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前黄中学、淮阴中学、姜堰中学、如皋中学2009届高三12月联考
生 物 2008.12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血红蛋白是人体内一种重要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的组成元素有C、H、O、N、Fe等 B.它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
C.成熟红细胞中不能合成该蛋白质 D.人体的肌肉细胞中不存在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
2.现有氨基酸6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610个,羧基总数为6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
A.598、2和2 B.598、12和l0 C.599、1和1 D.599、11和9 3.各类生物的细胞分裂过程中都存在w.w.w.k.s.5.u.c.o.m
A.染色体复制和着丝点分裂 B.DNA复制和细胞质分开 C.纺锤体出现和细胞板的形成 D.同源染色体的复制和分离 4.下列有关生物基础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都是分解者;分解者都是细菌
B.叶绿体内存在色素;色素只存在于叶绿体内
C.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能产生酶的细胞一定能产生激素
D.生物体发生基因突变,生物体的表现型不一定发生改变;生物体的表现型发生改变,该生物不一定发生基因突变
5.在一定气候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田间作物的细胞液浓度,以此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数据。在此项测试中,实验变量(自变量)是
A.制备的系列浓度梯度的检测液 B.一定的环境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 C.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 D.作物细胞液浓度
6.下列关于草莓、硝化细菌、草履虫的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三者均有线粒体和细胞周期
B.遗传物质的载体都是染色体,无氧呼吸的产物与人的相同 C.都含有核糖体,能够合成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D.都有细胞膜和核膜且是双层膜,对物质吸收具有选择性
7.利用小球藻培养液进行实验时发现在其中加入抑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的药物后,发现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率下降。原因主要是
A.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 B.[H]的积累抑制了水的分解
C.ATP合成所需的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D.暗反应中生成的水减少,使得光反应的原料不足
8.将酵母菌破碎后,进行离心处理为上清液(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只含酵母菌细胞器)两部分,与匀浆(未离心的处理过的酵母菌培养液)分别放入以下试管中,并按表中内容进行四项独立实验,通过细胞呼吸,实验结果正确的是 实验实验加入的反上沉匀浆 选项 条件 应物 清液 淀物 A 充入等量的葡无无有CO2 O2 萄糖 CO2 CO2 B 密闭 等量的葡有有无CO2 萄糖 CO2 CO2 C 充入等量的丙无有无CO2 O2 酮酸 CO2 CO2 D 密闭 等量的丙无有无CO2 酮酸 CO2 CO2
9.在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过程中,既有[H]又有ATP产生的是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③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⑥无氧呼吸第一阶段 ⑦无氧呼吸第二阶段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⑤ C. ①③④⑥ D.②④⑥⑦ 10.右图表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运,转运的方向由箭头表明,符号的数量代表每种物质的浓度),述正确的是
A.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B.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 C.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 D.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
11.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人类探索秘历程中的科学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每种
下列叙
遗传奥
A.孟德尔在研究豌豆杂交实验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C.格里菲思利用肺炎(双)球菌研究遗传物质时,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
12.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一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种类发生改变,对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种类及转运的氨基酸的种类将会产生的影响是 A.tRNA种类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一定改变
B.tRNA种类不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不一定改变 C.tRNA种类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不一定改变 D.tRNA种类不一定改变,氨基酸种类一定改变 13.已知某个核基因片段碱基排列如图所示: ① —GGCCTGAAGAGAAGT— ② —CCGGACTT CTCT T CT—
若该基因由于一个碱基被置换而发生改变,氨基酸序列由“—脯氨酸—谷氨酸—谷氨酸—赖氨酸—”变成“—脯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赖氨酸—”。(脯氨酸的密码子是CCU、CCC、CCA、CCG;谷氨酸的是GAA、GAG;赖氨酸的是AAA、AAG;甘氨酸的是GGU、GGC、GGA、GG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导致了氨基酸序列的改变
B.翻译上述多肽的mRNA是由该基因的①链转录的
C.若发生碱基置换的是原癌基因,则具有该基因的细胞一定会癌变 D.若上述碱基置换发生在配子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14.下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有一种病是色盲,另一种病是白化病)。若Ⅲ8与Ⅲ11结婚,生育一个患白化病孩子的概率、生育一个患白化病但色觉正常孩子的概率分别为 A.1/3 7/24 B.1/3 7/12 C.1/6 7/24 D.2/3 1/24
15.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火灾过后的草原发生着初生(原生)演替 B.弃耕后的农田会发生次生演替
C.人类活动不会改变群落自然演替的进程
D.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16.对下图中I、II、III、IV四幅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I中a、b、c、d可依次表示碱基、脱氧核苷酸、基因和DNA B.图II可表示pH对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C.图III中a、b、c可依次表示某一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 D.图IV可表示某一株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反应 17.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O2、血浆蛋白、糖原都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B.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升高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C.当血糖浓度过高时,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产生胰岛素
D.炎热环境中,机体可通过少产热甚至不产热以降低机体的体温
18.完成反射的神经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不同部分受损时引起的异常是 A.大脑皮层受损,排尿反射消失。
B.脊髓胸椎段损毁,排尿反射不受意识控制。
C.书写性语言中枢(W区)受损伤,患者出现运动性失语症 D.支配右手的传出神经受损,则右手针刺无感觉,不能缩回。
19.荷兰学者Frits.Went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h~2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
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20.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是时,体内酶活性、耗氧量及尿量的变化依次为 A.降低、减少、增加 B.不变、增加、减少 C.不变、增加、增加 D.增加、减少、减少
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其他情况不给分。
35
21.实验中用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以及在此过程中有关的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放射性强度 时间 甲
乙
a b c 膜面积 d e f 时间
图中曲线所指代的细胞结构相同的是
A.b和d B.c和f C.a和e D.a和d 22.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凋亡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有着重要作用 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有积极意义
C.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癌变是细胞正常分化的结果 D.癌症往往是多个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的变异逐渐积累的结果 23.下表是某中年男子的血液化验单中部分数据 项目 测定单参考值 位 范围
血清葡萄糖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甘油三酯 总胆固醇 223 dl 17 L 217 dl 179 dl mg/10 IU/mg/00 mg/220 60~10~45 50~2150~促甲状腺激素5.9 uIU1.4~(TSH) /ml 4.4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男子可能患有糖尿病,可服用胰岛素进行治疗
B.该男子可能患有高血脂,应不吃脂肪,多吃糖类和蛋白质食物
C.该男子可能因食物中缺碘而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细胞代谢速率过高 D.正常情况下,血浆的生化指标应保持不变,超出正常值,必将引起代谢紊乱
24.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结构涉及到3个神经元,2个突触 B.如刺激c点,则灵敏电流计指针偏转2次。 C.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若ab=bd,则兴奋在ab段和bd段的传导速度相等
25.已知在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中,A+G/T+C=rn,A+T/G+C=n,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整个DNA分子中A+G/T+C=m
B.由该DNA分子转录形成的信使RNA中A+U/G+C=1/n
4
C.若该DNA分子中共有a个核苷酸,则连续复制4次共需要n×a/(n+1)×(2-1)个腺嘌呤 D.若该DNA分子中共有a个核苷酸,则其中含有n×a/(2n+2)个腺嘌呤
三、简答题:
26.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3示图2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细胞中,ATP产生的场所有 (填图中序号),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是 (填图中序号)。若图1是正在衰老的细胞,则该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所发生的变化是 。
(2)图2中A细胞的名称是 。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2中的 细胞所处的时期。 (3)若图1示人体造血干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图2中 细胞所示的分裂现象。若图1示效应B细胞(或浆细胞),则该细胞直接由 细胞增值分化而来。 (4)图3由Ⅲ变化为Ⅳ对应于图2中的细胞变化是 → 。 27.请填写与下列生物实验有关的空格: 实验内容 所用的试剂或试剂或仪器所起的作用 仪器 脂肪鉴定 酒精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 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 检测实验结果的试剂 影响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层析液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 进行酵母菌计数的仪器 量的动态变化 28.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多种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探究活动。下表为实验测得的数据,其中 A 组为黑暗条件下马铃薯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B 、 C 、 D 、 E 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 CO2 浓度下,马铃薯吸收( + )或释放(一)速率( mg/h)随温度变化的数据。请分析回答:
( 1 )由表可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 。
( 2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中马铃薯最强光合速率所需的条件是 。 ( 3 )欲使大棚中马铃薯长势最佳,所需的条件是 。
( 4 )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几个环境因素对马铃薯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除各图中的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较适宜的范围。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江苏省前黄中学、淮阴中学、姜堰中学、如皋中学2024届高三12月联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