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句、重点词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勇无比及巍峨形象。 2.通过对课文重点段的品析,进一步感受盘古的伟大、无私,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熟记成诵。
3.了解文章“对偶”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偶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抓住盘古是怎样用神力开天辟地,又是怎样用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这两部分内容,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教学方法:情境创设、读书指导、以读促悟、直观教学、想象。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板书:开天辟地)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辟”也是“开”的意思,所以“开天辟地”,又可以说成“开辟天地“。多有力量的题目呀,让我们再读课题。
2.能读好吗?(出示词语:混沌 巍峨 雷霆 合拢 神力 身躯 冉冉上升 精疲力竭 纵横交错 混沌一团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化生万物)指名读,齐读。
3.请同学们用上这些词语,简要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很久很久以前,宇宙混沌一团,盘古以他的神力开天辟地。为了不让天地合拢,他顶天立地。倒下后,他的身躯化生万物,创造出美丽的世界。)
课文中,还有一句话能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哪一句呢?(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过渡:盘古用自己的身躯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接下来,我们去看看,盘古是怎样创造宇宙的?
二、精读感悟,用心体会 (一)第一幕:天地混沌一团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1、2自然段,思考:在盘古开辟天地之前,天和地是怎样的?你来说说。(天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一个大鸡蛋。)
混沌是什么意思? 生:天地没有分开之前浑然一体的状态。
2.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天地间的第一个人—大神盘古。(旁白:很久很久以前,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时候,天地尚未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这里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鸟叫,没有虫鸣;没有山川,没有河流,甚至,没有时间。四周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睁开眼睛,此时的盘古,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这种黑暗让我们感到沉闷,感到压抑,感到害怕。盘古也有类似的感觉。于是,就发生了接下来的这一幕—开天辟地(板书)。 (二)第二幕:开天辟地
1.这个叫盘古的大神,在混沌一团的大鸡蛋里昏睡了一万八千年。引读:“一天??变成了地。”
读了这一段文字,你感受到盘古是一个怎样的神?(力大无穷)你从文中哪些语句感受到?请把相应的字词或句子勾画出来。
(1).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他左手持凿,右手握斧,一阵猛劈猛凿,巨石崩裂。(板书:力大无穷) (2).在黑暗混沌中沉睡万年的盘古,他最想见到什么?从哪里感受到?(一丝微光)对光明的迫切向往,给予了他无穷的动力。(板书:追求光明)
过渡:盘古凭着一股冲破枷锁,奔向光明的信念,用他的神力开辟了天地。那么,他是怎样开辟天地的呢?
2.请同学们大声读第2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画出有关句子句子。指名回答:你画了哪些句子?(出示: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1)这是真的大鸡蛋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引号,这是一个比喻。)其实指的是什么?(天地未分时的宇宙)
(2)请同学们齐读这一句,你找到了盘古开辟天地的哪些动作?(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怎样的凿?怎样的劈?谁来读这个词?能读的更猛一些吗?加上动作读。老师再给你一点神力,你来表演,这才是猛劈猛凿。我们一起再读一遍。你们的朗读让我仿佛看到一个“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的盘古正在“ 猛劈猛凿 ”。
现在,把猛劈猛凿这个词语放在句子里,让我们像盘古一样把积蓄的能量爆发出来!读!
过渡:这个“大鸡蛋”破碎之后,我们看到了神奇的一幕:引读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1)谁愿意再读读这句?听了她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2)轻而清,飘飘渺渺,干净透彻,这是天的感觉;重而浊,雄浑厚重,这是地的感觉。来,我们一起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女生读天的部分,男生读地的部分。
(3)同学们仔细观察,这里面还隐藏着玄机呢,你发现了什么?(3对反义词,形象地写出了天地的不同;字数相等;琅琅上口。)
像这样前半句和后半句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思相对应,这是一种对偶(板书)的写法。在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句子。运用对偶的写法能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可以为文章增色。
过渡:天地分开,一个美丽的新世界出现了。那盘古是不是可以高枕无忧啦?(不是)为什么?(天地会重新合拢)天地一合拢,宇宙将暗无天日。为了不让天和地重新合拢,盘古又做了什么?我们接着往下探索。请同学们默读3—6自然段,找出相应的句子。你找到哪些句子? (三)第三幕:顶天立地
出示: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天和地的变化而变化。
1. “头顶着天,脚踏着地,”可以用个成语来形容。[板书:顶天立地](看图)
2.全体起立!现在,你们就是盘古,举起双手,伸直双腿,像盘古一样头顶天,脚踏地,坚持??注意,要用尽全力,不然天地就会重新合拢。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感觉啊?(累、手臂酸、没力气)。同学们,只有短短一分钟,你们就觉得累了,盘古,为了人类,苦苦支撑在天地间多久啊?(一万八千年。)你从哪里找到的?
3、引读—天每天??,地每天??,盘古的身体也??。这样又经过了??多么漫长的岁月呀!天升得??,地变得?..,盘古的身体也??
4、(出示插图)你们看,这就是经历了一万八千年的盘古。此时此刻,他又有什么变化?用一个词来说。(巍峨)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根长柱子似的,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5、他坚持了几千万年,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英勇无比 意志坚定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相机板书:意志坚定 坚持不懈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