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高校)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行阶段、正式发布执行阶段、运行维护阶段

启动阶段需求调研阶段学校和公司需求调研分析现行标准规范分析参照标准分析公司:提供《信息标准与规范》参考稿编写阶段公司:编写《信息标准与规范》草案学校:《信息标准与规范》(试行)评审试行阶段学校和公司:《信息标准与规范》(试行)试运行学校和公司:《信息标准与规范》(试行)优化正式发布执行阶段运行维护阶段学校和公司:《信息标准与规范》评审、发布学校和公司:《信息标准与规范》正式运行数字化校园信息标准和规范体系建立过程学校:《信息标准与规范》运行维护

1、生成标准草案

由标准生成工具根据国标、部标等参考标准,生成学校标准草案。 2、调研工具来实现信息标准调研

学校各项数据标准的建立先由我们公司提供在其他学校实现的分类数据标准并初始化学校的信息标准,同时提供信息标准的WORD文档,再由学校信息中心和公司进行讨论和修改制定符合学校的数据标准。并通过系统提供的UC调研工具来实现:

通过学校技术部门管理,各部门参与数据标准调研用户管理的功能,并设臵相应的权限;

各部门可以根据提供的用于调研共享数据的来源及使用情况;

参与数据标准调研的人员通过浏览器(UC调研工具)进行共享需求填写和修改;

然后由学校各部门进行确认,最终发布共享数据UC矩阵。 3、形成标准

45

根据调研得到的数据,修改自动生成的标准草案,形成学校标准的讨论稿。 标准讨论稿下发给学校各部门征求意见,汇总意见后,形成学校信息标准,并进行发布。

4、信息标准维护

发布后的信息标准,可能由于各种原因需要进行信息标准的自定义维护, 提供执行标准的维护、校核和发布功能,对于执行标准的变更留下历史记录,保证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5、信息标准的查询与共享

学校各部门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功能进行各种标准的查询,并根据需要可以进行数据的订阅,包括信息标准的代码数据结构、代码数据内容、数据标准的数据结构、数据标准的数据内容。

3.1.7 标准管理工具 信息标准的维护工具功能集成到数据中心平台中,实现学校信息标准制定、颁布、执行、利用的统一。

信息标准管理工具包括数据标准的初始化、数据标准代码集、数据标准集的维护与浏览、数据标准的发布与执行,数据标准相关业务系统的管理等。

46

3.1.7.1 数据源管理工具

管理各类数据源的的数据库类型、地址、端口号、用户名、密码。

3.1.7.2 信息标准类别管理工具

实现信息标准的类别维护与管理,包括代码集(国家、学会、教育部、学校等)和信息集合的类别维护(包括学校管理系统、教学管理信息、学生管理信息、教职工管理信息、办公管理信息、科研管理信息、房产与设备管理信息、专项项目管理信息、财务管理信息等信息集合管理)等。

47

3.1.7.3 信息标准的维护与审核工具

信息标准的维护包括信息标准数据结构的维护和信息标准内容的维护,实现能动态维护数据信息标准,支持多种格式(文本、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加载

信息标准管理工具也支持信息标准的导入/导出。

48

3.1.7.4 信息标准编码管理工具

实现对信息标准包括代码集合和信息结合表的字段进行维护与管理,包括增加、删除、修改字段,各字段的类型、长度、精度等进行详细的维护。

系统提供信息标准审核流程管理,新制定的信息标准和经过修订的信息标准应经过审核流程的审核、批准后才投入使用。

3.2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3.2.1 概述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位于数字化校园体系结构中的最上层,实现数字化校园各应用系统与用户的交互服务过程,是数字化校园的信息集中展示的窗口,是各应用系统中各种应用服务集成和部署的平台,它把分立各个业务系统的不同功能有效地组织起来,为各类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服务入口。数字化校园信息系统门户提供学校门户布局定义、内容定义、二级门户网站模板自定义;师生个性化WEB桌面页面风格、布局、内容自定义;师生在各业务系统集成后的功能等方面的定制工具,快速完成后台应用构件基于规划的展现,同时为师生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

3.2.1.1 建设目标 信息门户平台的建设将要实现如下的目标:

? 提供符合通用国际标准的、可持续升级的门户框架;

? 提供丰富的集成手段用于完成对现有不同应用系统的界面集成;

49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

(高校类板)

二〇一三年

目录

第一章 前言 .............................................................................................................. 4 1.1 用户概况 ........................................................................................................ 4 1.2 学校信息化现状 ............................................................................................ 4 1.3 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 4 1.4 数字化校园建设意义 .................................................................................... 5 1.5 建设内容 ........................................................................................................ 6 1.6 建设原则 ........................................................................................................ 7 第二章 总体设计 ...................................................................................................... 9 2.1 总体框架设计 ................................................................................................ 9 2.2 技术路线 ...................................................................................................... 11 2.3 接口设计 ...................................................................................................... 22 第三章 基础平台建设方案 .................................................................................... 24 3.1 信息标准 ...................................................................................................... 24 3.2 统一信息门户平台 ...................................................................................... 49 3.3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 78 3.4 数据中心平台 ............................................................................................ 106 3.5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 133 3.6 运维管理系统 ............................................................................................ 177 第四章 应用系统建设方案 .................................................................................. 180 4.1 协同办公系统 ............................................................................................ 180 4.2 人事管理系统 ............................................................................................ 210 4.3 科研管理系统 ............................................................................................ 235 4.4 后勤管理系统 ............................................................................................ 274 4.5 资产设备管理系统 .................................................................................... 284 4.6 招生管理系统 ............................................................................................ 297 4.7 迎新管理信息系统 .................................................................................... 302 4.8 学生工作管理系统 .................................................................................... 330

1

4.9 离校管理系统 ............................................................................................ 400 4.10 就业管理系统 .......................................................................................... 405 4.11 校友服务系统 ........................................................................................... 416 4.12 教务管理系统 .......................................................................................... 425 4.13 教材管理系统 .......................................................................................... 459 4.14 实验室管理系统 ...................................................................................... 461 4.15 学生收费管理系统 .................................................................................. 463 4.16 继续教育(远程)管理系统 ........................................................................ 476 4.17 研究生管理系统 ...................................................................................... 504 4.18 校企合作平台 .......................................................................................... 580 4.19 网络教学平台 .......................................................................................... 609 4.20 精品课程平台 .......................................................................................... 632 4.21 报表服务系统 .......................................................................................... 636 4.22 三维校园(E校园)平台 ....................................................................... 643 4.23 数字化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 649 第五章 移动校园及移动应用建设方案 .............................................................. 655 5.1 建设目标 .................................................................................................... 655 5.2 平台特色 .................................................................................................... 656 5.3 系统框架 .................................................................................................... 656 5.4 技术架构 .................................................................................................... 658 5.5 关键技术 .................................................................................................... 659 5.6 移动业务应用规划 .................................................................................... 662 5.7 移动迎新 .................................................................................................... 671 5.8 移动离校 .................................................................................................... 671 5.9 移动学习 .................................................................................................... 671 5.10 移动社区 .................................................................................................. 672 5.11 移动资源服务 ........................................................................................... 672 5.12 个人移动门户 .......................................................................................... 672 第六章 应用系统集成方案 .................................................................................. 675

2

6.1 应用系统集成原理 .................................................................................... 675 6.2 现有应用系统集成方案 ............................................................................ 678 第七章 软硬件平台设计 ...................................................................................... 727 7.1 设计原则 .................................................................................................... 727 7.2 软硬件平台的性能指标设计 .................................................................... 728 7.3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 728 7.4 数据库 ........................................................................................................ 730 7.5 中间件应用服务器 .................................................................................... 730 7.6 防病毒软件 ................................................................................................ 730 7.7 备份软件 .................................................................................................... 731 7.8 负载均衡、中间件集群实现 .................................................................... 731 7.9 软硬件平台配置方案 ................................................................................ 731 第八章 系统安全方案 .......................................................................................... 733 8.1 设计目标和原则 ........................................................................................ 733 8.2 安全体系结构 ............................................................................................ 733 8.3 硬件网络方面 ............................................................................................ 734 8.4 系统软件安全 ............................................................................................ 734 8.5 应用软件系统安全 .................................................................................... 735 8.6 安全管理 .................................................................................................... 739 第九章 运维体系建设 .......................................................................................... 743 9.1 工作体系 .................................................................................................... 743 9.2 管理机制 .................................................................................................... 745 第十章 正方服务 .................................................................................................. 748 10.1 服务档案 .................................................................................................. 748 10.2 服务工作流程 .......................................................................................... 749 10.3 运行保障机构 .......................................................................................... 750 10.4 售后服务清单 .......................................................................................... 751 10.5 故障分级处理制度 .................................................................................. 752

3

第一章 前言 1.1 用户概况

1.2 学校信息化现状

1.3 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通过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构造能够满足数字化校园应用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通过这一稳定、可扩展的应用框架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该应用框架将充分支持于学校的应用需求和未来发展,同时考虑到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必须采用先进的理念和思路,辅以成熟的、主流的、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技术,运用现代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规范标准,科学合理的进行建设。

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校园,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实现部门间流程通畅,可平滑过渡到新一代技术,对校园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和广大教职工提供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决策效率,提高信息利用率,提高核心竞争力,总体水平达到国内一流,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需要。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六个数字化”和“一站式服务”:

?

环境数字化: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共享数据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高校数字化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

管理数字化: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4

? 信息技术互联国际标准(ISO/IEC 11801-1995)

3.1.4.1.3 主要内容和参考范例

?

系统基于SOA架构,遵循的技术标准:XML、SOAP、WSDL、UDDI,提供WEB Service接口; ?

按J2EE(Java 2 Enterprise Edition)规格,采用Java编程语言和服务器Java技术(如EJBs、Servlet、JSP、JNDI、JDBC和RMI等13种)开发; ?

用MVC模型开发,一个应用被分成三个层——模型层、视图层、控制层,采用Struts、Spring、Hibernate等框架; ? ? ? ?

数据库采用Oracle;

数据库操作系统:Linux/Unix 应用服务器操作系统:Linux/Unix

硬件要支持各种小型机、PC服务器及操作系统: ? IBM小型机:AIX ? SUN小型机:Solaris ? HP 小型机: HP-UNIX ? 各种品牌PC服务器:Linux

? 支持但是不限于以下操作系统,如Windows 2000/XP/2003/IBM

AIX/HP-UX/SUN Solaris/Red Hat Linux/Red Flag Linux(红旗)/Suse Linux等。

?

软件支撑平台:

? 支持JDK 1.4.2、1.5;通过J2EE 1.4、Java EE 5.0的规范认证,

且向下兼容J2EE1.4标准。

? 应用系统可以运行在SUN、IBM、BEA、Apusic等厂家的中间件产品

40

(Directory Server、Application Server、Portal Server)之上

3.1.4.2 软件开发技术标准 软件开发技术标准包括开发架构规范、接口标准、开发语言、编程规范和文档规范。

3.1.4.2.1 开发架构规范

软件架构:采用目前成熟的J2EE架构体系,采用SOA架构理念 数据库:Oracle 数据库操作系统:Unix

应用中间件:通用型的中间件产品,推荐用Oracle AS 应用服务器操作系统:Linux/Unix

3.1.4.2.2 接口标准

认证接口:JAR包的API或Webservice 数据接口:XML、Webservice、MQ等

3.1.4.2.3 开发语言

Java、XML、JSP。

3.1.4.2.4 编程规范

编程规范包括编码规范、数据库设计规范、业务Services编程规范、界面设计规范。

3.1.4.2.4.1 编码规范 以Java为例说明编码规范的主要内容如下: ? 编写规范 (一) 注释规范

1. 文件起始注释

41

2. 类的注释 3. 方法的注释 4. 类成员变量的注释 5. 语句的注释/程序块的注释 6. 废弃代码注释保留 (二)缩进规范 (三)命名规范

1. 包命名规范

2. 类/接口命名规范(类文件命名规范)3. 变量命名规范 4. 常量命名规范 5. 方法命名规范 (四)书写规范 (五)经验性规范 (六)参考资料 JAVA代码评审内容 (一)功能完整性 (二)命名方法正确性 (三)程序注释的完备性 (四)缩进方式正确性 (五)书写规范满足情况

(六)其他强制使用的规范使用情况 (七)评审报告 范例程序

42

??

3.1.4.2.4.2 数据库设计规范 数据库设计规范包括:

? 命名规范(表、字段、视图、索引…) ? 命名要求(表、字段、视图、索引…) ? 完整性设计原则 ? 安全性设计原则 ? SQL语句编写

? 数据库设计范式与反范式

3.1.4.2.4.3 业务Services编程规范 业务Service程序编程规范如下: ? 字符串操作 ? 数据转换格式操作 ? SQL语句执行 ? 存储过程执行 ? Debug信息书写 ? RowSet的遍历

3.1.4.2.4.4 界面设计规范 界面设计规范包括: ? 结构设计规范 ? 操作控制设计规范 ? 页面元素使用规范 ? 合法性检查规范

43

? 美术创意规范 ? 整体风格设计规范

3.1.4.2.5 文档规范

参照CMMIL3以上文档要求标准规范及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8567-2006)编写,包括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测试文档、质量保证文档、用户手册等。

3.1.5 管理规范 通过数字化校园工程的建设,将形成学校信息管理规范,信息管理规范包括管理规范与系统运行维护保障体系。

? ? ? ? ?

机房管理规范

各类服务器操作系统管理规范; 数据库管理管理规范; 应用服务器应用系统管理规范;

信息访问规范,包括:网络访问、系统访问、中间件系统、应用维护与访问规范; ? ? ? ? ? ?

学校信息类资产管理规范; 人员信息与安全规则; 安全检查规程; 系统运行维护管理规范 安全管理规范 工作体系与管理机制

3.1.6 标准规范实现 信息标准的实现分为信息标准启动阶段、需求调研阶段、编写阶段、发布试

44

4、无含义代码:对编码对象只起标识作用,而无任何其他附加含义的代码。 根据各个具体业务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代码类型。

3.1.3.4 数据标准层次结构 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注:数据子集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扩展。

3.1.3.5 数据代码集 数据代码集包括: 1、国家标准代码 2、教育部标准代码 3、学校自定义标准代码。

3.1.3.5.1 国家标准代码

国家标准代码 GB/T10301-1988《出国目的代码》 GB/T12402-2000《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GB/T12403-1990《干部职务名称代码》 GB/T12406-1996《表示货币和资金的代码》 GB/T12407-1990《干部职务级别代码》

30

国家标准代码 GB/T12408-1990《社会兼职代码》 GB/T13745-1992《学科分类与代码》 GB/T14885-1994《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 GB/T2260-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2261-1980《人的性别代码》 GB/T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T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 GB/T4657-2002《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 GB/T4658-1984《文化程度代码》 GB/T4761-1984《家庭关系代码》 GB/T4762-1984《政治面貌代码》 GB/T4763-1984《党、派代码》 GB/T4764-1984《本人成分代码》 GB/T4765-1984《家庭出身代码》 GB/T4766-1984《婚姻状况代码》 GB/T4767-1984《健康状况代码》 GB/T4880-1991《语种名称代码》 GB/T4881-1985《中国语种代码》 GB/T6565-1999《职业分类与代码》 GB/T6864-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代码》 GB/T6865-1986《语种熟练程度代码》 GB/T8560-1988《荣誉称号和荣誉奖章代码》 GB/T8561-2001《专业技术职务代码》 GB/T8562-1988《纪律处分代码》 GB/T8563-1988《奖励代码》 3.1.3.5.2 教育部/行业标准代码

教育行业标准代码 DM-BGQX《保管期限代码》 DM-JXJLX《奖学金类型代码》 DM-SYSLB《实验室类别代码》 31

教育行业标准代码 DM-BXFLF《保险福利费细目代码》 DM-BZKZY《高等学校本、专科专业代码》 DM-BZLB《编制类别代码》 DM-JXLX《教学类型代码》 DM-SYYQ《实验要求代码》 DM-JXXZ《进修性质代码》 DM-JXYQ《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物资)分类及代码》 DM-JYDWXZ《就业单位性质代码》 DM-JYFS《就业落实方式代码》 DM-JYJG《教育结果代码》 DM-SYZLB《实验者类别代码》 DM-SZLB《三助类别代码》 DM-BZYD《编制异动代码》 DM-TJLB《调剂类别代码》 DM-TJXMLB《体检项目类别代码》 DM-TSZT《图书期刊状态代码》 DM-CBSJB《出版社级别代码》 DM-CFMC《处分名称代码》 DM-CGHJLB《成果获奖类别代码》 DM-CGJFLY《出国(境)经费来源代码》 DM-CGLX《成果类型代码》 DM-CJDJ《成绩等级代码》 DM-CQJSYZK《产权及使用状况代码》 DM-CQSHJZ《辞去社会兼职或学术团体职务原因代码》 DM-DAFL《档案分类代码》 DM-DSLB《导师类别代码》 DM-DWJB《单位级别代码》 DM-JZGLB《教职工类别代码》 DM-WCXS《完成形式代码》 DM-JZGLY《教职工来源代码》 DM-WJFL《文件分类代码》 DM-JZWFL《建筑物分类代码》 DM-WXLX《文献类型代码》 DM-JZWJG《建筑物结构代码》 DM-XKMLKJ《学科门类(科技)代码》 DM-XMJFLY《项目经费来源代码》 DM-XMLX《项目类型代码》 DM-JZWZK《建筑物状况代码》 DM-KCJB《课程级别代码》 DM-KCJG《考察(考核)结果代码》 DM-KCLB《课程类别代码》 DM-KHLB《考察(考核)类别代码》 DM-KSFS《考试方式代码》 DM-KSLB《考试类别代码》 DM-KSXZ《考试性质代码》 DM-KWJB《刊物级别代码》 DM-XMLY《项目来源代码》 DM-XQ《学期代码》 DM-XSHJLB《学生获奖类别代码》 DM-XSJLLX《学术交流类型代码》 DM-XSLB《学生类别代码》 DM-XSLY《学生来源代码》 DM-XSTTJB《学术团体级别代码》 32

DM-DWXZ《单位性质代码》 DM-FJYT《房间用途代码》 DM-FLZT《法律状态代码》 DM-FSFS《发送方式代码》

教育行业标准代码 DM-FWCQ《房屋产权代码》 DM-FWLX《房屋类型代码》 DM-LGYY《离岗原因代码》 DM-LTLB《离退类别代码》 DM-LWBGXS《论文报告形式代码》 DM-LXLZYY《离校离职原因代码》 DM-LYZB《世界各洲名称代码》 DM-LZLB《论著类别代码》 DM-MJ《密级代码》 DM-XX《血型代码》 DM-XXBXLX《学校办学类型代码》 DM-XXDM《高等学校代码》 DM-XXDWCC《学校单位层次代码》 DM-XXFS《学习方式代码》 DM-XXJBZ《学校举办者代码》 DM-XXWHJL《校学位委员会结论代码》 DM-XXXS《学习形式代码》 DM-FZFS《封装方式代码》 DM-GATQ《港澳台侨外代码》 DM-GDZCFL《高等学校固定资产分类及编码》 DM-GLJB《管理级别代码》 DM-GLTZ《管理体制代码》 DM-GRJSDJ《工人技术等级、职务代码》 DM-GXBYQX《本专科(新生)毕业去向代码》 DM-GZBDYY《工资变动原因代码》 DM-GZJB《工资级别代码》 DM-GZLB《工资类别代码》 DM-MZFS《免职方式代码》 DM-MZYY《免职原因代码》 DM-XXXZ《学校性质代码》 DM-XZDWLX《协作单位类型代码》 DM-YBLB《阅办类别代码》 DM-YCLB《政治面貌异常类别代码》 DM-YDLB《学籍异动类别代码》 DM-YDYY《学籍异动原因代码》 DM-YQSYFX《仪器使用方向代码》 DM-PGQK《评估情况代码》 DM-PRQK《聘任情况代码》 DM-PYFS《培养方式代码》 DM-HDFS《获得方式代码》 DM-HDXLFS《获得学历方式代码》 DM-HKXZ《户口性质代码》 DM-HSSZY《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代码》 DM-HYDJ《学术会议等级代码》 DM-HYGZLB《行业工种类别代码》 DM-PZXS《批准形式代码》 DM-QDZGTJ《取得资格途径代码》 DM-QKWB《缺考舞弊代码》 DM-RKJS《任课角色代码》 DM-YQXZ《仪器现状代码》 DM-RKKCLB《任课课程类别代码》 DM-RKZK《任课状况代码》 DM-YXSBB《院系所部中心办别代码》 DM-YXSLB《院系所部中心类别代码》 33

教育行业标准代码 DM-HYJBXS《会议举办形式代码》 DM-JDFS《就读方式代码》 DM-JDJL《鉴定结论代码》 DM-JFKM《经费科目代码》 DM-RXFS《入学方式代码》 DM-RXKSLX《入学考试类型代码》 DM-RZFS《任职方式代码》 DM-SHJJXY《社会经济效益代码》 DM-SJDJ《授奖等级代码》 DM-SKFS《授课方式代码》 DM-SQXWLB《申请学位类别代码》 DM-SRFLX《受让方类型代码》 DM-SYFS《使用方式代码》 DM-SYLB《实验类别代码》 DM-ZCLX《组成类型代码》 DM-ZD《装订代码》 DM-ZJLB《专家类别代码》 DM-ZLLX《专利类型代码》 DM-ZWBDLB《职务变动类别代码》 DM-ZWFL《职位分类代码》 DM-ZWLB《职务类别代码》 DM-ZXDWLB《在学单位类别代码》 DM-JFLY《经费来源代码》 DM-JGLX《机构类型代码》 DM-JHWCQK《计划完成情况代码》 DM-JJCD《紧急程度代码》 DM-JLJB《奖励级别代码》 DM-JS《角色代码》 DM-JSHJLB《教师获奖类别代码》 DM-SYQ《授予权类别代码》 3.1.3.5.3 自定义标准代码

常用的信息编码包括校区编码、组织机构编码、职工号、学号、班级编码、专业号、课程号、项目号、房间号、设施号、会议号、设备号等,信息编码规则示例片段如下:

学生编码(学号)采用12位编码,格式如下:

X1 入 学 年 份 码

X2 X3 X4 X5 学 历 层 次 码 X6 学 院 码 X7 X8 专 业 码 X9 X10 流 水 号 X11 X12 编码说明:前四位(X1-X4)为入校年份,后面一位(X5)学历层次码代表

34

学生层次,后面两位(X6-X7)学校码代表学校,后面两位(X8-X9)专业码代表专业,最后三位(X10-X12)为流水号。

3.1.3.5.4 信息标准ER图示例

科研项目情况信息--项目协作单位情况FK_KY_XMXZD_REFERENCE_KY_KYXMJ密级代码代码名称VARCHAR2(1)VARCHAR2(10)FK_KY_KYXMJ_REFERENCE_DM_MJDWLSH协作单位类型码项目编号协作单位投入人力其中研究生人数科研项目情况信息--科研项目基本情情况项目编号项目来源码代码名称VARCHAR2(2)VARCHAR2(50)FK_KY_KYXMJ_REFERENCE_DM_XMLY科室号项目名称专项编号开始日期结束日期项目负责人项目委派单位项目类型码代码名称VARCHAR2(1)VARCHAR2(50)FK_KY_KYXMJ_REFERENCE_DM_XMLX项目来源码级密码项目类型码社会经济效益码学科领域码合作国家码计划完成情况码社会经济效益代码代码名称VARCHAR2(2)VARCHAR2(50)FK_KY_KYXMJ_REFERENCE_DM_SHJJX+项目批准总费用+项目形式类别编号VARCHAR2(8)VARCHAR2(11)VARCHAR2(60)VARCHAR2(20)DATEDATEVARCHAR2(30)VARCHAR2(60)VARCHAR2(2)VARCHAR2(1)VARCHAR2(1)VARCHAR2(2)VARCHAR2(5)VARCHAR2(3)VARCHAR2(1)NUMBER(12,2)VARCHAR2(2)FK_KY_XMJFQ_REFERENCE_KY_KYXMJLSH项目编号拨入日期拨款数其中重点学科经费其中重点实验室费其中工程研究中心费自支出日期科研人员经费业务经费仪器设备经费管理经费其他经费拨付协作单位经费+支出数科研项目情况信息--项目经费情况NUMBER(18)VARCHAR2(8)DATENUMBER(12,2)NUMBER(12,2)NUMBER(12,2)NUMBER(12,2)DATENUMBER(12,2)NUMBER(12,2)NUMBER(12,2)NUMBER(12,2)NUMBER(12,2)NUMBER(12,2)NUMBER(12,2)FK_KY_XMXZD_REFERENCE_DM_XZDWLNUMBER(18)VARCHAR2(1)VARCHAR2(8)VARCHAR2(60)VARCHAR2(5)VARCHAR2(5)FK_KY_KYXMJ_REFERENCE_GB_XKFL学科分类与代码代码名称VARCHAR2(5)VARCHAR2(50)FK_KY_XMRYQ_REFERENCE_KY_KYXMJLSH科研项目情况信息--项目人员情况NUMBER(18)VARCHAR2(8)VARCHAR2(20)NUMBER(6,2)VARCHAR2(1)VARCHAR2(6)VARCHAR2(3)项目编号人员编号工作量人员类别+投入研究时间+角色码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代码名称VARCHAR2(3)VARCHAR2(50)FK_KY_KYXMJ_REFERENCE_GB_SJGGMFK_KY_KYXMJ_REFERENCE_XXJBQK_K计划完成情况代码FK_KY_KYXMJ_REFERENCE_DM_JHWCQ代码名称VARCHAR2(1)VARCHAR2(30)人员类别:0--学生1--教师科室信息科室号科室名称科室英文名称VARCHAR2(11)VARCHAR2(20)VARCHAR2(60)VARCHAR2(10)VARCHAR2(8)代码名称协作单位类型代码VARCHAR2(1)VARCHAR2(10)学校基本情况信息子集科室简称科室负责人职工号

3.1.3.6 信息标准数据集 根据《CELTS-34 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及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学校信息标准集通常包括如下的子集(具体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定义):

1、自定义系统管理子集; 2、国家标准代码子集; 3、通用/标准数据子集; 4、教育部标准代码子集; 5、学校标准代码子集; 6、学校管理数据子集:

含学校基本信息、学校组织机构信息、学科点信息、专业信息、班级信息、校友信息、信息化建设情况等;

7、学生管理数据子集:

含基本信息、奖惩信息、选课信息、成绩信息、学籍信息、社会活动信息、

35

学位学历信息、毕业生就业信息、家庭信息、体育信息、卫生健康信息、学生收费信息、住宿信息、户籍信息等;

8、教学管理数据子集:

含课程信息、专业信息、培养方案信息、教师任课信息、课表信息、考试信息、教学评价信息、实践信息、论文信息等;

9、教职工管理数据子集:

含基本信息、职务职称信息、考核信息、工资福利信息、专家信息、兼职人员信息、奖惩信息、个人经历信息、家庭信息等;

10、科研管理数据子集:

含项目信息、科研机构信息、科研合同信息、论文著作信息、学术会议信息、科研成果信息、学术交流人员信息等;

11、财务管理数据子集:

含票据管理信息、凭证信息、项目基本信息、项目经费来源信息、项目经费使用信息、学生缴费信息、学生欠费信息、费用缴纳信息、教职工劳保信息、账务管理信息等;

12、资产与设备管理数据子集:

含房产、仪器设备信息,包括学校用地信息、学校建筑物信息、设施信息、实验室信息、仪器设备信息、仪器设备使用信息等;

13、办公管理数据子集:

含发文信息、收文信息、呈批件信息、会议信息、会议纪要信息、文件借阅信息、信访信息等;

14、校友管理数据子集:

含校友基本信息、校友简历信息、校友会信息等; 15、专项项目信息管理子集:

含项目基本信息、协作单位信息、经费信息、人员信息、进展情况信息等。 学校信息标准在数据标准的数据集中与国家教育部2002.09《高校信息化管理标准》、2006年《CELTS-34 高等学校管理信息标准》等标准的数据集多出了学校标准代码子集、校友管理数据子集、专项项目管理数据子集。

36

学校标准代码子集是根据学校自己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需要,定义学校标准代码子集;

校友管理数据子集,学校的管理需要把与校友相关的数据纳入学校的信息标准集中来;

专项项目管理数据子集,把学校的专项项目的管理纳入学校的信息标准集中来。

3.1.3.7 数据交换标准 3.1.3.7.1 互换模型设计

在对学校需求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出学校信息内部互换模型,如通过共享试图视图、共享跨库视图、快照、文件等。

学校必须对信息交换要协调信息交换相关部门及应用系统按照学校的信息互换模型及标准作调整、改进的工作。

3.1.3.7.2 交换接口标准

交换语义描述标准:

基于数据交换管理工具,所有的交换周期、交换模型、交换方式等由用户进行设臵或选择,数据交换管理工具会解释执行。

交换接口方式: ? ? ?

文件交换:XML文件、DBF文件、EXCEL文件、TXT文件等; 标准数据交换:共享视图、SQL操作;

采用MQ、WebService 、ESB数据服务的交换方式;

根据学校不同的应用系统选择不同的数据交换接口方式。

3.1.3.7.3 应用系统对接标准

应用系统的对接主要包括应用系统界面的集成、统一身份认证集成、数据集成与订阅,需要对学校的应用系统详细调研后确定不同应用系统采用的对接方法、接口方式及对接标准,并制定相关的对接标准。

37

3.1.3.7.4 数据交换标准设计标准

数字化校园数据交换标准将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要点是设计数字化校园数据交换标准的主要设计标准:

1) 基于浏览器的管理监控界面;

2) 使用图形化设计工具定义数据交换流程;

3) 使用图形化设计工具定义数据转换规则,支持XSLT映射器; 4) 使用浏览器界面定义与管理Web服务的安全策略; 5) 所有信息均采用标准的XML格式(XSD类型或DTD类型);

6) 对于无法提供XML格式内容的待集成应用系统,至少需提供分隔符、

固定位臵、二进制文件等文件格式;

7) 针对可直接访问的数据库系统,支持JDBC标准;

8) 针对不可直接访问的数据库系统,提供代理访问接口,如Web服务接

口;

9) 传统应用系统如未提供Web服务接口,则应支持JCA、Java/EJB、JMS、

HTTP GET/POST、文件等接口方式; 10) 支持WS-Security、WS-I等Web服务标准;

11) 支持可扩展的、负载均衡的集群技术,满足不断增长的系统服务需求。 12) 采用XML、WEB Service作为数据传输的标准。采用JMS消息传递机制

建立统一的数据传输与数据交换规范,实现不同部门间、不同应用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3.1.3.8 数据分析与统计模型标准 在数据标准的基础上,对学校的数据模型进行构建,主要针对分析场景和全局业务、全局统计进行设臵。按照主题的形式对元数据、历史数据建立数据模型标准。

38

3.1.4 技术标准 数字化校园技术标准包括软硬件支撑平台标准和开发标准两部分。

3.1.4.1 软硬件支撑平台标准 3.1.4.1.1 标准制定参考因素

制订软硬件平台规范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

其功能指标能否满足校园整体信息化建设的需要(是否适合网络计算、稳定性、安全性等); ? ? ? ? ?

其基本性能能否满足今后若干年的需求(速度、容量等); 是否符合国际、国内标准;

是否是主流产品或者与其他主流产品兼容; 产品的技术支持和服务质量; 是否代表新的发展方向。

3.1.4.1.2 应遵循的标准

建议在制定学校的软硬件平台规范参考以下标准: ? ? ? ? ? ? ? ?

国家、教育部关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标准 CELTS: China E-Learning Technology Standards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AICC(美国航空工业计算机辅助训练委员会)标准 ADL(美国高级分布式学习研究项目)标准 LMS(美国全球学习联合公司)标准 DLTS(教育部远程教育标准集) IEEE LTSC(学习技术系统标准委员会)

39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高校)在线全文阅读。

数字化校园建设方案(高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0685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