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试卷 全册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

(一)根据意思写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引人进入美好的境地。指山水、风景、文学作品等特别吸引人。( ) 2、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 3、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 4、形容善于说话,使人爱听。( )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孔子是 时代的 家,一生教过的学生有 人。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 ,对中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后人尊称孔子为“ ”。

2、颜回、子贡、子张和子路,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 ,但也有自己的 ,孔子仍说自己不及他们。这样的观点,使得他能 ,培养出各种各样的人才。

3、十年 ,百年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 。 4、《师恩难忘》一课中,田老师 和 两个方面都很出色。他将小诗“一去二三里, , , 。”编成一段有趣的小故事,使人犹如 。田老师的教学培育了我发达的 和 ,使我在文学创作上有所造诣。

5、《孔子和学生》一文中,一共提到的孔子的学生有 、 、 和子张。 很守信用,但不懂得变通; 聪明,但不够谦虚; 勇敢,但谦厚、忍让仍需学习; 处事谨慎,但旁人不易接近。 二、阅读语段

(一)读下面的两段话,再完成练习。

这个故事 有思想 有人物 有形象 有情趣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 )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

1、 把短文中未加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2、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因为??所以?? 如果??就?? 即使??而??

3、用“ ”画出文听比喻句,句中把 比作 。 4、田老师爱编故事对“我” 有什么影响?

(二)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老人拄着拐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念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 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1、这段文字记叙的是刘绍棠 年之后回乡,在 、 再遇田老师的事。作者对老师的“深深感念”表现在行动上,是“ ”。 2、给上文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给下面正确的说法打“√”。

(1)刘绍棠四十年前向老师行礼,是出于对老师的“恭敬”,而四十年后行礼,除了“恭敬”外,更增加了敬意和感激之情。( )

(2)田老师说无心插柳柳成荫,是出于谦虚,不想把作者文学方面的成就归功于自己,反映了田老师高尚的人格。

(3)“我??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这两句都是比喻句。( )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姓名: 得分: 一、拼音。(11分) 1.看拼音,写词语。

( )壁 清( ) ( )绍 新( ) ( )水 依( ) 优( ) ( ) 2.在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下画上“—”。(3分)

枯萎( )一番( ) 从从( )容容 二、字词。(14分) 1.多音字组词。(4分)

重 塞 空 强 便 强 落 2.比一比,再组词。(4分)

杨( ) 辨( ) 释( ) 博( ) 扬( ) 辩( ) 择( ) 搏( ) 3.将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改正在后面的括号里。(6分) ⑴桃花心木有时莫明其妙的枯萎了。( ) ⑵乌塔立既坐起来同我招乎。( )

⑶天和地的介限并不那么清析,都是混黄一体。( ) 三、句子。(23分) 1.造句。(4分)

不管……总…… 如果……就…… 2.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⑴学如( ),不进则退。 ⑵知不足者好学,( )。 ⑶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 )。

⑷知之为( ),不知为( ),是( )也。 3.在原处修改下面的病句。(6分)

⑴今年,我在邮局订了《少年文艺》、《童话大王》、《百家作文指导》和《小学生学习报》等报纸。

⑵市场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苹果、葡萄、西红柿、香蕉、西瓜等。 ⑶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鱼,有带鱼、有黄鱼、有鳗鱼、还有鲸鱼。 4.在打比方的句子后面的括号里打“√”。(8分) ①她那水晶般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 ) ②他长得像他的爸爸。 ( ) ③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④我好像在哪儿购见过她。 ( ) ⑤运动员仿佛离弦之箭,朝前飞奔。 ( ) 四、阅读。(22分)

1.《白杨》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 )的白杨树,借以表白自己的( )的志向,并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能( )的心愿。 2.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17分)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有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命了。即使他走到横木头上拿到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⑴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作者是 国作家 。 ⑵用“‖”将文字分成两层,再写出层意。

第一层: 第二层: 3.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4.在文段中找出写孩子危险处境的词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四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第三单元)

一、看拼音写词语。

民zú( ) jiàn( )康 云jì( ) shū( )服 小qiū( ) kěn( )定 典yǎ( ) ji?( )作 xiáng( )和 曲zh? ( ) 二、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 ) ( ) ( ) 曲似 露 ( ) ( ) ( ) 三、选择正确的字组词。

1、漂 飘 襟( )带舞 ( )亮 ( )流 ( )扬 )舞 2、带 戴 爱( ) ( )领 领( ) 飘( ) 穿( ) 3、拨 拔 ( )地而起 ( )萝卜 ( )弄 海( ) ( )转马头 4、即 既 随( ) 立( ) ( )刻 ( )然 ( )使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两个造句。

( ) ( )天工 叹为( ) ( ) ( ) ( )英发 变化( ) ( ) ( ) ( )千里 不( )不( )

五、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再写出两个你积累的民族谚语。 1、蒙汉情深何忍别, 。

2、语言是花苞, ;决心是种子, 。告诉我们做事要 的道理。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中国结或象征着( ),或隐喻着( ),或呼唤着( ),或赞美着( );有的是喜庆的( ),有的是智慧的( )。 2、中国结代表着( ),代表着( ),代表着( )。

3、它带着东方的( ),渗透了( ),向世界传递着( )和( )。 八、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拨转马头,欢呼着,飞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 欢呼声 车声 马蹄声 响成一片。

1、从文中找出“疾驰”近义词: “静寂”反义词:

2、给短文划线部分加标点。

3、在短文中找出两个比喻的句子,用“ ”画出来。 4、填空。

① 这篇短文选自课文《 》,作者是 。主要作品 。 给本段加个小标题:

②初入草原,作者只能看到了 ;走了许久看到的叙述方法,描写了内蒙古人民欢迎远客的热烈场面。 ③体会文中感叹号所表达的情感。 ( )的心情。 九、默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括号里按课文内容填空。

2、“骏马”的“骏”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鲜——( ) 明朗——( ) 柔美——( )

4、本段共写了三方面的内容: 、 、 ;其中观察草原的顺序是从 至 。

5、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共两句)

6、联系上下文,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了 , , ;快到陈巴尔虎旗时,见到了 。短文按照

“河!”表达了我们 的心情。“快到了!”表达了我们

+四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第四单元)

一、看拼音写词语(12分)

Zūn xún fēn fù jiān dū shí liu kě guǐ shí pǐn ( ) ( ) ( ) ( ) ( ) ( ) Kāi pì ài mù fēi biàn mái zài zhà y?u pián yi ( ) ( ) ( ) ( ) ( ) ( )

二、给带点字选择读音,在序号上打“√”(4分)

逼真 (① bī ② bí) 弥散(①mí ② ní) ..价格便宜(① biàn ② pián) 一块空地(① kōng ② k?ng) ..

三、选字、选词填空 (7分)

固然 虽然 既然 居然

1.( )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一起来种花生吧。 2.没过几个月,( )收获了。

3.花生的好处( )很多,但有一样最可贵。

不但??而且 虽然??但是

4.花生( )价钱便宜,( )人人都喜欢吃。 5.花生( )外表不好看,( )很实用。

分辨 分辩

6.花生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 )出来它有没有果实。

7.小宁说:“花生的果实挂在枝上。”小林( )道:“不对,花生的果实长在地里,所以又叫落花生。”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落花生》一文作者是 ,以 为线索,依次写了_____花生,_____花生,_____花生,____花生。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略写的,________是详写的,把__________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运用 的写法,是为了突出花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品格。 2.花生的好处很多:______ 、______、_______。其中最可贵的是_____。

五、读句子,写句子 (2分)

1.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 。 2.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六、给下面的两段话加上标点。(7分)

1.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 买种 翻地 播种 浇水 没过几个月 居然收获了

2.花生的好处很多 有一样最可贵 它的果实埋在地里 不像桃子 石榴 苹果那样 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 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七、在正确的说法后面画“√”,在错误的说法后面画“×”.(1分)

1.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人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不讲究外表,只注重有用的人。 ( ) 2.我们要像花生那样,不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要做既要外表美又要心灵美的人。 ( ) 3.我们不能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光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

八、下面加点词的反义词你知道吗?请写在后面的括号里。(3分)

1.花生的价钱便宜。( )2.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3.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 ( ) ..九、默写《书湖阴先生壁》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 ),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 )使人惊叹,( )叫人舒服;( )愿久立四望,( )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在括号里按课文内容填空。

2、“骏马”的“骏”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鲜——( ) 明朗——( ) 柔美——( )

4、本段共写了三方面的内容: 、 、 ;其中观察草原的顺序是从 至 。

5、用﹏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共两句)

6、联系上下文,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谈谈你对画线句子的理解。

四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第五单元)

一、看拼音写词语。

gōu tōng bié zhì guān jiàn tiān xiǎn zhēn shì

lián jiē yán shēn xiǎng shòu liàng jiě xióng wěi

二、为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调 A、tiáo B、diào 敌人又调( )来了两个增援旅。 最近,鸡蛋的价格又上调( )了。 空调( )送来阵阵凉风。 2、便 A、biàn B、pián 桥使人们的生活更方便( )。 落花生真是便( )宜。 妈妈吃晚饭便( )赶快去上班。

3、铺 A、pū B、pù 舟船相连再铺( )上木板的桥叫浮桥。 楼下的那间小铺( )子生意十分红火。铺( )张浪费是可耻的行为。 三、知识连线。

外甥打灯笼 一窍不通 朝天放枪 把人看扁了 下面可以走船 浮桥 千里送鹅毛 空(响)想 横在溪水上 石拱桥 门缝里看人 礼轻情意重 跨过大江大河 独木桥 擀面杖吹火 照(舅)旧 舟船相连铺上木板 斜拉桥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 )着冲锋枪、短枪,( )着马刀,( )着手榴弹,( )着敌人密集的枪弹,( )着铁链向对岸冲去。 2、世界上有一种无形的桥,最值得( ),它是以( )、谅解、关注和信任构筑起来的。这种桥存在于心灵与心灵之间,( )与( )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这种桥越多、越普遍,我们这个世界就越( )、越美好。 3、桥的基本功能都是( )、( ),使没有路的地方( )。 4、各种造型优美的桥,在给人( )的同时,( )着乡村和( ),给人一种( )的享受。你还知道哪些著名的桥 。 五、写出与划线部分意思相同的成语。 1、雨下得很大,像用盆子向下泼一样。( )

2、在这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事态万分紧急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 ) 3、河水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大到快要把耳朵震聋了的程度。( ) 4、后续的红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声势非常浩大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 ) 六、按要求填空。

1、两支军队像两条火龙,“火龙”指的是 。 2、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作者用 比喻 。

3、英雄们奋不顾身,箭一般穿过熊熊大火。作者把 比做 、 七、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泸定桥由13根铁链组成,离地面很高。 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 2、北京的桥是美丽的桥。 北京的桥是可爱的桥。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泸定桥一共十三根铁链,两边各有两根稍高的铁链,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可是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仇抽掉了,只剩下铁链。向桥下一看,真叫人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在几十丈深的河谷里倾斜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桥的对岸就是靠山的泸定城,城的西门正对着桥头。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

1、 给本段文字加个标题 (2分) 2、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心惊胆寒: 震耳欲聋

3、 用“ ”划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写一句。(3分)

4、这一段从 、 、 三方面描写了红军夺桥的困难。敌人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的“飞”与课题“飞夺泸定桥”中的“飞”一样吗?谈谈你的理解 。

九、仿写句子:战士们一整天没顾得上吃饭,天又下起雨来,把他们全身都淋透了,可是战胜敌人的决心使他们忘记了饥饿和疲劳。

小明生病了,可是 。

灾区小朋友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可是 。 十、健 键 关( ) ( )康 ( )身 防 妨 ( )止 ( )守 ( )碍 延 沿 ( )伸 ( )长 ( )路 工 功 ( )能 ( )夫 ( 课) 十一、默写《寄扬州韩绰判官》

四年级上册期末语文复习(第六单元)

一、看拼音,写词语 dǐ cháng

shì fàn yóu lǎn zhì huì jié jīng

jié zuò càn làn jīng tàn jiàn duàn pǔ jí

二、多音字组词 ( ) ( ) ( ) 藏 传 间。 ( ) ( ) ( ) 三、积少成多的成语: 四、圈出错别字并改正

能功巧匠 朝气蓬勃 巨沙成塔 敦煌璧画 机少成多 放射光采

五、词语牵牵手 A.瞻仰 B.凝视 C.眺望 D.注视 E.仰视 F.张望 G.俯视 H.浏览 1.表示很快地、大略地看一看。( ) 2.表示向远处或四周看。( ) 3.表示恭敬地看。( ) 4.表示从高处向远处看。( ) 5.表示聚精会神地看。( ) 6.表示从高处向低处看。( )

7.表示抬头向上看。( ) 8.表示集中注意力看。( ) 六、给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罗斯福集邮》一文讲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课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写起,又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罗斯福当了十三年美国总统,______工作非常繁忙,______他一直坚持每晚临睡前用半小时来集邮,_____连去国外参加国际重要会议时,________随身携带着邮册。让我们感受到了集邮的价值 、 、 、 。

3、不久,英国政府采纳了_______的建议,批准了由他设计的世界上第一种邮资凭证——________,从1840年5月6日起在_______正式使用。

4、啊,翻开我的集邮册,眼前流过祖国历史的长河——一件件__________,是我们祖先____________;一件件__________,是我们祖先_________,一件件出土文物,是 。这首诗以 、 线索。

5、有兴趣的人比没有兴趣的人 ,因为有兴趣的人 。

七、给下列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1)我们从集邮中得到的好处,难道不能低唱我们付出的代价吗? (2)翻开美丽的集邮册,我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八、按要求写句子

1、这可是通信史上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啊!( 改为反问句) 3、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认真听讲。(修改病句)

九、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1、罗斯福总统( )工作非常繁忙,( )他一直坚持每晚临睡前用半小时来集邮。 2、( )去外国参加重要会议,他( )随身携带邮册。 3、罗斯福( )采取了一些普及集邮的措施,( )捐献了很多邮票。 4、( )集邮能给人带来快乐,( )很多人喜欢集邮。 十、判断对错

1、罗斯福是美国现在的总统。( )

2、翻开我的集邮册,就好像有蓝祖国的壮丽河山 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列举省略。 ( ) 十一、仿句

1、西双班纳有着多么迷人的月色,桂林山水藏着多少动人的传说。 2、秦始皇陵的兵马俑啊,你使全世界惊叹。

3、罗斯福不间断地把自己重复的邮票捐献给伤员,一直到他去世。

四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卷

一、基础知识(30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ɡōnɡ jìnɡ jí dù cū cāo yuán ɡù

( ) ( ) ( ) ( ) chōnɡ jǐnɡ huānɡ wú dǐ chāng tuān jí ( ) ( ) ( ) ( ) 2、形近字组词。(10)

谦( ) 稿( ) 吟( ) 铺( ) 镜( ) 歉( ) 搞( ) 怜( ) 捕( ) 境( ) 尊( ) 既( ) 俊( ) 韵( ) 临( ) 遵( ) 即( ) 骏( ) 钧( ) 监( ) 3、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4分)

和( )悦( ) 因材( )( ) 身( )其( ) ( )( )相觑 一夫( )( ) 巧夺( )( ) 戛然( )( ) 心( )神( ) 4、给句子中带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热闹: ①景象繁荣活跃; ②使场面活跃,精神愉快。 (1)春节快到了,我们准备组织文娱活动来热闹一下。( ) ..(2)广场上人山人海,十分热闹。( ) ..精神: ①表现出来的活力; ②活跃、有生气。 (3)他的精神旺盛,学习效率很高。( ) ..(4)这孩子大大的眼睛,怪精神的。( ) ..5、搭配词语填空。(4分)

( )的硕果 泥泞的( ) 渐渐地( ) ( )的杰作 ( )的时刻 深深地( ) ( )地思索 ( )地走着 二、积累与应用(20分) 1、原文填空。(12分)

(1)子曰:“三人行, 焉。

(2)弟子不必 ,师不必 。

(3)语言是 ,行动是 ;决心是 ,实干是 。 (4)《鸟鸣涧》的作者是______代著名诗人__________。

(5)《飞向月球》讲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登月的事。 (6)“中国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象征。 2、默写《暮江吟》。(4分)

3、按要求写成语。(4分)

带“月”的成语: 带“日”的成语: 三、阅读。(28分) (一)课内阅读:(12分)

草原上行车十分(自由 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牛羊多起来,也看到了马群,隐隐有鞭子的轻响。快了,快到了!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掉转马头,欢呼着,(飞驰 奔驰)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静寂 安静)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车跟着马(跨 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1、把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用 “ ”划出。(4分)

2、从文中找出一句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其中把__________________ 比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3、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草原人民热情好客的特点?请抄下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一组反义词,是( )与( )。(2分) (二)课外阅读:(16分)

导读:据统计,世界上绝顶聪明的人是少数,极笨的人也是少数,绝大多数的人都是中才。中才如何赶上天才,唯一的办法就是多下工夫。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pǔ),有一个闻名八方的“七录书斋(zhāi)”。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小时候的张溥,天资并不聪明,尤其是记忆力很差,读过的书转眼就忘了。但他是个有志气、有毅力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努力设法克服这个缺点,心想:别人读一遍,我读十遍还不行吗?所以,每天放学后,别的小孩都出去玩了,

他在大声地背诵着课文,坚持练了一段时间后,确实进步不小,他感到很高兴。

有一天上课,老师叫他背诵课文,开始几段背得还比较流利,可一会儿就背不出来了。老师很生气,就用戒尺狠狠地打了张溥的手心,并罚他把这篇课文抄写十遍。

第二天,张溥把抄好的课文交给老师,老师又让他重新背诵,没想到全篇课文竟顺利地背完了。老师非常满意。

回家的路上,张溥心想:奇怪,为什么这篇文章会背得这样熟呢?是不是昨晚抄写十遍的缘(yuán)故呢?他决定用今天的作业试一试。回到家中,他先把课文通读一遍,然后就开始抄写,他一边写,一边在心里默读。当抄到五遍时,已经能背诵了。抄到第七遍时,他感觉到自己已全部领会了课文的含意,并能熟练地背诵了。他高兴地说:“原来真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呀!”

张溥终于找到了提高自己记忆力的方法,不论数九寒冬,烈日酷暑,他都坚持不懈(xia)地抄书、背书,学到了许多知识,成为很有名望的文人。为纪念他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张溥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书斋”。他写的大部分诗文,都收集在《七录书斋》里,一直流传至今。

1、从文章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蠢笨――( ) 优点――( ) 半途而废――( ) 伤心――( ) 趾高气扬――( ) 烈日酷暑――( ) 2、联系上下文,请写出文中划横线词语的意思。(3分) 缘故: 坚持不懈: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按短文填空。(3分)

张溥小时候 ,长大后他成了 。 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学习语文的方法: 。 4、张溥的天资并不聪明,记忆力又差,他是凭什么成为著名的文学家的?(2分) 5、从张溥身上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四、作文。(22分)

题目:我学会了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注意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题

基础演练场 (20分)

一、 看拼音写词语。(8分)

m?ng l?ng zī xún gē bǎn zhàng zi xu? yì ( ) ( ) ( ) ( ) ( ) bǔ yù guàn gài w?i yī bái chī huī xīn sàng qì ( ) ( ) ( ) ( ) ( ) 二、 辨字组词。(5分)

效( ) 砂( )堤( )侠( ) 娇( ) 沙( )提( )峡( ) 傲( ) 熬 ( ) 优 ( ) 忧 ( ) 三、 请把字写端正,整齐。 (3分)

三峡那迷人的风光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让人流连忘返。

。 四、 请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括号内。(4分) A.四川灌县二王庙山脚有一坐索桥,叫做“安澜桥”。( ) B.海边一所鱼家的小屋里温暖而舒适。 ( )

C我们身边也有类似“东施效颦”的事列.。 ( ) D.我们的祖国每天都有日新月意的变化。 ( ) 五、 积累运用营。 (30分)

(一)“赏”字家族人丁兴旺,不信填填看。 (4分)

1.杰克逊大叔十分( )地望着这位年轻人 ,知道他是一个有尊严的人。 2.老师很( )我的绘画作品 ,还鼓励我要继续加油 . 3.上海市博会每年都会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 )。 4.爸爸勤奋好学,做事有创造性,很受老板的( )。 (二)检验一下你的课内外积累。 (12分)

⑴ 按课文内容填空:你从雪山走来,______________; 你向东海奔去,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赞美长江,你的_____________;我们依恋长江,你有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五条关于学习的成语。如:专心致志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京奥运会关于环保的一句口号是“绿色奥运”,请你设计一句环保广告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最喜欢的一副对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王刚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乐中时,你真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引用名人名言)

(6)在课外你一定读过很多书,这些书陪你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想一想,在你读过的课外书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 》,你最喜欢里面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读了这本书,你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要求,写句子(11分)。 1.按要求造句(4分 )。 温暖:

(写自然界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人内心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照例子仿写句子(4分)。

(1)例:漓江的水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邻居的小姑娘美得 (2)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的青藏公路穿过 ,穿过 ,直抵拉萨市。

3.不改变句子的意思,把句子换个说法,能换多少种就写多少种。 路上的行人都被这一声巨响吓跑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3分)

我是优秀的一名小学生.我有一条热爱的红领巾,她向一团火飘在我胸前。遇到困苦的时候,告诉我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敢。受到表扬时,她提示我不要自豪,要争取更大的成就。 六、 阅读理解 (20分)

(一)试一试,我能说. (5分)

2008年的5月12日,一声撕心裂肺的巨响,一场摧肝断肠的灾难,降临在泱泱巴蜀,大地顷刻间被无情的老天爷扯开了一个剧烈疼痛的伤口,我数万同胞、兄弟、姐妹流血、呻吟、死亡??大灾面前有大爱:党和国家领导人来了,救援人员来了,志愿者来了 ??如果你是一名记者,现在来到了灾区现场,面对着此情此景、灾区父老,你会采访谁,会怎么说?

我要采访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采访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要采访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片段,回答问题:(15分)

凡是到都江堰参观的人都要来看看索桥。那天我从山上二王庙下来,在索桥上来回走了两次。桥身微微摆动,我往前走,桥也好象在往前走。一个乡下人挑着担子迎面走来,桥一下子动的厉害了。我走过他身边,加快脚步往高处去。忽然起了一阵笑声,两个小孩子从高处跑下来,桥接着大大动了一会儿。我连忙走上高处,又继续往下走。

我刚走到一半路程,就停下来,站在栏杆前埋头看下面。我的眼光正落在“分水鱼嘴”上。我起初看不出来这个光滑的、鱼嘴般的“石头”是什么东西,后来才知道它是把岷江分为内外两条江的工程。这个“鱼嘴”在都江堰的前端,都江堰便是两千两百年以前李冰父子在岷江中修筑的一条大堤。二王庙就是为了纪念李冰和他的儿子二郎修建的。

我看看“鱼嘴”,看看“鱼嘴”两旁数不清的砂石,我又往前走了。回来的时候,我把“鱼嘴”再看了一阵。“鱼嘴”依旧摆在那里,看一百遍也看不出什么变化,可是在它上面,我好象看到了两千两百多年前的人们的手和心。这个石头是会说话的。那许多用手建造了这个“鱼嘴”的人,虽然没有留下名字,可是留下了他们的心。就在离这里九公里的紫坪铺,在将近一公里长的河谷的两岸,上千忙碌工作的年轻人,他们的心不是跟两千两百多年前那些人的心一样么?大的水电站就要在那里动工修建了。 1.给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4分)

_________ ( ) _______ ( ) 担 落

_________( ) ________( )

2. 给下列词在文中找个近义词. (3分)

修筑-----( ) 繁忙-----( ) 连续-----( ) 3.说说“鱼嘴”的作用是什么?(3分)

4.你还知道哪些桥或者桥的故事?(5分)

七、抒情驿站 (30分)

题目:我最感动的一件事

要求:1.要把事情的经过和感动的原因写清楚。 2.要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六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测试题(北师大版)

一、填空。(13分)

1、把一个圆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量得这个长方形的宽是3厘米,这个圆的直径是( )厘米,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

2、有一个直径是6厘米的半圆形铁片,这个铁片的周长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3、一个圆的周长是12.56厘米,如果用圆规画这个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厘米。

4、一个车轮的直径是67厘米,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 )米。 5、50比40多( )%,40比50少( )%。 6、如果A是B的五分之四,那么B比A多A的( )%。

7、甲乙两袋大米各重80千克,从甲袋倒出20千克给乙袋,这时甲袋的质量是乙袋的( )%。

8、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原来的十一分之一,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原来的( )。

9、一个电饭煲的原价是160元 ,现价是120元,电饭煲的原价降低了( )%。 10、一件上衣,打八折后比现价便宜了70元,这件上衣原价是( )元。 二、判断。(5分)

1、连接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中,直径最长。( ) 2、周长相等的两个圆,面积一定相等。( )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5%,它的面积也增加5%。( 4、圆周率PAI就等于3.14.( ) 5、出勤率不可能超过100%。( ) 三、对号入座。(10分)

1、车轮滚动一周,所行的路程是求车轮的( )。 A、周长 B、半径 C、直径

2、设C为圆的周长,则PAI分之C乘以二分之一等于( )。 A、圆的面积 B、圆的直径 C、圆的半径

3、一种商品先提价20%,再降价20%,最后售价和原价相比较( A、原价高 B、原价低 C、相等

4、甲数比乙数多乙数的25%,乙数就比甲数少甲数的( )。 A、25% B、75% C、20%

5、一支钢笔的原价10元,先提价20%,再打八折出售,现价是( A、12 B、10 C、9.6

) )。 )。

二、测评要点:①能否认读和拼读汉语拼音,并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②是否会写本册要求掌握的常用

③ 能否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以及其他方法,掌握汉字基本意义,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④能否在

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词语。⑤能掌握名言名言警句、谚语和古诗,以积累为主。⑥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解和运用本册学过的关联词语。

三、测评要点:①是否能透彻地理解本册所学过的课文,能将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及各种学习实践结合起来。②能否在理解课文时,抓住重点句段来体会感情,并根据感受把握朗读的语调。

四、测评要点:①平日是否勤于诵读,是否善于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是否善于从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语言材料。②大在精读过程中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如何,能否对文章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能否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否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否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并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③是否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并会做上批注笔记。根据课标要求,本次阅读测评要注意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五、测评要点:①是否注意在生活中搜集资料,积累材料;②能否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并尝试运用语言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对公益广告设计的评价,要注意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测评要点:①是否留心观察周围事物,能否写得“有根有据”“有情有意”。②是否能真实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是否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③能否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④能否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特别是冒号、引号;⑤能否在习作过程中主动修改有明显错误的词句。评价时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附:听力测试题:

监考老师读三遍短文,学生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芦苇,虽然不能在高楼大厦中作柱为梁,但在广大农村,却是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它虽然不稀奇名贵,但人们却用它编织出日常生活中各种精美的用具;它虽然不像金刚石那样

坚硬、万古不朽,但它可以变作纸浆,造出洁白柔美的纸来。就是那些苇梢碎叶,也可以用来驱寒取暖、烧火做饭。

北师大版六年制第七册语文综合试卷(二)

综合能力测评(20分)]

[设计理念]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以及评价建议,力求以开放性、灵活性、综合性的题型,综合测评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同时,以试题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试题内容与测评要点]

一、 我会读,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5分)

请在本册中自选一篇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二、 自读短文没问题。(5分)

用3分钟的时间,默读短文后,说说短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爱因斯坦为什么“羞愧”? 自己是自己的镜子

爱因斯坦16岁那年,由于整日同一群调皮贪玩的孩子在一起,致使自己几门功课不及格。一个周末的早上,爱因斯坦正拿着钓鱼竿准备和那群孩子一起去钓鱼。这时,父亲拦住了他,心平气和地对他说:“爱因斯坦,你整日贪玩且功课不及格,我和你母亲很为你的前途担忧。”

“有什么可担忧的,杰克和罗伯特他们也没及格,不照样去钓鱼吗?”

“孩子,话可不能这样说。”父亲充满关爱地望着爱因斯坦说,“在我们故乡流传着这样一个寓言,我希望你能认真地听一听。

“说有两只猫在屋顶上玩耍,一不小心,一只猫抱着另一只猫掉进了烟囱里。

“当两只猫从烟囱里爬出来时,一只猫的脸上沾满了烟黑,而加一只猫的脸上却干干净净。

干净的猫看见满脸黑灰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又脏又丑,便快步跑到河边洗了脸。而黑脸猫看见干净的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干净的,就大摇大摆地到街上闲逛去了。结果,吓得其他的猫都四处躲避,以为自己见到妖怪。

“爱因斯坦,谁也不能成为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自己的镜子,天才也许会照成傻瓜。”

从此,爱因斯坦听后,羞愧地放下鱼竿,回到自己的小屋里。

从此,爱因斯坦时常用自己作为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人生的璀璨光芒。

三、我会交流,我想发言。(10分)

(分级按话题进行讨论交流,可设臵几个话题让学生选择,教师根据学生在情境中的交际情况进行综合测评。话题举隅:)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故事是很耐人寻味的:公园里,一个孩子在路上跌跌撞撞地跑着,突然摔到了。孩子挥动着小手,哭喊着“妈妈,妈妈…………”。孩子的妈妈走过去,并没有抱起倒在地上的孩子,而是说:“快,自己起来!”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跟同学们讨论交流一下,你怎样看待故事中妈妈的做法?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评价(二)综合能力测评部分设计意图

一、测评要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是第二学段的阶段目标。评价学生的朗读时,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注意考察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

二、测评要点:第二学段阶段目标提出,“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因此,根据学段目标和评价建议,一是评价默读,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二是评价略读,重在考察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值得一提的是,本题提出默读的时间,是参照第三学段“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的目标,降低标准而设定的。

三、测评要点:①是否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是否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

②听人说话是否能把握主要内容;③是否能够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④是否注意表情和语气,美工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考评时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注意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试卷 全册在线全文阅读。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单元试卷 全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0038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