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软考网络工程师试题及其详解 (1)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使用network来声明一个网络,会使用网络地址,例如“network 192.1.1.0 0.0.0.255”,像“network 192.1.1.1 0.0.0.0“这种方式,我是从来没有用过。从命令来看,掩码应当是0.0.0.0,但这样声明似乎并不太合适。因此,我还是按照通常的做法,填写的是0.0.0.255。

有一个考生在评论中说到:“教材上掩码就是写成192.1.1.1 0.0.0.255,这其实是不符合命令语法的。因为既然前面是具体的32位IP地址,就应该是宣告具体的接口,所以后面按语法来说是要写0.0.0.0,或者“192.1.1.0 0.0.0.255”这样也是符合语法的。证据有2:1、OSPF协议中的network的含义并不是将该网段宣告进OSPF协议,而是宣告将该IP地址段内的接口参与到OSPF协议中,所以说,可以用network 192.1.1.1 0.0.0.0 明确的宣告该接口,或者对于这题来说,network 192.1.1.0 0.0.0.255 也是一样的,因为在这网段下只有1个要被宣告的接口。具体可参见Jeff的tcp/ip 卷一。2、在CISCO的路由器上,如果你敲入network 192.1.1.1 0.0.0.255 这条语句,是OK的,但是你show run查看的时候,会发现设备已经帮你这条语句修改成 network 192.1.1.0 0.0.0.255,所以说,这条语句的语法是不对的,只是设备能够识别,自动修改了。其实重点也就是理解network这条命令的含义。理解了就应该知道:并不是说接口的ip地址是192.1.1.1/24,宣告的时候反掩码就必须是0.0.0.255。按照这题,‘network 192.1.1.1 0.0.0.0’、‘network 192.1.1.0 0.0.0.255’、‘network 192.1.0.0 0.0.255.255’都是正确的宣告该接口的命令”

我认为,如果命令是“network 192.1.1.1 0.0.0.0”的话,这就相当于声明了一个单IP的网络,这样的话整个网络的通信就断了,因为它没法和192.1.1.2进行直接数据转发了。如果路由器能够将“network 192.1.1.1 0.0.0.0”自动识别为“network 192.1.1.0 0.0.0.255”的话,那么就可以认为“0.0.0.0”和“0.0.0.255”都算正确。

不过,从严格意义来说,“network 192.1.1.1 0.0.0.255”这种表达方法,是不准确的。

【问题3】(6分)

根据网络拓扑和需求说明,解释路由器R3的ISATAP隧道地址。

??

R3(config)#interface tunnel 0 (7) R3(config-if)# ipv6 address 2001:DA8:8000:3::/64 eui-64 为tunnel配置IPV6地址

R3(config-if)#no ipv6 nd suppress-ra 启用了隧道口的路由器广播

R1(config-if)#tunnel source s1/0 (8) R1(config-if)#tunnel mode ipv6ip isatap (9) 答案:

(7)进入端口tunnel0的配置模式 (8)设置隧道入口为s1/0

(9)设置采用ISATAP隧道技术进行IP地址转换

【问题4】(1分)

实现ISATAP。需要在PC1进行配置,请完成下面的命令。

C:/>netsh interface ipv6 isatap set router (10) 答案:

(10)192.2.2.1

2013年上半年网络工程师上午试卷参考答案与解析(一)

● 计算机指令一般包括操作码和地址码两部分,为分析执行一条指令,其 (1) 。

(1)A. 操作码应存入指令寄存器(IR),地址码应存入程序计数器(PC)。

B. 操作码应存入程序计数器(PC),地址码应存入指令寄存器(IR)。

C. 操作码和地址码都应存入指令寄存器。

D. 操作码和地址码都应存入程序计数器。

试题解析:

指令寄存器(IR)用来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当执行一条指令时,先把它从内存取到数据寄存器(DR)中,然后再传送至IR。指令划分为操作码和地址码字段,由二进制数字组成。为了执行任何给定的指令,必须对操作码进行测试,以便识别所要求的操作。指令译码器就是做这项工作的。指令寄存器中操作码字段的输出就是指令译码器的输入。操作码一经译码后,即可向操作控制器发出具体操作的特定信号。 答案:(1)C

● 进度安排的常用图形描述方法有GANTT图和PERT图。GANTT图不能清晰地描述 (2) ;PERT图可以给出哪些任务完成后才能开始另一些任务。下图所示的PERT图中,事件6的最晚开始时刻是 (3) 。

(图略,后补)

(2)A.每个任务从何时开始 B.每个任务到何时结束

C.每个任务的进展情况 D.各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

(3)A.0 B.1 C.10 D.11

试题解析:

甘特图的优点是直观表明各个任务的计划进度和当前进度,能动态地反映软件开发进展的情况,是小型项目中常用的工具。缺点是不能显式地描绘各个任务间的依赖关系,关键任务也不明确。

PERT图中的关键路径是1→2→5→7→9,总共15天。在不影响关键路径,并考虑到5→8这个任务的前提下,事件6的最晚开始事件是第10天。

答案:(2)D,(3)C

● 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时,确定测试用例应根据 (4) 和指定的覆盖标准。

(4) A.程序的内部逻辑 B.程序结构的复杂性

C.使用说明书 D.程序的功能

试题解析:

白盒法全面了解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对所有逻辑路径进行测试。白盒法是穷举路径测试。在使用这一方案时,测试者必须检查程序的内部结构,从检查程序的逻辑着手,得出测试数据。

答案:(4)A

● 若某整数的16位补码为FFFFH(H表示十六进制),则该数的十进制值为 (5) 。 (5)A.0 B.-1 C.216-1 D.-216+1 试题解析: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为1,其余位为该数绝对值的原码按位取反;然后整个数加1。

因此,补码FFFFH对应的是-1

答案:(5)B

● 若在系统中有若干个互斥资源R,6个并发进程,每个进程都需要2个资源R,那么使系统不发生死锁的资源R的最少数目为 (6) 。

(6)A.6 B.7 C.9 D.12 试题解析:

在极端情况下,假设6个并发进程都获得了一个资源。要避免死锁,则至少需要再增加一个资源。

答案:(6)B

● 软件设计时需要遵循抽象、模块化、信息隐蔽和模块独立原则。在划分软件系统模块时,应尽量做到 (7) 。

(7) A.高内聚高耦合 B.高内聚低耦合

C.低内聚高耦合 D.低内聚低耦合 试题解析:

高内聚强调功能实现尽量在模块内部完成;低耦合则是尽量降低模块之间的联系,减少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二者的结合是面向过程编程和系统设计的重要特点。 答案:(7)B

● 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是 (8) 。

(8) A.过程、子程序和分程序 B.顺序、选择和重复

C.递归、堆栈和队列 D.调用、返回和跳转

试题解析:

常识

答案:(8)B

● 栈是一种按“后进先出”原则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的数据结构,因此, (9) 必须用栈。

(9) A.函数或过程进行递归调用及返回处理

B.将一个元素序列进行逆置

C.链表结点的申请和释放

D.可执行程序的装入和卸载

试题解析:

常识。

答案:(9)A

●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相同内容的计算机程序的发明创造,先后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10) 可以获得专利申请权。

(10)A.所有申请人均 B.先申请人

C.先使用人 D.先发明人

试题解析:

在我国,审批专利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先申请先得”原则,即对于同样的发明创造,谁先申请专利,专利权就授予谁。专利法第九条规定,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当有二者在同一时间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提交了专利申请,专利局将分别向各申请人通报有关情况可以将两申请人作为一件申请的共同申请人,或其中一方放弃权利并从另一方得到适当的补偿,或两件申请都不授予专利权。但专利权的的授予只能给一个人。

答案:(10)B

● 第三层交换根据 (11) 对数据包进行转发。

(11)A.MAC地址 B.IP地址 C.端口号 D.应用协议

试题解析:

这道题目有些吃不准。

第三层交换本来是应该根据网络层IP地址进行转发的。

但第三层交换有一类方案的思想是:在第三层对数据报进行一次路由,然后尽量在第二层交换端到端的数据帧,这就是所谓的“一次路由,随后交换”(Route Once, Switch Thereafter)的策略。3Com公司的FastIP交换(用于局域网)和MPOA(Multi-Protocol Over ATM,ATM上的多协议)属于此类。其中FastIP交换使用的是MAC地址,MPOA使用的就不一定是MAC地址了。

另外,第三层交换还有一类方案是尽可能地避免路由器对数据报进行逐个处理,可以把网络数据划分成不同的网络流,在进行路由和转发时是以数据报携带的网络流标志为依据。Cisco公司的NetFlow交换(用于局域网)和TagSwitching交换(用于广域网)以及Ipsilon公司的IPSwitching交换就是属于这种技术。

【说明】

在Windows Sever 2003系统中,用户分为本地用户和域用户,本地用户的安全策略用“本地安全策略”设置,域用户的安全策略通过活动目录管理。

【问题1】(2分)

在“本地安全设置”中启用了“密码必须符合复杂性要求”功能,如图4-1所示,则用户“ABC”可以采用的密码是 (1) 。 (1)备选答案:

A.ABC007 B.deE#3 C.Test123 D.adsjfs 答案: (1)C

图4-1 【问题2】(4分)

在“本地安全设置”中,用户账户锁定策略如图4-2所示,当3次无效登录后,用户账户被锁定的实际时间是 (2) 。如果“账户锁定时间”设置为0,其含义为 (3) 。

图4-2

(2)备选答案:

A.30分钟 B.10分钟 C.0分钟 D.永久锁定 (3)备选答案:

A.账户将一直锁定,直到管理员明确解除对它的锁定 B.账户将永久锁定,无法使用 C.账户锁定时间无效

D.账户锁定时间由锁定计数器复位时间决定 问题解析:

安全设置确定锁定帐户在自动解锁之前保持锁定的分钟数。可用范围从 0 到 99,999 分钟。如果将帐户锁定时间设置为 0,帐户将一直被锁定直到管理员明确解除对它的锁定。 有考生做了测试,在自己的WIN2003实验一下,按照题目给的计数器10分钟,锁定时间为0,阀值3,登陆三次错误,帐号就被锁定了。

答案:

(2)A (3)A

【问题3】(3分)

在Windows Sever 2003 中活动目录必须安装在 (4) 分区上,并且需要有 (5) 服务的支持。 (4)备选答案:

A.NTFS B.FAT32 C.FAT16 D.ext2 (5)备选答案:

A.web B.DHCP C.IIS D.DNS 答案:

(4)A (5)D

【问题4】(6分)

在Windows Sever 2003 中活动目录中,用户分为全局组(Global Groups)、域本地组(Domain Local Groups)和通用组(Universal Groups)。全局组的访问权限是 (6) ,域本地组的访问权限是 (7) ,通用组的访问权限是 (8) 。 (6)~(8)备选答案:

A.可以授予多个域中的访问权限 B.可以访问域林中的任何资源 C.只能访问本地域中的资源 试题解析:

域本地组:域本地组的成员可以来自于任何域,但是只能够访问本域的资源。 全局组:全局组的成员只来自于本域,但其成员可以访问林中的任何资源。需要注意的是:全局组用于限制本域的用户对其他域的访问,如果要能访问其他域,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给用户授予多个域中的访问权限;

通用组:通用组成员来自于任何域,并且可以访问林中的任何资源。需要注意的是:通用组的建立会带来大量活动目录之间的复制流量,而且非常适于林中跨域访问使用。 答案:

(6)A (7)C (8)B

试题五(共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某单位网络内部部署有IPv4主机和IPv6主机,该单位计划采用ISATAP隧道技术实现两类主机的通信,其网络拓扑结构如图5-1所示,路由器R1、R2、R3通过串口经IPv4网络连接,路由器R1连接IPv4网络,路由器R3连接IPv6网段。通过ISATAP隧道将IPv6的数据包封装到IPv4的数据包中,实现PC1和PC2的数据传输。 (图略,后补) 图5-1

【问题1】(2分)

双栈主机使用ISATAP隧道时,IPv6报文的目的地址和隧道接口的IPv6地址都要采用特殊的ISATAP地址。在ISATAP地址中,前64位是向ISATAP路由器发送请求得到的,后64位中由两部分构成,其中前32位是 (1) ,后32位是 (2) 。 (1)备选答案:

A.0:5EFE B.5EFE:0 C.FFFF:FFFF D.0:0 (2)备选答案:

A.IPv4广播地址 B.IPv4组播地址 C.IPv4单播地址 试题解析:

IEEE EUI-64格式的接口标识符的低32位为Tunnel接口的源IPv4地址,ISATAP隧道

的接口标识符的高32位为0000:5EFE,其他隧道的接口标识符的高32位为全0。 答案:

(1)A (2)C

【问题2】(6分)

根据网络拓扑和需求说明,完成路由器R1的配置。 R1(config)# interface Serial 1/0

R1(config-if)# ip address (3) 255.255.255.0 (设置串口地址) R1(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串口) R1(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0/0

R1(config-if)#ip address (4) 255.255.255.0 (设置以太口地址) R1(config-if)#exit R1(config)#router ospf 1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0.0.1 (5) area 0 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1.1 (6) area 0 试题解析:

OSPF的配置中,采用以下命令指定与路由器直接相连的网络: network address wildcard-mask area area_id

“wildcard-mask”是通配符掩码,用于告诉路由器如何处理相应的IP地址位。通配符掩码中,0表示“检查相应的位”,1表示“忽略相应的位”。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将通配符掩码理解为标准掩码的反向。 答案:

(3)192.1.1.1 (4)192.0.0.1 (5)0.0.0.255 (6)0.0.0.255

特别说明:

这道试题与《网络工程师教程(第三版)》P422页的例子是一模一样的。我之前没有看过这本书这部分的内容,但我在做模拟题时,对于(5)和(6)这两个填空是相当犹豫的。

(73)A.source B.bandwidth C.energy D.cost (74)A.frequency B.energy C.amplitude D.phase (75)A.small B.limited C.infinite D.finite 试题解析: 略。

答案:(71)A (72)D (73)B (74)B (75)C

试题一(共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某校园网拓扑结构如图1-1所示。 (图略,后补) 图1-1 该网络中的部分需求如下:

1.信息中心距图书馆2千米,距教学楼300米,距实验楼200米。

2.图书馆的汇聚交换机置于图书馆主机房内,楼层设备间共2个,分别位于二层和四层,距图书馆主机房距离均大于200米,其中,二层设备间负责一、二层的计算机接入,四层设备间负责三、四、五层的计算机接入,各层信息点数如表1-1所示。 表1-1

3.所有计算机采用静态IP地址。 4.学校网络要求千兆干线,百兆到桌面。

5.信息中心有两条百兆出口线路,在防火墙上根据外网IP设置出口策略,分别从两个

出口访问Internet 。

6.信息中心共有多台服务器,通过交换机接入防火墙。

7.信息中心提供的信息服务包括Web、FTP、数据库、流媒体等,数据流量较大,要求千兆接入。

【问题1】(4分)

根据网络的需求和拓扑图,在满足网络功能的前提下,本着最节约成本的布线方式,传输介质1应采用 (1) ,传输介质2应采用 (2) ,传输介质3应采用 (3) ,传输介质4应采用 (4) 。 (1)~(4)备选答案:

A.单模光纤 B.多模光纤 C.基带同轴电缆 D.宽带同轴电缆 E.1类双绞线 F.5类双绞线 答案:

(1)A (2)B (3)F (4)B

【问题2】(6分)

学校根据网络需求选择了四种类型的交换机,其基本参数如表1-2所示。 表1-2

根据网络需求、拓扑图和交换机参数类型,在图1-1中,Switch1应采用 (5) 类型交换机,Switch2应采用 (6) 类型交换机,Switch3应采用 (7) 类型交换机,Switch4应采用 (8) 类型交换机。

根据需求描述和所选交换机类型,图书馆二层设备间最少需要交换机 (9) 台,图书馆四层设备间最少需要交换机 (10) 台。

答案:

(5)C (6)B (7)D (8)A (9)2 (10)4

【问题3】(2分)

该网络采用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的三层架构。根据层次化网络设计的原则,数据包过滤、协议转换应在 (11) 层完成。 (12) 层提供高速骨干线路,MAC层过滤和IP地址绑定应在 (13) 层完成。 答案:

(11)汇聚 (12)核心 (13)接入

【问题4】(2分)

根据该网络的需求,防火墙至少需要 (14) 个百兆接口和 (15) 个千兆接口。 答案:

(14)2 (15)2

试题二(共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5,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在Linux服务器中,inetd/xinetd是Linux系统中一个重要服务。 【问题1】(2分)

下面选项中 (1) 是xinetd的功能。 (1)备选答案:

A.网络服务的守护进程 B.定时任务的守护进程 C.负责配置网络接口 D.负责启动网卡 答案: (1)A

【问题2】(2分)

默认情况下,xinetd配置目录信息为:

drwxr-xr-x root root 4096 2009004-23 18:27 xinetd.d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 。 (2)备选答案:

A. root用户拥有可执行权限。

B.除root用户外,其它用户不拥有执行权限。 C.root用户拥有可写权限

D.除root用户外,其它用户不拥有写权限。 答案: (2)B

【问题3】(4分)

在Linux系统中,inetd服务的默认配置文件为 (3) 。 (3)备选答案

A./etc/inet.conf B./etc/inetd.config C./etc/inetd.conf D./etc/inet.config

在Linux 系统中,默认情况下,xinetd所管理服务的配置文件存放在 (4) 。 (4)备选答案:

A./etc/xinetd/ B./etc/xinetd.d/ C./usr/etc/xinetd/ D./usr/etc/xinetd.d/ 答案:

(3)C (4)B

【问题4】(4分)

某Linux服务器上通过xinetd来对各种网络服务进行管理,该服务器上提供ftp服务,

ftp服务器程序文件为/usr/bin/ftpd,ftp服务器的配置文件/etc/xinetd.d/ftp内容如下所示,目前服务器属于开启状态: Service ftp {

Socket-type =stream Protocol = (5) Wait = no User = root Server = (6) Server_args = -el Disable = no }

请完善该配置文件。 (5)备选答案:

A.TCP B.UDP C.IP D.HTTP (6) 备选答案:

A./usr/bin/ftpd B.ftpd C.ftp D./bin/ftpd 答案:

(5)A (6)A

【问题5】(3分)

Xinetd 可使用only_from,no_access以及access_time等参数对用户进行访问控制。若服务器上ftp服务的配置信息如下所示: Service ftp { ??

Only_from = 192.168.3.0/24 172.16.0.0 no_access = 172.16,{1,2}

access_times = 07:00-21:00 ?? }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7) 。 (7)备选答案:

A.允许192.168.3.0/24 中的主机访问该ftp服务器 B.172.16.3.0/24网络中的主机可以访问该ftp服务器

C.IP地址为172.16.x.x的主机可以连接到此主机,但地址属于172.16.1.x、172.16.2.x的则不能连接

D.ftp服务器可以24小时提供服务 答案: (7)D

试题三(共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说明】

终端服务可以使客户远程操作服务器,Windows Server2003中开启终端服务时需要分别安装终端服务的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图3-1为客户机Host1连接终端服务器Server1的网络拓扑示意图。

(图略,后补) 图3-1 Host1和Server1账户如表3-1所示。

图3-2是Server1“系统属性”的“远程”选项卡,图3-3是Server1“RDP-Tcp属性”的“环境”选项卡,图3-4为Host1采用终端服务登录Server1的用户登录界面。

图3-2

图3-3

图3-4

此外,在Server1中为了通过日志了解每个用户的行踪,把“D:\\tom\\note.bat”设置成用户的登录脚本,通过脚本中的配置来记录日志。

【问题1】(3分)

默认情况下,RDU2对终端服务具有 (1) 和 (2) 权限。 (1)、(2)备选答案:

A.完全控制 B.用户访问 C.来宾访问 D.特别权限 答案:

(1)B (2)C

注:(1)和(2)的答案可以互换。

【问题2】(7分)

将RDU2设置为Server1的终端服务用户后,在Host1中登录Server1时,图3-4中“计

算机”栏应填入 (3) ;“用户名”栏应填入 (4) 。

此时发现Host1不能远程登录终端服务器,可能原因是 (5) 。 答案:

(3)210.154.1.202 (4)RDU2

(5)Host1无法连接到终端服务器,或者的终端服务器的远程桌面服务没有启动,或者没有在Server1上设置RDU2具有“允许用户远程连接到您的计算机” 的权限。(如图3-2所示)

【问题3】(2分)

在图3-3“程序路径和文件名”栏中应输入 (6) 。 答案:

(6)D:\\tom\\note.bat

【问题4】(3分)

note.bat脚本文件如下: time /t>>note.log

netstat –n –p tcp︱find“:3389”>>note.log start Explorer

第一行代码用于记录用户登录的时间,“time /t”的意思是返回系统时间,使用符号“>>”把这个时间记入“note.log”作为日志的时间字段。请解释下面命令的含义。 netstat –n –p tcp︱find“:3389”>>note.log 答案:

执行netstat,以数字形式表示地址和端口,只选出所有tcp的连接,再从中挑选出含有“:3389”字样的内容(即Remote Desktop使用的端口),将结果写入文件“note.log”中。

试题四(共15分)

阅读以下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4,将解答填入答题纸对应的解答栏内。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2024年软考网络工程师试题及其详解 (1)在线全文阅读。

2024年软考网络工程师试题及其详解 (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0941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