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湖北省长阳县2018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共34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请将试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注意对准题号。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1.请根据下列句子中的提示,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①任何坎坷都不能阻遏心无旁wù( )者的脚步;任何诱惑都无法动摇恪( )尽职守者的心神。

②这ruì( )智的微笑,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

2.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分别填充一个恰当的字,并解释这个字的意思。(2分)

①不( )而走 意思:

②大相( )庭 意思:

3.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碳——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你也对一对。(2分)

①源远流长——( )②闭月羞花——( )

4.在中国灿烂的文化中,对人物和地方有许多的别称或雅称。比如:国家的别称:华夏、社稷;书信的别称:鸿雁、尺素。请你指出下列别称所指代的内容。(2分)

①桑梓 ( ) ②梨园( ) ③巾帼( ) ④汗青( )

5.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下面两句诗,你能推断它们所描述的分别是二十四节气中哪一节气呢?(2分)

①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②正好清明连 ,一杯香茗坐其间。

第①句诗描述的节气是: ;第②句中应补充的节气是: 。

一、览自然之美景,慕古人之情怀。(16分)

【材料一】

- 1 -

七律 登天都峰

雾隐天都浮碧翠,云遮醉石守岩门。 千寻绝壁松探海,万丈悬梯客掉魂。 落魄惊心鱼背迹,登峰造极玉台痕。

低头揽尽神仙境,翘首能将日月吞。

【材料二】

登 天 都 峰

◆徐霞客

挟澄源、奴子仍下峡路。至天都侧,从流石蛇行而上。攀草牵棘,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每至手足无可着处,澄源必先登垂接。每念上( A )如此,下何以堪?终亦不顾。历险数次,遂达峰顶。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澄源寻视其侧,得级,挟予( B )登。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时浓雾半作半止,第一阵至,则对面不见。眺莲花诸峰,多在雾中。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于后予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其松犹有曲挺纵横( C );柏虽大于如臂,无不平贴石上、如苔藓然。山高风巨,雾气去来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晶,别一区宇也。日渐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据地,坐( D )下脱。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度险,下至山坳,暝色已。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节选)

【注释】① 峤:jiào尖而高的山。 6.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

①终亦不顾 ②独莲花与抗耳 ③澄源并肩手相接 ④暝色已

7.请将 “者”“以”“而”“既”四个字分别还原到文中的A、B、C、D空处。(2分) 8.结合上下文,用四个“/”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2分)

独 上 天 都 予 至 其 前 则 雾 徙 于 后 予 越 其 右 则 雾 出 于 左。 9.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2分) 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

10.请指出【材料一】“千寻绝壁松探海,万丈悬梯客掉魂”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2分) 11.请找出【材料二】中与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境相似的句子。(2分) 12.积累链接:历史长河中,无数的风流人物被载入史册,他们或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或因美德让人铭记,其精神都将永放光芒。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曾用“ , ”(9个字),表达自己伟大的抱负。(2分)

二、品王维之诗歌,感先贤之美质(10分) 重读王维

①夜里,睡不着,披衣坐起,书堆里翻来挑去的,想读读王维。

- 2 -

②就读王维吧———如果是冬天,下一场雪,就更衬托出王维诗歌的气质了,那么的孤清高 冷,渺无人烟。王维后来的眼界里,什么也没有,除了日月星辰宇宙自然。

③王维命运的分水岭,以“安史之乱”为转折。安史之乱时,他没能幸运地逃离长安,结果被抓,不从吧,没命。只能,从了;安史之乱平息,他的命运更加险恶。一个人,繁华,他历过,惨痛,他也历过,到末了,差点送命。幸亏胞弟王缙以自己的官位换来他的免于一死。留一口气活下来,还是弟弟出钱助他在辋川买了一块地。退而求其次,种田吧。

④辋川是一块荒凉的山地。从此,王维一边种田,一遍写诗。山水接纳他,抚慰他,滋养他,让他的诗篇与他的生命一起涅槃。

⑤我不经意读到:“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句,忽然悸动。这诗不就是倪云林、董其昌们的水墨画吗?谁能说王维的诗不曾滋养过倪云林?他一定是从王维的诗里得到的顿悟、启发,不然,他的水墨达不到那般高境。

⑥它一直是动态的,宛如江河湖海,随着岁月慢慢流淌,一路流过宋,到了元,直至停在倪云林案头,然后还到了明时的董其昌身边。这一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该有多好呢!王维历尽劫波之后,终于见了天地。一条江,流啊流,流着流着就流到天地之外;山色最美的样子呢,在于“有”“无”之间。“天地外”不就是“空”吗?王维以哲学的眼见到了中国水墨的“留白”,山最美的时候就是漆黑的墨色??无论王维的诗,还是倪云林的画,都没有人迹。最高级的诗画莫过如此。

⑦王维还有一首诗,人们最喜引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也曾以为,不过是刻画心境的闲适而已。其实,不然。

⑧就这十个字,有意无意读过多年,尚未领会其中的奥义。如今已是中年,算是有了一点点的懂得。“行到水穷处”,大约是讲人生的绝望吧。无路可去,不也是一种选择吗?但人生永远不会一直糟糕下去的,于是自然地过渡到“坐看云起时”。你看,地上的水穷尽了,就化为了天上的云。水、云永远循环往复,不会枯竭。人的命运也是这样,失之东篱,收之榆桑。

⑨这一句,只有王维写得出,是他以一己的生命体验,慢慢化出的。一场政治灾祸以后,他失去一切世俗功名,险些连命也丢掉,这不是“行到水穷处”,又是什么?接着,他搬到荒凉的“辋川”种田,山水与之作伴,养育着他,成全了他,渐渐让他走向生命的圆满,写下不朽的辋川系列———文字照亮了他的生活,恩仇流转,守得云开。

⑩王维这个时期的诗篇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突出一个“静”字,最合我这个神经衰弱的人读,读着读着一颗心趋向了宁静恬寂,慢慢地,眼阖上,也能睡过去了。

?你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多安静啊,简直是王维替天地发声嘛。

- 3 -

?或许你会说:泉水流动不是有声的吗?不是的,我读时,听不见一点声响,我惯于以幻想驰骋———泉水流过的石头上布满苔绿,石头缝里藏有无数小鱼虾,动静制宜,这时,一轮明月恰好出得深山,照万顷松涛之上,隐隐有松香气缭绕??当一个人见了天地以后,他就读懂了山间生活的安谧有多么珍贵,远离俗世喧闹,把自己一并归化到自然中,或许,诗中的王维,此刻便化为了石上的青苔,任鱼虾自身上游弋??

?王维只活了61岁。临终,胞弟王缙都没机会赶来见最后一面。想想,多悲凉??

?也懒得翻年谱查他究竟在辋川生活了多少年。不查,也不碍他的事,反正晚年的他走向了圆满。人圆满了,就不值得计较年岁的长短了,他一直是亮在天上的,永不落的星。 13.仔细阅读第②段,作者认为王维诗歌的气质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八个字概括。(2分) 1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在第③段中介绍王维在“安史之乱”中的遭遇,作用是什么?(2分) 15.请将“王维的诗就是一幅幅中国水墨。”还原到某段句首。(2分)

16.文中引用王维的三句诗歌,分别读出了王维诗歌和生命的三种境界。请你结合全文,仿造示例,填写下列表格。(2分)

诗句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诗篇的境界 ① 闲适 ② 17.积累链接: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以比喻表达诗人惆怅、失落、抑郁心情,有漂泊之感的诗句是: , 。(2分) 三、暖文字之相伴,品汉字之美好(11分)

①前段时间,受一朋友委托,帮忙寻访他老太爷在世间留下的痕迹。老人家曾参加过辛亥革命,文史专家说,只要有文字记载就可以顺藤摸瓜找到线索。可惜时间久远,几经波折最终还是没有找到档案,只在故纸堆里翻到一张签有老人名字的便条。朋友的父亲双手捧着这张纸,轻轻摩挲着那个名字,潸然泪下。

②有时候我想,如果没有文字,我们的世界将会怎样?也许正因为记忆珍贵,我们才发明了文字吧。在经历了口口相传、结绳记事的时代后,人们开始意识到那些遥远的记忆终将会随着我们的老去而变得模糊支离。幸好有了文字,将那些记忆凝固在一个个或象形或会意的汉字里,就如树木

- 4 -

将飞虫固化在自己的汁液里,形成剔透的琥珀。虽然历经千年,但每当拾起这些文字“琥珀”,人类依然可以感受到历史的风烟,找寻到时间留下的痕迹。

③漫长的岁月里,是这些记录在发黄的线装书上的文字,再现了记忆,激活了时光,让我们可以穿越千年,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是苏子故国神游的一场春梦;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稼轩报国无门的一腔悲愤??

④那一张张家谱,一块块碑文,一本本古籍,都是文字的馈赠。文字将我们姓氏传承,更将炎黄子孙的根留住。那些关于过去的记忆,在文字这里找到了停放的依归;那些写给未来的向往,文字和我们一起见证。一个个端庄敦实的方块字忠实地记录下你的生命轨迹,你的喜怒哀乐,你的行藏出处。多年以后,你早已离开人世,你的子孙们依然能够通过这些文字感知自己的先辈,找寻温暖的归属。

⑤文字激活了历史,也生动着我们的心灵。它不仅是时光最忠实的见证者和记录者,更是我们灵魂的友伴。没有《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深情吟唱,我们如何向伊人倾诉衷肠?没有杜子美“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纵情放歌,我们怎样宣泄生命中的欣喜欢畅?没有戴望舒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我们怎能铭记民族的苦难与忧伤?更重要的是,没有了文字,我们该如何触摸先人的情绪、把握自己的情感?我们的灵魂又将归依何处?

⑥遥想千年前,李易安“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期待满怀,宝黛凭窗共读《西厢记》的旖旎缱绻??那些平淡的日子,因文字的陪伴而变得美好而温暖。

⑦黛玉说:“这一生,与诗书做了闺中伴。”我记忆中最惬意的时光,是和文字共度的:慵懒的午后,翻开一本书读下去。书不必太新,太新的书像刚刚酿好的酒,总有一丝生涩,而读过很多遍的书,就如一个已经熟稔很久的朋友,亲切随意,可以一边盘腿而坐,一边把酒言欢。

⑧汉字的一撇一捺,一横一竖,都满含情意。看着一个个文字安安静静地“坐”在纸上,有的严肃,有的诙谐。“哭”似一位梨花带雨的姑娘,泪眼中带着娇嗔;再看“笑”字,不禁想到“笑从双脸生”的绿裙少女,清婉明丽,活泼动人。那许许多多单独看起来平淡无奇的汉字,经文学大师们稍加摆弄,就活色生香起来。“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映雪冬日,“碧云天,黄叶地”的长亭送别,“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的知己情谊??仔细回味,每一个文字都有直达内心的温暖。

⑨行文至此,意外地在豆瓣里发现了一个手写信小组。在这个电子时代,没想到还有那么多人眷恋着写字,这让我倍感欣慰。感谢时光,将最美好的生命赠予;感谢文字,让有限的生命在字里行间无限延续;感谢相伴,让我生活感受温暖。

- 5 -

18.通读全文,给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8字以内,2分) 19.根据文章第③段的内容,在第③段横线上仿写一句。(2分) 20.细读第⑤段划线的句子,品析其表达效果。(2分)

21.第⑦段中作者写到“我记忆中最惬意的时光,是和文字共度”在你的生活中有这样的时光吗?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你与文字共度美好时光的情景,字数40字左右。(3分)

22.积累链接:晏殊笔下那 “巧笑”的女孩也是那样美,请写出《破阵子》中写出女孩笑容美好的句子。(2分)

四、察生活之小美,明垂钓之哲理(13分) 垂 钓 余秋雨

①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海与别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

②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③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钓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④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之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原来只想钓大鱼。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⑤胖老人每次起竿摘鱼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 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⑥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⑦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

- 6 -

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⑧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⑨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⑩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的海参崴。

(选自《霜冷长河》有删节)

23.第①段划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

24.胖瘦二位老人的性格特点和追求各是怎样的?请分别概括。(2分)

胖老人: 瘦老人: 25.根据语境揣摩人物的心思,在第⑤段的横线上描写“胖老人”此时的心理活动。(2分) 26.请列举一个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谈谈你对第⑧段划线句子的理解。(3分)

27.文中的两个老人“都在嘲讽对方” “谁也不服谁”。作者却认为,他们“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作者借此来表达一个怎样的主题?(2分)

28.积累链接:垂钓是一种优雅,梅花是一种高洁,请写出《卜算子·咏梅》中写梅花品质高洁,花开白首的句子。(2分)

【注】因命题需要,本试卷所选文段均有删改,特此说明。

五、读晶莹之泪珠,感善意之无痕(10分) 善行无迹 ◆陈四长

①前阵子读到了陈忠实的散文《晶莹的泪珠》。文章记录的虽是陈年旧事,但今天读来依然亲切,

- 7 -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湖北省长阳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湖北省长阳县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0752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