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新改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教学设计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练习3》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植物种子传播的有趣方式,进行字词句的综合练习。 2、练习用钢笔写好上下结构的字,掌握中心对齐求稳的结构法则。 3、读读背背,粗略理解成语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丰富积累。 4、懂得生活处处有学问,学做有心人。 教学重难点:

1.阅读短文,了解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并能学着简单介绍自己熟悉的种子的传播方式。

2、读读背背,理解成语,想象诗歌的意境,感受生活的趣味。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走进“处处留心”。 1、配乐欣赏图片。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出示一组椰树风光图,并播放音乐。)

2、交流:

(1)简单说说自己的观感。

(2)有没有发现这些图片中都有什么?(椰子树)这些椰子树大多生长在哪里?(海边)

(3)引发质疑,过渡导入。 师:对此,你有什么问题吗?

是呀,问得好!为什么椰子树大多长在海边呢?是人们把它种在这里的吗?如果是,为什么要种在海边呢?下面的这段话,也许会解开你心中的这个谜。

二、“处处留心”,读文释疑。

1、学生自由阅读短文,不认识的字词查工具书,也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做上标记。

2、标出句子的序号,指名分句朗读。

3、解词释疑:

(1)让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在文中做好标记。

(2)课件出示认识椰果的外、中、内果皮的图片,随机理解“疏松而富有纤维”“防止海水的侵蚀”(海水是咸的,对物体有腐蚀作用)。

(3)联系上下文理解“漂流”和“漂浮”,比较异同。 “漂流”和“漂浮”都有“漂”字,即浮在水面的意思。

“漂浮”是同义组词,着重强调浮在水面不沉下去。文中讲到“中果皮疏松而富有纤维”,所以椰果不会下沉,这里强调的是不下沉,故用“漂浮”。

“漂流”是指浮在水面上,随着水波流动,它必须是两者的合一。文中说椰果在大海中的状况,自然用“漂流”更合适。

(4)联系上下文理解“重新安家”。

①出示句子:“椰果一旦落入大海……才在另一块陆地上重新安家。”(读一读)

②椰果的家原来在什么地方?(海岸边的椰子树上)现在又到了什么地方?(随着海水来到了另一块陆地)

③联系生活经历,用“重新安家”说话。

(5)交流课始的问题:为什么椰子树大多长在海边?(引导学生联系最后一句理解)

(6)用一两句话概括椰子树种子的传播方式。 4、齐读短文,边读边想象椰子树种子旅行的情景。 三、“处处留心”,拓展延伸。

1、出示“蒲公英”,说说这是什么植物?它是靠什么来传播种子的?(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内容把话说清楚,说规范。)

2、出示课文插图中的“豌豆、苍耳、葡萄”,让学生说一说:这是什么植物? 3、你知道这些植物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吗?

4、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自由发言,教师要对一些知识面宽的孩子给予表扬。)

依靠风传播的:柳树、中华槭树、杨树、风滚草、黑板树、昭和草等。 依靠动物传播的:樱桃、野葡萄、野山参、鬼针草、雀榕、车前草、松树、

核桃等。

依靠弹力传播的:凤仙花、羊蹄甲、芝麻、洋紫荆等。 依靠水力传播的:睡莲、菱角、水葫芦等。

5、总结:其实,生活中到处是学问,语文的学习不止在课堂,还有很多途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

四、指导写好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明确练习内容。

(2)说说怎样才能写好钢笔字,让学生明白三年级练习的一个重点是注意字的结构,结构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字的美观。

2、指导。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素”“晃”“荒”。

(2)书写时注意“素”的第三笔,“晃”的第五笔,“荒”的第一笔。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三个字的结构、共同点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4)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提示注意点(或者指名上台板演,师生共同点评修正)。

素:青字头,三横等距紧凑下横长,绞丝斜扁,“小”两点下分。 晃:日字头要窄小,“光”上部宜扁横画长,竖弯钩宜伸展。

荒:头小身子宽,中间横画两边伸,两脚(撇和竖弯钩)叉开稳稳站。 3、练习。 4、反馈修正。

五、读读背背,丰富积累。 1、教学成语。

(1)成语竞说:说说自己积累的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比比谁一口气说得多)。

(2)出示本课要积累的成语。 (3)小组合作学习成语。

①正音:指名读,男女生赛读,师生接读。 ②说说成语的意思。

③小结:许多成语的创造灵感来源于动物,现在人们经常用它的比喻意。 (4)多种形式反复诵读成语,试着背诵成语。

(5)背诵成语。(自由背,指名背,师生接背,男女生接背,同桌互背。) 2、教学儿童诗《晨牧》。

(1)出示插图,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清晨小男孩去河边放鸭子。)从图中,你能感受到小男孩怎么样?

(2)揭题。

(3)学生自由读儿歌,注意读准音。

(4)指名读儿歌,随机正音通句,解决一些词义。 (5)自读儿歌,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练习背诵:自由背,同桌互背,小组赛背,指名背。 3、齐读成语和读读背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口语交际:学习失火、落水、中毒、受伤等意外事件时求救与自救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应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语言态度和语言习惯。

2、懂得遇事不慌张,学会在“危难之中”成功自救或求救的本领。 3、学习毛笔字,掌握两种点的运笔方法,练习写点,培养学生对中华书法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学习遇险时基本的自救与求救的方式,并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活动,大胆交流,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揭示话题。 1、故事引入。

同学们,上课前,先听老师给你们讲一个小故事:有一年暑假的一天,杰克到农场去,在摆弄一种机械时,手臂断了。这时,他赶紧打电话,让救护车来接他去医院。不仅如此,这个小孩还非常镇静,临走时,他记着带上已经断下来的手臂。这样到了医院里,医生很快帮他做了断肢再植的手术。正因为他学会了自

救,才没有因为断了手臂而残废。

2、交流听后感。

听了老师的故事以后,你觉得杰克在这场事故中,哪些地方是值得你学习的?

3、小结导入:

是的,在危难面前,我们要镇定,我们要学会求救,还要学会自救,这样才能让我们化险为夷,或者说让危害降低到最小。因此,学会求救是多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这个话题一起来讨论讨论。(板书:学会求救)

二、创设情境,学习求救。 1、创设情境。

师:一个星期天的下午,王小红一个人在家里做作业。突然,她闻到了一股焦臭味,还听到了噼噼啪啪的响声。她抬头一看,不好,窗户上一团团熊熊的大火,窗帘烧着了!大火已经烧进屋里来了!同学们,快替她想想办法呀!她该怎么办?

2、引导学生替小女孩想办法:赶快逃出屋;大声呼救;时间来得及要拨打119火警电话……

3、练习求救。

(1)拨打119:教师充当消防员,学生拨打119。

注意:在演练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孩子镇定地讲清火灾的位置,火势情况、联系方式。还要要求孩子打电话时声音响亮,话语简洁。对于孩子不到位的地方教师一定要指出。

(2)练习呼救:声音要大,要朝有人的地方呼救。 4、学习自救。

(1)师:刚才有同学谈到让王小红赶紧逃离屋子,这种方法可取吗?怎样做才更好?

(2)引导交流,让学生明白逃离时的注意事项:

①在大火中,我们要马上披上浸湿的衣服、床单等向安全方向冲出去。 ②穿过浓烟时,要尽量把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把嘴巴、鼻子捂住。 ③身上着火,千万不要乱跑,可以在地上打滚或用其他东西把火苗压灭。

④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⑤室外着火,千万不能开门,以防大火跑进室内,要用浸湿的衣物等把门窗缝堵住,并泼水降温。

⑥被大火困住了,千万不要慌里慌张去跳楼,可以把床单撕成一条条带子,连成一条绳,紧拴在窗框等东西上,然后顺着绳子滑下去,离开险境。

(3)正确对待救火:

对于学生说出的救火要引导孩子太大火势要以生命为重,要量力而行,千万不可莽撞,不可逞英雄。

(板书:生命第一,想尽办法) 5、总结回顾。

(1)师:刚才我们和王小红一起经历了一次大火灾,在大家的帮助下,在消防员叔叔的帮助下,王小红化险为夷了。从中我们也明白了,遇到意外要学会求救,牢牢记住(大屏幕显示下面的话):

遇到意外不慌张,想尽办法来求救。具体情况说清楚,救助办法听明白。 齐读。

三、情境演练,学会求救。 1、小组合作演练,学习求救。

任选一题,模拟表演某一次意外事故怎样自救或者求救。要求:组内要分配好角色,一人或两人旁白,简单介绍事态的发生、发展及求救、自救的方法。(老师发给学生有关求救和自救的资料。)

出示题目:

(1)煤气中毒:一天,我去灵灵家玩,一进屋就闻到一股煤气味,我发现灵灵躺在床上昏迷不醒。

(2)落水:小伙伴一起到河边玩,其中一个小伙伴不小心落到水里。如果你是落水者,你会怎么办?如果你是落水者的伙伴,你又该怎么办?

(3)烫伤:你独自在家倒开水,一不小心,瓶子打翻了,开水溅在你的胳膊上,你该怎么办?

①选好话题。

②阅读材料,明确方法。

③小组合作排练。 2、全班展示。 3、总结全课。

师: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活中,意外是各种各样的,也是无法预料的。但无论碰到什么意外,我们都要记住:遇到意外不慌张,想尽办法来求救,具体情况说明白,救助办法听清楚。这样呀,我们就能化险为夷。最后祝同学们每天都能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四、指导写法,学写毛笔字。 1、复习巩固。

(1)摆姿:练习坐姿和执笔姿势。

(2)出示横画和竖画,指名说说它们的运笔方法。 (3)执笔书空。

2、揭示新知,认识“点”。

师:板书点。点是汉字笔画中最小、最不起眼的笔画,但是它是非常重要而且变化最多的一个笔画。说它重要,是因为很多笔画中都含有这个点,比如刚才我们在写横和竖时,其实在起笔和收笔时都用到了点。说它变化最多,你瞧(出示八种点),这是点的八种基本写法。今天我们先学习两种点:左点和右点。

3、指导书写“方”字中的点——右点。

(1)观察运笔走势:在竖中线上起笔,逆锋向左上入纸,旋即右折铺毫短行,笔稍顿后向左上折转缩回,藏锋收笔。

(2)教师范写,并讲解运笔走势。

(3)学生反复书空,边书空边说运笔要领。 (4)指名描红,师生观察其运笔走势,并作点评。

(5)学生临帖描红,教师巡视指导,并提示正确的执笔姿势。 4、指导书写“小”的第一点——左点。

(1)观察运笔走势图:基本写法和右点差不多,但要注意向左下偏一点,作垂点。

(2)教师板演,逐一讲解运笔要领。 (3)师生反复书空,边写边重复运笔要领。

(4)学生临帖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坐姿及执笔姿势。 (5)展示点评,表扬写得好的,指出存在问题。 5、总结学生书写中的问题。

6、学生临写两种点,教师巡视指导。(基础好的学生还可以描红含有点画的字。)

7、展示: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8、故事:

传说东晋王献之小时候练书法很勤奋,练完了三缸水。有一次,他写一个字忘记写点了,父亲王羲之见了就顺手在上面补了一个点。后来王献之的母亲见了这个字说:“吾儿写完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可见,练习书法,非下苦功才有成。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秋新改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2024秋新改版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练习3》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0236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