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德·英才大联考湖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月考试卷(一)
政 治
(考试范围:《经济生活》全部,以前两单元为主)
命题:黄治清
得分:
本试题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国2015年第一季度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3万亿元,第二季度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量需要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了5万亿元。此时货币比正常情况下贬值了
A.20% B.60% C.72% D.28%
2.假如2014年国际市场上某商品的价格为50美元,2015年涨到80美元,同期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从7:1变为6:1,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如果2015年用人民币购买该商品,与2014年相比,该商品的价格
A.约降了27.1% B.约涨了72.9% C.约涨了37.1% D.约降了37.5%
3.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尽早签署中韩.中澳自贸协定。”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澳大利亚的高品质的农产品.食品,尤其是需求量巨大的奶粉等产品关税大幅下降甚至是零关税。关于进入我国市场内的澳大利亚商品对中国消费者的影响。下列图示最符合其变化的是(D1为谈判前,D2为谈判后)
4.货币也有价格。在国际上,汇率是货币的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货币的价格同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右图,Q表示美元的数量,P表示美元的价格(单位:人民币),S是美元的供给曲线,D是美元的需求曲线。对图中由M1点至M2点产生的变化及其可能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A.美元贬值;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印发美钞,导致美元在美国国内的购买力上升,美元对内贬值
B.美元贬值;美国从中国增加进口,导致外汇市场上美元供给增加,美元对人民币贬值 C.美元升值;中国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增加投资和消费,导致物价上涨,人民币在中国国内的购买力下降,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
D.美元升值;美国对中国增加出口,导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供给上升,美元对人民币升值 5.如果2014年某商品生产部门生产1件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300元,某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若2015年该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倍。若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15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A.2000万元 B.3000万元 C.4 000万元 D.6 000元
6.假设2014年我国一单位某商品的价值用人民币表示为3 200元,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为1:6.4。如果2015年我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5%,纸币流通速度提高15%,且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其他条件不变,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该商品用美元标价为 A.575.5美元 B.525美元 C.475美元 D.615美元
7.右图反映了2014年6月以来全国生猪价格变化现象,“价高伤民.价贱伤农”。对此,正确说法是
①生猪出栏价频繁波动违背价值规律
②加强市场信息预警有助于减小生猪出栏价波动幅度 ③价格处于低谷时.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④缓解“价高伤民.价贱伤农”问题需要科学宏观调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15年初以来,猪肉价格不断上涨,7月份,全国猪肉市场价格每公斤30元左右,与6月份相比,价格上涨15.7%。猪肉价格的上涨,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有
①会使猪肉的需求量大幅减少 ②使猪肉的供应量减少 ③使猪肉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④使养猪业扩大生产规模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9.右图是在一定时期内纺织品供求数量随价格变化的情况,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假如其他条件不变,纺织品生产企业税负减轻,可能导致的变化是 A.需求曲线左移
B.供给.需求曲线均不动
C.供给.需求曲线均左移 D..供给曲线右移
10.根据右图《变动着的市场价格》可得出的合理结论有
①如果高档耐用品价格趋向N点,其替代产品需求量增加 ②如果生活必需品价格趋向M点,其互补产品需求量增加 ③就单个交换过程看,Q点处于等价交换状态,M点和N点处于涨落状态,但不能无限涨落 ④农副产品在M.N.Q点需求弹性均不大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11.右图中D1.D2为某商品的需求曲线,S为该商品的供给曲线。需求曲线D1与供给曲线S相交于E1点,需求曲线D2与供给曲线S相交于E2点。下列经济现象可能使该商品的均衡价格由P2点向P1点移动的是
①该商品的替代商品价格上涨 ②人们的可支配收人增加 ③生产者扩大了该商品的替代商品的生产规模 ④该商品的质量出现了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小王同学通过“物联网”购买到了自己觉得称心如意的学习用品。这一过程反映了“物联网”的使用
①丰富了商品交换的形式和手段 ②方便了消费者购物并减少了现金使用 ③减少了商品的价值量
④促进了商品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观察下图,“不同收入群体对物价的敏感度”及相关图示.数据涉及的经济学知识有
①收入水平决定物价水平和消费量 ②收入是消费的前提
③物价影响人们的购买力和消费量 ④社会整体消费需求取决于收入差距大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我国“乐活族”正在悄然发展壮大。“乐活”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由“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对应的英文词LOHAS中各单词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直译就是“健康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乐活族”在消费时,会考虑到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责任心。“乐活族”的发展壮大表明 ①人们对精神消费的需求越来越高 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③绿色消费理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践行 ④表明人们的消费行为日趋成熟.理性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5.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十”行动计划
①体现了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体现了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 ③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④有利于促进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16.从搅动春节的微信红包,到与打车软件的亲密合作,再到令人眼花缭乱的互联网理财产品。互联网正渗入百姓金融生活的各个角落。为中小投资者带来收益,也给传统金融企业带来新的活力。这表明
①互联网企业创新推动金融产业优化升级 ②金融企业通过技术进步形成了新的竞争优势 ③居民投资理财的品种和渠道更加多样化 ④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家庭农场以土地流转为目标,采
用出让.入股.租赁等方式进行流转,创新经营模式,通过家庭经营方式的升级,使分散的小农经营发展为家庭农场的适度规模经营,无疑会带来农村经济的繁荣。“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
①可以进一步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可以按照企业管理模式来核算成本和加强管理 ③完善了农村的上层建筑,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④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的新形式必然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为推动国有垄断行业改革,2015年我国进一步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触.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城。这 ①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②是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③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的主体作用
④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右图描述的是沿海某地区的劳动力供给曲线由S0左移到S1。下列事件能导致这种变动的是
①沿海地区生活成本上涨,对劳动者的吸引力下降②沿海地区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社会保障不断完善③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中西部农民工返乡创业增多④世界经济不景气导致该地出口下降,工人收入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有些人认为,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必然导致就业人数减少,就业率也将应声下跌。2014年我国GDP比上年增长7.4%,尽管宏观经济增速略有放缓,但城镇新增就业1 320万人,创历史新高,出现所谓“不对称现象”。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①经济增速虽减缓,但社会需求扩大,刺激就业 ②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加,供过于求,利于就业 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进一步发展 ④国家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政策支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1.《存款保险条例》已经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第67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5年5月
1日起施行,最高偿付限额50万。存款保险是指存款银行缴纳保费形成存款保险基金,当个别存款银行经营出现问题时,使用存款保险基金依照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及时偿付。从中可以领悟到的信息是
①银行存款存在投资风险,不是绝对安全 ②储蓄存款的实际收益是指利息减去保费 ③存款保险不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 ④存款保险有利于及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近些年来,广东从化在涉农企业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对荔枝等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程制定和实施标准,让“大路货”成了品牌货.紧俏货。如今,从化的荔枝虽价格不菲但却能行销全国,也畅销安全标准严苛的欧洲市场,取得了巨大效益。由此可知,从化荔枝业效益的取得在于通过标准化建设
①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了产品的质量 ②增加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有效应对贸易壁垒 ③优化了生产管理,提高了产品的价值 ④扩大了品牌供给,形成了价格竞争优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企业资源整合是现代企业成长和扩张的重要途径,是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企业组织方式。下列行为既属于资源有效整合又能提高经济效益的是 ①甲公司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 ②甲公司大量投资期货与股票市场
③甲公司与乙公司“强强联合”提高产品的质量与附加值
④乙公司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甲公司的销售网络迅速把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4.在西半球最大的国际玩具展上,备受青睐的中国传统玩具,如毽子.风筝.不倒翁等,都是经过外国厂商重新设计,并以其品牌参展的。作为全球最大玩具生产国的中国,其企业面对这一现状应采取的对策是
①降低生产成本,扩大企业规模 ②发挥传统优势,加强自主研发 ③优化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
④打造知名品牌,拓展国际市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5.为保障绿色.环保.安全,大港油田公司投资数亿元开发了第一座“海油陆采”基地,配置海上消防安全设施,淘汰油基泥浆,循环使用钻井液,尽全力杜绝井喷事故的发生,同时,在生产现场安装了油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从而真正实现了海上石油开采零污染.零排放。可见这一成果的取得在于
①健全的安全设施实现了海上石油开采零污染 ②科学的消防安全设施能降低海洋环境污染风险 ③加大投资是实现“海油陆采”零排放的物质保证 ④“海油陆采”是实现海油开采零污染的基本途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I卷 答题卡
题1 号 答 案 题14 号 答 案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16分)材料一:国际原油价格自2014年6月以来跌幅达25%。由于页岩气开采技术的革新,在页岩中的石油和天然气储备得以开发,美国原油产量近年来出现爆发式增长。利比亚.伊拉克等国近期也恢复了石油生产和出口,全球原油供应十分充足。全球经济增长减缓,包括亚洲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增长减弱,使全球石油需求低迷。
材料二:随着我国环境和资源压力的不断增大,石油价格的剧烈波动,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消费也渐趋旺盛。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汽车企业都在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的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5 分 得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研发.生产和销售,2014年的销售量已经达到6万辆。新能源汽车除了其有传统汽车产业对钢铁.石油.有色金属.塑料等上游原材料产业,对机械电子.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中游制造业,对物流.金融.保险等下游服务业的巨大带动作用,还能够带动电池.电机.新型材料.汽车动力技术研发等产业的长远发展,也必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学知识,说明石油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鼓励居民购买新能源汽车。(10分)
27.(18分)2004年,潍柴集团从独立的发动机业务开始转型,围绕主业搞升级,实现了发动机相关业务的多元增长,不断为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2008年,潍柴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了发动机.工程机械.商用车.交速箱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12年,潍柴根据“纵向一体化,整合策略,围绕发动机服务市场,确立了以整车整机为龙头.以动力系统为核心的战略框架,在国内外市场率先进行了一系列资本并购活动,实砚了动力系统.商用车.工程机械.豪华游舰.金融与服务5大业务协同发展,建立了完整的产业价值链。2014年,潍柴实现营收1 073亿元,已从单一的内燃机制造企业,脱变为拥有多元板块.整合全球资源的跨国企业集团。目前,潍柴已开始了新一轮改革创新,其目标就是从一般技术向核心技术转型.从制造型向服务型制造转型.从投资驱动向投资消费双驱动转型.从国内发展向全球整合转型.从产品经营向品牌运营转型。
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经济学知识,分析潍柴的快速发展对于我国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有何启示。
28.(16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必须由中低端水平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此要加快改造传统引擎,打造新引擎:一方面,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另一方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劳动力资源,人民勤劳而智慧,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定能够顶住经济下行压力,让中国经济始终充满勃勃生机。政府要勇于自我革命,给市场和杜会留足空间,为公平竞争搭好舞台。个人和企业要勇于创业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业创新文化,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意义。(12分)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经济学知识,说明政府应该如何通过清障搭台去激发市场活力。(4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湖南师大附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doc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