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 劳动保障监察员进行劳动法执行情况的调查、检查时,应当佩戴劳动保障监察标志、出示劳动保障监察证件,并不得少于()。 A 2人 B 3人 C 4人 D 5人
参考答案:A;
2. 人民调解委员会设主任1人,委员由()。 A 3至7人组成 B 3至9人组成 C 5至7人组成 D 5至9人组成
参考答案:B;考生答案
3. 凡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满( )的固定职工,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规定的探望配偶的待遇。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参考答案:A;
4. 《劳动法》第72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 )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A 可以 B 应当 C 必须 D 需要
参考答案:C;考生答案:
5. 实行综合计算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延长工作时间的小时数平均每月不得超过()。 A 10小时 B 24小时 C 36小时 D 48小时 参考答案:C;
6. 特殊就业群体人员不包括( )。 A 妇女 B 残疾人 C 儿童
D 少数民族人员 参考答案:C;
7. 特种作业操作证每( )由原考核发证部门复审一次。 A 1年 B 2年 C 3年
D 4年 参考答案:
8.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
A 2年以上备查 B 3年以上备查 C 5年以上备查 D 10年以上备查 参考答案:A;
9. 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特别重大死亡事故从死亡人数上看是指()。 A 3人以下
B 3人以上10人以下 C 10人以上30人以下 D 30人以上 参考答案:D;
10.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 )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6个月 参考答案:A;
11. 根据《残疾人就业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 )。 A 1% B 1.5% C 2% D 2.5%
参考答案:B;
12. 19世纪初期颁布的劳动法规是以( )的形式出现的。 A 工会立法 B 政府立法 C 工厂立法 D 议会立法 参考答案:C;
13. 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一般开始于()。 A 14周岁 B 15周岁 C 16周岁 D 18周岁 参考答案:C;
14. 在我国,未成年工是指()。 A 年满12周岁未满14周岁的劳动者
B 年满14周岁未满16周岁的劳动者 C 年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劳动者 D 年满18周岁的劳动者 参考答案:C;
15. 我国《劳动法》规定,女职工因生育而享受的产假不少于( )。 A 60天 B 90天 C 120天 D 150天 参考答案:B;
16. 社会保险关系的各方主体是特定的,被保险人特定为( )。 A 用人单位 B 职工
C 用人单位和职工 D 专门的保险机构 参考答案:B;
17. 劳动合同法属于下列哪项劳动法律制度()。 A 就业促进法 B 劳动标准法 C 劳动检查监督法 D 劳动关系协调法 参考答案:D;
18.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有关规定,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的条件是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 )。 A 10年 B 15年 C 20年 D 25年
参考答案:B;
19. 根据《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规定,未成年工人须持证上岗,其证是指()。 A 未成年工登记证 B 未成年工登记表 C 未成年工身份证
D 未成年工健康检查表 参考答案:A;
20. 国际上通常将国际劳工组织通过的国际劳工公约和建议书合称为( )。 A 《国际劳工宪章》 B 《国际劳工标准》 C 《国际劳工条约》 D 《国际劳工章程》 参考答案:B;
21.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 )。 A 工会成员担任 B 企业代表担任
C 职工代表担任
D 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参考答案:D;
22. 下列社会保险项目中的保险费只由用人单位缴纳的是( )。 A 养老保险费 B 工伤保险费 C 失业保险费 D 医疗保险费 参考答案:B;
23. 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定期健康检查费用由()。 A 用人单位承担 B 劳动者个人承担 C 政府财政承担
D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共同承担 参考答案:A;
24. 某厂与李某等20名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后,由于生产任务适应客户要求而调整,致使该厂与李某等6名工人签订的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该厂经过与李某等6名工人协商,仍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此种情况下,该厂( )。
A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应提前30日通知李某等人,或者额外支付1个月工资 B 继续与李某等人协商
C 在给予李某等人经济补偿的前提下不解除劳动合同 D 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参考答案:A;
25.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3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A 1个月 B 2个月 C 6个月 D 12个月 参考答案:A;
26.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
A 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C 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 D 当地基层或中级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C;
27. 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的,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A 10学时 B 12学时 C 24学时 D 48学时 参考答案:D;
28.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
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 )。 A 90日内结束 B 60日内结束 C 45日内结束 D 30日内结束 参考答案:C;
29. 我国《劳动法》规定,对怀孕( )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A 3个月 B 5个月 C 7个月 D 8个月 参考答案:C;
30.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立案调查完成,作出行政处罚或者撤销立案决定的期限是()。 A 10个工作日内 B 15个工作日内 C 20个工作日内 D 30个工作日内 参考答案:B;
多选题
1. 国际劳工组织的特点是三方性原则,因此参加国际劳工大会的代表有()。 A 政府 B 财团 C 雇主 D 劳工
参考答案:A,C,D;
2. 根据《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的情形有( )。 A 安排工作岗位之前 B 工作满1年 C 工作满2年
D 年满18周岁,距前次体检时间已超过半年
参考答案:A,B,D;
3. 社会监督是对行政监督和工会监督的必要补充,其主要特点有()。 A 监督主体具有分散性 B 监督主体具有广泛性 C 监督方式兼具特定性 D 监督方式兼具不特定性
参考答案:A,B,C;
4. 下列关于我国劳动法渊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属于行政法规级别的渊源 B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属于狭义上的法律级别的渊源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属于行政法规级别的渊源 D 《反对一切形式歧视妇女公约》是我国劳动法的渊源
参考答案:A,D;
5.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主要有( )。 A 和解 B 调解 C 仲裁 D 诉讼
参考答案:A,B,C,D;
6. 我国《劳动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 同时设计 B 同时施工 C 同时验收
D 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参考答案:A,B,D;
7. 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包括( )。 A 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B 劳动法律关系客体 C 劳动法律关系对象 D 劳动法律关系内容
参考答案:A,B,D;
8. 劳动者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有( )。 A 在试用期内的
B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C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的 D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参考答案:B,C,D;
9. 下列属于政府保障劳动就业应履行的职责的是( )。 A 保障男女劳动者就业的平等权利
B 保障少数民族人员、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权利 C 保障未成年人就业不受歧视的权利 D 保障下岗人员的自主创业权利
参考答案:A,B;
10. 国际劳工组织的机构主要是()。 A 国际劳工会员会
B 国际劳工大会 C 理事会
D 国际劳工局
参考答案:B,C,D;
11. 下列各项中属于劳动就业特征的有( )。
A 劳动就业的主体必须是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公民 B 劳动就业必须是出自公民的自愿
C 劳动就业必须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 D 劳动就业必须使劳动者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参考答案:A,B,C,D;
12. 根据国务院《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规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的企业有()。 A 矿山企业 B 建筑施工企业
C 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D 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
参考答案:A,B,C,D;
13. 有权确认劳动合同无效的机构有( )。 A 人民法院 B 劳动管理部门
C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D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参考答案:A,D;
14. 在非国有企业中,民主管理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目前主要采取的形式包括( )。
A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B 平等协商
C 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列席有关会议,并有权提出意见和建议 D 职工代表参加公司的监事会
参考答案:A,B,C,D;
15. 世界各国职工民主管理与民主参与的形式主要有( )。 A 机构参与 B 代表参与 C 岗位参与 D 个人参与
参考答案:A,B,C,D;
16.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我国《劳动法》规定的,企业延长职工工作时间不受限制的情形是( )。
A 企业为了完成紧急生产经营需要,经与职工协商同意 B 发生重大事故,威胁劳动者生命健康,需紧急处理的 C 交通运输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抢修的 D 发生地震、洪水,需紧急救援的
参考答案:B,C,D;
17. 下列有关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可以接受社会各界提供的捐赠和资助,需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管理和使用 B 为用人单位提供的服务,应当规范管理,严格控制服务收费 C 其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
D 其举办的招聘会不得向劳动者收取费用
参考答案:A,B,C,D;
18. 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的构成有( )。 A 城镇企业事业单位和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B 失业保险调剂金 C 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 D 财政补贴
参考答案:A,C,D;
19.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 A 特别重大事故 B 重大事故 C 较大事故 D 一般事故
参考答案:A,B,C,D;
20. 职业安全卫生制度所产生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有( )。 A 劳动行政部门
B 职业安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 C 用人单位 D 劳动者
参考答案:B,C,D;
21. 针对劳动违法行为的监察程序主要有()。 A 立案 B 调查 C 处理 D 回访
参考答案:A,B,C;
22. 下列各选项中属于劳动法上的特殊群体的有()。 A 女职工 B 未成年工
C 农民工
D 残疾劳动者
参考答案:A,B,C,D;
23. 劳动法与民法的区别在( )。 A 调整对象不同 B 主体不同
C 调整的原则不完全相同 D 内容不同
参考答案:A,B,C;
24. 狭义上的国际劳动立法,主要指( )。 A 国际劳工组织章程 B 国际劳工宪章 C 国际劳工公约 D 国际劳工建议书
参考答案:A,C,D;
25. 《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实施在( A 固定性的工作岗位上 B 临时性的工作岗位上 C 辅助性的工作岗位上 D 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 参考答案:B,C,D;
。 )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劳动法期末复习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