。而英国女王、首相、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英王是国家名义上的象征,“统而不治” B.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 C.首相是下院多数党的领袖,实际上掌握着国家大权 D.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只能辞职并解散内阁

36.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37.面对当前的金融危机,英国政府提出一系列救市法案,如果这些法案在下院不能通过,首相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

①强迫投反对票的议员退出议会 ②率全体内阁成员辞职 ③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④呈请女王做出最终裁决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38.“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 ( ) A.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B.完善了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C.使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 D.使首相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39.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第一位内阁首相,他 ( ) A.取代了前英王的全部权力 B.不需要国王的任命

C.虽对议会负责,但可以解散议会 D.集国家元首和行政首脑的权力于一身

6

40.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使哪一政治力量获取了更多的议会席位,提高了政治权利 (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大贵族 D.工业资产阶级 二.非选择题(41题19分,42题15分,43题12分,44题14分,共60分)

41、(19分)在中国历史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似乎是一个永恒的政治主题。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中枢权力体系及其相适应的地方控制网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哀帝说:“丞相者……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但明太祖朱元璋却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

材料二: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三: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代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望。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但到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们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楚,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位时,座位已经被撤掉了。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代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请回答:

⑴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伴随着两种基本矛盾的斗争,请归纳出这两种矛盾。(2分)

⑵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西周、秦、汉初、元朝的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及趋势。(5分)

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朝、西汉、隋唐、宋代、明朝丞相权力的变化。(10分)

7

⑷材料中宰相大臣由座到站再到跪的上朝礼仪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4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材料二:最初的考试完全是综合性的,强调儒家的经典著作,但也包括其他科目。渐渐地,这些考试集中于文体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敬佩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反映的现象与哪种选官制度相关?唐诗繁荣与其有何关系?(3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该选官制度的特点及产生的政治原因。(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6分)

8

4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虽然雅典民主制不得不以马其顿亚历山大征服而告结束,但其民主传统却得以遗赠后世,如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和《雅典政制》——这些著作流传下来,经中世纪而到近代——近代的英国两院国会制、法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议会制与中世纪英国议会制及法国三级会议,乃至古代希腊民主传统有着历史渊源的关系。

材料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克服了专制王权,议会成为最高权威。在君主立宪制的政治框架内,英国又用和平、渐进方式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从而完成了政治民主化历程。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传统传承后世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雅典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哪些宝贵的经验。(6分)

(2)根据所学知识,概述13世纪上半期至19世纪中期前,英国是怎样从法律和制度方面实现政治权力的转移,并推动政治民主化进程的?(6分)

44.(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伯里克利 材料二:

9

材料三:下图是有关秦朝和古希腊中央行政管理体制的示意图

(1)材料一中的“多数人”是指哪些人?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成因。(4分)

(2)材料二体现了雅典的两项重要制度,简述其职能或作用。(4分)

(3)“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客观现实”。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和古希腊所创造的政治制度产生的必然性。秦朝和雅典的政治制度分别对中国古代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10

11

参考答案

1—5 BBBCC 6—10 DDCDC 11—15 CABDA 16—20 DBADD 21—25 ADABC 26—30 CCCDB 31—35 AACCD 36—40 BBACD 41、(1)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2分)

(2)西周:分封制;汉初:郡国并行制;秦朝:郡县制;元朝:行省制。(4分) 趋势: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加强)。(1分) (3)秦朝设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西汉武帝设中朝,组成决策机构,丞相成为执行机构; 隋唐,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权力一分为三;

宋代,中书门下行使宰相权力,设置枢密院、参知政事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政权、财权(或二院三司分割相权);

明朝废丞相,君主专制空前强化。(10分)

(4)反映了相权受到限制和分割削弱,朝中大臣地位下降,皇权加强。(2分) 42、(1)选官制度:科举制。(1分)

关系:科举制以诗赋取士,提高文人地位,促进唐诗繁荣。(2分)

(2)特点:用考试选拔人才;考试内容以儒家经义为主;考生来源广泛;打破特权阶层对官职的垄断。(3分)

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社会的需要。(3分) (3)积极影响:选官权力集中到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将读书、考试与做官三者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促进了持久普遍的读书风气的形成;维护了中华文明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打破了士族垄断局面,扩大了社会统治基础。(任意答三点给6分) 43、(1)途径:通过思想家著作流传。(2分)

经验:集体管理的新形式;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议会制,任期制等等。(4分) (2)13世纪初签署限制王权的《大宪章》,以后逐渐形成召开议会决定重大事宜的制度; 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逐渐“统而不治”;

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 (6分) 44、(1) 雅典公民。(1分)

成因:小国寡民、独立自主的城邦特点;海外贸易、工商业发达;地少山多,海岸线曲折,海岛密布。(3分)

12

(2)职能或作用: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体现人民主权。(2分)

陶片放逐法是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有效方法,是民主政治的保障。(2分)) (3)中国与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模式使其各具特色的政治制度得以确立。(2分)影响: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雅典的民主运作方式为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4分)

13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历史】山西省长治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考试试在线全文阅读。

【历史】山西省长治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中考试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9900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