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法律重要还是道德重要
正方:各位评审、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观点是现代社会法律比
道德更重要!
“坐而论道,只能独善其身;行而有法,方能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法律才是社会稳定的保障!而道德只是法律的辅助。在当代社会各种文化与价值的多元化发展以及社会生活内容多样化,因此,各种价值、利益的冲突愈加显著,社会风气极需改善,而如何改善,无非用法律的强制约束,因为法律比道德能更有效、更灵活地改善社会风气。 首先,法律具有权威性。改善社会风气需要一套权威性的行为准则。法律由国家制定颁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法律规范是最高的行为规范,而道德规范不能凌驾于其上。 “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姆雷特”,是非观念的形形色色,道德标准的五花八门,不同的价值观下若没有一套统一的权威规则,如何作到协调一致和井然有序? 其次,法律具有强制实效性。这是法律和道德同为规则,彼此效力却不同的根本所在。道德只能凭借舆论批评、良心谴责来约束越轨者,却不能对其实行强有力的制裁,并为受害者提供有效的救济,而法律却具备这些作用。改善社会风气既要扬善也要防恶,更要惩恶。道德可以揭示病痛,而无法继续疗救;道德可以明辨善恶,而无法制裁恶行。法律是网,编织善良,网络罪恶;法律是伞,保护弱小,惩治恶强;法律是剑,伸张正义,铲除犯罪。
第三,法律具有普遍适用性。改善社会风气需要协调一致的步伐,正是法律把人们的行为纳入同向一律的轨道,正所谓“一民之轨莫如
法”。而道德具有时间、空间上的差异性,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阶层,甚至不同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道德标准。”而法律不仅规定了权力同时强调了义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所以只有法律才能做到真正的公平正义 !所以毋庸置疑现代社会法律比道德重要!谢谢
反方:各位评审、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观点是现代社会道
德比法律更重要! 《法国民法典》起草人波塔利斯说过,“法为人所用,非人为法而生” 法律是死的,法律为人所制,只有立法者拥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会有好的法律产生,所以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其次,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而法律开始其作用的前提是道德的缺失。在道德缺失时,法律开始履行他的职责,也就是所谓的规范。其次,今天的辩题是道德与法律哪个更重要,道德的作用是深入人心的教育,骨子里的意识去避免犯错,在道德的普遍约束下,那么法律的意义也就变淡了!而法律是为了道德的更加全面而存在。所以,道德更重要!
第三,法律是由人来制定的,制定法律的人或机构如果不到的,如何能够保障法律的公平和正义性,法律的实施是由人来做出的,法官如果没有道德,如何能保证法律的权利被正确的使用,法律说到底是硬性的一种文书形式,总是存在漏洞的(要不然也不会有律师这种职业存在),人不道德,法律再好亦是无用,还不是被钻空子,起不到它应有的作用!
第四法律的来源就是道德,随时代的发展,道德观的改变,法律也在顺应改变。推动法律变革的都是道德的进步。比如女权、人权等。所以综上所述道德才是保障社会的根本,现代社会道德比法律重要!谢谢
1.从适应现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来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社会生产力不够发达,社会物质财富不够丰富,而道德作为社会经济的上层建筑,也远未能达到理想的水平。换句话说,道德不可能独立发展成为维持整个社会安定的主要力量。给对方辩友提个醒: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或许这会成为可能,但那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 2.从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形势来论。在我国,虽然剥削阶级已经消灭,但阶级斗争仍然存在,还有形形色色的敌对分子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进行着蓄意破坏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反动活动。这是极大的社会不安定因素,对此不进行有力的斗争和制裁,社会安定根本无法谈起。道德的阶级性却决定着它对此是无能为力的,换句话说,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标准对被统治阶级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取而代之的只能是统治阶级的法律制裁!
3.从法律的作用和效能来论。法律不仅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不仅是制裁敌对分子的锐利武器,法律更是调整、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手段,这样,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安定)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并且在国家的强制力作用下发挥作用来维持社会的安定。这两方面的重要作用的合并,足以显示,法律在维护社会安定中起主要作用。
4.从法律与道德的约束力比较来论。法律的强制性与权威性是道德规范所无法比拟的,道德的规范作用主要依赖社会舆论、个人信念、习惯以及传统与教育来维持,显然这是软约束,它对既有的违法犯罪行为不起作用,或者说道德的真正作用单纯是预防性的,而法律却能标本兼治,它是两方面的,它既有权威的惩罚作用,又有强大的威慑力,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这就使法律比道德在维护社会安定中具有的更重要的作用。
5.辩题中强调的是对社会安定的维护,既然是维护社会安定,显然解决问题的重点应针对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而不是针对有有利因素。辩题本意就是对少数造成社会不安定因素的应付,法律与道德谁更有效。我们的回答是:法律。因为法律的针对性强制性、严肃性、实效性是道德望尘莫及的。综上所述完全有理由相信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来维持。谢谢。
6. 从刚才对方辩友的回答不难看出,用道德标准连判断事情的是非曲直都很难,我是否可以再问对方,用道德如何来处理这一事件。请明确回答!3. 仅仅受到道德谴责就够了吗?如果这样,人们可以去做类似的事情了,比如杀人抢银行等等,而只要等着道德来谴责就可以了结了。这样的话,社会安定如何维持?
“13. 马克思在《资本论》15. 道德是“言义而不言利”的,是一种极高的“圣人”标准,缺乏社会大多数人遵循的准则,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这种纯粹的道德标准,往往因缺乏权利的关怀而被多数人敬而远之,所以,它不可能成为维持社会安定的主要力量。1
很多事情不能拿道德来衡量,当一个人触犯法律的时候并没有触犯道德,法律是一种约束手段,而道德只是人们心灵上的一种谴责,道德是法律的底线,而法律是道德的防护墙
1. 请问对方辩友,有一句话叫“禽兽不如”怎么解释啊?就是说在社会上很多连狼都不如,所以没有办法教化啊。请对方辩友告诉大家,社会,有哪一个家的社会秩序主要是靠道德来维系的呢? 2. 如果没有法律约束如果每个司机开车都是想怎样开就怎样开,那对方辩友你还敢上街吗
3. 韩非子曾经说过:道德不足以使百姓齐心,使百姓令行禁止
1 我请问对方同学,法制是当今社会大势所趋,请问何为法制?法制是现代社会的道德要求,如果没有道德现代社会还如何法制! 2 道德是法律的一个底线,法律在超越这个底线时,便会成为一个恶法,恶法非法,所以,道德是决定法律能够成为法律的一个规制。 法律规范的导源必然指向原则,原则会指向法律精神,在往上就是价值判断。进行价值判断所依据的决不是法律了,只能是道德。所以,道德是产生特定法律的一个基石
从道德本身的作用来看,道德仍然比法律更为重要。
第一,法律重在禁止,是对那些无益性做法的制止;道德重在提倡,是对有益性做法的肯定。人是自由自觉的生存,人的根本特点是追求。所以社会应当提供给人的不是制止,而是更多地追求。社会应是一个具有道德智慧的自觉社会,而不是一个只有限制、禁止的被动社会;
是一个富于自觉创造的社会,而不是一个只有法律强制的社会。法治是对人最起码的要求,德治才能实现人的高层次的追求。所以,人是一种追求性的、自觉性的人生,而不是法制的强制的被动性的人生。人是一种发展与提升,而不是一种限制与压抑;人应当追求最佳与更高的境界,而不能只是局限在法定的圈子内。由此可见,只注重法制而不注重德治,只注重法律而不注重道德,是无益于人与社会的更大发展的。
其二,缺乏道德的社会,可能更能显现法的作用,但是却会造成执法成本的增加,还可造成法的松驰。这因为,没有道德做为基础的法制,将会是问题丛生的法制。道德不倡,法治难佳,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依法治国才能进入良性循环,社会发展才能进入较高的层次。所以只有用“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的进一步加强。
其三,道德是法律的基础。缺少道德甚至违背道德的法律,不能成为良法,虽然这样的缺少道德内涵的法律可以被称之为法制,却永远无法获得依法治国的良好效果。因此,比起法治来说,道德有重要的基础性和前提性。没有道德支持的法治,是没有根基的法治。这因为,道德先于法治,而且道德广于法治,因此道德重于法治。
其四,法治的推行首先要依靠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没有较高的道德水准,有了好的法律也不易执行,再严密的法律也有空子可钻。一个社会如果大多数社会成员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低下,那
么不论有多么苛刻严厉的法律,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秩序和管理问题。如果忽视道德的作用,缺乏道德的教化,一个社会的政治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根本不可能的。
其五,无德之人怎能执好政呢?无德之人怎能执好法呢?道德不倡,执政与执法都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德高望重,权力才有分量。只有道德的修养才能获得正义感、义务感等道德情感,才能获得道德动机的确立。因此,立法和执法人员提高了执法守法的觉悟和境界,才能够自觉地遵守“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的方针。如果没有道德做为良好的前提,缺少道德的人,执法又有谁能放心呢?所以,“无德者不可能执好政”、“无德者不可能执好当”,应当成为人们的一种重要的共识。
仅从上罗列的几点,已足以看出道德的重要性。只注重法制,而忽视道德的作用,肯定是一种严重的失误。这因为:道德比法律更重要!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现代社会法律重要还是道德重要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