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 以下哪项不属于斯密所认为的政府该干的事情? A. 保护社会不受外国侵略
B. 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受其他社会成员的不公正对待 C. 提供某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 D. 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2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财政学就是通过对政府制度运行的具体研究,力图使政府制度的发展更能符合国家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目标。
B.财政部门的收支活动就是政府的收支活动。
C.财政学是研究政府与公共部门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从事的资源配置、经济运行与各种公共经济活动的规律。
D.财政收支反映的是政府的经济利益而不是人民群众的经济利益。 3. 公共财政源于( )国家。
A.市场经济 B.计划经济 C.商品经济 D.自然经济 4. 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财政现象的是( ) A.上海市市政府决定未来5年内新建公园3个 B.上海市市体育局、市体育总会主办市武术大会 C.上海市市气象局发布大风降温消息 D.上海市某国有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券 5. 财政配置资源的主体是( )。
A.议会 B.政府 C.市场 D.计划 二、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 2.私人产品 3.市场失灵 4.“搭便车”现象 5.外部效应 三、问答题
1.如何从公平与效率两个方面来理解私人产品公共提供的现象? 2.如何判断政府是否应干预经济? 3.为什么会有“政府失灵”现象?
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复式预算管理要求,可将财政支出分为( )。 A.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 B.投资支出 C.资本性支出。 D.经常性支出 2.按政府层次分类,将财政支出分为( )。 A.公共支出 B.中央支出 C.国防支出 D.医疗卫生支出 3.下列项目中,属于购买支出的有( )。
A.社会保障支出与行政管理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1
C.政府投资、国防、行政管理支出 D.债务利息支出 4.财政的经常性支出包括( )。
A.经济建设支出 B.发展农业支出 C社会保障支出 D.基础产业支出 5.有偿性财政支出形式产生的最直接原因是( )。
A.政府干预经济的需要 B.政府公共支出压力的增大 C.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D.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 2.棘轮效应 3.经常性支出 4.资本性支出 5.转移性支出 三、问答题
1.解释决定财政支出的主要因素。 2.简述财政支出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3.我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会使财政支出从结构上发生什么变化?
习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转移性财政支出的是( )。
A.失业救济金支出 B.财政补贴 C.债务利息支出 D.行政经费支出 2.瓦格纳定律认为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是( )。 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 C.随机变化 D.保持稳定
3.财政支出可以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它的分类标准是( )。 A.支出的控制能力不同 B.支出的目的不同 C.支出的收益范围不同 D.支出的经济性质不同
4.社会保障支出属于( )。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预防性支出 D.生产性支出 5.下面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行政经费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 B.国防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 C.国防支出属于国家政权支出 D.外交支出不属于行政支出 二、名词解释 1.财政购买性支出 2.一般性转移支付 3.专项转移支付 4.社会保障支出 5.财政补贴 三、问答题
1.行政管理支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2.财政支农支出的内涵与农业支出的特点。 3.简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习题四
2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收入按照管理方式的不同分为( )。
A.经常性收入和临时收入 B.中央收入和地方收入 C.国内收入和国外收入 D.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2.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是( )。 A.税收 B.国有企业利润收入 C.收费收入 D.国债收入 3.政府公共收入中最多的收入是( )。 A.政府收费 B.税收 C.国有经济收入 D.公债 4.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 )
A.各项税收 B.利润 C.收费 D.债务 5.财政收入规模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是( )。 A.经济发展水平是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决定因素 B.经济发展水平是财政收入规模的唯一决定因素 C.财政收入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是级数关系
D.经济发展水平同财政收入规模是等速增长关系
6.国家凭借资产所有者身份取得的财政收入是( )。 A.税收 B.公债 C.国有资产收益 D.政府收费 二、名词解释 1. 公共收费 2. 财政收入结构 3. 通货膨胀税
4. 从价税 5. 税负转嫁 三、问答题
1. 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主要有哪些?它们有哪些特点?
2. 公共收费和公共定价的关系如何?
3. 在超额累进税制下,平均税率是否会大于边际税率,为什么?
习题五
一、单项选择题
1.财产税属于( )。
A.价内税 B.所得税 C.直接税 D.增值税 2.依据( )财产税可分为财产价值税和财产增值税。
A.课征时序 B. 计税依据 C.课征对象 D.征税范围
3.房产税以( )为计税依据。
A.租金收入 B.房产的价值 C.房产价值和租金收入 D.房产的价值或租金收入 4.房产税的纳税人是( )。
A.产权所有人 B.经营管理单位或承典人 C. 房产代管人或使用人 D. 以上三项都是
4.房产计税价值是按房产原值一次扣除( )后的余值计算缴纳。 A.10%-20% B.10%-30% C.20%-40% D.30%-40% 5.现行税制规定,车船使用税按( )计征。 A.年 B.月 C.季度 D.次 6.土地增值税的课税对象是( )。
3
A.土地 B.土地价格 C.土地增值额 D.土地使用价格 二、名词解释 1. 消费型增值税 2. 分类所得税 3. 源泉扣缴法 4. 静态财产税 5. 行为税
三、问答题
1.解释决定财政支出的主要因素。 2.与商品税相比,所得税有哪些特点? 3.房产税的从价计征与从租计征有什么区别?
习题六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债是指( )。
A.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债务总额 B. 一国政府债务
C. 外债 D. 所有公共部门的债务 2.短期公债是指( )的公债。
A.3——5年的公债 B.2年以上,5年以下的公债 C.1年以上、10年以下的公债 D. 以上都不对 3.商业银行购买公债的货币效应是指( )。
A. 扩张性的 B.紧缩性的 C. 中性 D. 不确定 4.公债依存度是指( )的比重。
A.当年公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收入 B.当年公债累计余额占当年财政支出 C.当年公债发行额占当年财政支出 D.当年公债累计余额占当年GDP 5.公债的偿债率是指( )的比重。
A.累计还本付息额占国民收入 B.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国民收入 C.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 D.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偿债资金 二、名词解释 1. 公债依存度 2. 公债
3. 公债的代际负担 4. 公债负担率
5. 公债的发行价格
三、问答题
1. 公债与私债有什么区别?
2. 公债发行规模主要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3. 影响公债发行利率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习题七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宪法规定,编制和执行国家预算的职权属于(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财政部 D.中国人民银行 2.我国各级政府预算编制的依据是( )。
4
A.本级政府的职责范围
B.有关的法律法规
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D.现行财政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
3.以预算的依据内容不同,政府预算可分为( )。 A.增量预算和零基预算 B.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 C.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 D.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
4.把预算年度内的全部财政收支按收入来源和支出性质不同,分别编成两个或两个以上预算的预算形式是( )。 A.零基预算 B.单式预算 C.地方预算 D.复式预算 5.我国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目前的预算管理级次分为( )。 A.二级预算管理 B.三级预算管理 C.四级预算管理 D.五级预算管理 二、名词解释 1. 政府预算 2. 复式预算
3. 部门预算
4. 政府采购当事人 5.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三、问答题
1. 简述政府预算编制的程序。
2. 政府采购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3. 简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主要内容。
习题八
一、单项选择题
1.扩张性财政政策,在IS—LM模型中往往表现为IS曲线( )。 A.右移 B.左移 C.不变 D.说不清 2.国民经济的注入量是指( )。 A.国民经济总财富积累量的增加
B.退出对企业生产的水平的消费
C.进入和增加对企业生产和服务的即期消费 D.减少对服务的消费 3.“征富济贫”可以( )。
A.增加国家的税收,减少即期消费 B.减少国家的税收,增加即期消费 C.提高国民平均边际消费倾向
D.提高国民平均边际储蓄倾向
4.已知不征税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0.9,现在开征20%的税,边际消费的倾向为( )。 A.0.82 B.0.60 C.0.72 D.0.56 5.挤出效应是否存在取决于( )。 A.整个经济是否存在着大量闲置生产能力 B.政府对外政策 C.货币供给量
5
D.资源的稀缺性
6.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是( )。
A.洛伦斯曲线 B. 菲利普斯曲线 C. 契约线 D. 工资曲线 二、名词解释
1.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2. 积极的财政政策 3. 政府购买乘数 4. 通货膨胀缺口 5. 挤出效应 三、问答题
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关系是怎样的? 2. 从预算的收和支的两方面说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习题九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公共产品受益范围的标准,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的公共产品是(A.国防 B.消防 C.外交 D.航空
2.依据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划分原则,以下应由地方政府征收的税种是:
A.所得税 B.财产税 C.关税 D.增值税 3.以下应由中央政府负责公共生产的自然垄断企业是( )。 A.自来水 B.煤气 C.电力 D.航空 4.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是由( )征收。
A. 国家税务局 B. 地方税务局 C. 由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按比例分别征收
D. 按分成比例大小决定由国家税务局或地方税务局征收 5.中央政府须承担的支出责任是( )。
A.国际贸易 B.市政建设 C.公共绿地 D.地方性公共交通 6.全国性公共产品的关键特征是( )。
A.受益范围是全国性的 B. 受益范围是地方性的 C.效益的外溢性 D.外部效应内部化 二、名词解释 1. 转移支付 2. 一般性补助 3. 有条件补助 4. 配套补助 5. 财政体制
三、问答题
1. 政府间为什么需要分权?分权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2. 政府间的事权划分依据什么原则?如何划分?
3. 试从实现财政职能的角度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
6
。 )
D.资源的稀缺性
6.衡量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曲线是( )。
A.洛伦斯曲线 B. 菲利普斯曲线 C. 契约线 D. 工资曲线 二、名词解释
1. 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2. 积极的财政政策 3. 政府购买乘数 4. 通货膨胀缺口 5. 挤出效应 三、问答题
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财政政策的关系是怎样的? 2. 从预算的收和支的两方面说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习题九
一、单项选择题
1.按照公共产品受益范围的标准,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的公共产品是(A.国防 B.消防 C.外交 D.航空
2.依据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划分原则,以下应由地方政府征收的税种是:
A.所得税 B.财产税 C.关税 D.增值税 3.以下应由中央政府负责公共生产的自然垄断企业是( )。 A.自来水 B.煤气 C.电力 D.航空 4.中央和地方共享税是由( )征收。
A. 国家税务局 B. 地方税务局 C. 由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按比例分别征收
D. 按分成比例大小决定由国家税务局或地方税务局征收 5.中央政府须承担的支出责任是( )。
A.国际贸易 B.市政建设 C.公共绿地 D.地方性公共交通 6.全国性公共产品的关键特征是( )。
A.受益范围是全国性的 B. 受益范围是地方性的 C.效益的外溢性 D.外部效应内部化 二、名词解释 1. 转移支付 2. 一般性补助 3. 有条件补助 4. 配套补助 5. 财政体制
三、问答题
1. 政府间为什么需要分权?分权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2. 政府间的事权划分依据什么原则?如何划分?
3. 试从实现财政职能的角度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能。
6
。 )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财政学试卷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