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含解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黄冈市2018年春季高一年级期末考试

地理试题

2018年7月9日上午10: 30 ~12: 00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中地理必修一。

2.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选择题所做答案填 写在答卷页上。考生只交答题卷。 3.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卡中。

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首度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茫茫太空第一次留下中国人的足迹。据此回答1—3题。 1.航天员舱外航天服应具有的主要特性有

①高强度②耐高温③抗撞击④防辐射⑤防失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翟志刚出舱时观察到的现象应该是

A.手中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 B.阳光灿烂,天空蔚蓝 C.太阳照射下船体明亮 D.众多流星划过天幕

3.宇航员若要在轨道舱内长期停留,需每天进行体育锻炼,下列适用于宇航员进行锻炼的是 A.哑铃 B.弹簧拉力器 C.单杠 D.跑步机

日晷是古代先民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小明同学去北京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当时的日晷计时示意图。据图完成4-5题。

4.此处安放的日晷,其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 A.35° B.40° C.45° D.50° 5.小明同学观测日晷的时间最可能为

A.9时 B.11时 C.13时 D.15时 读某地某月23—26日气温变化表,完成6—7题

6. 23—26日影响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7.表中天气变化最有可能是我国的城市

A.北京 B.大连 C.济南 D.哈尔滨

我国古老的气候谚语源远流长,是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如“处暑有雨十八江,处暑无雨干断江”(处署节气在每年8月23日左右)。据此完成8—10题。 8.此谚语反映的气候特征最适合于我国的地区是

A.珠江三角洲 B.江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9.此谚语反映出我国的气候特点是

A.旱涝灾害频繁 B.雨热同期 C.夏季高温多雨 D.冬季寒冷干燥 10.“处暑无雨干断江”是由于

A.夏季风势力弱 B.夏季风势力强 C.厄尔尼诺现象 D.拉尼娜现象 2017年1月3_4日成都市(31°N,104°E)空气质量较差,下图是成都当时的空气质量指数( AQI)变化图,数值越高,污染越严重。据此完成11—13题。

11.造成成都市3~4日空气质量指数偏高的因素不包括

A.大风扬沙 B.交通工具 C.工业生产 D.家庭炉灶 12.①表示的时间最可能是

A.0时 B.6时 C.16时 D.20时 13.图示时期,控制成都市的天气系统最可能是

A.冷锋 B.暖锋 C.低气压 D.高气压 右图为“北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一15题。 14.洋流甲的主要成因是

A.地球自转 B.盛行风 C.海陆分布 D.陆地形状 15.洋流

A.乙造成附近海域多台风活动 B.丁沿岸气候干燥,荒漠广布

C.丙所在海域船舶向东航行,顺风顺水 D.戊带来丰富饵料,形成世界著名渔场

河南郭亮村位于太行山一处绝壁之巅。这里海拔l 700米,三面环山,一面临崖,岩石以砂岩为主。图为郭亮村绝壁景观图。读图完成16一17.;题。

16.郭亮村绝壁岩层

A.具有层理构造 B.含有丰富的化石 C.由变质岩构成 D.由岩浆冷凝而成 17.郭亮村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大致为

A.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固结成岩 B.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流水沉积 C.外力侵蚀、流水沉积、断裂抬升、固结成岩 D.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断裂抬升、外力侵蚀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埋藏条件与常规天然气不同,主要沉积在密闭较好的页岩底部。结合材料回答18—19题。

18.甲乙丙丁四地可能勘探到页岩矿产的是

19.随着我国页岩气大量开发使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A.酸雨增多 B.大气污染减轻 C.热岛效应减弱 D.城市污染加重

图l为我国西南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图2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20—22题。

20.甲、乙、丙、丁处,地质构造相同的是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乙与丙 D.丙与丁

21.丙处岩石的成因与图2地壳物质循环图中数字代表的岩石相符的是 A.① B.② C.③和④ D.④

2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丁地至丙地自然带呈现的变化最有可能的是

A.垂直带谱更加复杂 B.垂直带谱变得简单

C.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增加 D.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降低

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23~25题。

23.在各种气象灾害中o我国分布最广泛的是

A.干旱 B.洪涝 C.暴雨 D.冰雹

24.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①春季多阴雨②冷空气势力强大③农事活动较早④梅雨提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5.为减轻图中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A.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 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卷共3题,共计50分)

26. (14分)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l)量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写出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相对高度;站在大青山顶可否看到李村,并简述理由。(4分)

(2)某游客沿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4分)

(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并简述其对该地区聚落的影响。(4分)

(4)图示地区开发了以“青山、幽谷、溪流”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若利用暑假时间赴该地区旅游,应注意防范哪些自然灾害?(2分)

27.(14分)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图中BC线为晨线,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A地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4分)

(2)假设图中等压线状况不变,从气温、降水和气压三个角度描述M—N-线天气的变化。(6分) (3)若图中D地l小时后气温上升,请用相关地理原理解释其原因。(4分) 28.(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材料二 博格迭峰北邻准噶尔盆地,南隔达坂城谷地与吐鲁番盆地遥遥相望,处于荒漠包围之中。博格达峰垂直分带景观十分明显,由上至下为冰雪带一高山草甸草原一森林带一山地草原一荒漠带,野生物种资源丰富。

(1)根据材料分析博格达峰野生物种丰富的原因。(6分) (2)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8分) (3)从罄体性角度分析图中山脉对附近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8分)

2018年春季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计50分) 1.A 2.C 3.B 4.D 5.B

【解析】第4题,根据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判断晷针与地面的夹角应为所在地点的地理纬度,北京纬度为40°N附近,所以晷盘与地面的夹角为50°。第5题,读图可知,日影对应的时刻为11时附近。 6.A 7.D

【解析】由图可知,该地气温逐渐下降,因此最有可能是冷锋过境。①为冷锋,②为暖锋,③为低压,④为高压。由表可知,该地日最低气温降至-34℃,应为我国纬度较高的城市,因此哈尔滨最为符合;北京、大连、济南极端最低温约-20~-15℃。 8.C 9.A 10.A

【解析】第8题,本题考查我国的雨带迁移规律,7、8月份雨带位于东北、华北地区。第9题,该谚语反映了我国降水量的季节分配不均而导致旱涝灾害频繁。第10题,夏季风势力弱则南涝北旱。 11.A 12.C 13.D

【解析】由材料可知,3—4日空气质量指数偏高,说明污染严重。此时为冬季,冬季我国盛行西北季风但由于四川盆地的北部有山脉的阻挡,因此成都受西北风的景响较小,再加上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所以大风扬沙天气较少,A不是影响因素,故A正确;大气中的污染物质主要来自交通、工业、生活等方面,因此B、C、D是相关因素。排除B、C、D。故选A。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从①时开始,成都的污染指数开始下降,这说明此时污染物质的扩散条件转好,污染物扩散速度加快。晚上,地面气温开始下降,自下到上逆温逐渐形成,大气稳定,污染物质不易扩散,因此A、D错误;日出前后,逆温层最厚,污染物质不易扩散,B错误;午后,气温最高,对流运动旺盛,有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污染指数开始降低,故C正确。

【解析】读图分析可知,该时期污染指数持续较高,说明大气稳定,污染物质的扩散条件较差,冷锋、暖锋和低气压天气系统控制时,都能形成利于污染物质扩散的大风天气或对流天气,故A、B、C错误;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度,不利于污染物质的扩散,D正确。 14.B 15.C

【解析】第14题,洋流甲为北赤道暖流,东北信风是形成该洋流的主要动力。第15题,台风是热带气旋的强烈发展,乙海域虽然多台风活动,但洋流不是台风形成的主要原因;丁为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到增温增湿作用,不利于荒漠发育;丙为北太平洋暖流,受西风带影响洋流自西向东流,船舶向东航行,顺风顺水;渔场形成于寒暖流交汇处或冷海水上泛处,戊为水平补偿流,不利于渔场形成。

16.A,17.D。

【解析】第16题,材料中显示岩石以砂岩为主,砂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岩有层理构造,有化石,但从图中只能看出水平层理结构,看不出化石岩浆冷凝形成的是岩浆岩。第17题,砂岩是沉积岩,因此应先是流水沉积、固结成岩:沉积受侵蚀一定会露出地表,而后断裂抬升、外力侵蚀。 18.C 19.B

【解析】第18题,先排除B、D,这是产生石油和天然气的地方;页岩气主要沉积在密闭较好的页岩底部,丙地为向斜构造,页岩底部封闭较好,可能具备页岩气的埋藏条件。第19题,页岩气为天然气资源,相对煤炭资源来说为清洁能源,可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20.D 21.A 22.C

【解析】第20题,甲为向斜成山、乙为断层、丙为背斜成山、丁为背斜成谷。第21题,丙处岩石为石灰岩、成因为沉积岩,而在图2地壳物质循环中④可能为岩浆,②可能为岩浆岩。第22题,若全球变暖同一自然带分布高度会增加。 23.A 24.A 25.B

【解析】第2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干旱的发生。第24题,华南地区的春季多阴雨天气,云层削弱了太阳辐射;冷空气势力强大,都会使华南地区遭受低温冷害。第25题,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不现实。 二、综合题(共3小题,计50分) 26.(14分)

(1)1 000~1 200米左右;(1分)250米至350米之间;(1分)不能看到,(1分)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隔视线。(1分) (2)坡度缓;(2分)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2分) (3)地势北高南低。(2分) 地势低平的地区,聚落规模大;(1分)地势较高且起伏较大的地区,聚落规模小。(1分)

(4)暴雨山洪(洪涝、洪水);(1分)滑坡及泥石流。(1分)

【解析】第(1)题,结合铁路桥与公路桥之间的图上距离与比例尺计算出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大青山顶和李村各自的海拔高度取值范围后,然后计算出两地的相对高度。由于两地之间有山脊阻隔视线,所以站在大青山顶看不到李村。第(2)题,小桥至古庙一段路径较为平缓,所以游客行走感觉轻松。第(3)题,结合图示知图示区域地势北高南低。地势低平的地区有利于聚落的发育,规模较大;起伏大的区域则不利于聚落的发育,规模较小。第(4)题,暑期华北地区由于降水量大,在青山和幽谷间可能形成洪水、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应加以防范。 27.(14分)

(1)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A处陆地上比同纬度海洋上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4分,意思相近即可)

(2)气温:低→高→低(或答先升高再降低);降水:阴雨→晴→阴雨;气压:高→低(或答逐渐降低)。(每点2分,共6分)

(3)图中BC为晨线,1小时后D地迎来日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增温,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获得热量,使气温逐渐升高。(4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气压数值可知A地气压中心是亚洲高压,冬季,受海陆热力性质差昇的影响,亚欧大陆比同纬度海洋上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中心。第(2)题,M位于冷锋锋后,受冷锋影响,气温低、气压高、多阴雨天N位于暖锋锋前也受冷气团影响,气温低、气压高、多阴雨天M和N之间地区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晴天。第(3)题图中BC线为晨线,D地1小时后迎来日出,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增温,地面辐射增强,近地面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而气温升高。 28.(22分)

(1)①山地垂直差异显著;②山地降水较多,且多冰雪融水,水源丰富;③人类活动少,生物保护较好。(每点2分,共6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2)①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狭管效应);②邻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③达坂城到吐鲁番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加大;④沙漠戈壁地区,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每点2分,共8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3)水汽受山脉阻挡多地形雨;高山冰川成为河流重要水源;山麓形成土壤肥沃的冲积扇;山脉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分异明显(或生物多样性丰富)。(每点2分,共8分,意思相近酌情给分)

【解析】第(1)题,一般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该峰纬度较高,位于西北内陆,影响生物生存的主要因素是水源,加上海拔高,垂直差异明显,受人类影响小,故野生物种丰富。第(2)题,大风主要来自冬季风源地,温差大,加上北部位于两山山口处、图中坎儿井显示自达坂城到吐鲁番地势降低,故顺地势风力也会加大。第(3)题,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五大要素,从山脉对降水、土壤、植被、河流等影响进行分析。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湖北省黄冈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含解在线全文阅读。

湖北省黄冈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含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0516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