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出周恩来、刘少奇等人为副主席。 ()
正确答案: ×
20.8、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1 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首先着重于()。 A 理论建设 B 思想建设 C 政治建设 D 军事建设 正确答案: B
2 毛泽东指出中共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不包括()。 A 统一战线 B 武装斗争 C 工人领导 D 党的建设 正确答案: C
3 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国内外一切爱国人士的支持。() 正确答案: √
2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1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A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正确答案: C
2 ()在参加人民政协第一次会议时送了一套《林文忠公政书》给毛泽东。 A 马叙伦 B 黄炎培 C 李济深 D 张元济 正确答案: D
3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建设()。 A 民主主义社会 B 新民主主义社会 C 社会主义社会 D 共产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 B
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闭幕的时间是()。 A 1949 年 9 月 21 日 B 1949 年 9 月 27 日 C 1949 年 9 月 30 日 D 1949 年 10 月 1 日
正确答案: C
5 新中国的成立,解决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两 大历史任务。() 正确答案: ×
6 新中国的成立真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正确答案: √
21.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1 下面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公私经济并存
B 是一种独立的社会形态 C 由工人阶级领导
D 新中国成立之前局部地区已经建立 正确答案: B
2 土地改革完成之后,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 中国人民和国民党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B 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C 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
D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正确答案: D
3 新民主主义社会经济包含了五种经济成分,其中不包括()。 A 国营经济 B 合作社经济 C 外资经济
D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正确答案: C
4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 正确答案: √
5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最早是在中国人民政协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提出的。 ()
正确答案: ×
21.3、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一)
1 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 1949 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为 ()A 21 美元 B 27 美元 C 44 美元 D 57 美元 正确答案: B
2 《土地改革法》颁布的时间是()。 A 1950 年秋 B 1950 年 6 月 C 1950 年初 D 1947 年初 正确答案: B
3 新中? 国成立时需要首先完成的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是()。
。 A 肃清特务 B 围剿土匪 C 土地改革
D 追歼国民党残敌 正确答案: D
4 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中国推行霸权主义,把()建成反共反社会主义 的前沿阵地。 A 东北 B 台湾 C 日本 D 越南 正确答案: C
5 1952 年,全国土改基本结束,粮食产量首次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正确答案: ×
6 西藏和平解放后,中国领土全部得到了解放。() 正确答案: ×
21.4、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二)
1 毛泽东在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创造三个条件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其 中不包括()。
A 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B 完成土地改革
C 合理调整现有工商业 D 缩减国家机构的经费 正确答案: A
2 毛泽东为长春制造的中国第一辆载重汽车起名为()。 A 神州 B 红旗 C 解放 D 东风 正确答案: C
3 新中国成立后镇压反革命势在必行,体现在()。 A 残余的特务、土匪杀害大量群众
B 人民群众及民主党派对中国政府的宽大表示不满 C 国际间谍企图谋杀中国共产党和领导人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4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全部议题都是讨论如何恢复国民经济。() 正确答案: ×
5 镇压反革命运动不仅沉重打击了反革命分子,而且使得社会治安大大提 高。()
正确答案: √
21.5、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三)
1 ()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状况。 A 与十多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B 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C 三大外交方针的提出
D 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 正确答案: D
2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稳定物价,中央政府组织了“两白一黑”的集中调运, “两白一黑”指的是()。 A 粮食、棉纱、石油 B 粮食、棉纱、煤炭 C 粮食、棉纱、棉布 D 大米、食盐、煤炭 正确答案: B
3 银元之战发生在()。 A 北京 B 沈阳 C 上海 D 天津 正确答案: C
4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由毛泽东和斯大林共同签署。() 正确答案: ×
5 苏联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 正确答案: √
21.6、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四)
1 下面关于抗美援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人民志愿军付出了极大的牺牲 B. 实现了保家卫国的目的 C. 对中国的经济恢复没有影响 D. 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 正确答案: C
2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赴朝作战的时间是()。 A. 1950 年 6 月 25 日 B. 1950 年 9 月 15 日 C. 1950 年 10 月 18 日 D. 1950 年 10 月 19 日 正确答案:B
3 抗美援朝是新中国领导人正确分析了形势后作出的决定,扼杀了美国侵略亚 洲的意图。() 正确答案:√
21.7、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五)
1 在整党运动期间,为了全力进行抗美援朝,毛泽东提出()的中心任务。 A 反对贪污、反对浪费 B 反对官僚主义
C 精兵简政、增产节约 D 整风运动 正确答案: C
2 中共中央在私营工商业中开展了“五反”运动,其中不包括()。 A 反偷税漏税 B 反偷工减料
C 反对盗骗国家财产 D 反贪污 正确答案: D
3 1950 年,中共中央开展整风运动,着力克服上级机关的()。 A 贪腐之风 B 官僚主义 C 命令主义 D 享乐之风 正确答案: B
4 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 ()奠定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物质技术基 础。
A 没收官僚资本 B 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C 开展农民生产互助 D 调整工商业 正确答案: A
5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其中没收大资本属于民主革命的性质。() 正确答案: ×
22.1、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一)
1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A 国家工业化的实现 B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 社会主义改革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正确答案: B
2 十六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工业发展道路各不相同,大体上有 三种模式,其中不包括()。 A 英美模式 B 德日模式 C 苏联模式 D 中日模式 正确答案: D
3 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历史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决 策。()
正确答案: ×
22.2、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二) 1 中国实现工业化最大的困难是()。 A 教育问题 B 农耕文化 C 资金问题 D 封建制度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完整版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