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数 学 广 角(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4-10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维恩图的产生过程,能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巧妙设疑,直观感悟

前段时间咱们班举行了跳绳比赛和踢毽比赛,有4名同学在跳绳比赛中获得了很好的成绩,有3名同学在踢毽比赛中获得了很好的成绩。

请看我们班的选手名单: 跳绳 踢毽 朱赟臣 朱天韵 施晨曦 李庆群 张扬 朱赟臣 王艺霖 我们班一共选多少人参加比赛?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7名,4+3=7)

4名参加跳绳的,3名参加踢毽的,请这7名同学到前面来接受大家的祝贺。

师:大家刚才不是说有7名同学参加比赛吗?怎么才上来6个人呐?谁没上来?怎么少了1人?

师:请仔细观上表,回答老师的问题。

(引导发现:平含既参加跳绳比赛又参加踢毽比赛,是重复的。) 生:平含既参加了跳绳比赛又参加了踢键比赛。是重复的。 师:这位同学不仅观察的仔细,而且表达的很准确。 师:重复是什么意思,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两项比赛都参加了。 师:有几人重复了?

(揭题:重复是什么意思?谁重复了?有几个人重复了?生活中像这样有重复现象的问题,我们暂时把它叫做重复问题。)

生:有1人重复。

师:生活中像这样有重复现象的问题,我们暂时把它叫做重复问题。 2、图示方法,加深理解

师: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们请呼啦圈先生来帮忙。(出示两个呼啦圈)

师:这个呼啦圈代表跳绳比赛,这个呼啦圈代表踢毽比赛的,请参加跳绳和踢键的同学分别进入相应的呼啦圈。

(两个呼啦圈各自独立且分别都进去了3名同学)

师:我不管,反正跳绳这个呼啦圈里必须有4人,而踢毽这个呼啦圈里必须有3人。我不管了,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生:平含将两个呼啦圈同时套住自己。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师:平含同学将两个呼啦圈同时套住了自己,现在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

生:1、2、3、4、5、6 师:是7人吗?还得怎样? 生:-1

师:为什么减1?

生:平含两项比赛都参加了 2、

师:(把平含拉出来)数一数,一共几人参加比赛? 生:5人

师:你们不是说减去平含就是6人个了吗?减去之后怎么还剩5个人呐了!

师:应该减去的是什么?

生:不是减去她,是减去她参加的两个项目中的一个,可以减去参加跳绳比赛的她,也可以减去参加踢键比赛的她

师:也就是说减去的是?

生;减的是平含重复参加的1项比赛,减得1是重复出来的1. 3、

师:感谢呼啦圈帮助我们明白了这个问题。刚才的呼啦圈是什么样

子的?我们把它投到大屏幕上。

4、介绍维恩图,理解集合圈各个部分代表的意思。

师:同学们的表现很精彩,让我想起了一个人,英国的逻辑学家韦恩,早在100多年前,他第一个想到了这样的图,因此这种图就叫韦恩图,也叫集合图。

师:这节课我们将一起研究有关集合的问题。 (板书:集合)

师:对于集合图有点感觉了吗?通过下面的研究,我们会对集合图中各部分表示什么,有更深的理解。

5、下面是三年级二班参加跳绳和踢毽比赛的名单,仔细观察,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跳绳 踢毽

生1:参加跳绳的有……………………………………………………… 生2:参加跳绳的有9人

生3:参加踢键的有……………………………………………………… 生4:参加踢键的有8人

生5:李明、刘红、李方及参加了跳绳比赛有参加了踢键比赛。 (1) 红 明 刘丽 杨东 于晓 陈红 周明 刘芳 杨李王爱华 超 朱晓东 芳 李伟 马旭 陶强 丁军 卢赵强 徐师:如果把参加跳绳和踢毽比赛的同学的分别放在两个集合圈中 这个集合圈代表参加跳绳比赛的,有哪些同学呐?一共几人? 生:参加跳绳的有…………………参加跳绳的有9人

师:这个圈代表参加踢键比赛的,有哪些同学呐?一共有多少人? 生:参加踢键的有…………………参加踢键的有8人 师:参加跳绳比赛和参加踢键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生1:我认为有17人 生2:我认为有14人

师:参加跳绳比赛和踢毽子比赛的到底有多少人呢,我们可以请集合图帮忙。

(展示集合图绘制动画) (2)理解集合图各部分意义。 师:集合图这部分代表? 生:两项比赛都参加的同学。 师:闪烁的这部分内容代表? 生:全部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 师:这部分呐?

生:全部参加踢键比赛的。 师:这部分学生表示? 生:只参加跳绳比赛的。 师:这部分表示? 生:只参加踢键比赛。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0128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