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实施激励性评价机制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农村小学中尝试成功教育和实施激励性

评价机制

广西靖西县新甲乡仁龙小学 廖凤艳

【摘要】农村小学基础薄弱,生源差,教育教学条件落后,在教学过程中尝试成功教学、实施鼓励性评价,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机制,是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帮助农村学困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将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以新课改为依据,结合教学实践,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进行总结,以期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有所借鉴。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鼓励性评价;内部动力;学困生

一、问题与现状

我校是一所远离城市的,地处“老、少、边、山、穷”的农村学校,教育基础异常薄弱,生源差,大多数是留守儿童,优生流失严重,教学工作难于开展,教学质量长期徘徊不前。学校为改变这一状况在校内进行分层次教学,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教学矛盾突出。特别是在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时,常常是责备、批评多于表扬、鼓励。虽然这些批评与责备都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好心,其结果却事与愿违。这种低期望的否定式评价还严重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得众多的学生,特别是使学习困难生学习更加困难,于是产生了自我无价值感和破罐子破摔的自卑心理和行为,使得教学工作难于开展,出现了老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窘况。如何改变落后的教学现状,提高学校教学的整体质量,这是我校急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我也担任了两个普通班的教学任务,这两个班的情况是:一是留守儿童多,占80—90%;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低,98%的家长仅初小文化;三是学生个人行为习惯差;四是学

习目标不明确,态度消极,对成功与失败持无所谓的态度;五是文化成绩差,语文、数学两科能力及水平测试成绩及格率不到60%。

二、转变观念,找准切入点

如何激活学生的内部动力机制、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是当代教育科研的主攻方向。成功教育认为:每个智力正常的“学习困难”的学生都有发展潜能,关键在于激发、形成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并提出对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何为鼓励性评价呢?成功教育认为:鼓励性评价即是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改善教学条件,教师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为基础,以了解学生为前提。当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生在学习中遭到失败时,教师用尊重、信任、表扬、鼓励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的当场评定。它不同于传统的评价方式。其区别为:

1、鼓励性评价是以个体参照为标准,感知和肯定学生进步,旨在帮助学生发现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的形成性评价。目的是引发内动力,而传统的评价方式是用同一把尺子,由教师单方面对学生进行分等,以教师的评价操纵学生。

2、鼓励性评价重视情感系统,并将其定为主攻方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特点是抓住了学生学习动力来源的环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活了内驱力。而传统评价只注重认知系统,即:易于量化的学习评价,忽视了不易量化的情感系统——动力系统的非智力因素的评价。

3、鼓励性评价强调在不降低素质培养的前提下,学习困难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时有进步,注意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表扬,充分发挥了鼓励性评价的作用。

国家教委早在1987年就指出“义务教育要立足于提高一代人的素质”。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教育者及社会的长远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发展。

通过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党的教育方针,我积极转变观念,开始面向全体学生,重新认识学习困难生。变最初的埋怨、责备学习困难生为偏爱他们,变认为学习困难生“笨”、不可教为承认学生有潜力,从开始的发现学生潜能到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功。并对每一个学生寄予期望。同时又根据成功教育关于薄弱学校的学生与一般学校的学生在智力方面差距相对要小,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差距这一研究调查结果,结合我班情况,我把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为切入点,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尝试通过评价的激励作用实现非智力因素——这一学习动力来源的改善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解决学习困难生学习动力的问题。

三、实施鼓励性评价、激活学生学习内在动力

实施鼓励性评价起源于教师激励思想的建立,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 1、树立激励的教师形象

心理学认为:教师的形象、情感的流露、对学生的心态、学习动力产生着具大的影响。教师的言行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都会激起学生相应的体验。作为一名农村基层教学工作者,每天都要面对众多的学习困难生,其自身的形象、言行更显重要。我的做法是:(1)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无论在任何岗位上都能干好,干出成绩。正如全国劳模、特级教师魏书生所说:“少埋怨环境,多改变自己。”(2)保持激

励的语态,学生进步时给予表扬、鼓励,遭受挫折时帮助他们在失败中找成功点,用激励的话激励他们坚持学习。(3)保持激励的体态,对学生的每个正确反应给予会心的微笑,伸出大拇指,用期待的目光等积极的情感流露增强感染力,使学生心情愉快地积极学习。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良的个人行为习惯是形成学习困难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学生的不良个人习惯主要表现在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对学习成功与失败持无所谓态度,学习无动力,例:我班的蒙绍波同学,成绩中等,三年级上半学期考试数学成绩仅36分。我问他是否学习遇到困难,回答是“没有”。我又问他:“为何只考36分?”回答是:“想早点出去玩,随便乱做。”接着我拿一份相同的卷子请他再做一遍,结果得了76分。针对类似这样的学生,我主要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入手,从要求他们写好每一个汉语拼音开始,自觉、独立完成作业,主动背诵课文做起,时时观察学生的变化,发现他们的进步,及时地给予表扬鼓励,帮助他们形成稳定的、良好的内部学习机制和心理素质。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班的作业完成率由开始的40%上升到98%,词汇记忆正确率从45%上升到95%以上。三年级期考成绩排在全乡之首。 3、情感激励

课堂教学情感化是当代教育的潮流。学习困难生由于长期学习失败,心理消极。他们比其它学生更需要教师的关心与帮助,更需要教师的积极情感激励与支撑。在教学过程中,无论学生学习是成功还是失败,我坚持不责备、不埋怨,以自己良好的非智力因素,积极的情感流露来感染他们。例:许连青同学,父母离异,靠母亲做小生意为生,学习成绩差。初次来到我班时,见到老师总是躲躲闪闪。一天放学后,我她看见在村头菜地一边帮母亲看牛一边抓住短暂的空闲时间拿起语文书念念有词地背诵。当时我感到此生可教。也在想我为何不想办法把她学习语文的干劲迁移到数学学习上

来呢?心理学告诉我:教师的积极情感会使学生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产生喜欢、愉快的体验,便会喜欢你和你教的学科。于是,我开始主动接近她,把我看到的、发生在她身上的感人的一幕告诉全班同学,并对全班同学说:“许连青同学很聪明,过去数学成绩不好只是因为她不想学,如果她现在想学一定会一鸣惊人。”果然,第二天的数学作业,她完成得很好。我抓住机会大力表扬。同学们不信,我把她的作业本拿给同学们一一过目。帮她找回自尊,让她享受成功的喜悦,感知教师的积极期望。在她学习遇到困难出现反复时,我总以信任、理解的积极情感去感化她,亲切地拍拍她的肩,鼓励她努力学习,拿起她的过去和现在比,让她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信心。三年级上学期考,她的数学成绩仅30多分。而在下学期期考中,她取得了86分的好成绩。通过该例,使我认识到教学过程既是师生相互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相互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有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就可以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取得教学成功。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情感是开发智力、获得知识的土壤和动力。”同时也验证了成功教育关于:每个学习困难学生都有学好的愿望。每个智力正常的“学习困难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关键在于激励、形成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动力机制这一理论的正确性。

4、创设成功机会,表扬鼓励贯穿全程

实施鼓励性评价离不开成功机会的创设。创设成功机会主要是基于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成功教育认为:学习困难学生是学习上反复失败后形成的。学习上的多次成功,反复成功可以促进学生产生一种内驱力,可以促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情感支配下主动内化教育要求,可以促进学生成就动机的形成,为其成为社会的成功者创造条件。

鉴于上述理论,我在课堂教学中以帮助学生成功为突破口,积极为学生创设成功机会,根据学习困难学生的认知特点,推行“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模式,

为他们学习成功创造条件、辅平道路,让他们反复的成功,享受成功的喜悦,进而形成不断获取新的成功的动力机制。例如:蒙腾达同学,他的特点是记忆速度慢、反应迟缓。我根据他的认知特点,帮他制定了适合他自身发展的学习计划,在学法上指导,鼓励他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和同学们作对话表演,体验学语文的乐趣,在做练习、回答问题时尽可能的让他多做一些他所能及的事,把他取得的点滴进步作为给他鼓励性评价的依据,使之成为有形的事实,让他明白老师的表扬、鼓励并非善意的欺骗,而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从而增强自信心,内化学习动机。从不发言到积极争取发言,从不参加课堂活动到后一段时间的积极主动要求参加,从回答问题风马牛不相及到最后的有板有眼的变化过程。该生在反复成功中成长,逐渐由开始的老师帮助成功走上了自己尝试成功,自主成功的道路。正如成功教育所认为的:“成功才是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功之母。”

5、尊重差异,树立信心,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在发生明显的变化,师生平等,教学民主已成风气,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课堂局面已开始形成。但是随着实验的不断深入,学生的两极分化也随之出现。

针对这一问题,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从以下着手:首先必须承认:农村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事实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把各科成绩学好。有的学生再信心十足,最终也成不了数学尖子。教师一定要客观地对待这种差异,对学生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评价,必须看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起点,每个学生只要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就应该承认他是能行的。有的学生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了60分,我却像对有些学生得了100分一样为他感到高兴,给予表扬。教师只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才能看到孩子们在学习数学中的点滴进步,才能真正鼓励孩子们都能说:“我能行”!首先在课堂上对

“学困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对这部分学生,仅仅靠口头鼓励,帮助他树立自信心是不够的。由于他们的基础太差,上课时,再降低知识的起点,他们也如同听“天书”一般!而实际上,教师在上课时也不可能为这一部分学生过多地降低全班授课的知识起点。因此,在课堂上,我经常有意无意把比较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回答,使他们觉得还有能听懂的,从而增强求知欲望。课后,我总是把上课时所讲的知识点给后进生再讲几遍。布置作业时,我常常时出两种题,要求大部分的学生做完所有的题目,而“后进生”只要做简单的题目就可以了。这样对不同的学生,要求的标准就不一样,使“后进生”能接受并且基本上能跟上教学的节奏。在我巡视学生做题时,主要是关注“后进生”,并及时给予辅导,帮助解决做题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一节课下来有所收获,长此以往,他们也就树立起了“我也可以学好”的自信心。其次,深的问题留给优生,该让他们表现的时候就让他们来表现,让学困生同时佩服优生,激起全体的学习兴趣。再次,对学优生和后进生都不吝惜表扬。在我们农村,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一般课时量都比较多,我充分利用家庭作业本,与学生进行“书面私聊”:“最近你的成绩进步很大哦,真不错”;“昨天你上课表现非常好,继续发扬!”“你有很大的进步,加油!”……就这样小小的评语在师生的心灵间架起了爱的桥梁。为师者,不要吝惜表扬,根据不同的孩子及时地把自己的“情”和“爱”传递到孩子们的心中去吧,让孩子们在老师的关爱中,点燃进步的火花,增强必胜的信心!使孩子在自信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

四、教学成绩

尝试成功教育,实施鼓励性评价两年,我担任的班级班上有一大半学生父母长年都在外打工,子女长期无人管教,许多学生都养成孤僻、任性的古怪性格。这些学生基础差,

不爱学习,有些学生连最基本的运算都不会,普通话也听不懂,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很大的难度。但是,本人勇挑重任,在了解这些学生原有知识和成长背景的基础山,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习惯,以及学习新知识遇到哪些困难。采取尝试成功教育,实施鼓励性评价,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理解和尊重,多与他们谈话、沟通,和他们交朋友,,并争取多方面力量对其进行教育,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看到他们有一点进步,就及时表扬。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这些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所带的班级成绩都能逐年得到稳步提高。我本身很快也成为我校骨干教师,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我还被评为县级优秀教师。2010年参加全县优质课竞赛活动中本人荣获一等奖。2011年撰写的论文《我是什么》在全县中小学专题论文评比荣获特等奖。2010年4月荣获大甲管理区教学评比一等奖, 2011年3月获全县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一等奖,数学二等奖。

五、体会与建议

成功教育坚持对学生实施鼓励性评价,其立足点是从学生原有的基础出发,发现和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发展自己。目的是重塑学生学习信心,让每一个学生感到他有能力胜任学习任务,他是聪明的,只要他动动脑筋就能获得成功。由于鼓励性评价的方式是表扬、鼓励,它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有益于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鼓励性评价也是反馈的一种形式,是学生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的保证。鼓励性评价作为一种全程性的评价,它成功地运用了现代心理学知识,行为科学理论,教育学理论,系统工程理论,以及现代心理学关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统一的科研成果,改革了传统的重智力因素的评价,轻非智力因素的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评价,轻自我需求,使众多的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在鼓励性评价的激励下

重新找回自我、重新树立了自信心,从而积极主动学习,在学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重新抬起头,挺起胸走路,实现了以学生非智力因素组成的学习动力系统的改善来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组成的认知系统发展的预期目标。达到了强化学习动力系统带动认知系统,使两系统协调活动的目的。实现了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培养人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正如成功教育认为的:它着眼的是鼓励而不是强制,切入点不是学习行为而是教育行为,注重的是学生成功心理的养成,解决的是学习动力系统的问题。除此之外,我还体会到实施鼓励性评价应做到: 1、表扬要公开化,及时的反馈是强化个人行为的关键。 2、表扬鼓励学生时带几分微笑,微笑会增加赞美的份量。

3、表扬、鼓励要中肯,任何夸大的,不切实际的表扬会使学生产生欺骗感。

4、表扬不可滥用,过多的滥用会使学生自满自足,丧失进取精神。

5、坚持评价与指导相结合,帮助学生正确自我评价,无论失败、成功都能正确归因。

6、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转化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反复,需要不断表扬和积极评价。需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们考虑,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多为他们提供成功机会,让他们反复成功,积小成为大成,最终铸就成功心理,启动内驱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药能包治百病,也没有哪一个教学方法是普遍适用的,更没有万能的教学方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点,有其明确的指向性,也有自己的局限性。鼓励性评价也不例外。它也受到个人认识、评价、情绪自控及个人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制约。鼓励性评价也是因人而异的,也需要综合其它方法,扬长避短,达

到教学方法的最优化。在实践中我们也感到,鼓励性评价对一部分学生不起作用,但是我并不怀疑这些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把课程学好,

http://68.168.16.151/forum/webname.html而是我还未找到教这些孩子的方法。我将继续不断地探索,总结经验,为全面实现素质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贡献力量。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综合文库如何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实施激励性评价机制在线全文阅读。

如何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实施激励性评价机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wenku/21026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