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单元 时、分、秒

一、时间单位的认识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2、时、分、秒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时60。分化成秒,几分就是几个60秒想加;时化成分,几时就是几个60秒想加。 3、单位转换: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二、钟面的认识

1、观察钟面有三根针,分别是时针、分针、秒针,其中秒针走的最快,它走一圈是60秒;时针走的醉眠,它走一大格是1时。

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一大格是5秒,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一大格是5分,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时。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走一圈是12时。 三、时间的计算

1、计算经过的时间,可以通过观察钟面上的格来完成,也可以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

2、进行时间的大小的比较时,既要看清数又要注意单位,如果单位不同,要换算成同一单位在做比较。

一份一秒一小时,进位都要满六十。秒针长,时针短,余下分针在中间 一课时 观察钟面,认识时针、分针、秒针,掌握换算关系,进率 例题:1、1时=( )分 1分=( )秒 1时20分=( )分 1分30秒=( )秒 80秒=( )分( )秒 2、吃一个香蕉大约用2( )课间休息时间是10( ) 妈妈做饭用30( )小明跑100米用15( ) 二课时 掌握时间的简单计算方法

例题:1、希望小学下午1:40开始上课,每节课40分钟,那么第一节课的下课

时间是( )时( )分。课间休息15分钟,第二节课的上课时间是( )时( )分。

2、一辆卡车上午9时从甲地出发,途中经过4小时5分到达乙地,卡车

到乙地时是下午( )时( )分。

3、

三课时 一单元综合练习题

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1、分解法

2、竖式计算: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或减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要从十位借1当10再减。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1、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

2、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当10 再减。 三、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1、估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时,根据问题和生活实际,适当采用不同的估算方法。可以把每个三位数先看成与它最接近的整百数再进行计算;也可以先看成与它最接近的几百几十数再进行计算。 2、针对钱数问题的估算,要切记“估多不估少”。 一课时 掌握两三位数的计算

例题:1、12+45= 63-28= 800+500= 1500-800= 2、 450 630 +230 -410

3、小明家上个月电表的读数时680千瓦时,这个月电表的读数时820千

瓦时,小明家这个月用电多少千瓦时?

4、一件西装590元,一件连衣裙280元,西装比连衣裙贵多少? 二课时 看清题意,有大约的用估算 例题:1、248+399( )582-198( )

2、295 207 315 295 401 211 385 288

接近200的( ) 接近300的( ) 接近400的( )

3、巨幕影院441个座位,一-三年级221人,四-六年级239人,能坐下

吗?

三课时 二单元综合练习题

第三单元 测量

一、长度单位的认识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2、单位换算: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3、米、分米、厘米、毫米每两个相邻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时1000。

4、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测量较远路程时,一般用“千米”做单位。

二、质量单位的认识

1、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有;吨、千克、克。 2、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3、吨、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时1000.

4、吨是比千克大的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一课时 熟练掌握长度单位换算,牢记每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例题:1、2分米3厘米=( )厘米 5千米=( )米 2、4分米的绳子,对折在对折后,每段多长?

3、步行去体育馆,每小时5千米,2小时后,还差1千米,家离体育馆

多远?

二课时 掌握质量单位之间单位换算

例题:1、4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2、1吨棉花和1吨石头同样重(比较物体质量时与种类、体积无关) 3、一截车厢载重6吨,32吨煤,5节车厢能运走吗?

4、买一个30元的文具盒,5元和2元的人民币各6张,怎样付钱? 方案 5元(张) 2元(张) 钱数(元) 1 0 15 30 2 1 13 31 3 2 10 30 4 3 8 31 5 4 5 30∨ 6 5 3 31 7 6 0 30∨ 三课时 三单元综合练习题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加法

1、 笔算的计算方法: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想加满10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百位进1,百位上的数相加不要忘记加十位进的1. 2、验算:(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和是否相等。(2)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二、减法

1、笔算的计算方法: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当10,与本位上的数相加后,继续减。

(2)计算被减数中间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时,个位上的数字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当10进行计算,个位上的数字是0,要从百位退1当10进行计算,但是不要忘记减去个位不够减时退下去的1。

(3)被减数末尾都是0的连续退位减法,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上退1。十位上是0,要从百位上退1当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是十位上剩9。 2、验算:(1)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2)用差加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

三、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1、可以用竖式计算,也可以用脱式计算。

2、脱式计算时,没有括号的从左到右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的。

3、解决购物付款问题时,求所付钱数一定要用所给数字准确计算;求应带钱数时可以估算,估算时要切记“估多不估少”。 一课时 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 例题:1、 738 346 407 700 +284 -123 -219 -628

2、长颈鹿422只,梅花鹿279只,一共有多少只? 3、824辆自行车,一星期卖了456辆,还剩多少辆?

4、小李做一道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算式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了8,

把被减数十位上的0写成了6,这样算得差是202,正确的差应是多少?

二课时 掌握三位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例题:1、352+186+64 284+652-134

2、一台空调扇558元,一台学习机225元,一台护眼灯166元,应准备

多少钱,收银员应收多少元?

三课时 四单元综合练习题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一、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这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

计算。

三、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实际上就是求几个这个数相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

计算。

例题:音乐团里合唱队24人,演奏队8人,跳舞队是演奏队的2倍,合唱队时

演奏队的几倍?跳舞队有多少人?

五单元综合练习题

第六单元 多位数乘一位数 一、口算乘法

1、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可以用乘数中“0”前面的数和一位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有几个0,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填几个0。

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几个十和几个一,再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得到的两个积相加即可。 二、笔算乘法

1、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的乘法

(1)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列竖式计算的方法:一位数与多位数的个位对

齐,从个位乘起,与哪一位的数相乘,积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 (2)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

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个位上的数写在本位上,前一位乘完所得的积要加上进位数。 2、连续进位的乘法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两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要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如果有进位,不要忘记加上进位的数,如果加上进位的数后又需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 3、有关0的乘法

(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计算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计算一个乘数中间没有0的乘法的方法 相

同,要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要在本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3)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可先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乘数

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三、解决实际问题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把接近整十、整百的两三位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数,再与另一个乘数相乘,估计出积的近似值。 2、用乘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1)根据给出的总量和数量,再先求单一的量,再用这个单一的量解决相关的

实际问题。如果求另一个总量用乘法,如果求另一个数量用除法。(注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先用单一量求出总量,再用总量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果再求数量或单

一量都用除法计算。

一课时 掌握口算和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例题:1、200*3= 33*3= 213*3= 318*4= 573*4= 206*3= 340*5= 2、运动场看台8个区,每个区614个座位,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二课时 估算和乘除两步应用题

例题:1、汽车每小时行79千米,5小时大约行多少千米? 2、买3个碗用18元,8个碗用多少钱?

3、妈妈的钱6元一个的碗可以买6个,9元一个的买几个? 三课时 六单元综合练习题

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一、四边形

1、四边形的特征: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并且都是有4个角。(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四边形,只要看它是不是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就可以了。)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 正方形 相同点 都有四个角,而且每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的每组对边相等,长边叫做正方形每条边都相等,每不同点 长,短边叫做宽 条边叫做边长 二、周长 1、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的含义。(利用割补平移,把不规则的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就是解决图形问题有效的解题方法) 2、长方形的周长:把长方形的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但长方形的对边时相等的,所以只要知道长方形相邻两边的长度即可。 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3、正方形的周长:正方形四条边的长度总和。根据正方形的特点:四条边相等,可以把四条边的边长加起来,也可以一条边的长乘4。 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4、用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拼图形,当拼成的图形的长与宽越接近,拼成的图形的周长越短。图形的周长和图形的大小无关,只和它的边长有关。 一课时 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例题:1、圈出下面图形中的四边形

2、方格纸上画正方形和长方形 二课时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

例题:1、长方形纸片周长26分米,长是8分米,宽是多少米?在这个长方形的

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2、下面这个图像的周长是多少?

三课时 七单元综合练习题

第八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数时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上面的数是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2、几分之一

(1)认识几分之一:把一个整体(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

几分之一。

(2)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分子为1,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

越大。一个整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越小;平均分的份数越少,每份越大。 3、几分之几

(1)认识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用几

分之几表示。其中的1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2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二,3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三??

(2)比较几分之几的大小: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越大,分数越大;分子

越小,分数就越小。 二、分数的简单计算

1、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3、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法:把1写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分数在计算。 三、分数的简单运用

1、把一个或若干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一份,用分数表示就是几分之一,取其中的几份用分数表示就是几分之几。

2、已知物体的总数,求它的几分之一时多少,用总数÷份数即可。已知物体的总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时多少,用总数÷份数得出每份数,然后乘所占的份数即可。

认识分数并不难,平均分来是关键。分母表示总份数,分子表示占几份。 分子相同看分母,分母小时分数大。分母相同看分子,分子大时分数大。 分数加减真简单,分母相同算分子。分母不变是原数,分子加减得结果。

一课时 理解分数的意义

例题:1、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后再对折,这张纸平均分成了( )份,每份是它的( ),

写作:( )

2、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5块,其中的3块是( )分之( ) , 写

作:( ),它的分子是( ),分母是( )。

二课时 掌握分数的简单计算 例题:1.一张长方形纸的 涂蓝色,

的几分之几?

三课时 八单元综合练习题

涂红色,没有涂色的部分占这张纸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集合

一、用图表示比用统计数表示更直观、形象,特别看出谁重复了,重复几个。 二、解决重叠问题,可以从条件入手进行分析,画出示意图,借助示意图进行思

考。当两部分有重叠时,为了不重复的极端,应从它们的和中减去重叠的部分;也可以先用其中一部分减去重叠的部分,在加上另一部分。 例题:一、根据统计表中的名单将姓名填在相应的位置,并回答问题。

三年一班同学喜欢吃苹果、橘子人员统计表 苹果 橘子

1、中间相交的部分表示什么? 2、喜欢吃苹果、橘子的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二、三年二班订《米老鼠》的有24人,订《智力大王》的有22人,全班每人至少订了这两种期刊中的一种,两种都订的有4人。三年二班一共有多少人?

三、请将字母序号填入集合圈中。

A、四边形 B、长方形 C、正方形 D、梯形

李月 李月 王平 张红 赵芳 王平 黄力 丁伟 陈红 林青 赵军 陈伟 苹果 橘子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三年级数学在线全文阅读。

三年级数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0825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