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史名词解释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音乐史名词解释

1:原始古歌古乐舞:弹歌 八阙 蜡祭 云门 咸池 箫韶

2:六代乐舞:亦称六舞,大多是先代传下来的古乐舞,用于祭祀大典和宴食活动,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包括黄帝时代的云门,尧时代的大咸 舜时代的韶 夏代的大夏 商代的大户和周代的大武

3:雅乐:源于歌辞 典雅纯正之意,即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以及祖先等典礼和仪式中所演奏的音乐,在周代包括郊社 宗庙 宫廷礼仪 乡射和军事等多方面的音乐。雅乐是隆重繁琐的仪式典礼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强调教育意义,宣扬封建道德而不注重艺术性。其形式上有节拍缓慢曲调简单以齐奏为主的特点。

4,房中乐:周代宫廷音乐的一种,大型房中乐用于殿堂,设乐悬。房中乐用于宴食宾客亦用于后宫,他多采用民间乡乐加以改编,在娱乐方面要求较多。

5,诗经:周代一部民歌总计,也是我国第一部歌词集,经孔子编订后共存305首,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诗经中最有生命力也是最有价值的一部分,共有160篇,得自于采风制度。内容囊括了黄河流域北方15国的民歌,从各个侧面反映和揭示出周代500多年间的社会生活,反映了人民的思想愿望和感情,其曲式结构变化多样,表演形式也很新颖。

6,九歌:是屈原作品楚辞中的一部分,是屈原根据出国民间祭祀鬼神吟唱的一套歌曲加工整理的作品 共包含东皇太一等11首歌曲,大都是恋歌,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浪漫色彩。表演时,巫师起重要作用。音乐有一定规模,艺术感染力很强。 7,成相篇:古人在捣米时随杵而歌

8,八音:金 石 土 革 丝 木 匏 竹 金是青铜器 石是磬 土石陶制乐器 革是鼓 丝是弦乐器 木是木鼓 匏是葫芦类 竹石竹制吹奏乐器

9:,编钟:编钟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打击乐器,它将乐钟依音高大小和音高次序编组,悬挂在钟架上,用木槌敲击演奏,故而得名。

10 三分损益法:三分损益法是在周代正是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它以弦长为基础来计算乐律的理论,是我国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管子地员篇中有详细记载 11,周代律名:黄钟 大吕 太簇 夹钟 姑冼 仲吕 蕤宾 林钟 夷则 无射 应钟

12 乐记: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音乐思想美学专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著作。全书现存前11篇。关于其成书年代及作者有两种说法:一是战国时由公孙尼子所作,二是汉儒采用先秦诸家有关音乐的言论编撰而成。

13 乐府:设于秦代的音乐机构,在汉武帝时期兴盛起来 公元7年哀帝罢乐府致使乐府由盛而衰。其任务是管理音乐 负责大规模 大范围地收集民间音乐 创作和填写歌词 穿凿和改编曲调 编配乐器 进行演唱和演奏等。

14李延年:是中山人 出身倡门 受腐刑 地位卑微。因擅长歌唱和创作 很受武帝的赏识 是汉代乐府的重要领导人,官职为协律都尉 主持音乐创作和改编活动

15相和歌:是汉代北方兴起的一种歌曲形式,从原始民歌捣大型舞曲,它的形成经历了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原始阶段的清唱即徒歌进一步加入帮腔即但歌在进一步加管弦乐器伴奏,歌者执节击唱,即相和歌 高级形式为大型套曲即相和大曲基本结构分为三个部分,艳,曲和解,趋或乱

16,聂政刺韩王曲:这是汉代的琴曲,该曲描绘一个造剑工匠无辜地被韩王杀害它的儿子聂政作为泥瓦匠混入韩宫谋杀失败,逃入深山苦习琴艺,练成绝技后化装回到韩国最终利用弹琴的机会刺死韩王,为父报仇的故事。

17,胡茄十八拍:这是蔡谈于公元208年左右参考胡茄的声音而作的古琴曲全区18段,储层倾诉了被掠 思乡 别子 归汉等一系列遭遇,表现初战乱年代里一个女子的悲欢离合

18 清商曲: 是东晋南北朝期间,继承汉魏相合诸曲,吸收当时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素月之总称。

19,歌舞戏:是指南北朝末年兴起的一种有故事情节,有角色化装表演,载歌载舞或同时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戏曲雏形。它的形成与汉代百戏有直接渊源,主要剧目有大面 钵体 踏摇娘

20,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 产生于东汉末年。内容来源于蔡饿得琴操中所技术的聂政刺韩王。基于聂政刺韩王的忠实,音乐着力表现了聂政的怨恨,愤慨之情,徐缓而深刻,同时刻画了聂政复仇的壮烈意志,慷慨激昂,反映了汉以来历代人民不满封建迫害,赞扬英雄人物追求光明幸福的精神境界。全曲45首保存于神奇秘谱中,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21 酒狂 据传为围巾时阮籍所作的琴曲,神奇秘谱作有题解。反映作者在当时不能施展自己的理想又不甘心随波逐流,只好寄托于许久。其音乐基本上是一个主要曲调在不同高度上稍加变化重复,重复的各段落间有过渡性的链接材料。乐曲打谱为三拍子,造成头重脚轻,站立不稳的感觉,刻画出醉酒后步履蹒跚的神态。

22 碣石调 幽兰:琴曲串子南朝梁代的丘明 最早的文字谱。现存谱式是唐人手写卷子谱,存于日本京都西贺茂的神光院,碣石调指它的曲调形式,幽兰指乐曲表现的内容,借幽兰抒发怀才不遇的心情,强调微和缓 与南朝宋人鲍熙的幽兰词情趣相同,深刻的表达了幽怨,压抑的情绪。。

23,高山流水:这首作品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来寄托俞伯牙的志向与情怀,同事使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友谊成为流传千古的知音美谈,其乐谱最早见于朱权所著的神奇秘谱,题解为高山流水二曲本只一曲。初志在乎高山,言仁者乐山 之意。后志在乎流水,言智者乐水之意。至唐,分为两曲、部分段数。至宋,高山为四段,流水为八段。明清以来该曲版本众多以清代唐彝铭所编天阁阁琴谱收录的川派琴家张孔山改编的流水影响最大。1997年管平湖先生演奏的流水被美国发射的探索外星人累的太空船带到太空。

24吴歌 西曲 吴歌在东晋、南朝时颇为盛行,是采自江南的民歌,流传于建康为中新的地区,原为徒歌形式,乐府采集后配以管弦,结构为五字一句、四句一段的分节歌,也由五言三句或长短句的,内容较多为家庭儿女风情。

西曲产生于南朝宋齐梁时期,较吴歌略晚。流传于以江陵为中心的地区,在今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一带,其句法结构较吴歌多样,除五言和长短句外 还有四言和七言的,多反映瓯子思归的离情。

25三百六十律 何成天律学 荀彧笛律:

按照附会历数,日当一管得乐律思维逻辑,产生了南朝宋人钱乐之的三百六十律 它采用三分损益法 取9寸为首律长,把还生黄钟本律的音差缩小到最小程度。

沿着便于旋宫转调这种具有实践意义的思维逻辑,出现了南朝宋人何成天的新律。其计算方法是:用黄钟本律之数减去仲吕所生黄钟之数 得差数,在将此差数十二等分,按三分损益顺序,每升一律叠加0.0101寸,至十三律时价0.1212寸恰成9寸生黄钟,新律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是世界律学史上的重要成就。

实践性律学还出现了西晋荀彧笛律的重要成就,荀彧的主要贡献在于发现管口校正数,即黄钟与姑冼律的差数,并制出较精确地律管,每笛适吹一律。

26.宫廷燕乐:又称宴乐,即宴饮之乐,专指天子及诸侯宴饮宾客时所用的音乐。隋唐时期的燕乐以其宏大的体制和取得的高度成就在古代音乐史中放出奇光异彩,标志着我国音乐发展达到空前的高度和水平。

27.大曲:又称歌舞大曲,是一种综合契约,歌唱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在隋唐宫廷燕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也代表着隋唐音乐文化的高度水平。是燕乐大曲进一步吸收

外来音调与形式,发展到歌舞音乐的更高阶段。重要特点是结构庞大,有复杂的节奏、速度变化、歌、舞、乐三位一体,代表作品是霓裳羽衣舞。

28.唐代音乐机构的设置,唐代音乐机构的规模空前壮大,分为政府和宫廷两个管辖系统,属于政府管辖的是太常寺,这是唐代最高的行政机构,监管雅乐和俗乐,大乐署与鼓吹署皆隶属于太常寺。属于宫廷管辖的机构是教坊和梨园。教坊是从政府管理的音乐机构中独立出来的,由宫廷直接管理的音乐机构,专门为宫廷燕乐的表演培养音乐人才,由皇帝直接派专人管理。

29,曲子:隋唐民间俗乐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一种可以填写各种歌词的新兴的民间歌曲。他是前代长期积累下来的汉民族传统音乐与西域传入的音乐在社会上的遗留,民间歌手或乐工利用这些县城曲调填词歌唱,于是产生了曲子这种新兴的长短句歌曲。

30.变文:是唐代佛教寺院用于宗教宣传的一种说唱形式。其名称来源于佛教语汇。佛教中转换旧形名变,佛教徒在宣讲教义时为使更多的百姓接受,便将深奥的佛教哲理通俗化,利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宣传,这种方式就是俗讲,所用的讲唱本子叫变文。

31.减字谱:由文字谱发展而来,是古琴记谱法一个极为重要的革新,这一变革是由唐代曹柔完成的。他用减字笔画拼成某种符号作为左右两手在古琴音位上弹奏手法的标记,是一种只记弹奏音位与方法而不记音名的记谱法。

32.燕乐半字谱。是我国工尺谱的一种早期形式,唐代有管色谱和弦索谱两种谱式,铺字由笔画简易的半字符号组成。至今保存有敦煌曲谱中的一份曲项琵琶所用的燕乐半字谱,曲谱有20歌铺字 表示琵琶的20个音位,记录了品弄 西江乐等25首曲子,至宋代该记谱法演变为俗字谱。

33,律吕谱:相传早在开元年间已有此种乐谱,宋人赵彦肃传谱的风雅十二诗即用此谱。谱中用十二律名表示旋律音高,以一字一音的格式将律名的首字标在歌词的每一字的右下方。载有关雎等12首歌曲

34.参军戏:参军戏产生于东晋时期,原称弄参军,是唐宋流行的一种表演形式,在隋唐时期属于散乐的范畴。最初为一节目名,后来发展成主要有参军 苍鹤两个角色做滑稽的对话和动作,引人发笑的演出形式,后世的相声艺术从中汲取很多养料。

35.梅花三弄:这是唐代的古琴曲,原是由东晋恒伊所作的笛曲,据传为唐代琴人颜师古改编。全曲共有十段,可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前六段,采用循环再现手法,由相同的曲调在不同段落的不同音位上重复出现三次,第二部分包括后四段,侧重于音乐的发展。全曲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没法的静态与动态,富有高度洗练的音乐美感,主题曲调优美流畅,表现了梅花恬静端庄的神韵。

36.秦王破阵乐:这是唐代宫廷燕乐中的一部著名乐舞,创作于初唐时期,内容是描写李世民击败叛将刘武周,使初唐政权转危为安,曲调用隋末破阵乐加工改编,日本现存九种遗谱,今何昌林所演绎词曲组合稿,是一首在汉族音调基础上杂有龟兹之声的作品。

37,。离骚:此曲是由晚唐琴人陈康士根据爱国诗人屈原的同名长诗创作的一部抒情气息浓郁的大型琴曲,全曲共18段,可分三部分。引子是叙述性的描写,中间部分由低沉悲愤和高亢豪爽的两个对比性的音调来推动乐曲情绪的发展,融磅礴气势和感人的激情于一体,尾声的音乐由激愤的情绪转入悲愤,忧伤的情绪之中,整首乐曲体现出诗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主题,是唐代琴曲中的一部优秀的作品。

38,。霓裳羽衣曲:这是唐代最著名的歌舞大曲 ,相传由唐玄宗根据印度婆罗门曲改编,是一部非常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舞者上衣绣缀洁白的羽毛,下身穿着彩云般的裙裾,无论音乐或者舞蹈都洋溢着仙境般的情调。公元1186年,姜夔在故纸堆中发现商调霓裳曲十八阕,均有谱无词,遂选其中一段填词,名为霓裳中序第一,保存在白石道人歌曲中一直流传至今,这首作品有浓厚的外来音调成分。

39.白石道人歌曲(姜夔),是流传至今的宋代歌曲集,作者是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其中收入词曲17首,旁注俗字谱,祭祀神曲越九歌10首,旁缀律吕字谱,琴歌1首旁缀减字谱,另有圣宋绕歌鼓吹曲歌词14首。姜夔不但工于诗词,并能吹箫、弹琴和作曲,音乐理论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代表作有杏花天影扬州慢等,一升基本上实在漂泊游历与依红偎崔中度过的,其作品大多是记游与咏物之作,内容主要是感叹身世的飘零和情场的失意。时逢战乱,偶尔也流露出淡淡地爱国愁思,它的自度曲重视技巧,在旋法,结构,调式,转调,等方面经过精心的安排,提倡用七声音阶,并经常强调和突出四度音与七度音,有时还引用升高的商,徵或宫音,形成一种独特的抒情风格。

40鼓子词,流行于宋代,因主要用鼓伴奏而得名。其结构特点是在一个节目中重复使用使用一个曲牌。鼓子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又说有唱,说唱相间,歌唱部分重复使用同一曲牌

41 诸宫调:这是北宋的民间艺人孔三传创造出来的一种新的大型说唱音乐形式,标志着我国说唱音乐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因其运用多种宫调而得名,是一种又说有唱,说唱相间以唱为主,表演情节复杂的长篇故事的说唱音乐形式。

42 陶真,这是流行于农村的一种说唱艺术,大约起源于北宋,盛行于金元。宋代陶真多由路岐人表演,主要用琵琶伴奏,歌词通俗易懂。

43 货郎儿,是民间流行的说唱形式,也是一种职业名称,宋元时期,城乡间流动叫卖杂物的小商贩谓之货郎儿,叫卖声调渐渐发展成为一个民间曲牌,正是当时城乡商业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44.俗字谱:是工尺谱的一种早期形式,采用是个基本谱字按固定唱名记谱。十个基本谱字代表十个不同音高,另有其他符号表示节奏或作常用记号使用。白石道人歌曲中的17首词曲采用了俗字谱记写。

45 律吕字谱是 十二律名记录乐音的一种记谱法。相传唐开元年间有此种方法,现存最早的谱例载于南宋朱熹礼义经传通解,南宋进士赵彦肃所传称风雅十二诗谱,白石道人歌曲中的越九歌,元代熊朋来得瑟谱均采用这种记谱法。

46 乐书,北宋陈畅撰 200卷 世称陈畅乐书。成书于哲宗时 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音乐百科全书。全书前95卷摘录四书五经等文献中关于音乐的文字为之训义 后105卷论述十二律 五声 历代乐章 乐舞 杂乐 百戏等,并记述前代和当代的雅乐,俗乐 胡乐及乐器。

47.海青拿天鹅:该曲在元代已经流行,是目前能确定创作年代最古老的一首琵琶独奏曲。海青 又名海东青,是古代北方人民用于打猎的一种青鸟,天鹅是一种珍禽,此曲生动的描述了海青捕捉天鹅时激烈搏斗的情景,表现了北方人民的狩猎生活。全曲共18段,主题鲜明,结构也较为完整,以合尾的形式贯穿全曲,该曲运用了琵琶弹奏的多种技巧,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48.潇湘水云:致使琴曲名作,作者郭沔,南宋时浙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该曲创作于南宋末年衡山附近。借咏水光云影,表达了对元兵南侵,民族危亡的忧思之情,该曲具有深刻的艺术构思和严整的音乐结构,岳思纵横,情景交融,成功的表现了水云掩映,烟波浩渺的艺术境界

49明代四大声腔:海盐腔是元代产生的南戏声腔,明代与当地戏曲,民间音乐相结合而成。剧本多由文人创作,音乐风格文静幽雅伴奏乐器用锣鼓拍板等打击乐器,不用弦管。

余姚腔产生于浙江余姚,形成于元末明初,流行于江苏,安徽一带,唱法已难考证,可能不用弦管伴奏,语言用杭州湾地区的土语。弋阳腔形成与元末江西弋阳,明代流传范围极广,属于曲牌体,与各地戏曲声腔,民间音乐相结合,演唱上采用民间常用的一唱众和的演唱形式,它的曲调刚健高亢,热情奔放,以锣鼓伴奏。昆山腔简称昆腔,是元明在江苏昆山一带流行的南戏清唱腔调,知道清代依然盛行,是影响全国的声腔剧种,极大地丰富

了戏曲音乐品种。

50梆子腔,明末继昆腔衰落后兴起的规模较大的声腔,乱弹剧为其代表声腔之一,因用枣木作的梆子击拍而得名,又因发源于秦地陕甘一带,故称秦腔。清初,流行于各地的西秦腔,与当地语言,民间音乐结合,形成了不同流派,对近代戏曲产生了深渊的影响。

51.皮黄腔,是乱弹剧的重要声腔之一,包括西皮于二黄两种声腔,原是各自独立,产生于不同地区,后合流,常在一出戏中运用。

52 昆山腔,又名昆曲,因法院于江苏昆山而得名,是四大声腔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声腔。在明嘉靖以前流传不广,后经魏良辅等人加工改进,才渐渐扩大影响。改进后的新昆山腔在慢板基础上常加赠板,使节奏放慢一倍,这发展了南曲字少声多与清柔婉转的特点,形成了一字数转,细腻水磨得水磨调,在运腔上注意音调的抑扬与表情的细腻,形成一种,唯音若丝的唱腔风格。伴奏丰富,形成了以笛为主 萧笙 三弦等多种乐器配合的新型伴奏乐队。

53 汤显祖 是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戏剧家,江西临川人,14岁进学,21岁中举,30岁中进士,官至太常寺博士,南京礼部祭司主事因上奏论辅臣科臣疏被贬至雷州半岛,49岁弃官回乡。

54 鼓词 是明中叶后与弹词并驾齐驱,流传于北方的一种说唱艺术。演出形式是演唱者自击鼓板,用大三弦伴奏,唱词以七字句为主,辅以十字句,念白常用诗词格式,不论说或唱都很注意吐字行腔。

55, 子弟书。是从鼓词中派生出来的,大约兴起于清乾隆嘉庆年间,盛行于八旗子弟之中,文人作家的穿凿促进了他得发展,并由西韵和东韵之分。代表作有三侠五义 露泪缘等,因子弟书词语过于雅驯,音乐和缓流行范围很窄,故不到百年就消亡了。

56 梨花大鼓,流行于山东城乡,演唱者的伴奏乐器有鼓和两片梨花,著名艺人有北口创始人何老风,风格浑厚质朴,咬字有力,富于乡土气息,南口创始人王小玉 风格刚健,唱腔婉转 长于抒情。

57.西河大鼓,前身是木板大鼓,清道光,咸丰年间流行于河北一带,艺人马三峰对大鼓进行了改革,在唱腔中揉进戏曲,民歌中的腔调和板式。伴奏乐器由小三弦改为大三弦,用铁片代替木板,使西河大鼓走向成熟,并对其他鼓书产生很大的影响。

58.京韵大鼓。又称京音大鼓,是在木板大鼓的基础上与子弟书相结合,汲取京剧,梆子腔等声腔发展而成。曲调流畅明亮,强调字正腔圆。演唱上以京音代替方言,流行于北京天津一带,伴奏乐器有三弦 四胡。著名艺人早期的有宋五等其后有刘宝全。尤其是它嗓音清脆明亮,高亢挺拔 行腔自如,对发展和丰富京韵大鼓做出卓越的贡献。

59.弹词 是明代中叶兴起于南方的一种板腔性的曲艺,来源于宋代的陶真。现知最早的唱本是元末杨维桢的四游记弹词,明代及清代前期的弹词多为长篇说唱,唱词以七言 十言为主,演唱者自弹三弦或琵琶,也有增一二人显著伴奏的。

60 牌子曲。又叫清曲,清音,小曲,曲子等,他是继承宋元散曲的艺术成就并不断戏曲明清民歌小曲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曲牌性的曲艺形式。唱词以长短句,七字句较为多见,演唱方式一人独唱较多,自击八角鼓。北方常用三弦,南方用琵琶,二胡等伴奏。

61.浙操徐门:缘起于南宋琴家、书法家徐天民,自他起徐家传授琴艺的为徐门正传,后称浙操徐门。至明代,其曾孙徐洗继承家学,琴技高超,得到明成祖的召见与赏赐。徐洗作有文王思舜等曲,编印梅雪窝删润琴谱。改派还有其他名家

62.虞山派 明代古琴流派,以常熟琴家严徵为中心,它吸收南北琴家陈爱同 陈星源等长处 形成虞山派,主张古琴音乐应发挥音乐自身的表现力 提倡轻微淡远,声固精于文也 竭力抨击声乐派琴家,推进了古琴独奏的发展,对后世琴学影响甚大。另一位代表人物徐青山,演奏风格上主张疾徐兼备,著有谿山琴况,此书将古琴演奏的原则分为二十四况,是研究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音乐史名词解释在线全文阅读。

音乐史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1026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