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试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不定量滴定

1. 指出下列情况各引起什么误差,若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1)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2)所用砝码被腐蚀 (3)天平零点稍有变动 (4)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5)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计不准 (6)蒸馏水或试剂中,含有微量被测定的离子 (7)滴定时,操作者不小心从锥形瓶中溅失少量试剂

2. 某铁矿石中含铁39.16%,若甲分析结果为39.12%,39.15%,39.18%;乙分析结果为39.19%,39.24%,39.28%。试比较甲、乙两人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3. 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2%或1%的准确度,问至少应用分析天平称取多少克试样?滴定时所用溶液体积至少要多少毫升?

4. 甲、乙二人同时分析一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每次称取2.6g,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分析结果分别报告为

甲: 5.654% 5.646% 乙: 5.7% 5.6%

试问哪一份报告合理?为什么?

5. 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成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成标准溶液? FeSO4 H2C2O4·2H2O KOH KMnO4 K2Cr2O7 KBrO3 Na2S2O3·5H2O SnCl2

6. 有一NaOH溶液,其浓度为0.5450mol·L-1,取该溶液100.0ml,需加水多少毫升才能配制成0.5000mol·L-1的溶液?

7. 计算0.2015mol·L-1HCl溶液对Ca(OH)2和NaOH的滴定度。

8. 称取基准物质草酸(H2C2O4·2H2O)0.5987溶解后,转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移取25.00ml标定NaOH标准溶液,用去NaOH溶液21.10ml。计算NaOH溶液的量浓度。

9. 标定0.20mol·L-1HCl溶液,试计算需要Na2CO3基准物质的质量范围。

10. 分析不纯CaCO3(其中不含干扰物质)。称取试样0.3000g,加入浓度为0.2500 mol·L-1HCl溶液25.00ml,煮沸除去CO2,用浓度为0.2012 mol·L-1的NaOH溶液返滴定过量的酸,消耗5.84ml,试计算试样中CaCO3的质量分数。

11. 用开氏法测定蛋白质的含氮量,称取粗蛋白试样1.658g,将试样中的氮转变为NH3并以25.00ml,0.2018 mol·L-1的HCl标准溶液吸收,剩余的HCl以0.1600 mol·L-1NaOH标准溶液返滴定,用去NaOH溶液9.15ml,计算此粗蛋白试样中氮的质量分数。 12. 怎样溶解下列试样

锡青铜,高钨钢,纯铝,银币,玻璃(不测硅)

13. 常量滴定管的读数误差为±0.01mL,如果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分别小于0.5% 和0.05% ,问滴定时至少消耗标准溶液的量是多少毫升(mL)?这些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14. 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可准确称至±0.0001g,如果分别称取试样30.0mg和10.0mg ,相对误差是多少?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量至少多少毫升(mL)?

15. 求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 K2Cr2O7 = 0.1000mol /L)以K2CrO7及其Fe2+、FeO和Fe2O3表示的滴定度(g/mL)

1

16. 测定某废水中的COD,十次测定结果分别为50.0,49.2,51.2,48.9,50.5,49.7,51.2,48.8,49.7和49.5mgO2 / L,问测定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各多少?

17. 为标定硫酸亚铁铵(NH4)2Fe(SO4)2溶液的准确浓度,准确取5.00mol / L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6K2Cr2O7 = 0.2500 mol / L ),用(NH4)2Fe(SO4)2溶液滴定消耗12.50,问该溶液的量浓度((NH4)2Fe(SO4)2,mol / L)是多少?

18. 水中Ca2+为20.04 ppm,令其比重=1.0,求其量浓度是多少(Ca2+,mol /L, nmol /L表示)?

二.酸碱滴定

1. 酸碱滴定中,指示剂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2. 某酸碱指示剂的pK(HIn)=9,推算其变色范围。

3. 借助指示剂的变色确定终点,下列各物质能否用酸碱滴定法直接准确滴定?如果能,计算计量点时的pH值,并选择合适的指示剂。①0.10mol·L-1NaF,②0.10mol·L-1HCN,③0.10 mol·L-1CH2ClCOOH。 4. 下列多元酸能否分步滴定?若能,有几个pH突跃,能滴至第几级?①0.10mol L-1草酸,②0.10mol L-1H2SO3,③0.10mol L-1H2SO4。

5. 计算用0.10 mol L-1NaOH滴定0.10 mol L-1HCOOH溶液至计量点时,溶液的pH值,并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6. 某一元弱酸(HA)纯试样1.250g,溶于50.00ml水中,需41.20ml0.09000 mol·L-1NaOH滴至终点。已知加入8.24mlNaOH时,溶液的pH=4.30,(1)求弱酸的摩尔质量M,(2)计算弱酸的电解常数Ka,(3)求计量点时的pH值,并选择合适的指示剂指示终点。

7. 以0.200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0.2000mol·L-1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近似计算滴定前及滴定

剂加入至50%和100%时溶液的pH值。(已知 Ka1=1.3×10-3 Ka2=3.9×10-6)

8. 有一浓度为0.1000mol·L-1的三元酸,其pKa1=2, pKa2=6,pKa3=12,能否用NaOH标准溶液分步滴定?如能,能滴至第几级,并计算计量点时的pH值,选择合适的指示剂。

9. 用因保存不当失去部分结晶水的草酸(H2C2O4·2H2O)作基准物质来标定NaOH的浓度,问标定结果是偏高、偏低还是无影响。

10. 某标准NaOH溶液保存不当吸收了空气中的CO2,用此溶液来滴定HCl,分别以甲基橙和酚酞作指示剂,测得的结果是否一致?

11. 有工业硼砂1.000g,用0.1988mol·L-1HCl24.52ml恰好滴至终点,计算试样中Na2B4O7·10H2O, Na2B4O7和B的质量分数。(B4O72-+2H++5H2O=4H3BO3)

12. 称取纯碱试样(含NaHCO3及惰性杂质)1.000g溶于水后,以酚酞为指示剂滴至终点,需0.2500mol·L-1HCl20.40ml;再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继续以HCl滴定,到终点时消耗同浓度HCl28.46ml,求试样中Na2CO3和NaHCO3的质量分数。

13. 取含惰性杂质的混合碱(含NaOH,NaCO3,NaHCO3或它们的混合物)试样一份,溶解后,以酚酞为指示剂,滴至终点消耗标准酸液V1ml;另取相同质量的试样一份,溶解后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相同的标准溶液滴至终点,消耗酸液V2ml,(1)如果滴定中发现2V1=V2,则试样组成如何?(2)如果试样仅含等摩尔NaOH和Na2CO3,则V1与V2有何数量关系?

14. 称取含NaH2PO4和Na2HPO4及其他惰性杂质的试样1.000g,溶于适量水后,以百里酚酞作指示剂,用

2

0.1000mol·L-1NaOH标准溶液滴至溶液刚好变蓝,消耗NaOH标准溶液20.00ml,而后加入溴甲酚绿指示剂,改用0.1000 mol·L-1HCl标准溶液滴至终点时,消耗HCl溶液30.00ml,试计算:(1)W(NaH2PO4),(2)W(Na2HPO4),(3)该NaOH标准溶液在甲醛法中对氮的滴定度。

15. 称取粗铵盐1.000g,加过量NaOH溶液,加热逸出的氨吸收于56.00ml 0.2500mol·L-1H2SO4中,过量的酸用0.5000 mol·L-1 NaOH回滴,用去碱21.56ml,计算试样中NH3的质量分数。

16. 蛋白质试样0.2320g经克氏法处理后,加浓碱蒸馏,用过量硼酸吸收蒸出的氨,然后用0.1200 mol·L-1HCl21.00ml滴至终点,计算试样中氮的质量分数。

17. 含有H3PO4和H2SO4的混合液50.00ml两份,用0.1000mol·L-1NaOH滴定。第一份用甲基橙作指示剂,需26.15ml NaOH到达终点;第二份用酚酞作指示剂需36.03ml NaOH到达终点,计算试样中两种酸的浓度。

18. 称取土样1.000g溶解后,将其中的磷沉淀为磷钼酸铵,用20.00ml 0.1000mol·L-1NaOH溶解沉淀,过量的NaOH用0.2000mol·L-1HNO37.50ml滴至酚酞终点,计算土样中w(P)、w(P2O5)。已知: H3PO4+12MoO42-+2NH4++22H+=(NH4)2HPO4·12MoO3·H2O+11H2O (NH4)2HPO4·12MoO3·H2O+24OH-=12 MoO42-+ HPO42-+2NH4++13H2O

三.络合滴定

1. pH=4.0时,能否用EDTA准确滴定0.01mol/LFe2+?pH=6.0,8.0时呢?

2. 若配制EDTA溶液的水中含有Ca2+、Mg2+,在pH=5-6时,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Zn2+标定该EDTA溶液,其标定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若以此EDTA测定Ca2+、Mg2+,所得结果如何?

3. 含0.01mol/L Pb2+、0.01mol/LCa2+的HNO3溶液中,能否用0.01mol/LEDTA准确滴定Pb2+?若可以,应在什么pH下滴定而Ca2+不干扰?

4. 用返滴定法测定Al3+含量时,首先在pH=3左右加入过量的EDTA并加热,使Al3+完全配位。试问为何选择此pH值?

5. 量取含Bi3+、Pb2+、Cd2+的试液25.00ml,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在pH=1时用0.02015mol/LEDTA溶液滴定,用去20.28ml。调节pH至5.5,用此EDTA滴定时又消耗28.86ml。加入邻二氮菲,破坏CdY2-,释放出的EDTA用0.01202mol/L的 Pb2+溶液滴定,用去18.05ml。计算溶液中的Bi3+、Pb2+、Cd2+的浓度。 6. 在25.00ml含Ni2+、Zn2+的溶液中加入50.00ml,0.01500mol/L EDTA溶液,用0.01000mol/LMg2+返滴定过量的EDTA,用去17.52ml,然后加入二巯基丙醇解蔽Zn2+,释放出EDTA,再用去22.00mlMg2+溶液滴定。计算原试液中Ni2+、Zn2+的浓度。

7. 间接法测定SO42-时,称取3.000g试样溶解后,稀释至250.00ml。在25.00ml试液中加入25.00ml,0.05000mol/LBaCl2溶液,过滤BaSO4沉淀后,滴定剩余Ba2+用去29.15ml0.02002mol/LEDTA。试计算SO42-的质量分数。

8. 称取硫酸镁样品0.2500g,以适当方式溶解后,以0.02115mol/L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4.90ml,计算EDTA溶液对MgSO4·7H2O的滴定度及样品中MgSO4的质量分数。

9. 分析铜、锌、镁合金时,称取试样0.5000g,溶解后稀释至200.00ml。取25.00ml调至pH=6,用PAN作指示剂,用0.03080mol/L EDTA溶液滴定,用去30.30ml。另取25.00ml试液,调至pH=10,加入KCN掩蔽铜、锌,用同浓度EDTA滴定,用去3.40ml,然后滴加甲醛解蔽剂,再用该EDTA溶液滴定,用去8.85ml。计算试样中铜、锌、镁的质量分数。

四.氧化还原滴定

1. 一定质量的H2C2O4需用21.26ml的0.2384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样质量的H2C2O4需用25.28ml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计算KMnO4标准溶液的量浓度。

3

2. 在酸性溶液中用高锰酸钾测定铁。KMnO4溶液的浓度是0.02484mol/L,求此溶液对 (1)Fe;(2)Fe2O3;(3) FeSO4·7H2O的滴定度。

3. 以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0.4000g褐铁矿,若用K2Cr2O7溶液的体积(以ml为单位)与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相等,求K2Cr2O7溶液对铁的滴定度。

4. 称取软锰矿试样0.4012g,以0.4488gNa2C2O4处理,滴定剩余的Na2C2O4需消耗0.01012mol/L的KMnO4标准溶液30.20ml,计算式样中MnO2的质量分数。

5. 用KMnO4法测定硅酸盐样品中Ca2+的含量,称取试样0.5863g,在一定条件下,将钙沉淀为CaC2O4,过滤、洗淀沉淀,将洗净的CaC2O4溶解于稀H2SO4中,用0.05052mol/L的KMnO4标准溶液滴定,消耗25.64ml,计算硅酸盐中Ca的质量分数。

6. 将1.000g钢样中的铬氧化为Cr2O72-,加入25.00ml 0.1000mol/L FeSO4标准溶液,然后用0.01800mol/L的KMnO4标准溶液7.00ml回滴过量的FeSO4,计算钢中铬的质量分数。

7. 称取KI试样0.3507g溶解后,用分析纯K2CrO40.1942g处理,将处理后的溶液煮沸,逐出释出的碘。再加过量的碘化钾与剩余的K2CrO4作用,最后用0.1053mol/L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消耗Na2S2O310.00m l。试计算试样中KI的质量分数。

8. 用KIO3作基准物质标定Na2S2O3溶液。称取0.1500gKIO3与过量的KI作用,析出的碘用Na2S2O3溶液滴定,用去24.00ml,此Na2S2O3溶液浓度为多少?每毫升Na2S2O3相当于多少克的碘? 9. 抗坏血酸(摩尔质量为176.1g/mol)是一个还原剂,它的半反应为: C6H6O6+2H++2e=C6H8O6

它能被I2氧化,如果10.00ml 柠檬水果汁样品用HAc酸化,并加20.00ml0.02500mol/LI2溶液,待反应完全后,过量的I2用10.00ml 0.01000mol/L Na2S2O3滴定,计算每毫升柠檬水果汁中抗坏血酸的质量。 10. 测定铜的分析方法为间接碘量法: 2Cu2++4I-=2CuI+I2 I2+2 S2O32-=2I-+ S4O62-

用此方法分析铜矿样中铜的含量,为了使1.00ml 0.1050mol/LNa2S2O3标准溶液能准确表示1.00%的Cu,问应称取铜矿样多少克?

11. 称取含铜试样0.6000g,溶解后加入过量的KI,析出的I2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了20.00ml .已知Na2S2O3对KBrO3的滴定度为T Na2S2O3/ KBrO3=0.004175g/ml,计算试样中CuO的质量分数

五.分光光度法

1. Lamber-Beer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 何谓吸光度?何谓透光度?二者间有何关系?

3. 摩尔吸光系数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和哪些因素有关? 4. 什么是吸收曲线?有何实际意义? 5. 将下列透光度换算成吸光度 (1)10% (2)60% (3)100%

6. 某试液用2cm的比色皿测量时,T=60%,若改用1cm或3cm比色皿,T%及A等于多少? 7.

(1)计算吸光系数a和摩尔吸光系数ε;

(2)若仪器透光度绝对误差ΔT=0.4%,计算浓度的相对误差

4

8. 某钢样含镍约0.12%,用丁二酮肟比色法(ε=1.3×104)进行测定。试样溶解后,显色、定容至100ml。取部分试液于波长470nm处用1cm比色皿进行测量,如希望此时测量误差最小,应称取试样多少克? 9. 5.00×10-5mol·L-1的KMnO4溶液在520nm波长处用2cm比色皿测得吸光度A=0.224。称取钢样1.00g,溶于酸后,将其中的Mn氧化成MnO4-定容100.00ml后,在上述相同条件下测得吸光度为0.314。求钢样中锰的含量。

10. 普通光度法分别测定0.5×10-4,1.0×10-4mol·L-1Zn2+标液和试液得吸光度A为0.600,1.200,0.800。 (1)若以0.5×10-4mol·L-1Zn2+标准溶液作为参比溶液,调节T%→100,用示差法测定第二标液和试液的吸光度各位多少?

(2)用两种方法中标液和试液的透光度各为多少? (3)示差法与普通光度法比较,标尺扩展了多少倍?

(4)根据(1)中所得有关数据,用示差法计算试液中Zn的含量(mg·L-1)。

11.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有两种配合物x和y的溶液的吸光度(b=1.0cm),获得下列数据:

溶液 X Y X+y 浓度c/mol·L-1 5.0×10-4 1.0×10-4 未知 吸光度A1 λ=285nm 吸光度A2 λ=365nm 0.053 0.950 0.640 0.430 0.050 0.370 计算未知液中x和y的浓度。

六.数据处理

1. 对含铁的试样进行150次分析,己知结果符合正态分布N(55.20,0.202),求分析结果大于55.60%的最可能出现的次数。

2. 某炼铁厂生产的铁水,从长期经验知道,它的碳含量服从正态分布,μ为4.55%,σ为0.08%,现又测了5炉铁水,其碳含量分别为4.28%,4.40%,4.42%,4.35%,4.37%。试问均值有无变化(а=0.05)。 3. 已知某铜样中铅含量为0.105%,用一种光谱分析法测定结果为0.109%,标准偏差为0.008%, (1)若此结果为四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置信度95%时,能否认为此方法有系统误差存在? (2)若此结果是大于20次测定的平均值,能否认为有系统误差存在?已知t0.95,3=3.18; t0.95,20=2.09

4. 称取贪氮试样0.2g,经消化后转化为NH3,用10ml0.05mol·L-1HCl吸收,返滴定时耗去0.05mol·L-1,NaOH 9.5m1。若想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可采取什么方法?

5 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时,得到如下结果:2..01%,20.03%,2004%,20.05%。问: (1)统计后处理后的分析结果应如何表示? (2)比较95%和90%时的置信区间。

6. 已知某清洁剂有效成分的质量分数标准值为 54.46% ,测定 4 次所得的平均值为 54.26% ,标准偏差为 0.05% 。问置信度为 0.95 时,平均值与标准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7. 某药厂生产铁剂,要求每克药剂中含铁 48.00mg 。对一 批药品测定 5 次,结果为( mg.g ) : 47.44 , 48.15 , 47.90 , 47.93 和 48.03 。问这批产品含铁量是否合格( P=0.95 )?

5

七.分离富集

思考题

1. 分离方法在定量分析中有什么重要性?分离时对常量和微量组分的回收率要求如何? 2. 在氢氧化物沉淀分离中,常用的有哪些方法?举例说明。

3. 某矿样溶液含Fe3+,A13+,Ca2+,Mg2+,Mn2+,Cr3+,Cu2+和Zn2+等离子,加入NH4C1和氨水后,哪些离子以什么形式存在于溶液中?哪些离子以什么方式存在于沉淀中?分离是否完全? 4. 如将上述矿样用Na2O2熔融,以水浸取,其分离情况又如何?

5. 某试样含Fe,A1,Ca,Mg,Ti元素,经碱熔融后,用水浸取,盐酸酸化,加氨水中至出现红棕色沉淀(pH约为3左右),再加六亚甲基四胺加热过滤,分出沉淀和滤液。试问。 a 为什么溶液中刚出现红棕色沉淀时人们看到红棕色沉淀时,表示pH为3左右? b 过滤后得的沉淀是什么?滤液又是什么?

c 试样中若含Zn2+和Mn2+,它们是在沉淀中还是在滤液中? 6. 采用无机沉淀剂,怎样从铜合金的试掖中分离出微量Fe3+?

7. 用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时,常有共沉淀现象,有什么方法可以减少沉淀对其他组分的吸附? 8. 沉淀富集痕量组分,对共沉淀剂有什么要求?有机共沉淀剂较无机共沉淀剂有何优点? 9. 何谓分配系数,分配比?萃取率与哪些因素有关?采用什么措施可提高萃取率? 10. 为什么在进行螯合萃取时,溶液酸度的控制显得很重要?

11. 用硫酸钡重量法测定硫酸根时,大量Fe3+会产生共沉淀。试问当分析硫铁矿(FeS2)中的硫时,如果用硫酸钡重量法进行测定,有什么办法可以消除Fe3+干扰?

12. 离子交换树脂分几类,各有什么特点?什么是离子交换树脂的交联度,交换容量? 13. 为何在分析工作中常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水,但很少采用金属容器来制备蒸馏水? 14. 几种色谱分离方法(纸上色谱,薄层色谱及反相分配色谱)的固定相和分离机理有何不同? 15. 以Nb和Ta纸上色层分离为例说明展开剂对各组分的作用和展开剂的选择。 16. 如何进行薄层色谱的定量测定?

17. 用气浮分离法富集痕量金属离子有什么优点?为什么要加入表面活性剂? 18. 若用浮选分离富集水中的痕量CrO42-,可采用哪些途径?

19. 固相微萃取分离法、超临界萃取分离法、液膜分离法及微波萃取分离法的分离机理有何不同?

20. 试述毛细管电泳分离法的分离机理?它的应用如何?

答案:

不定量滴定答案

1. 解:(1)系统(2)系统(3)偶然(4)过失(5)偶然(6)系统(7)过失 2. 解:甲:

Er=-0.03% S=0.03%

乙:

Er=0.2%? S=0.04%

甲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比乙高。 3. 解:0.2%的准确度:

6

m=

V=

1%的准确度:

m=

V=

4. 解:乙报告合理。因为有效数字是仪器能测到的数字,其中最后一位是不确定的数字,它反映了仪器的精度,根据题中所述每次称取2.6g进行测定,只有两位有效数字,故乙报告正确反映了仪器的精度是合理的。

5. 解:直接法:H2C2O4·2H2O,K2Cr2O7,KBrO3 间接法:FeSO4,KOH,KMnO4,Na2S2O3·5H2O,SnCl2

6. 解:V=

7. 解:2HCl~Ca(OH)2 HCl~NaOH

加水109.0-100.0=9.0(ml)

8. 解:cNaOH=

9. 解:当HCl体积为20ml时,

当HCl体积为30ml时,

Na2CO3的质量范围在0.21至0.32(g)之间 10. 解:

7

11. 解:

酸碱滴定答案

1. 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突跃范围之内。 2. 解:变色范围pH=pK HIn±1=9±1 即为8~10范围之内。

3. 解:①KHF=3.53×10-4 cKF-=(1.0×10-14)/(0.10×3.53×10-4) < 10-8 即NaF不能被强酸直接滴定

②KHCN=4.93×10-10 cKHCN=0.10×4.93×10-10<10-8 即HCN不能被强碱直接滴定

③KCH2ClCOOH=1.4×10-3 cKCH2ClCOOH=0.10×1.4×10-3>10-8 可被强碱直接滴定

=,pOH=6.23, pH=7.77,中性红为指示剂

4. 解:①H2C2O4 Ka1=5.90×10-2 Ka2=6.40×10-5 cKa1>10-8 cKa2>10-8 Ka1/Ka2<104 只能滴定到第二终点,有一个pH突跃。

②H2SO3 Ka1=1.54×10-2 Ka2=1.02×10-7 cKa1>10-8 cKa2<10-8 有一个突跃,一级电离的H+可被准确滴定。

③H2SO4可视为二元强酸,只有一个突跃,只能滴定到第二终点

5. 解:pOH=5.77 pH=8.23 酚酞指示剂

6. 解:①

②依题意形成缓冲溶液。pH=4.30=pKa-lgpKa=4.90 Ka=1.3×10-5

pOH=5.24 pH=8.76 酚酞指示剂 7. 解:滴定前:

50%: pH=pKa2-lg1=5.41

pH=4.18

8

100%: =4.80 pH=9.2 酚酞指示剂

8. 解:cKa1=0.1000×10-2>10-8

第一级:示剂

cKa2=0.05000×10-6>10-8

pH=4.67 甲基橙指

>104

第二级:示剂。

∵cKa3=0.033×10-12<10-8

pH=8.8 酚酞或百里酚蓝指

∴ 三元酸第一、二级电离的H+可被准确滴定,亦可分步滴定,而第三级电离的H+不能直接滴定。 9. 解:偏低

10. 解:吸收了CO2气体的标准NaOH溶液,用甲基橙和酚酞作指示剂测定HCl溶液,其结果不一致。 11. 解:w(硼砂)=

w(Na2B4O7)=w(B)=

12. 解:w(Na2CO3)=

w(NaHCO3)=

13. 解:(1)Na2CO3 (2)3V1=2V2

14. 解:w(NaH2PO4)=

w(Na2HPO4)=

9

15. 解:w(NH3)=

16. 解:w(N)=

17. 解:c(H3PO4)= 36.03-26.15=9.88

c(H2SO4)=

18. 解:P%=

P2O5%=

络合滴定答案

1. 解:用配位滴定法准确滴定单一金属离子的条件是:

lgc(M)K′MY≥6 (相对误差≤0.1%)根据题意滴定的最高酸度为:

查表得pH=5.1

最低酸度为: 可根据Fe(OH)2

Fe2++2OH-

2. 解:根据酸效应曲线可查出准确滴定某一金属离子的最低pH值,因此,在pH=5-6时,Zn2+能被EDTA准确滴定,而Ca2+、Mg2+不能被滴定,所以Ca2+、Mg2+的存在无干扰,标定结果是准确的。

若以此EDTA溶液测定Ca2+、Mg2+时,所得结果偏高。因为测定Ca2+、Mg2+时,一般是在pH=10的条件下,此时,EDTA溶液中含有的Ca2+、Mg2+也要与EDTA形成配合物,从而多消耗EDTA溶液。因此,所得结果偏高。

∴ ,pOH=7.2, pH=14-7.2=6.8

10

准确滴定Fe2+的pH范围为5.1~6.8

∴在pH=4.0 ,pH=8.0时,不能准确滴定Fe2+。 而在pH=6.0时可以准确滴定Fe2+。

3. 解:M、N两种金属离子同时存在,选择性滴定M离子而N离子不干扰的条件是:

∵只考虑酸效应而无其他副反应,

所以,Pb2+可被准确滴定而Ca2+不干扰。 据

即lg0.01+18.04 - lgAy(H) ≥6 lgAy(H)≤10.04 据此查表得pH≥3.2

Pb2+不生成Pb(OH)2沉淀时,

pOH≥8.9, pH≤14-8.9=5.1

故确定Pb2+的pH应控制在3.2~5.1范围内。

4. 解:因为Al3+与EDTA的反应很慢;酸度低时,Al3+易水解形成一系列多羟基配合物;同时Al3+对二甲酚橙指示剂有封闭作用,所以,在pH=3左右,加入过量的EDTA加热,使Al3+完全配位,剩余的EDTA溶液再用Zn2+的标准溶液滴定,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 5. 解:在pH=1时,滴定Bi3+ pH=5.5时,滴定Pb2+、Cd2+ 解蔽Cd2+后,滴定Cd2+。

由于EDTA与金属离子的螯合比为1∶1

所以,

解蔽后,Cd2+=

c(Pb2+)样·V样+c(Cd2+)·V样=cEDTA·VEDTA

11

6. 解:

解蔽Zn2+后,

故 c(Ni2+)=0.02299-0.008800=0.01419(mol/L)

7. 解:25.00ml试样中:

n(SO42-)=n(Ba2+)-n(EDTA)=0.05000×25.00-0.02002×29.15 =0.666mmol=6.66×10-4mol 样品中SO42-的质量:

=6.66×10-3×96.06=0.640(g)

8. 解:MgSO4·7H2O ~ Mg2+ ~ EDTA

= =0.02115×24.90×10-3×246.5=0.1298g

12

9. 解:据酸效应曲线,在pH=6时,Cu2+、Zn2+被滴定,Mg2+不被滴定。 25.00ml试液中:

nCu+nZn=cEDTAV1 (V1=30.30ml)

pH=10时,KCN掩蔽Cu、Zn,Mg被滴定。 nMg= cEDTAV2 (V2=3.40ml)

=甲醛解蔽Zn2+,反应式为:

Zn(CN)42-+4HCHO+4H2O=Zn2++4HOCH2CN+4OH- ∴nZn=cEDTAV3 (V3=8.85ml)

13

氧化还原滴定答案

1. 解:H2C2O4的Ka1=5.90×10-2, Ka2=6.40×10-5 而Ka1/Ka2<104, ∴H2C2O4的两个H+一起被滴定,形成一个滴定突跃 反应式为:H2C2O4+2NaOH=Na2C2O4+2H2O (1)

据题有:5 H2C2O4+2MnO4-+6H+=2Mn2++10CO2↑+8H2O(2) 由(1)式得:

由(2)式得: 故

2. 解: 0.5Fe2O3 ~ Fe ~ FeSO4·7H2O MnO4-+5Fe2++8H+=Mn2++5Fe3++4H2O

=5×0.02484×55.85×10-3=6.937×10-3(g/ml)

同理,

==5×0.02484×

=5×0.02484×278.0×10-3 =3.453×10-2(g/ml)

(g/ml)

14

3. 解:

因为

所以,

=

=2.798×10-4(g/ml)

4. 解: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MnO2 MnO2+C2O42-+4H+=Mn2++2CO2↑+8H2O

2 MnO4-+5 C2O42-+16H+= 2Mn2++10 CO2↑+8H2O

=

5. 解:CaC2O4+H2SO4(稀)=H2C2O4+CaSO4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

6. 解:Cr2O72-+6Fe2++14H+=2Cr3++6 Fe3++7H2O MnO4-+5Fe2++8H+=Mn2++5 Fe3++4H2O Cr2O72- ~ 2Cr3+ =

=1/3[0.1000×25.00-5×0.01800×7.00)]×10-3 =6.233×10-4

=

15

7. 解:2CrO42-+6I-+16H+=2Cr3++3I2+8H2O I2+2S2O32-=S4O62-+2I-

由方程式知:2CrO42- ~ 3I2 ~ 6 S2O32- nKI=

=3(n总CrO42--n余CrO42-)=3(

==0.9231

8. 解:IO3-+5I-+6H+=3I2+3H2O

I2+2S2O32-=2I-+ S2O62- IO3- ~ 3I2 ~ 6S2O32-

(mol/L)

=2.223×10-2(g/ml)

9. 解:C6H8O6+ I2=C6H6O6+2HI I2+2 S2O32-=2I-+ S4O62- n抗=n(I2) 总-n(I2) 余

=0.02500×20.00×10-3-0.5×0.01000×10.00×10-3 =4.5×10-4(mol)

(g/ml)

10. 解:2Cu2+ ~ I2 ~ 2 S2O32-

m样=cV×10-3MCu×100=0.1050×1.00×10-3×63.55×100=0.6673g 11. 解:2Cu2++4I-=2 CuI↓+ I2 I2+2 S2O32-=2I-+ S4O62-

BrO3-+6I-+6H+=Br-+3I2+3H2O ∵BrO3- ~ 3I2 ~ 6S2O32-

∴c(Na2S2O3)=0.1500mol/L

16

分光光度法答案

1. 答:Lamber-Beer定律:A=Kbc,它表明: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某有色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与液层厚度b和溶液浓度c的乘积成正比。

2. 答:吸光度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用A表示;透光度也是用于表示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用T表示。二者之间有以下关系:

3. 答:摩尔吸光系数ε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下的特征常数,是表征显色反应灵敏度的重要参数。ε越大,表示吸光物质对此波长的光的吸收程度越大,显色反应越灵敏。它表示物质的浓度为1mol·L-1液层厚度为1cm时,溶液的吸光度。ε和入射光源的波长以及溶液本身的物理或化学因素都有关系。

4. 答:若将不同波长的单色光依次通过某浓度一定的有色溶液,测出相应波长下物质对光的吸光度A,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作图即为A-λ吸收曲线。从吸收曲线可以看出以下关系:(1)被测溶液对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2)不同浓度的溶液的吸收曲线形状相似,最大波长不变,说明物质的吸收曲线是一种特征曲线,可以定性的判断物质;(3)在最大吸收峰附近,吸光度测量的灵敏度最高。这一特征可作为物质定量分析选择入射光波长的依据。

5. 解:用A表示吸光度,T表示透光度,由公式可得:

(1);

(2);

(3)

6. 解:由公式。

由,当T=60%时,A=0.22。

故当b=1cm时,;

同理可得,当b=3cm时,。

17

7. 解:(1)

(2)

8. 解:当A=0.434时,测量浓度的相对误差最小。称取试样

∵A=εbc 0.434=1.3×104c ∴c=0.434/(1.3×104)=3.3×10-5(mol·L) 称取试样 m=3.3×10-5×0.1×59÷0.12%=0.16(g)

9. 解:。故

所以钢样中锰得含量

10. 解:(1)根据题目已知条件,由A1= Kˊc1,则

由A试= Kˊc试,得

由Ar=ΔA=KˊΔc得 ΔA2=Kˊ(c2-c1)=1.2×104(1.0×10-4-0.50×10-4)=0.60 同理,ΔA试=Kˊ(c试-c1)=1.2×104(0.67×10-4-0.50×10-4)=0.20 (2)由

可得,在普通光度法中,标液1,2及试液的透光度分别为

T1=10-0.600=0.251, T2=10-1.200=0.0631, T试=10-0.800=0.158;

在示差法中,标液及试液的透光度分别为: T1*=100=1.000

T2*=10-ΔA(2)= 10-0.600 =0.251 T试*=10-ΔA(试)= 10-0.200 =0.631

(3)由T 1=0.251调至T1*=100%,则标尺扩大的倍数为: T1*/ T 1=1.000/0.251=4

(4) cZn=c试·MZn=0.67×10-4×65.38×1000=4.4(mg·L-1) 11. 解:根据题目已知条件(b=1cm),可以列出以下方程:

18

分别解(1)(2)(3)(4)得

代入(4)、(5)联立求解,可得

数据处理答案

1. 解: 分析化学中测量结果的数据一般都符合正态分布的规律。这种分布表明随机误差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即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出现很大误差的概率极小,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同。使用正态分布表时,通常要先将测量值的分布转换为标准正态分布,即以σ为单位来表示随机误差 u=(x—μ)/σ

然后计算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本题中光特数据变换为标准正态分布,即计算: u=(x—μ)/σ=(55.60-55.20)/0.20=2

查正态分布表得到u=2时的正态分布概率为0.4773,故150次中分析结果大于55.60%的概率为0.5—0.4773=2.27%,则可能出现的次数为 150×2.27%=3.405 本题是单侧区间概率问题,对于双侧问题,如u=

3次。

2时,即测量值落在该区间的概率为0.4773×2,则

测量值落在该区间外的概率p=1—0.4773×2=0.0454,概率乘以总的测量次数就可得到落在区间外的次数。

2. 解:本题中总体标准偏差σ已知,检验总体平均值与真值之间是否有显著性差异可用u检验法。计算一定显著性水平а下的u计算与标准正态分布表中的uа比较,若u计算>uа,则 差异,表明铁水中碳含量出现了变化。 5次测定的平均值

=4.36%

与μ之间存在显著性

u计算= = =3.9>u0.0=1.96

所以测定的平均含碳量与真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3. 解: 检验测定结果与真值之间是否存在系统误差,用t检验法。 当n=4时

19

t= · = · =1.00

t0.95,3=3.18>1.00 所以

与μ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表明无系统误差存在

当n=20时

t= · = · =2.24

t0.95,20=2.09<2.24 所以

与μ之间的差异显著,表明有系统误差存在。

4. 解: 滴定分析通常滴定剂的体积应在20ml左右才能保证滴定误差在0.1%左右。滴定剂体积太小滴定的相对误差增大。NH3的测定是用返滴定法,即用HCl的量减去NaOH的量得到。若增加HCl溶液的体积相应NaOH溶液的量也增加,二者的差值变化不大,误差仍然很大,若使用更稀NaOH溶液,滴定剂体积会增加,但是滴定突越减小,对准确度也不利,因此最佳的方法是增加试样量,使生成更多的氨,从而增加滴定剂体积,提高分折结果的准确度。 5. 解: (1)统计处理后的结果表示为: =20.03% s=0.017% n=4

(2)n=4,95%置信度时f=3.182,其置信区间为:

μ= =20.03 =20.03 0.027(%)

n=4,90%置信度时f=32.353,其置信区间为:

μ= =20.03 =20.03 0.020(%)

由以上计算可知,置信度为95%时的置信区间比置信度为 90%时的置信区间宽,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宽。

6. 解:已知: =54.26 %, T=54.46% s=0.05%, n=4

s = = = 0.025%

t =

查表 3-2 , t

=

=3.18

= 8

20

所以平均值与标准值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7. 解: =

= 47.89

s= = = 0.27

t=

查表 3-2 , t

= = 0.91

=2.78>t. 所以这批产品合格。

分离富集答案

1. 答:在定量分析,对于一些无法通过控制分析条件或采用掩蔽法来消除干扰,以及现有分析方法灵敏度达不到要求的低浓度组分测定,必须采用分离富集方法。换句话说,分离方法在定量分析中可以达到消除干扰和富集效果,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扩大分析应用范围。

在一般情况下,对常量组分的回收率要求大于99.9%,而对于微量组分的回收率要求大于99%。样品组分含量越低,对回收率要求也降低。

2. 答:在氢氧化物沉淀分离中,沉淀的形成与溶液中的[OH-]有直接关系。因此,采用控制溶液中酸度可使某些金属离子彼此分离。在实际工作中,通常采用不同的氢氧化物沉淀剂控制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方法。常用的沉淀剂有:

a 氢氧化钠:NaOH是强碱,用于分离两性元素(如Al3+,Zn2+,Cr3+)与非两性元素,两性元素的含氧酸阴离子形态在溶液中,而其他非两性元素则生成氢氧化物胶状沉淀。

b 氨水法:采用NH4Cl-NH3缓冲溶液(pH8-9),可使高价金属离子与大部分一、二金属离子分离。 c 有机碱法:可形成不同pH的缓冲体系控制分离,如pH5-6六亚甲基胺-HCl缓冲液,常用于Mn2,Co2+,Ni2+,Cu2+,Zn2+,Cd2+与Al3+,Fe3+,Ti(IV)等的分离。

d ZnO悬浊液法等:这一类悬浊液可控制溶液的pH值,如ZnO悬浊液的pH值约为6,可用于某些氢氧化物沉淀分离。

3. 答:NH4Cl与NH3构成缓冲液,pH在8-9间,因此溶液中有Ca2+,Mg2+,,Cu(NH3)42-、Zn(NH3)42+等离子和少量Mn2+,而沉淀中有Fe(OH)3,Al(OH)3和Cr(OH)3和少量Mn(OH)2沉淀。试液中Fe3+,A13+,Cr3+可以与Ca2+,Mg2+,Cu2+和Zn2+等离子完全分开,而Mn2+分离不完全。

4. 答:Na2O2即是强碱又是氧化剂,Cr3+、Mn2+分别被氧化成CrO42-和MnO4-。因此溶液有AlO22-,ZnO22-,MnO4-和CrO42-和少量Ca2+,在沉淀中有:Fe(OH)3,Mg(OH)2和Cu(OH)2和少量Ca(OH)2或CaCO3沉淀。Ca2+将分离不完全。

(注:Na2O2常用以分铬铁矿,分离后的分别测定Cr和Fe。也有认为Mn2+被Na2O2氧化成Mn4+,因而以 MnO(OH)2沉淀形式存在。)

5. 答:A.溶液中出现红棕色沉淀应是Fe(OH)3,沉淀时的pH应在3左右。(当人眼看到红棕色沉淀时,已有部分Fe(OH)3析出,pH值稍大于Fe3+开始沉淀的理论值)。

B.过滤后得的沉淀应是TiO(OH)2、Fe(OH)3 和Al(OH)3;滤液是Ca2+,Mg2+离子溶液。 C.试样中若含Zn2+和Mn2+,它们应以Zn2+和MnO4-离子形式存在于滤液中

6. 答:采用NH4Cl- NH3缓冲液,pH8-9,采用Al(OH)3共沉淀剂可以从铜合金试液中氢氧化物共沉淀法分离出微量Fe3+。

21

7. 答:加入大量无干扰的电解质,可以减少沉淀对其他组分的吸附。

8. 答:对共沉淀剂的要求主要有:一是对富集的微量组分的回收率要高(即富集效率大);二是不干扰富集组分的测定或者干扰容易消除(即不影响后续测定)。

有机共沉淀剂较无机共沉淀剂的主要优点:一是选择性高;二是有机共沉淀剂除去(如灼烧);三是富集效果较好。

9. 答:分配系数和分配比是萃取分离中的两个重要参数。

分配系数:是溶质在两相中型体相同组分的浓度比(严格说应为活度比)。而分配比:

是溶质在两相中的总浓度之比。在给定的温度下,KD是一个常数。但D除了与KD有关外,还与

溶液酸度、溶质浓度等因素有关,它是一个条件常数。在分析化学中,人们更多关注分离组分的总量而较少考虑其形态分布,因此通常使用分配比。

萃取率:含量无关。

,可见萃取率与分配比(即溶质性质和萃取体系)和相比有关,但组分

提高萃取率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采用(少量有机溶剂)多次萃取;二是采用协同萃取。 10. 答:螯合物萃取过程可表示为:

可见,溶液酸度可能影响螯合剂的离解、金属离子的水解以及其他副反应,影响螯合物萃取平衡,因此在进行螯合萃取时酸度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11. 答:将试液流过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过柱除去Fe3+,流出液再加入沉淀剂测定硫酸根。 12. 答:通常离子交换树脂按性能通常分为三类:

a 阳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分离阳离子,又分为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和弱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前者可在酸性中型和碱性溶液中使用,而后者不宜在酸性溶液中使用。

b 阴离子交换树脂,用于分离阴离子,又分为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和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两种。前者可在酸性中型和碱性溶液中使用,而后者不宜在碱性溶液中使用。 c 螯合树脂。选择性地交换某些金属离子。

交联度指交联剂在树脂中质量百分率,其大小与树脂性能有关。交联度一般在4-14%之间。交联度小,树脂网眼大,溶胀性大,刚性差。

交换容量是指每克干树脂所能交换的物质量(mmol),它决定于树脂内所含活性基团的数目,一般为3-6mmol-g-1。

22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分析化学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分析化学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19974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